转眼又过去了一年。
这一年里刘青断断续续跟江景行通着信,家里头愣是没有一个人发现情况,这倒不是因为刘青手段有多厉害,主要还是她跟江景行通信次数不多,见面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又闹不出大事来。
这点小打小闹,就算刘延宁察觉到了,大概都不会点破,说破了反而让他们无所顾忌,光明正大的接触起来,倒不如像现在这样,他们偷偷摸摸的,除了写写信也做不了其他事。
比起妹妹被大尾巴狼叼走了,眼下有件事更为重要,这也是整个刘家的大事——刘延宁要准备进京赶考了。
会试在明年春季,时间尚早,只是江远辰几人已经多年未曾回京,比起过完这个年就动身回京,江远辰更情愿年前回去,就算他不提,京里头也该来信催促了。
江远辰回京,就想带弟子一道过去,既然他过不了两个月也得进京,倒不如跟着自己有个照应,刘家人从未出过远门,江远辰委实不放心叫他们单独上路。而且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刘延宁要真赶在会试前才抵达京城,恐怕他到时精力不济,影响可靠状态。
寒窗苦读数十年,就等金榜题名这一日了,刘延宁自己也不敢疏忽,听了师傅的话便回家商量。
刘延宁没叫人送信,直接叫了辆车,一家人回了落水村。照他师傅的意思,不日便要动身了,此次回家既是商量,更是道别。
刘家人看到刘延宁他们突然回来,也是一惊,等听完刘延宁的转述,就更加意外了。
他们当然很不舍,对于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刘家人来说,京城简直就像天涯海角般遥远——事实也是,这儿交通不发达,快马加鞭尚且都要数十日,一般人靠脚力的话,走上大半年也是要的。刘延宁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原想着过完年再动身,现在竟是连年都不过了,不过科举这样的大事,轻忽不得,刘大爷收起伤感,叫蒋氏去清点家里的银钱。
刘延宁进京赶考的盘缠,刘大爷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蒋氏数了数竟有三百多两,刘大爷竟还有些发愁的敲了敲桌子:“这一去少说都要大半年,也不知这些盘缠够不够,原想着年底张家那边分了钱,再叫你都带上,眼下看来怕是赶不及了……”
刘二叔建议道:“爹,要不我明日进城一趟,找那掌柜看看能不能先支取些银两?毕竟延宁赶考是大事,想来张家也能理解。”
刘大爷点头:“你去试试,不行我再找村长,这些年咱们村里过得都如意,大家凑一凑,应该也能凑个几十两出来。”
“这个不急。”刘延宁笑了笑,用商量的语气道,“爷,奶,师傅的意思是叫青青也一块进京。”
“青青啊。”刘大爷沉吟了一下,有些为难道,“我跟你叔他们商量过,叫你二叔和四叔一道陪你进京,这样一来,青青一个大姑娘跟着你们就不方便了,她要是想进京,不如等你考完再说?要是你考中了,往后再京里做官,再接她过去也不迟。”
刘大爷的打算确实不错,刘延宁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他同江景行做了君子协定,现在是不带妹妹进京都不行了。
刘延宁问道:“家里头这么多事,二叔和四叔走得开吗?”
刘四叔笑了笑:“赚钱是小事,眼下还是延宁你赶考更为重要。”
“可是叫二叔四叔为了我耽误了家里的事,侄儿心里也过意不去。”刘延宁笑了笑,又问道,“不如让我娘陪我们进京?”
