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华主要是想宣传一下她们慈恩会, 打算跟和尚们一样,也开始在城中施粥, 于是,这就得有个说法, 和尚、洛阳府、慈恩会, 三家一起施粥, 到底怎么个施法,李玉华去白马寺主要是想商量这件事。
还有就是她的私心,白马寺也是国内名寺, 李玉华想着叫三哥一起去拜拜菩萨, 请菩萨保佑早生小娃娃。
而且, 既然出行, 李玉华就喜欢热热闹闹的,常听三哥骂卓御史。经常骂一顿吧, 李玉华就打听这人到底哪儿坏来着, 原来也跟她家三哥没啥恩怨,主要是立场问题,人家是御史台的头子兼太子那里的参赞, 跟他三哥关系一般。
不过,跟严大姐是旧相识。
李玉华打小做生意出身,很会和稀泥,她就觉着吧,世上没有不能商量的事。反正,现在也不是生死仇家, 于是,这去白马寺的事,李玉华就跟三哥商量着,带上卓御史一道去,也算跟人家和尚道声谢,把去岁冬就开始闹灾,朝廷官府还没开始赈济的时候,人家和尚们就开始施粥了,如今钦差来了,嚓嚓嚓的抓贪官抓发天灾难的乡绅巨贾,咱们抓的高兴,可洛阳城里有些产业的人家未免人心惶惶。李玉华就觉着,和尚庙是个好地方,念念经,安人心。
所以,李玉华组织了这次白马寺之行。
因难得的大晴天,而且,开春着暖,听着窗外窃窃之声,李玉华透过半透明的细窗纱往外瞧去,影影绰绰的见街市上已有许多的人,有些个早点铺子支出摊子来,热腾腾的做生意。李玉华问,“不是不让做生意么?”
穆安之解释一句,“是说没有钦差允准,不得开市做生意。这些个小民生计,何苦断绝。非得他们开张,城里才能热闹起来。”
李玉华笑,“是这个理。嘿,还真有生意。”不过生意并不多,但也有灰衣小仆提着食盒出来买早点,偶尔也有衣饰整齐的男子坐下来用餐。
“现在能有生意就不赖,想完全恢复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能现在止住灾情,夏末秋初就差不离了。”穆安之望着窗外街市也有些喜悦,一路见多了百姓流离,城市冷清,看着一所城市慢慢的恢复人烟,见到男女老少的出来热闹,就觉着,高兴,喜欢。当然,还有一点淡淡的成就感。
府城可不就得是这样么,何况是洛阳这样的大府城。
穆安之心里正看得欢喜,就见一人骑马在车畔经过,那人大红官袍,春风拂动衣袍,冠袍摆一角飞扬,很快驱马前行。
李玉华就看到一个俊秀的侧脸,路上见过的,是卓御史。李玉华心说,卓御史这人虽跟我家三哥不对付,可凭良心说,相貌当真不赖。
卓御史在前面与秦廷同行,秦廷是个极寡言的性子,但当差极稳妥,穆安之让龙虎营的人守城门,洛阳城门便守的钢浇铁铸一般。巡抚府的安危,内围由穆安之的侍卫长掌管,外围亦是龙守营守卫。
卓御史跟秦廷请教,“我是兵家外行,瞧着三殿下的侍卫行止有度,气势上很不错。”
秦廷道,“殿下的亲兵应该是格外训练过的。”
卓御史问,“与禁卫军比如何?”
“不及朱雀卫。”
“较龙虎营如何?”卓御史再问。
秦廷谦道,“怎敢与殿下亲卫相比。”
卓御史笑了笑,目光在秦廷脸上一扫而过,望着难得的蓝天说,“你父亲自从离开禁卫军,性情便大改了。他年轻时最不喜拘谨,自由自在的一个人。”
秦廷想了想,大概是有一点零星的父慈的记忆吧,不过,那些记忆仿佛吉光片羽,一闪而逝,再寻不到。他的记忆中,父亲永远严厉肃穆,不苟言笑。
“我初来国子监读书,有一次与同窗出去游玩,在朱雀大街上被人撞了一记,怀里的银袋便被那小贼摸了去,我这个追呀,可怜我这弱书生,怎么都追不上,只得做好破财的准备。你父亲正在带人巡街,从箭囊中取了一支箭,随手一挥正中那小贼发髻,当时就把人吓瘫了。我真是大开眼界,第一次见到那样厉害的武功。”卓御史说到旧事,眼睛里似有光华流转。
秦廷欠欠身,想像不出父亲还有这种时候。不过,这都到洛阳了,卓大人说这些做什么。卓御史仿佛看出秦廷心中疑惑,与秦廷道,“你五品官,我正二品,一路同行,我想你怎么也得先来跟我套套近乎,谁料你完全不理我。真是个愣小子,一板一眼的。告诉你一声,我不是外人。再提点你一句,留心洛阳将军。”
留意洛阳将军,这是何意?
