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虚闾权渠定下了单于庭、左部主力十余万骑集中攻击一路,以便各个击破的战略,但究竟打谁,是赵充国还是任弘,单于庭金帐内,二十四长却吵开了花。
“赵充国不能打。”
单于的丈人,大阏氏之父右大将是帐内年纪最长的人,他极力反对挑中路将八九万兵的赵充国做对手。
“他就像一根难啃的硬骨头。”
“从且鞮侯单于时代开始,就是匈奴的敌人,至今已三十年。”
右大将回想起东天山之战,那个在汉军即将覆灭之际,带兵卒浴血而战,奋勇突围的无名骑士,如今已成了汉朝一等一的名将。
赵充国虽大器晚成,却一直与匈奴战斗,除了擒捕西祁王之外,最著名的当属八年前的石漆河之役,打得右部损失惨重,右贤王夜遁。右大将也参与了那一战,对赵充国坚固如一座山,任匈奴骑兵如何袭扰都岿然不动的军阵印象深刻。
前年因霍光之死汉朝内斗,先单于发动十多万骑兵向汉塞开来,打算侵扰边境,到达时符奚庐山时,抓到汉人,听闻赵充国统领四万骑兵驻守五原、朔方,无隙可乘,匈奴遂引兵而去。
匈奴一向欺软怕硬,景、武之际,李广驻扎的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匈奴都不太敢进犯。反而是韩安国任职的上谷渔阳,屡屡侵塞,如入无人之境。闻其名而十万骑兵退走,这是对赵充国能力的最大肯定。
如今这座山朝匈奴压来,不让也就算了,岂能迎过去呢?
更何况从打探到的消息看,赵充国兵多,任弘兵少,应挑能以众凌寡的一路。
此言一出,反对的人就多了,曾在右部吃过任弘亏的几个小王嚷嚷道:“右大将,赵充国不好打,那任弘难道就好打么?先单于亲自领兵,都没讨到好处!”
达坂塞之战前,单于庭和左部还可以说屡败于任弘的人右部都是废物,可在壶衍鞮单于损兵折将铩羽而归后,这话便不好再提了,在匈奴人印象中,任弘的用兵风格刚猛迅捷如虎,又计谋多端似狐,形态多变,很不好对付。
也就年轻的左谷蠡王郅支不服,嘟囔道:“那是因为汉人躲在城塞中,如今却是以草原为战场,我倒希望能与任弘一战,堂堂正正的交锋!”
一通讨论下来,发现赵、任两军都是硬茬,绝不是公孙敖那种庸将能比的,执政大臣郝宿王刑未央更分析,认为不管打哪边,都有中计的可能。
“如集中大军去打赵充国,东路的任弘就会乘机北上抵达狼居胥,弓卢水(克鲁伦河)下游,鲜卑人近来有些异样动作,和向汉军提供牛羊食物的乌桓一样,也想跟着汉军劫我帐落。”
他们唯恐短时间内啃不下赵充国的坚军,使得东路任弘长驱直入,侵害圣地,甚至勾结鲜卑,袭击分散在余吾水、郅居水上的匈奴十万户部众。
而转而向东,先打任弘也有危险,此人善用骑兵,经常以少胜多。一旦被任弘缠住,像余吾水之战那样打上十来天,中路的赵充国再靠拢包抄过来,那匈奴就腹背受敌,不得不和汉军打一场人数相当的会战了,那是大单于极力避免的。
争吵了一夜,二十四长们仍未达成共识,原因很简单,匈奴如今是弱者,历史给弱者的选择,往往极少。
虚闾权渠心中十分烦乱,只恨如今匈奴已衰,若有全盛时期的四十万骑尽可引弓,又岂会怕十余万汉军?低声下气送儿子去和谈?他早就追随祖先脚步,饮马长城,火烧甘泉宫了!
