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一回闷亏的宣仁帝,在小武氏生产之前,就留了个心眼,就怕他的太后亲娘,又来一回专横独断。
这贵妃、皇贵妃之位,并非一般的妃嫔品级,在某些特殊的时候,是可以代替中宫,独掌后宫大权的,皇后贤惠仁德,嫡长子聪明敏思,不提宣仁帝是真的十分喜欢皇后母子,哪怕是为了后宫稳定前朝平静,他也不能让舅家表妹,就这么当上皇贵妃啊。
以宣仁帝之前的盘算,表妹甫入宫廷时,给个嫔的位份就差不多了,若是日后有幸得子或得女,再进到妃位就可以了。
偏太后亲娘不依,一门心思的要给娘家长脸,最后,在太后亲娘的胡搅蛮缠之下,宣仁帝只能向母亲妥协,赐舅家表妹妃位,且还直接给了封号,以示荣宠。
从妃位晋升到贵妃之位,原需太后、皇帝、皇后同时首肯才行。
让宣仁帝极度无语的是,在表妹小武氏刚被诊出身孕之后,武老太后当场就下了太后懿旨,晋封德妃为德贵妃,等消息传到宣仁帝和惠安太后那里时,太后的晋封懿旨,也已跑马似的传送到了内务府,宣仁帝直被亲娘的擅作主张气了个仰倒,但又不能再下旨收回成命,那不成打自己亲娘的嘴巴子了。
窝了一肚子闷火的宣仁帝,只能转身去好生安抚皇后母子。
安抚好皇后母子后,宣仁帝耐着脾气,和太后亲娘讲道理,并告诫她,以后不准再如此胡来。
又不是什么才人、美人、贵人之类的低级品阶,你想怎么晋封,就可以怎么晋封,贵妃、皇贵妃之类的宫位,能这么乱来么,太后亲娘当时答应的好好的,一扭脸,就又故技重施,幸好,他这回防着了,任凭太后亲娘再怎么哭诉蛮缠,他都硬着心肠不答应。
为着这档子破事,太后亲娘一边吵嚷着他,一边又以长辈的身份,不顾尊敬体面的去拿捏压迫皇后母子,直把宣仁帝气了个焦头烂额。
拖拖拉拉了两年后,宣仁帝望着病倒在榻的生母,终于答应晋封德贵妃为皇贵妃。
面对宣仁帝的再一次服软,不待武老太后心满意足、小武氏欣喜若狂,宣仁帝又另下了一道重磅级的旨意,封年仅五岁的嫡长子季子清为一国储君,命他每日可随自己一起临朝听政。
大周朝历来的规矩,一般被册封的东宫太子,都需年满十岁,季子清以五岁之龄,就晋封太子,当即在朝堂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这个时候,武老太后倒和宣仁帝讲起祖宗规矩了。
宣仁帝主意已定,自然不再更改,他不能不顾亲娘的性命,但也不能不给皇后一个交代,此事沸沸扬扬议论了许久后,大伙儿也就暂时接受了这个既定的事实。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武老太后意欲提升侄女的位份,来拔高二孙子的地位,其心思昭然若揭。
武老太后魔高一尺,宣仁帝就道高一丈。
他直接把太子之位,给嫡长子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砸实了,又把富锦候府的一众爷们,只安了一些清闲散差,要紧的实权部门,一个也不给武家往里头钻,这就是在明刀明枪的告诉众人,虽然二皇子的母亲成了皇贵妃,但是,朕一点也没有偏心他的意思。
不止如此,在小武氏晋封皇贵妃之后,宣仁帝却再也未召幸过她,小武氏在后宫中的地位,堪称只在皇后一人之下,然而却再没有任何雨露君恩。
说句直白的大实话,在先帝没有驾崩之前,小武氏早就是个寡妇了。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波涛诡谲的深宫。
武老太后成功将侄女捧上了皇贵妃之位,却也让她彻底失去了皇恩君宠,饶是武老太后再怎样逼迫宣仁帝,宣仁帝哪怕去睡个宫女呢,也不乐意再去睡小武氏。