秦廷心中翻江倒海,风云变幻,洛阳可是屯兵两万,皆在洛阳将军麾下。他现在手里满打满自七百人,殿下亲卫也就两百来人……倘洛阳将军有什么不妥,兵力悬殊啊!
秦廷脸都绿了,瞪大眼睛望着卓御史,卓御史道,“你出身少林外门弟子,好说话,待到了白马寺,跟他们借些武僧。”
“这是殿下的吩咐?”秦廷问。
卓御史摇头,“我的。”三殿下毕竟是第一次办远差,手够狠,心不黑,估计就是留心洛阳将军,也不会做最坏打算。卓御史驰骋官场多年,什么样的事都见识过,人逼急了,弑君杀父也不算什么。
洛阳将军最好不要出事,出事也不要擅动,不然,这可是要命的所在。
不过,范巡抚应该不会这么傻招出洛阳将军来,他贪些银米,再大的罪无非就是砍头。倘文武勾结,便是犯了朝廷大忌,满门都保不住的。
卓御史同秦廷解释一句,“以防万一罢了。”
城外柳树抽出新芽,榆树也已是开始返青的季节,不过,许多榆树皮已被扒光,树便渐渐死了。
出了西雍门,很快到了白马寺。
皇子夫妇亲临,白马寺与少林寺的两位主持与若干高僧都亲自出迎,行过佛礼。穆安之道,“不必多礼。我到洛阳第一天就见到有僧人在施粥,你们有些善行,我与皇子妃早想过来看看。只是前些天事忙,如今方到。”
“殿下过誉,原是佛家份内之事。”
由白马寺主持引路,先到大殿礼佛。见正中香案上放有签筒,李玉华问,“这里也能摇签吧?”
“是。娘娘若有心愿,不妨以签卜算。”
李玉华看穆安之,穆安之轻轻摇头,他是绝不摇签算命的,这都是妇人喜欢的玩意儿!李玉华也不强求,自己在佛前刷刷刷连摇三支。
三支皆上上签。
卓御史道,“娘娘手气真好。”
“不是我吹牛,我就没摇过下签。”李玉华分别看三支签。
卓御史凑过去跟着一起看签,穆安之不满,你一外臣,离我媳妇这么近合适么?瞪卓御史一眼,过去陪玉华妹妹一起看签子。
签上写的都是诗词,第一签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签语为:得此签者,必得显位。
李玉华很满意的说,“这签多准啊。”她现在是皇子妃,可不是显位么。
第二签是: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签语为:得此签者,子孙繁茂。
李玉华蓦得一喜,连忙递给穆安之看,“怪道人说这白马寺的签最灵验不过,我第二个心愿就是想问一问子嗣。三哥你看,多吉利啊。”
穆安之笑,“果然吉利。”瞧着有些意思,拿来最后一签,越发玄妙,签文八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签语为:得此签者,必得大道。
卓御史好奇,“娘娘第三签问的是什么?”