夜色深了,郅支和二十四长陆续告退,唯独郝宿王刑未央留了下来,朝举棋不定的虚闾权渠下拜。
“大单于,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
“让祁连神和祖先们来做选择吧。”
这便是大单于的最终决定,七月上旬,郅支和诸王、左右大当户、大且渠及万骑长千骑长们,正等待在单于庭附近的姑衍山下。
山腰上长满稠密的针叶林,入秋后整个草原一片金黄,唯独姑衍山颜色绿得发黑,这片森林被认为是神灵的居所,匈奴人称之为“黑色圣山”,与东方的狼居胥山“金色圣山”相对。
单于已经跟着巫师,登山进入幽深的洞窟中为匈奴祈福,汉人、鲜卑、乌桓、丁零奴隶们,被宰杀后剥掉皮,当成血淋淋的人牲挂满山道,匈奴人的神也是嗜血的。
大单于左右是胡巫和老妪,她们拄着长长的雕花拐杖,戴着狰狞的面具,一边行走一边敲鼓舞蹈,节奏庄严的铃铛鼓乐有助于单于与祖先沟通。
无人知道单于在山上聆听了神灵和祖先怎样的话语,当他回来时,整个人精神都不一样了,虚闾权渠脸上还涂抹着祭祀时沾染的鲜血,从额头一直画到嘴唇下,头发编成一根长长的鞭子。
他高高举起双手,大声道:“祁连神和冒顿单于说,胡必胜!”
匈奴人可不知道什么“国之将亡,听于神”的道理,除了一些地区底层奴隶信仰动摇开始供奉“浮屠”外,其余皆保持着原始的萨满教信仰。
神灵和祖先的赐福预言很快就传开了,原本许久没有在与汉人战争中获胜而心存忐忑的匈奴人,得到了这庄重的赐福,便能像打了鸡血般奋起。
姑衍山下,十数万张弓矢被举过头顶,声音得东边百里外的狼居胥山似乎都能听到。
“撑犁孤涂!”
他们高呼草原天子的名号,诸王和二十四长们同时期盼大单于将神灵祖先的选择公之于众。
“西南,还是东南。”
“究竟会选赵充国,还是任弘?”
唯独刑未央已经知道了答案。
在众人注视中,虚闾权渠骑上挂满金饰的骏马驰至黑林金帐前,手中的径路刀锋利如芒草,但他所指的方向,是匈奴人未曾想到的。
“向西,太阳落下的方向,燕然山的方向!”
……
“既然赵充国、任弘皆不好对付,为何不向西离开单于庭,去和右贤王汇合,先对汉人西路军下手呢?”
这便是刑未央给虚闾权渠出的主意,用汉人的话说,柿子捡软的捏嘛。
据右贤王来报,汉人、乌孙的联军数万,已越过金山,与小月氏汇合,正在搜寻右部主力,相较于中、东两军,西路军无疑最弱,汉军不过万余,其余皆是乌孙、小月氏义从骑。
若集结匈奴举国之力,近二十万骑四面八方围攻,先击走乌孙月氏,再在无险可守的草原上围攻区区万余汉卒,或可像击降李陵那样,一口将其吃掉!
至于左地和单于庭,就留给扑了个空的汉军吧,等他们粮食耗尽,最多靠鲜卑、丁零的牲畜和劫掠零星匈奴部落撑到冬天,等大雪降下,就只能悻悻而归。
匈奴部众在郅居水以北,靠近燕然山,可以派几个小王去将部众一同迁徙,匈奴整体移至右部,就算赵充国、任弘追至,也是疲敝之师。若以长远看,汉人西域、北庭大军已尽出,只要将其歼灭在右地,来年完全可以西向收取北庭,让匈奴再度统治天山以北,并与康居联手夹击乌孙。
届时汉军想要再度远征,要走的路可比北上攻击单于庭远多了,匈奴退可取乌孙之地西迁,进可收复单于庭和左地,战线将被无限延长,他要像父辈狐鹿姑单于那样,最终将汉朝拖垮。
从马邑之围后,骑战已不再是匈奴的优势,广袤的草原和能让汉军断粮绝水的纵深,才是他们最大的依仗!逃避虽然可耻,但却有用。
“大单于,这会死很多人,死很多牲畜,右地的草地没有东方丰饶,养不活十多万帐。”
不舍得草场,加以反对的万骑长还不少,但要么被大单于亲自劝服,要么押出金帐,以忤逆祁连神和祖先的罪名,砍了头颅。质疑者们闭了嘴,默默跪拜去收拢部众,准备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迁徙。
他们中或有人会脱离大部队遁走,甚至投降汉军,但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追随单于。草原天子至高无上,这是一百多年来的惯性,是匈奴得以维持至今的向心力,绝非乌孙、乌桓那松散的制度能比拟。
但单于的儿子郅支仍无法接受父亲逃避汉军主力的事实,一向自傲,耻于向人弯曲膝盖的郅支,如今却跪在虚闾权渠面前哭泣。
“大单于,真的要抛弃圣山么?”