刘大爷几人沉默了下,还是蒋氏皱眉道:“你娘她……也走不开啊,小四几个还在县里读书,你那几个婶子去照顾我可不放心,还是你娘好,一碗水端平,对谁都不亏待。”
刘二叔几人闻言低下了头,他们的媳妇确实私心重,比不上大嫂和善,要是叫她们去城里照顾孩子,虽然干不出克扣孩子吃食的事,恐怕也不会像大嫂一般事事上心,自从孩子们去了城里,衣裳短了旧了,大嫂就会帮他们做新的,人人都有,从不偏心。
换了自家婆娘,怕是给孩子们做口饭吃,就不管其他了。
蒋氏没管几个儿子脸上的羞愧,继续道:“再说青青也稳重,有她在城里陪着你娘,我们就再没不放心的了。”
其实蒋氏说的这些都只是小事,主要李氏是守寡之人,放着她去城里,他们尚且不放心,这要是跟着去了京里就更不行了。只是蒋氏如今也学会委婉了,李氏身份再不合适,也是延宁和青青的娘,当着延宁的面可不好说他娘的不是,蒋氏便只能委婉的找由头。
刘延宁听了也有些为难,“其实还有一件事,孙儿不好开口,青青的亲事师傅已经有了打算,景行的意思也并不反对,只是师傅家门第太高,又有老夫人做主,一时还没能定下来,只等日后去了京里再相看……娘这回不去的话,就只有叫爷奶替青青做主了,可是路途遥远,爷奶年岁已大,也不好叫你们辛苦赶路,万一事情又不成……”
因为兹事体大,刘延宁这也是第一次同家人提起此事,除了怕这么早说了,万一日后事情不成,叫他们徒增烦恼以外,刘延宁瞒着李氏,就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了,他知道他娘宠妹妹,有时候看着严厉,真正没有原则的人也是他娘,至少他有底线,不会被他妹妹几句撒娇就缴械投降,他娘可不一定了,这事要是早早的告诉她,指不定哪天他娘就跟青青说了。
叫妹妹知道,那可不得了,她现在是完全被景行给哄住了,已经敢瞒着自己悄悄和他通信,再叫她知道自己的真实立场,那丫头可就彻底无所顾忌了。
护妹心切的刘延宁一时没有想到,君子协定是他跟江景行一起做的,就算他只字不提,江景行未必会瞒着他妹妹啊,不然他靠什么哄走他妹妹?
刘延宁这是到了不得已,才对家里透露。几人顿时又惊呆了,刘大爷也惊讶的语无伦次,“江公子和青青?这……这……”
自从孙三少得了江先生的书信才去京城某个书院求学,刘大爷他们就猜过江家的身份,以前都不敢往那方面想,后来看着知府老爷都要求着江先生,他们才推测江先生家说不定有人在京城当大官,指不定就是江先生的兄弟,也就是江公子的父亲。
他们没跟知府老爷家结成亲,现在要跟江先生家结亲了?刘大爷几人的心情,只会比上一门亲事更激动。看知府老爷的态度就知道了,青青嫁给江公子,只会比先前的婚事好一百倍,而且这样一来,青青往后嫁进京城,在天子脚下生活,多大的荣幸啊。
刘家人惊喜莫名,尽管刘延宁一再强调事情还没定下来,中间可能有很大的变数,这也影响不到他们的兴奋。
在这件大事前,李氏身为寡妇随儿女进京的事就不值一提了。刘大爷也担心的想过,江家会不会因为李氏是寡妇而对青青不喜,但是除了李氏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他们一家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庄稼汉,李氏好歹是秀才的女儿,认得几个字,这两年跟城里有头脸的人家都有些来往,外边都夸一声知书达理,想来李氏也算是上得了台面的人,若连她都不行,那他们去就更叫人瞧不上了。
刘家众人一时间都忙着给刘青兄妹收拾行李,才进入十一月,一行人就启程出发了,有马车拉着,也要小半个月才能抵达京城,再拖到腊月里动身,天气愈发寒冷,就更不方便了。
刘青一家三口,并跟随照料他们的刘延林和刘延根,一块挥别了前来送行的刘家众人,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座生活数年的小城,踏上新的归途。