李玉华高高兴兴的把签子揣袖子里,“问的是将来呗,看我跟三哥以后是不是顺顺利利的。”心下暗戳戳的想,可见跟三哥这道是没走错的。果然神明点拨,李玉华一高兴,吩咐梅典簿,“把给两家寺院的赏赐拿过来给两位大师。”
格外与嵩山少林寺的主持道,“少林寺离得远些,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赈灾,怕是没机会去,等以后有缘再去吧。这是殿下和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收下。以后有什么天灾,能像这次似的,能帮一把帮一把,也不枉咱们认识一场。”
两位主持谢过赏赐。
然后,继续参观古刹。
今日天气晴好,待到一处八角亭,亭边一株杏花开的格外热闹,远远的朱墙下一从迎春也极灿烂。大家伙便坐在亭子里说话,李玉华知道白马寺还收留不少无家可归的流民,问如今寺中还有多少流民。
白马寺主持道,“原本约有两百多少,后来城中招工,许多人去了。有些老弱或是病的还留在寺中,也方便照料,约有五十几人。”
穆安之说,“这里的百姓不知有没有去官府登记过,若是没去的,还是去官府登记做一下记录,以后待水退了,官府安排他们回乡。若天气就此晴好,过上半月,就能回乡重整家业了。”
白马寺主持悲悯的念一声佛号,“殿下慈悲。”
穆安之对拜佛兴趣不大,他是个做实事的性子,“不知那些流民住在哪里,我想见见。”
白马寺主持未料到穆安之要见流民,有些为难,“先时也未做安排,殿下稍等,老衲令弟子请几位施主过来。”
“不必了。这歇的也差不离,咱们过去瞅瞅。”
白马寺是洛阳城最大的寺庙,规格自不消说,寺产亦是丰厚。这些流民住的是外院客堂,屋舍齐整,也还干净。院中一棵冠盖亭亭的大梧桐树,虽是刚抽绿枝,也有几分清新。便在树下设了桌椅,主持请了几位积骨的老人家陪三殿下说话。
穆安之问了他们各自的年纪,家乡何处,同他们说了招工的事,几人也很欢喜,“家里小子们都去做工了,殿下仁德,非但管饭食,还有工钱。我们几个老家伙干不了什么,就剩下拖累孩子们了。”
“哪里的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在,主心骨儿就在。”穆安之温和安慰,把等涝灾过后送他们回乡的好消息告诉了这几位老人家。结果,原本挺欢喜的氛围立刻尴尬冷清下来,穆安之疑惑,“你们不想回乡么?陛下已免了河南两年赋税,你们回乡,也能重新过日子。”
有位老者道,“这是衙门对咱们老百姓的关心爱护,何况又是回乡,不瞒殿下,心里既欢喜又伤感。殿下,要是回乡,修堤坝的活儿便不能干了吗?”
穆安之道,“咱们慢慢说,你们怎么不愿回乡?是想留在城里挣钱?”
“这一场天灾,逼的人没了活路。要是去年春,老汉也是一村里正,家里吃喝不愁。可去岁冬就开始闹雪灾,乡里人省吃俭用,总算熬了下来。开春却是暴雨不止,家里房子淹了,吃食慢慢也就没了。青黄不接,县里财主有粮,粮食却是越来越贵,再贵也不能叫一家老小饿死,几十年的棺材底拿出去买粮,待家里钱财花用完了,就是卖地卖房。老汉一家十余口,路上夭折了两个小孙子两个小孙女,才到了洛阳城,有幸进了寺院,讨到一口吃食。如今回乡,两手空空,拿什么重整家业呢?老汉想着,赶上这城里招工,一月五百大钱,家里孩子们出去挣些活钱,回乡也能盖两间土坯房,若得财主老爷允准,再佃些田地来种,亦能有个活路。”
老人家说着苦涩一笑,“其实,二月逃荒,县里财主家也什么都没了。”
李玉华忍不住道,“要是县里财主都出来逃荒,你们整个县不都荒了么。”
“贵人说的正是。”老人答道。
要是全县都受灾荒了,这地的事反是好办。李玉华对穆安之挑挑眉毛,穆安之对老人家说,“你们的难处,我都知道了。放心,若是让你们回乡,必是都安排好的。眼下只管安下心来做工,也挣些活钱。”
在寺中用过斋饭,这白马寺很会办事,中午休息的屋子据说还是当年明圣皇后与仁宗皇帝住过的。
李玉华跟穆安之说,“三哥,这要是没主的地,何不重新发还百姓。”
“不见得没主。就像那老人家把地卖给县里财主换吃的,倘这县里财主出外逃命,一样会用钱财换粮食。说不得这地就在谁手上。”穆安之道,“这也不难查,县衙里应该还有卷宗存档。”
“财主都逃命去了,县衙还在不在啊?”