郅支指着身后的姑衍山道:“冒顿大单于说过,对姑衍山和狼居胥山,每天早晨都要祭祀,每天都要祝祷!子子孙孙铭记不忘。”
明明可以为守护圣地,在山下拼死一战,大不了将血撒在这片沃土上,他们怎能抛弃祖先发源之地呢?
虚闾权渠没有说话,只是面对太阳,把腰带挂在脖子上,将毡帽托在手里,以另一只手捶胸,向姑衍山跪拜九次,洒马奶祭拜并祝祷。
起身时他告诉儿子:“圣山不止两座,祁连和焉支也曾是圣山。”
“祁连”在匈奴语中是天的意思,祁连山才是他们的天山。
但为了生存,在这场百年大战里,匈奴放弃了很多,他们抛弃了祁连焉支,让六畜不繁息,使妇女无颜色。他们抛弃了河南河西,甚至连漠南也随时可弃,只为了远离汉朝边境,让汉人出塞攻击难度变大。
虚闾权渠说起他年幼时的经历。
“伊稚斜单于时,卫青烧了龙城赵信城,霍去病玷污过狼居胥和姑衍山,但匈奴最危险的时刻,却是狐鹿姑大单于在位第七年的那一战。”
当是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先与匈奴卫律部数千骑战于大戈壁边缘的夫羊句山,获得胜利,但因李广利妻子坐巫蛊收系狱中,他想要立功赎罪,遂向北追击两千余里至匈奴单于安顿部众的大后方郅居之水。
那已算匈奴北境了,再往北就到丁零和苏武还在牧羊的北海,匈奴几乎被汉军捅了个对穿。
郅居水之役,匈奴人为了保护帐落,拼死抵挡汉军,但还是小败。
“我那时候年幼,与兄弟都在郅居水北躲藏,汉军斥候已经到了对岸,我甚至能看到他们点燃的烟柱和黄色的军旗。”
虚闾权渠忘不了那天他感受到的恐惧,那几年,在汉军疯狂攻势下,匈奴虽常获胜,但只要输一次,便随时可能灭亡。
好在汉军粮食已尽,马匹羸瘦,甚至出现了内讧,无力北进。李广利引兵撤往西南方燕然山时,等待了许久的狐鹿姑单于主力十余万骑终于出现,鏖战数日,汉军疲惫加上军心不稳,遂全军覆没,李广利降。
伊稚斜和赵信的漠北之谋,终于获得巨大成功,那场仗打回了匈奴的信心和尊严,加强了大单于的威信,让匈奴凝聚至今。
那一战,被匈奴称为“燕然山神迹”,是存国之役,至今传唱在年长者的歌中。
“姑衍、狼居胥无法庇护胡。”
“但燕然山可以!”
这是虚闾权渠笃信的事,如今轮到他成为大单于,父亲狐鹿姑连郅居水以北的帐落都舍得抛弃,为了最终的胜利,他放弃单于庭和两座圣山又算得了什么?
虚闾权渠好歹说服了郅支,但看着儿子落寞而不甘的背影,大单于终究没将刑未央劝服他的那句话说出来。
“大单于,胡人为何崇尚强者?”
“因为,弱者没有选择!”
……
同一时刻,本不是此战预设主战场的右贤王部,右贤王屠耆堂尚不知道大单于疯狂的计划,还以为自己只需要跟东进的傅介子和乌孙人捉迷藏,牵制住他们即可。
这任务可不容易,小月氏被任弘徙至蒲类泽后,右部便失去了西南角,而在汉人鼓励下,呼揭,这昔日匈奴的猎犬也不断越过金微山东侵,右贤王只能勉强维持领地不失。
如今乌孙发动国中半数骑兵随傅介子东征,来势汹汹,右贤王只能慢慢退却,退到燕然山南麓的匈奴河畔,与对方保持十天以上骑程。在被任弘折磨近十年,屡战屡败后,屠耆堂的棱角都被磨平了,他自保有余,却终究没有一决胜负的决心。
直到一位汉使作为傅介子的前驱,与数骑进入匈奴斥候巡视范围,被逮到右贤王面前。
看着这个朝自己下拜,行大礼后又奉上大汉皇帝国书的汉使,右贤王眼中似乎在喷火,恨不得立刻砍了此人头颅,将尸体喂给秃鹫和乌鸦,问候的话语,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真是多年不见了!”