若无意外,他们往后可能都不会回到这里生活了。
念叨了多年的京城,又是怎样一副景象?想到未知的未来,刘青一时有些忐忑,更多的却是期待。
这一年里刘青断断续续跟江景行通着信,家里头愣是没有一个人发现情况,这倒不是因为刘青手段有多厉害,主要还是她跟江景行通信次数不多,见面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又闹不出大事来。
这点小打小闹,就算刘延宁察觉到了,大概都不会点破,说破了反而让他们无所顾忌,光明正大的接触起来,倒不如像现在这样,他们偷偷摸摸的,除了写写信也做不了其他事。
比起妹妹被大尾巴狼叼走了,眼下有件事更为重要,这也是整个刘家的大事——刘延宁要准备进京赶考了。
会试在明年春季,时间尚早,只是江远辰几人已经多年未曾回京,比起过完这个年就动身回京,江远辰更情愿年前回去,就算他不提,京里头也该来信催促了。
江远辰回京,就想带弟子一道过去,既然他过不了两个月也得进京,倒不如跟着自己有个照应,刘家人从未出过远门,江远辰委实不放心叫他们单独上路。而且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刘延宁要真赶在会试前才抵达京城,恐怕他到时精力不济,影响可靠状态。
寒窗苦读数十年,就等金榜题名这一日了,刘延宁自己也不敢疏忽,听了师傅的话便回家商量。
刘延宁没叫人送信,直接叫了辆车,一家人回了落水村。照他师傅的意思,不日便要动身了,此次回家既是商量,更是道别。
刘家人看到刘延宁他们突然回来,也是一惊,等听完刘延宁的转述,就更加意外了。
他们当然很不舍,对于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刘家人来说,京城简直就像天涯海角般遥远——事实也是,这儿交通不发达,快马加鞭尚且都要数十日,一般人靠脚力的话,走上大半年也是要的。刘延宁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原想着过完年再动身,现在竟是连年都不过了,不过科举这样的大事,轻忽不得,刘大爷收起伤感,叫蒋氏去清点家里的银钱。
刘延宁进京赶考的盘缠,刘大爷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蒋氏数了数竟有三百多两,刘大爷竟还有些发愁的敲了敲桌子:“这一去少说都要大半年,也不知这些盘缠够不够,原想着年底张家那边分了钱,再叫你都带上,眼下看来怕是赶不及了……”
刘二叔建议道:“爹,要不我明日进城一趟,找那掌柜看看能不能先支取些银两?毕竟延宁赶考是大事,想来张家也能理解。”
刘大爷点头:“你去试试,不行我再找村长,这些年咱们村里过得都如意,大家凑一凑,应该也能凑个几十两出来。”
“这个不急。”刘延宁笑了笑,用商量的语气道,“爷,奶,师傅的意思是叫青青也一块进京。”
“青青啊。”刘大爷沉吟了一下,有些为难道,“我跟你叔他们商量过,叫你二叔和四叔一道陪你进京,这样一来,青青一个大姑娘跟着你们就不方便了,她要是想进京,不如等你考完再说?要是你考中了,往后再京里做官,再接她过去也不迟。”
刘大爷的打算确实不错,刘延宁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他同江景行做了君子协定,现在是不带妹妹进京都不行了。
刘延宁问道:“家里头这么多事,二叔和四叔走得开吗?”
刘四叔笑了笑:“赚钱是小事,眼下还是延宁你赶考更为重要。”
“可是叫二叔四叔为了我耽误了家里的事,侄儿心里也过意不去。”刘延宁笑了笑,又问道,“不如让我娘陪我们进京?”