“富安县县衙在的。”
“这名儿取的,既不富也不安。”李玉华吐槽一句,给穆安之出主意,“这不抄了好些家资,里头必有大批田地,给没田的百姓发一些,也好让他们安心回乡。不然,老家啥都没有,就是送回去,他们也还是要出来的。”
“抄的东西都是朝廷的,不好私自处置。何况是发还百姓,我这不是康朝廷之慨么,卓御史就要反对。就算有这个心,也得先请旨。”穆安之熟谙律法,哪怕他是有临事决断之权的钦差,也不好直接把抄来的田地发还百姓。他这点官场智慧还是有的,细细解释给李玉华知道。
“我还有个主意。”李玉华主意可多了,“田与田也不一样,有些是仓田有职田学田,这三种田地说来都是朝廷的公田,跟民田是不一样的。那些抄来的田,何不就直接变为公田,也不用发还百姓。改还为租,叫他们按人头租种,每人五亩或是十亩,按田赋取租。你知道外头要是佃财主家的田租子有多贵么,□□都有,主人家拿六成,佃户拿四成。这样田依旧是朝廷的,他们租种,租子其实就是田赋,朝廷不少得税银,百姓也得实惠。两全其美吧?”
穆安之当真是震住了,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见李玉华翘着下巴洋洋得意,穆安之给她倒盏茶,夸道,“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这法子,倒真是个好法子。”
“那是,也不看谁想的。”李玉华也觉自己这主意不错。
穆安之问,“咱家的田庄租子是几成?”
“咱家是四六,咱们拿四,佃户拿六。咱家的还都是上田,佃户们谁不说咱们府上宽厚。”李玉华在这上头从不刻薄,而且,她早就给庄子重立规矩重派了庄头,虽说现在拿的是四,也不比以前拿六的时候少。
待回府后,穆安之把这租田的主意与卓御史商量,卓御史也颇是诧异,还是说,“殿下这主意是极好的,眼下抄到的田地不少,咱们先写奏章,也筹备着这事,我看陛下不会反对。”
穆安之笑的一派坦诚,“是皇子妃的主意,亏她想得出来。”
卓御史恭维,“殿下家有贤妻,也是一福。”
穆安之唇角一翘,给卓御史个好脸,“就这次说话中听。”
卓御史心说,皇子妃再英明神武,那就是个妇人,妇人要这聪明名声有什么用?真是个木头,夫妻一体,借来用用有什么?
哎,真是为这位殿下担心。
人是真不错,脑子也不笨,就是政治智慧相当于没有。
这人要是走了大运,凭你要啥没啥,可运气来了,那真是挡都挡不住。
还有就是她的私心,白马寺也是国内名寺, 李玉华想着叫三哥一起去拜拜菩萨, 请菩萨保佑早生小娃娃。
而且, 既然出行, 李玉华就喜欢热热闹闹的,常听三哥骂卓御史。经常骂一顿吧, 李玉华就打听这人到底哪儿坏来着, 原来也跟她家三哥没啥恩怨,主要是立场问题,人家是御史台的头子兼太子那里的参赞, 跟他三哥关系一般。
不过,跟严大姐是旧相识。
李玉华打小做生意出身,很会和稀泥,她就觉着吧,世上没有不能商量的事。反正,现在也不是生死仇家, 于是,这去白马寺的事,李玉华就跟三哥商量着,带上卓御史一道去,也算跟人家和尚道声谢,把去岁冬就开始闹灾,朝廷官府还没开始赈济的时候,人家和尚们就开始施粥了,如今钦差来了,嚓嚓嚓的抓贪官抓发天灾难的乡绅巨贾,咱们抓的高兴,可洛阳城里有些产业的人家未免人心惶惶。李玉华就觉着,和尚庙是个好地方,念念经,安人心。
所以,李玉华组织了这次白马寺之行。
因难得的大晴天,而且,开春着暖,听着窗外窃窃之声,李玉华透过半透明的细窗纱往外瞧去,影影绰绰的见街市上已有许多的人,有些个早点铺子支出摊子来,热腾腾的做生意。李玉华问,“不是不让做生意么?”