“吴先生!”
……
PS:第二章在0点前。
“赵充国不能打。”
单于的丈人,大阏氏之父右大将是帐内年纪最长的人,他极力反对挑中路将八九万兵的赵充国做对手。
“他就像一根难啃的硬骨头。”
“从且鞮侯单于时代开始,就是匈奴的敌人,至今已三十年。”
右大将回想起东天山之战,那个在汉军即将覆灭之际,带兵卒浴血而战,奋勇突围的无名骑士,如今已成了汉朝一等一的名将。
赵充国虽大器晚成,却一直与匈奴战斗,除了擒捕西祁王之外,最著名的当属八年前的石漆河之役,打得右部损失惨重,右贤王夜遁。右大将也参与了那一战,对赵充国坚固如一座山,任匈奴骑兵如何袭扰都岿然不动的军阵印象深刻。
前年因霍光之死汉朝内斗,先单于发动十多万骑兵向汉塞开来,打算侵扰边境,到达时符奚庐山时,抓到汉人,听闻赵充国统领四万骑兵驻守五原、朔方,无隙可乘,匈奴遂引兵而去。
匈奴一向欺软怕硬,景、武之际,李广驻扎的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匈奴都不太敢进犯。反而是韩安国任职的上谷渔阳,屡屡侵塞,如入无人之境。闻其名而十万骑兵退走,这是对赵充国能力的最大肯定。
如今这座山朝匈奴压来,不让也就算了,岂能迎过去呢?
更何况从打探到的消息看,赵充国兵多,任弘兵少,应挑能以众凌寡的一路。
此言一出,反对的人就多了,曾在右部吃过任弘亏的几个小王嚷嚷道:“右大将,赵充国不好打,那任弘难道就好打么?先单于亲自领兵,都没讨到好处!”
达坂塞之战前,单于庭和左部还可以说屡败于任弘的人右部都是废物,可在壶衍鞮单于损兵折将铩羽而归后,这话便不好再提了,在匈奴人印象中,任弘的用兵风格刚猛迅捷如虎,又计谋多端似狐,形态多变,很不好对付。
也就年轻的左谷蠡王郅支不服,嘟囔道:“那是因为汉人躲在城塞中,如今却是以草原为战场,我倒希望能与任弘一战,堂堂正正的交锋!”
一通讨论下来,发现赵、任两军都是硬茬,绝不是公孙敖那种庸将能比的,执政大臣郝宿王刑未央更分析,认为不管打哪边,都有中计的可能。
“如集中大军去打赵充国,东路的任弘就会乘机北上抵达狼居胥,弓卢水(克鲁伦河)下游,鲜卑人近来有些异样动作,和向汉军提供牛羊食物的乌桓一样,也想跟着汉军劫我帐落。”
他们唯恐短时间内啃不下赵充国的坚军,使得东路任弘长驱直入,侵害圣地,甚至勾结鲜卑,袭击分散在余吾水、郅居水上的匈奴十万户部众。
而转而向东,先打任弘也有危险,此人善用骑兵,经常以少胜多。一旦被任弘缠住,像余吾水之战那样打上十来天,中路的赵充国再靠拢包抄过来,那匈奴就腹背受敌,不得不和汉军打一场人数相当的会战了,那是大单于极力避免的。
争吵了一夜,二十四长们仍未达成共识,原因很简单,匈奴如今是弱者,历史给弱者的选择,往往极少。
虚闾权渠心中十分烦乱,只恨如今匈奴已衰,若有全盛时期的四十万骑尽可引弓,又岂会怕十余万汉军?低声下气送儿子去和谈?他早就追随祖先脚步,饮马长城,火烧甘泉宫了!