刘大爷几人沉默了下,还是蒋氏皱眉道:“你娘她……也走不开啊,小四几个还在县里读书,你那几个婶子去照顾我可不放心,还是你娘好,一碗水端平,对谁都不亏待。”
刘二叔几人闻言低下了头,他们的媳妇确实私心重,比不上大嫂和善,要是叫她们去城里照顾孩子,虽然干不出克扣孩子吃食的事,恐怕也不会像大嫂一般事事上心,自从孩子们去了城里,衣裳短了旧了,大嫂就会帮他们做新的,人人都有,从不偏心。
换了自家婆娘,怕是给孩子们做口饭吃,就不管其他了。
蒋氏没管几个儿子脸上的羞愧,继续道:“再说青青也稳重,有她在城里陪着你娘,我们就再没不放心的了。”
其实蒋氏说的这些都只是小事,主要李氏是守寡之人,放着她去城里,他们尚且不放心,这要是跟着去了京里就更不行了。只是蒋氏如今也学会委婉了,李氏身份再不合适,也是延宁和青青的娘,当着延宁的面可不好说他娘的不是,蒋氏便只能委婉的找由头。
刘延宁听了也有些为难,“其实还有一件事,孙儿不好开口,青青的亲事师傅已经有了打算,景行的意思也并不反对,只是师傅家门第太高,又有老夫人做主,一时还没能定下来,只等日后去了京里再相看……娘这回不去的话,就只有叫爷奶替青青做主了,可是路途遥远,爷奶年岁已大,也不好叫你们辛苦赶路,万一事情又不成……”
因为兹事体大,刘延宁这也是第一次同家人提起此事,除了怕这么早说了,万一日后事情不成,叫他们徒增烦恼以外,刘延宁瞒着李氏,就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了,他知道他娘宠妹妹,有时候看着严厉,真正没有原则的人也是他娘,至少他有底线,不会被他妹妹几句撒娇就缴械投降,他娘可不一定了,这事要是早早的告诉她,指不定哪天他娘就跟青青说了。
叫妹妹知道,那可不得了,她现在是完全被景行给哄住了,已经敢瞒着自己悄悄和他通信,再叫她知道自己的真实立场,那丫头可就彻底无所顾忌了。
护妹心切的刘延宁一时没有想到,君子协定是他跟江景行一起做的,就算他只字不提,江景行未必会瞒着他妹妹啊,不然他靠什么哄走他妹妹?
刘延宁这是到了不得已,才对家里透露。几人顿时又惊呆了,刘大爷也惊讶的语无伦次,“江公子和青青?这……这……”
自从孙三少得了江先生的书信才去京城某个书院求学,刘大爷他们就猜过江家的身份,以前都不敢往那方面想,后来看着知府老爷都要求着江先生,他们才推测江先生家说不定有人在京城当大官,指不定就是江先生的兄弟,也就是江公子的父亲。
他们没跟知府老爷家结成亲,现在要跟江先生家结亲了?刘大爷几人的心情,只会比上一门亲事更激动。看知府老爷的态度就知道了,青青嫁给江公子,只会比先前的婚事好一百倍,而且这样一来,青青往后嫁进京城,在天子脚下生活,多大的荣幸啊。
刘家人惊喜莫名,尽管刘延宁一再强调事情还没定下来,中间可能有很大的变数,这也影响不到他们的兴奋。
在这件大事前,李氏身为寡妇随儿女进京的事就不值一提了。刘大爷也担心的想过,江家会不会因为李氏是寡妇而对青青不喜,但是除了李氏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他们一家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庄稼汉,李氏好歹是秀才的女儿,认得几个字,这两年跟城里有头脸的人家都有些来往,外边都夸一声知书达理,想来李氏也算是上得了台面的人,若连她都不行,那他们去就更叫人瞧不上了。
刘家众人一时间都忙着给刘青兄妹收拾行李,才进入十一月,一行人就启程出发了,有马车拉着,也要小半个月才能抵达京城,再拖到腊月里动身,天气愈发寒冷,就更不方便了。
刘青一家三口,并跟随照料他们的刘延林和刘延根,一块挥别了前来送行的刘家众人,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座生活数年的小城,踏上新的归途。
若无意外,他们往后可能都不会回到这里生活了。
念叨了多年的京城,又是怎样一副景象?想到未知的未来,刘青一时有些忐忑,更多的却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