穆安之解释一句,“是说没有钦差允准,不得开市做生意。这些个小民生计,何苦断绝。非得他们开张,城里才能热闹起来。”
李玉华笑,“是这个理。嘿,还真有生意。”不过生意并不多,但也有灰衣小仆提着食盒出来买早点,偶尔也有衣饰整齐的男子坐下来用餐。
“现在能有生意就不赖,想完全恢复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能现在止住灾情,夏末秋初就差不离了。”穆安之望着窗外街市也有些喜悦,一路见多了百姓流离,城市冷清,看着一所城市慢慢的恢复人烟,见到男女老少的出来热闹,就觉着,高兴,喜欢。当然,还有一点淡淡的成就感。
府城可不就得是这样么,何况是洛阳这样的大府城。
穆安之心里正看得欢喜,就见一人骑马在车畔经过,那人大红官袍,春风拂动衣袍,冠袍摆一角飞扬,很快驱马前行。
李玉华就看到一个俊秀的侧脸,路上见过的,是卓御史。李玉华心说,卓御史这人虽跟我家三哥不对付,可凭良心说,相貌当真不赖。
卓御史在前面与秦廷同行,秦廷是个极寡言的性子,但当差极稳妥,穆安之让龙虎营的人守城门,洛阳城门便守的钢浇铁铸一般。巡抚府的安危,内围由穆安之的侍卫长掌管,外围亦是龙守营守卫。
卓御史跟秦廷请教,“我是兵家外行,瞧着三殿下的侍卫行止有度,气势上很不错。”
秦廷道,“殿下的亲兵应该是格外训练过的。”
卓御史问,“与禁卫军比如何?”
“不及朱雀卫。”
“较龙虎营如何?”卓御史再问。
秦廷谦道,“怎敢与殿下亲卫相比。”
卓御史笑了笑,目光在秦廷脸上一扫而过,望着难得的蓝天说,“你父亲自从离开禁卫军,性情便大改了。他年轻时最不喜拘谨,自由自在的一个人。”
秦廷想了想,大概是有一点零星的父慈的记忆吧,不过,那些记忆仿佛吉光片羽,一闪而逝,再寻不到。他的记忆中,父亲永远严厉肃穆,不苟言笑。
“我初来国子监读书,有一次与同窗出去游玩,在朱雀大街上被人撞了一记,怀里的银袋便被那小贼摸了去,我这个追呀,可怜我这弱书生,怎么都追不上,只得做好破财的准备。你父亲正在带人巡街,从箭囊中取了一支箭,随手一挥正中那小贼发髻,当时就把人吓瘫了。我真是大开眼界,第一次见到那样厉害的武功。”卓御史说到旧事,眼睛里似有光华流转。
秦廷欠欠身,想像不出父亲还有这种时候。不过,这都到洛阳了,卓大人说这些做什么。卓御史仿佛看出秦廷心中疑惑,与秦廷道,“你五品官,我正二品,一路同行,我想你怎么也得先来跟我套套近乎,谁料你完全不理我。真是个愣小子,一板一眼的。告诉你一声,我不是外人。再提点你一句,留心洛阳将军。”
留意洛阳将军,这是何意?
秦廷心中翻江倒海,风云变幻,洛阳可是屯兵两万,皆在洛阳将军麾下。他现在手里满打满自七百人,殿下亲卫也就两百来人……倘洛阳将军有什么不妥,兵力悬殊啊!
秦廷脸都绿了,瞪大眼睛望着卓御史,卓御史道,“你出身少林外门弟子,好说话,待到了白马寺,跟他们借些武僧。”
“这是殿下的吩咐?”秦廷问。
卓御史摇头,“我的。”三殿下毕竟是第一次办远差,手够狠,心不黑,估计就是留心洛阳将军,也不会做最坏打算。卓御史驰骋官场多年,什么样的事都见识过,人逼急了,弑君杀父也不算什么。
洛阳将军最好不要出事,出事也不要擅动,不然,这可是要命的所在。
不过,范巡抚应该不会这么傻招出洛阳将军来,他贪些银米,再大的罪无非就是砍头。倘文武勾结,便是犯了朝廷大忌,满门都保不住的。
卓御史同秦廷解释一句,“以防万一罢了。”
城外柳树抽出新芽,榆树也已是开始返青的季节,不过,许多榆树皮已被扒光,树便渐渐死了。
出了西雍门,很快到了白马寺。
皇子夫妇亲临,白马寺与少林寺的两位主持与若干高僧都亲自出迎,行过佛礼。穆安之道,“不必多礼。我到洛阳第一天就见到有僧人在施粥,你们有些善行,我与皇子妃早想过来看看。只是前些天事忙,如今方到。”
“殿下过誉,原是佛家份内之事。”
由白马寺主持引路,先到大殿礼佛。见正中香案上放有签筒,李玉华问,“这里也能摇签吧?”