夜色深了,郅支和二十四长陆续告退,唯独郝宿王刑未央留了下来,朝举棋不定的虚闾权渠下拜。
“大单于,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
“让祁连神和祖先们来做选择吧。”
这便是大单于的最终决定,七月上旬,郅支和诸王、左右大当户、大且渠及万骑长千骑长们,正等待在单于庭附近的姑衍山下。
山腰上长满稠密的针叶林,入秋后整个草原一片金黄,唯独姑衍山颜色绿得发黑,这片森林被认为是神灵的居所,匈奴人称之为“黑色圣山”,与东方的狼居胥山“金色圣山”相对。
单于已经跟着巫师,登山进入幽深的洞窟中为匈奴祈福,汉人、鲜卑、乌桓、丁零奴隶们,被宰杀后剥掉皮,当成血淋淋的人牲挂满山道,匈奴人的神也是嗜血的。
大单于左右是胡巫和老妪,她们拄着长长的雕花拐杖,戴着狰狞的面具,一边行走一边敲鼓舞蹈,节奏庄严的铃铛鼓乐有助于单于与祖先沟通。
无人知道单于在山上聆听了神灵和祖先怎样的话语,当他回来时,整个人精神都不一样了,虚闾权渠脸上还涂抹着祭祀时沾染的鲜血,从额头一直画到嘴唇下,头发编成一根长长的鞭子。
他高高举起双手,大声道:“祁连神和冒顿单于说,胡必胜!”
匈奴人可不知道什么“国之将亡,听于神”的道理,除了一些地区底层奴隶信仰动摇开始供奉“浮屠”外,其余皆保持着原始的萨满教信仰。
神灵和祖先的赐福预言很快就传开了,原本许久没有在与汉人战争中获胜而心存忐忑的匈奴人,得到了这庄重的赐福,便能像打了鸡血般奋起。
姑衍山下,十数万张弓矢被举过头顶,声音得东边百里外的狼居胥山似乎都能听到。
“撑犁孤涂!”
他们高呼草原天子的名号,诸王和二十四长们同时期盼大单于将神灵祖先的选择公之于众。
“西南,还是东南。”
“究竟会选赵充国,还是任弘?”
唯独刑未央已经知道了答案。
在众人注视中,虚闾权渠骑上挂满金饰的骏马驰至黑林金帐前,手中的径路刀锋利如芒草,但他所指的方向,是匈奴人未曾想到的。
“向西,太阳落下的方向,燕然山的方向!”
……
“既然赵充国、任弘皆不好对付,为何不向西离开单于庭,去和右贤王汇合,先对汉人西路军下手呢?”
这便是刑未央给虚闾权渠出的主意,用汉人的话说,柿子捡软的捏嘛。
据右贤王来报,汉人、乌孙的联军数万,已越过金山,与小月氏汇合,正在搜寻右部主力,相较于中、东两军,西路军无疑最弱,汉军不过万余,其余皆是乌孙、小月氏义从骑。
若集结匈奴举国之力,近二十万骑四面八方围攻,先击走乌孙月氏,再在无险可守的草原上围攻区区万余汉卒,或可像击降李陵那样,一口将其吃掉!
至于左地和单于庭,就留给扑了个空的汉军吧,等他们粮食耗尽,最多靠鲜卑、丁零的牲畜和劫掠零星匈奴部落撑到冬天,等大雪降下,就只能悻悻而归。
匈奴部众在郅居水以北,靠近燕然山,可以派几个小王去将部众一同迁徙,匈奴整体移至右部,就算赵充国、任弘追至,也是疲敝之师。若以长远看,汉人西域、北庭大军已尽出,只要将其歼灭在右地,来年完全可以西向收取北庭,让匈奴再度统治天山以北,并与康居联手夹击乌孙。
届时汉军想要再度远征,要走的路可比北上攻击单于庭远多了,匈奴退可取乌孙之地西迁,进可收复单于庭和左地,战线将被无限延长,他要像父辈狐鹿姑单于那样,最终将汉朝拖垮。
从马邑之围后,骑战已不再是匈奴的优势,广袤的草原和能让汉军断粮绝水的纵深,才是他们最大的依仗!逃避虽然可耻,但却有用。
“大单于,这会死很多人,死很多牲畜,右地的草地没有东方丰饶,养不活十多万帐。”
不舍得草场,加以反对的万骑长还不少,但要么被大单于亲自劝服,要么押出金帐,以忤逆祁连神和祖先的罪名,砍了头颅。质疑者们闭了嘴,默默跪拜去收拢部众,准备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迁徙。
他们中或有人会脱离大部队遁走,甚至投降汉军,但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追随单于。草原天子至高无上,这是一百多年来的惯性,是匈奴得以维持至今的向心力,绝非乌孙、乌桓那松散的制度能比拟。
但单于的儿子郅支仍无法接受父亲逃避汉军主力的事实,一向自傲,耻于向人弯曲膝盖的郅支,如今却跪在虚闾权渠面前哭泣。
“大单于,真的要抛弃圣山么?”
