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休息期间,高冲忽然想起打板子的问题,“马云禄的事情你们是不是都知道?”
刘金锭笑眯眯地说:“夫君大人说什么啊?什么马云禄的事情?”

高冲瞪起眼睛:“是不是收拾得轻?我们再来一个回合。”

刘金锭媚眼如丝的吃吃笑:“也就你这个傻瓜看不出来云禄的心思吧?还整天想着给云禄找婆家,这样一个绝色美人要是成为别人的新娘,看你到哪里哭去?”

高冲挠头:“我真没想过碰她啊?”

“云禄的事情你也多想了,回头你找个机会跟南阳公主交代一下,把云禄收进房吧。”

高冲叹气道:“孟起是我义弟,就算收云禄,也不能随便收,至少要以平妻之礼待之,还是先跟南阳和孟起说一下吧。”

高冲转回京城任职,最高兴的莫过于裴小乔离家近啊。

虽然不是正房夫人,却也是夫人,还是有品级的夫人,比他老子的品级还高,衣锦不能还乡,宛如锦衣夜行,现在好了,只要自己想回去,每天都可以回娘家。

忧心忡忡的人却不少高若兮、连城公主,还有萱儿。

高若兮和连城公主担心情有可原,萱儿呢?

“少爷,我们守着营州那样一个药材宝库,需要的药材,基本上直接就能找到,现在我们搬回京城,再寻找药材,就不那样方便了,如果购买,花费的银两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高冲道:“不要太着急,营州我们的商铺还会继续开下去,需要什么,就派人给去寻找就是。”

萱儿香唇轻动,欲语还休,最后只是轻轻叹息一声,高冲道:“放心吧,人走茶凉这件事不会发生。”

萱儿咬着粉唇没说话。

难怪萱儿会担心,人走茶凉这件事几千年来一直在不停地上演,而且营州相距京城数千里,要不是高冲开出水路,单是去一趟就得一个月。萱儿能不担心吗?

高冲没法给萱儿解释,跟宣儿说关公的义气千秋?跟一个女孩子解释这些东西,似乎很古怪,就让时间来说明这些吧。

放下所有心事,众女还是非常开心的,高若兮和连城公主都用维帽将自己的花容月貌遮住,有高国公这面大旗戳着,谁敢上前撩开面纱?

最开心的还是小小少女帮,五个女孩子每天没事就往大街上跑,这里的繁华真的是营州所不能比拟。

高冲的事情很忙。

在京城中,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在东都,高冲都没有自己的府邸,以前都是临时来往,这回不同寻常,所以,炀帝特地拨给高冲一处宅子,高冲是国公还是当朝驸马,按照大隋律法,住宅自然是顶级的。

炀帝赐给高冲的宅子坐落在西城,距离皇城不远,这方便南阳公主来回走动,占地足有百亩,绝对是一等一的豪宅。

高冲没急着上任,因为营州的事情还没交接清楚,这需要一系列的程序。高冲这些天一直随着众女收拾自己的府邸。

不过,高冲没自在几天,炀帝一道圣旨,就催着高冲去上任。

为什么炀帝这样着急?

原来兵部尚书一直空悬。原来的兵书尚书李圆通被免职。

李圆通自幼孤苦贫贱,初在隋文帝家中做差役。李圆通威严正直,力大勇武,多次保护隋文帝脱险,因此隋文帝非常器重信任他,将他视为心腹。

隋朝建立后,进封新安伯,历任内史侍郎、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左丞、刑部尚书、右翊卫骠骑将军等。开皇九年,参与隋灭陈之战,因功升任大将军,改封万安县侯。并连任扬州总管长史、并州总管长史,辅佐秦王杨俊。后来杨俊因奢侈获罪,李圆通也连坐免官。不久复任检校刑部尚书,进封万安郡公。

隋炀帝继位后,李圆通担任兵部尚书。隋炀帝巡幸扬州时,李圆通留守京都,由于判处宇文述将田地归还百姓,遭宇文述告发受贿,而被免官。不久,李圆通因忧惧发病而死,追赠柱国,爵位等一切如旧。

了解清楚之后,高冲不知是哭还是笑,这个兵部尚书却是因为宇文述才空置下来,只不过,宇文述绝对不会想到这个尚书名额会落到自己头上,这个老家伙一定在寻思将自己的心腹推上这个位置,可惜,被自己捷足先登。

不过,宇文述,这可不能怪我,本总管还真不想来当这个兵部尚书,在营州多逍遥自在,本总管想怎样就怎样,在京城却要事事小心。

不管高冲怎么想,还是到兵部上任,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调营州众将去燕云十六州任职。

吏部公文、兵部公文,一道道就传到营州,营州众将都呆住了,怎么总管大人去了一趟京城就回不来,还当上了兵部尚书?这戏法怎么变得?

不管怎么变得,众将还得听命令。

众将分批次前往京城报道,先来的是关公、赵云、岳飞这三位新任总管,众将还要留守营州防止意外,猕猴岭那边还打仗呢!

三将先到兵部。

“大哥,究竟发生什么事?”三人行大礼。

高冲道:“都起来吧,说起来话长,这都是陛下恩典,你等到了新的地方任职,一定要时刻想着上报天恩,下安黎民百姓。”官话这个时候不说什么时候说?

“是,小弟遵命。”

“你们去过吏部之后,再去礼部学习礼仪,然后随我去拜见陛下,晚上我给你们接风洗尘。”

“是。多谢大哥。”

眼上,高冲设家宴招待三名兄弟,关羽和赵云两人,高冲并没有说太多,只是叮嘱一下即可,唯有岳飞,高冲却是叮咛又叮咛。

为什么会仔细叮嘱岳飞?这跟岳飞的经历有关。

岳飞为什么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当时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经去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莫须有,就是也许有、可能有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什么证据。韩世忠听了以后当然不服,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这里就有点儿奇怪了,秦桧要置岳飞于死地,肯定和岳飞仇深似海,为什么不编造点儿证据出来呢?莫须有三个字连韩世忠都骗不过去,怎么能取信于天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