“是。娘娘若有心愿,不妨以签卜算。”
李玉华看穆安之,穆安之轻轻摇头,他是绝不摇签算命的,这都是妇人喜欢的玩意儿!李玉华也不强求,自己在佛前刷刷刷连摇三支。
三支皆上上签。
卓御史道,“娘娘手气真好。”
“不是我吹牛,我就没摇过下签。”李玉华分别看三支签。
卓御史凑过去跟着一起看签,穆安之不满,你一外臣,离我媳妇这么近合适么?瞪卓御史一眼,过去陪玉华妹妹一起看签子。
签上写的都是诗词,第一签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签语为:得此签者,必得显位。
李玉华很满意的说,“这签多准啊。”她现在是皇子妃,可不是显位么。
第二签是: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签语为:得此签者,子孙繁茂。
李玉华蓦得一喜,连忙递给穆安之看,“怪道人说这白马寺的签最灵验不过,我第二个心愿就是想问一问子嗣。三哥你看,多吉利啊。”
穆安之笑,“果然吉利。”瞧着有些意思,拿来最后一签,越发玄妙,签文八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签语为:得此签者,必得大道。
卓御史好奇,“娘娘第三签问的是什么?”
李玉华高高兴兴的把签子揣袖子里,“问的是将来呗,看我跟三哥以后是不是顺顺利利的。”心下暗戳戳的想,可见跟三哥这道是没走错的。果然神明点拨,李玉华一高兴,吩咐梅典簿,“把给两家寺院的赏赐拿过来给两位大师。”
格外与嵩山少林寺的主持道,“少林寺离得远些,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赈灾,怕是没机会去,等以后有缘再去吧。这是殿下和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收下。以后有什么天灾,能像这次似的,能帮一把帮一把,也不枉咱们认识一场。”
两位主持谢过赏赐。
然后,继续参观古刹。
今日天气晴好,待到一处八角亭,亭边一株杏花开的格外热闹,远远的朱墙下一从迎春也极灿烂。大家伙便坐在亭子里说话,李玉华知道白马寺还收留不少无家可归的流民,问如今寺中还有多少流民。
白马寺主持道,“原本约有两百多少,后来城中招工,许多人去了。有些老弱或是病的还留在寺中,也方便照料,约有五十几人。”
穆安之说,“这里的百姓不知有没有去官府登记过,若是没去的,还是去官府登记做一下记录,以后待水退了,官府安排他们回乡。若天气就此晴好,过上半月,就能回乡重整家业了。”
白马寺主持悲悯的念一声佛号,“殿下慈悲。”
穆安之对拜佛兴趣不大,他是个做实事的性子,“不知那些流民住在哪里,我想见见。”
白马寺主持未料到穆安之要见流民,有些为难,“先时也未做安排,殿下稍等,老衲令弟子请几位施主过来。”
“不必了。这歇的也差不离,咱们过去瞅瞅。”
白马寺是洛阳城最大的寺庙,规格自不消说,寺产亦是丰厚。这些流民住的是外院客堂,屋舍齐整,也还干净。院中一棵冠盖亭亭的大梧桐树,虽是刚抽绿枝,也有几分清新。便在树下设了桌椅,主持请了几位积骨的老人家陪三殿下说话。
穆安之问了他们各自的年纪,家乡何处,同他们说了招工的事,几人也很欢喜,“家里小子们都去做工了,殿下仁德,非但管饭食,还有工钱。我们几个老家伙干不了什么,就剩下拖累孩子们了。”
“哪里的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在,主心骨儿就在。”穆安之温和安慰,把等涝灾过后送他们回乡的好消息告诉了这几位老人家。结果,原本挺欢喜的氛围立刻尴尬冷清下来,穆安之疑惑,“你们不想回乡么?陛下已免了河南两年赋税,你们回乡,也能重新过日子。”
有位老者道,“这是衙门对咱们老百姓的关心爱护,何况又是回乡,不瞒殿下,心里既欢喜又伤感。殿下,要是回乡,修堤坝的活儿便不能干了吗?”
穆安之道,“咱们慢慢说,你们怎么不愿回乡?是想留在城里挣钱?”