郅支指着身后的姑衍山道:“冒顿大单于说过,对姑衍山和狼居胥山,每天早晨都要祭祀,每天都要祝祷!子子孙孙铭记不忘。”
明明可以为守护圣地,在山下拼死一战,大不了将血撒在这片沃土上,他们怎能抛弃祖先发源之地呢?
虚闾权渠没有说话,只是面对太阳,把腰带挂在脖子上,将毡帽托在手里,以另一只手捶胸,向姑衍山跪拜九次,洒马奶祭拜并祝祷。
起身时他告诉儿子:“圣山不止两座,祁连和焉支也曾是圣山。”
“祁连”在匈奴语中是天的意思,祁连山才是他们的天山。
但为了生存,在这场百年大战里,匈奴放弃了很多,他们抛弃了祁连焉支,让六畜不繁息,使妇女无颜色。他们抛弃了河南河西,甚至连漠南也随时可弃,只为了远离汉朝边境,让汉人出塞攻击难度变大。
虚闾权渠说起他年幼时的经历。
“伊稚斜单于时,卫青烧了龙城赵信城,霍去病玷污过狼居胥和姑衍山,但匈奴最危险的时刻,却是狐鹿姑大单于在位第七年的那一战。”
当是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先与匈奴卫律部数千骑战于大戈壁边缘的夫羊句山,获得胜利,但因李广利妻子坐巫蛊收系狱中,他想要立功赎罪,遂向北追击两千余里至匈奴单于安顿部众的大后方郅居之水。
那已算匈奴北境了,再往北就到丁零和苏武还在牧羊的北海,匈奴几乎被汉军捅了个对穿。
郅居水之役,匈奴人为了保护帐落,拼死抵挡汉军,但还是小败。
“我那时候年幼,与兄弟都在郅居水北躲藏,汉军斥候已经到了对岸,我甚至能看到他们点燃的烟柱和黄色的军旗。”
虚闾权渠忘不了那天他感受到的恐惧,那几年,在汉军疯狂攻势下,匈奴虽常获胜,但只要输一次,便随时可能灭亡。
好在汉军粮食已尽,马匹羸瘦,甚至出现了内讧,无力北进。李广利引兵撤往西南方燕然山时,等待了许久的狐鹿姑单于主力十余万骑终于出现,鏖战数日,汉军疲惫加上军心不稳,遂全军覆没,李广利降。
伊稚斜和赵信的漠北之谋,终于获得巨大成功,那场仗打回了匈奴的信心和尊严,加强了大单于的威信,让匈奴凝聚至今。
那一战,被匈奴称为“燕然山神迹”,是存国之役,至今传唱在年长者的歌中。
“姑衍、狼居胥无法庇护胡。”
“但燕然山可以!”
这是虚闾权渠笃信的事,如今轮到他成为大单于,父亲狐鹿姑连郅居水以北的帐落都舍得抛弃,为了最终的胜利,他放弃单于庭和两座圣山又算得了什么?
虚闾权渠好歹说服了郅支,但看着儿子落寞而不甘的背影,大单于终究没将刑未央劝服他的那句话说出来。
“大单于,胡人为何崇尚强者?”
“因为,弱者没有选择!”
……
同一时刻,本不是此战预设主战场的右贤王部,右贤王屠耆堂尚不知道大单于疯狂的计划,还以为自己只需要跟东进的傅介子和乌孙人捉迷藏,牵制住他们即可。
这任务可不容易,小月氏被任弘徙至蒲类泽后,右部便失去了西南角,而在汉人鼓励下,呼揭,这昔日匈奴的猎犬也不断越过金微山东侵,右贤王只能勉强维持领地不失。
如今乌孙发动国中半数骑兵随傅介子东征,来势汹汹,右贤王只能慢慢退却,退到燕然山南麓的匈奴河畔,与对方保持十天以上骑程。在被任弘折磨近十年,屡战屡败后,屠耆堂的棱角都被磨平了,他自保有余,却终究没有一决胜负的决心。
直到一位汉使作为傅介子的前驱,与数骑进入匈奴斥候巡视范围,被逮到右贤王面前。
看着这个朝自己下拜,行大礼后又奉上大汉皇帝国书的汉使,右贤王眼中似乎在喷火,恨不得立刻砍了此人头颅,将尸体喂给秃鹫和乌鸦,问候的话语,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真是多年不见了!”
“吴先生!”
……
PS:第二章在0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