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秦王妃和秦王世子元衡进了仁和宫正殿。
“儿媳江氏,给母后请安。”秦王妃敛衽行礼。

秦王妃江氏,今年已有三十余岁。不过,她保养得极好,容貌依旧美丽端庄,看着只有三旬光景。

秦王世子元衡也拱手行礼:“孙儿元衡,见过皇祖母。恭祝皇祖母身体安康!”

十七岁的元衡,身量修长,面容俊朗,满身的儒雅斯文。令人望之生出好感。

裴太后含笑道:“平身免礼,坐下说话吧!”又特意将元衡叫到面前,温和地询问元衡的课业。

元衡一直在上书房里读书,他恭谨谦逊,读书十分刻苦。太傅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按着宫中惯例,皇子皇孙们在上书房读书,读至十五六岁也就不读了,然后定亲成亲,进朝听政,学着当差做事。

不过,元衡在宫中的地位有些微妙和尴尬。宣平帝不提,元衡也就一直在上书房里读书了。

裴太后张口询问,元衡恭声一一作答。

裴太后听得满意,连连点头,对秦王妃笑道:“衡哥儿读书勤奋用功,太傅们说了,衡哥儿若是下场科考,考个举人不成问题。”

秦王妃抿唇一笑,柔声道:“母后这般盛赞,儿媳心中也十分欢喜。衡儿生在皇家,科考是不必的。不过,儿媳想着,多读书总是好事。”

裴太后一脸赞成:“说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话是再错不了的。”

顾淑太妃和瑜太妃也笑着附和了几句。

秦王妃微笑聆听,心里暗暗唏嘘。

帝后成亲十余载,膝下只有一个公主,至今没有子嗣。元衡是嫡出的皇孙,也是宣平帝嫡亲的侄儿。

如果她有野心,定会盼着宣平帝一直无子。天子以后要过继侄儿,元衡是最佳人选……

可她从没有这等野心。

她不愿儿子被卷进宫中争斗。她只盼着自己的儿子平安长大,日后去藩地做一地藩王,过些平静安逸的生活。

秦王妃打起精神,陪着裴太后闲话,有意无意地提起了元衡的亲事。

普通百姓家的少年郎,十五六岁便娶妻成亲。元衡已经十七岁了,迟迟没定下亲事。秦王妃这个做亲娘的,心中着急不必说,又隐隐有着一层忧虑。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可惜,她不能也不敢绕过裴太后宣平帝为儿子定下亲事。

裴太后一听话音,便知秦王妃来意。

裴太后没有绕弯子,直接对秦王妃说道:“江氏,衡哥儿已经十七岁。你是不是急着想为衡哥儿娶媳妇?”

秦王妃心里一个咯噔,忙柔声应道:“儿媳也只是随口说笑罢了,并不着急。”

裴太后温声道:“你的心思,哀家都明白。按着朝中规矩,藩王世子成亲有子了,便可就藩。哀家只有熙姐儿一个孙女,还有衡哥儿这个皇孙。衡哥儿的亲事,便是你不说,哀家心里也一直惦记着。”

其实,被圈禁的皇孙皇孙女,从礼法上来说,都是裴太后的孙子孙女。不过,裴太后“亲生”的儿子只有两个,嫡出的孙子孙女各一个。

她张口这么说,谁也不会挑不是。

裴太后不疾不徐地说了下去:“哀家相中的孙媳年龄还小,衡哥儿怕是要再等上几年。你若是愿意等,就等过几年再说。如果衡哥儿急着娶媳妇过门,就另择一位名门闺秀。”

秦王妃:“……”

裴太后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只要还有几分智商,就知道该怎么应答了。

秦王妃定定心神,笑着应道:“母后相中的孙媳,定是最好的。好饭不怕晚,儿媳半点都不急。”

众人都会意地笑了起来。

裴太后舒展眉头笑道:“不急就好。”

元衡脸皮嫩,听到娶媳妇之类的话题,俊朗的脸孔泛着红,很快低了头。

……

元衡母子两人,在仁和宫里用了午膳。

裴太后有午睡的习惯。秦王妃领着儿子告退离宫。

秦王府离皇宫很近,马车从宫门外缓缓启动,一炷香时辰就到了秦王府。

“母妃,儿子扶你下马车。”元衡孝顺又贴心,扶着亲娘下马车。

秦王妃满目欣慰,慢慢下了马车。目光掠过左右被封的府邸,心中不由得长叹。

十几年前,几座皇子府相连,每日人来人往,气派又热闹。

五皇子死了,大皇子四皇子被关在宗人府里,这些年几乎连个音讯消息都没有。昔日的皇子府,也都被封了。

只余下秦王府,孤零零地在中间。

元衡见亲娘目光黯淡,心里颇不是滋味。

他以为亲娘是在为自己的亲事发愁。一边走一边低声说道:“母妃,我不急着成亲。等几年就等几年吧!一切都听皇祖母的便是。”

秦王妃目中闪过一丝苦涩的笑意。

她没急着说话,直到回了屋子里,只有母子两人了,秦王妃才轻声说道:“你皇祖母说的是谁,你心中可明白?”

元衡有些不好意思,迅速点点头:“皇祖母虽未直言,不过,儿子也能猜到一二。”

比他小了好几岁的姑娘,现在仁和宫里住着两个,椒房殿里也住着一个。

裴太后说的,必是其中一个。

秦王妃怜惜地看着儿子,轻叹一声道:“她们几个都是好姑娘,不管日后指了哪一家的姑娘给你,我心中都高兴。”

“只是,你眼下都十七岁了。再等个五六年,你都二十多了……”

“我愿意等。”元衡飞快地打断亲娘:“皇祖母之前说过,我一旦成亲生子,就可以去就藩。我想在京城多待几年,迟些成亲也好。”

好不好的,都得听裴太后的。

秦王妃打起精神,笑着嗯了一声。

过了片刻,秦王妃低声说道:“衡儿,皇上一直无子,朝堂人心浮动,有些胆大的臣子上奏折,请皇上选妃进宫。皇上一概置之不理。”

“这里没有旁人,只我们母子两个。我现在问你一句,你老老实实地告诉我。如果有朝一日,皇上想过继一个侄儿立为太子,你可愿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