“这一场天灾,逼的人没了活路。要是去年春,老汉也是一村里正,家里吃喝不愁。可去岁冬就开始闹雪灾,乡里人省吃俭用,总算熬了下来。开春却是暴雨不止,家里房子淹了,吃食慢慢也就没了。青黄不接,县里财主有粮,粮食却是越来越贵,再贵也不能叫一家老小饿死,几十年的棺材底拿出去买粮,待家里钱财花用完了,就是卖地卖房。老汉一家十余口,路上夭折了两个小孙子两个小孙女,才到了洛阳城,有幸进了寺院,讨到一口吃食。如今回乡,两手空空,拿什么重整家业呢?老汉想着,赶上这城里招工,一月五百大钱,家里孩子们出去挣些活钱,回乡也能盖两间土坯房,若得财主老爷允准,再佃些田地来种,亦能有个活路。”
老人家说着苦涩一笑,“其实,二月逃荒,县里财主家也什么都没了。”
李玉华忍不住道,“要是县里财主都出来逃荒,你们整个县不都荒了么。”
“贵人说的正是。”老人答道。
要是全县都受灾荒了,这地的事反是好办。李玉华对穆安之挑挑眉毛,穆安之对老人家说,“你们的难处,我都知道了。放心,若是让你们回乡,必是都安排好的。眼下只管安下心来做工,也挣些活钱。”
在寺中用过斋饭,这白马寺很会办事,中午休息的屋子据说还是当年明圣皇后与仁宗皇帝住过的。
李玉华跟穆安之说,“三哥,这要是没主的地,何不重新发还百姓。”
“不见得没主。就像那老人家把地卖给县里财主换吃的,倘这县里财主出外逃命,一样会用钱财换粮食。说不得这地就在谁手上。”穆安之道,“这也不难查,县衙里应该还有卷宗存档。”
“财主都逃命去了,县衙还在不在啊?”
“富安县县衙在的。”
“这名儿取的,既不富也不安。”李玉华吐槽一句,给穆安之出主意,“这不抄了好些家资,里头必有大批田地,给没田的百姓发一些,也好让他们安心回乡。不然,老家啥都没有,就是送回去,他们也还是要出来的。”
“抄的东西都是朝廷的,不好私自处置。何况是发还百姓,我这不是康朝廷之慨么,卓御史就要反对。就算有这个心,也得先请旨。”穆安之熟谙律法,哪怕他是有临事决断之权的钦差,也不好直接把抄来的田地发还百姓。他这点官场智慧还是有的,细细解释给李玉华知道。
“我还有个主意。”李玉华主意可多了,“田与田也不一样,有些是仓田有职田学田,这三种田地说来都是朝廷的公田,跟民田是不一样的。那些抄来的田,何不就直接变为公田,也不用发还百姓。改还为租,叫他们按人头租种,每人五亩或是十亩,按田赋取租。你知道外头要是佃财主家的田租子有多贵么,□□都有,主人家拿六成,佃户拿四成。这样田依旧是朝廷的,他们租种,租子其实就是田赋,朝廷不少得税银,百姓也得实惠。两全其美吧?”
穆安之当真是震住了,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见李玉华翘着下巴洋洋得意,穆安之给她倒盏茶,夸道,“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这法子,倒真是个好法子。”
“那是,也不看谁想的。”李玉华也觉自己这主意不错。
穆安之问,“咱家的田庄租子是几成?”
“咱家是四六,咱们拿四,佃户拿六。咱家的还都是上田,佃户们谁不说咱们府上宽厚。”李玉华在这上头从不刻薄,而且,她早就给庄子重立规矩重派了庄头,虽说现在拿的是四,也不比以前拿六的时候少。
待回府后,穆安之把这租田的主意与卓御史商量,卓御史也颇是诧异,还是说,“殿下这主意是极好的,眼下抄到的田地不少,咱们先写奏章,也筹备着这事,我看陛下不会反对。”
穆安之笑的一派坦诚,“是皇子妃的主意,亏她想得出来。”
卓御史恭维,“殿下家有贤妻,也是一福。”
穆安之唇角一翘,给卓御史个好脸,“就这次说话中听。”
卓御史心说,皇子妃再英明神武,那就是个妇人,妇人要这聪明名声有什么用?真是个木头,夫妻一体,借来用用有什么?
哎,真是为这位殿下担心。
人是真不错,脑子也不笨,就是政治智慧相当于没有。
这人要是走了大运,凭你要啥没啥,可运气来了,那真是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