这可把武老太后气炸了。
武老太后拿皇帝儿子没辙,便可劲儿欺压皇后,冷待嫡孙。
明明嫡长孙季子清,长的十分肖似宣仁帝,武老太后却对他不爱理睬,只一心宝贝有她武氏血脉的二孙子,至于与二皇子先后脚出世的大公主,武老太后对她更是视若无睹。
同样的,宣仁帝也拿如此偏心次孙的太后亲娘很没辙。
他强迫不了亲娘去宠爱嫡子,那他就以多倍的父爱,来补偿极为懂事的宝贝爱子,不仅每日领着他临朝听政,且还手把手的教他读书写字,连骑射武艺也亲自指导。
不客气的说,季子清待在宣仁帝身边的时间,比任何弟弟妹妹都要多的多的多的多。
在季子清根正苗红茁壮成长时,季子铭却被武老太后宠溺的一塌糊涂,连宣仁帝都不许多打一下骂一句。
为了给最喜欢的孙子铺桥搭路,对外,宣仁帝不给武家爷们实权实差,武老太后就自己给娘家到处联姻豪门世家,虽然被宣仁帝头疼的破坏了颇有干系的几桩,但仍牵上了几家豪门爵府,对内,武老太后几乎以从鸡蛋里挑骨头的架势,指摘寻找惠安太后的错处,似乎意图把她拉下皇后宝座。
这种氛围难估的胶着情势,一直持续到了快五年前。
接下来的事情,已属于宫闱秘辛。
那一年,某日,与宣仁帝正在一起用膳的惠安太后,忽感身体不适,宣仁帝便赶忙召了医术最好的太医院院正来请平安脉,这一请脉,可不得了了,太医院院正竟诊出惠安太后怀了身孕,自从生完嫡长子季子清后,惠安太后已有十二年未再生育,陡闻十分钟爱的皇后再次得妊,宣仁帝当即欢喜坏了。
可太医院院正颤颤巍巍的下一句话,却让宣仁帝头皮发麻、如坠冰窟。
太医院院正跪地禀告宣仁帝,说惠安太后似乎……有一点点中毒的征兆。
宣仁帝深吸一口气,命太医院院正先给惠安太后仔细做检查,并命他不许走漏任何风声。
经过太医院院正的细细检查,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惠安太后中了一种极为隐蔽的慢性奇毒,太医院每月一回的例行请脉,基本上是很难检查出来的,等到太医们能查出来时,中毒之人也差不多药石无医了。
不过,惠安太后中毒的同时,却也是有一点点小幸运的,因为她正好怀上了孩子。
若是惠安太后没有恰巧怀孕,那就真的可能要亡于下作的毒杀手段了,正是因为她腹内的胎儿感到不适,这才让见多识广的太医院院正,抓到了一丁点的异常之处,所幸惠安太后中毒并不深,在太医院院正使出浑身解数后,终于保得惠安太后和五皇子母子平安,不过,因在母体里遭了大罪,五皇子虽然活着出世,身子却是虚弱的厉害,十分难养,极易病夭。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五皇子堪称惠安太后的救命恩人。
若是没有他,也许若干年后的今天,死的就是惠安太后了,所以,不管是身为亲娘的惠安太后,还是身为胞兄的季子清,都对五皇子格外的疼爱怜惜。
至于下毒之人,正是宣仁帝的亲娘——武老太后。
在确认好惠安太后的健康问题后,宣仁帝便开始亲自调查正妻中毒之事,太医院院正告诉他,那种慢性奇毒通常是随着饮食进入身体,中宫皇后拥有独立的小厨房,日常的饮食起居,均由使唤多年的几个嬷嬷亲自掌管,除了会在自己宫中用饭喝茶外,惠安太后另一个常去的地方,就是武老太后的慈宁宫了。
身为儿媳妇,惠安太后不能不去给婆婆武老太后请安。
宣仁帝尊奉生母为圣悯太后,就是希望她圣慈悯下的意思,虽然不想往亲娘身上怀疑,但是,这十多年来,生母处处针对正妻,若说她日久生恨,想毒杀了看不顺眼的儿媳妇,那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宣仁帝将亲娘身边的几个重要心腹全捉了,亲自看着她们被上刑,再听她们在熬不住的情况下,一一如实道来。
的确是武老太后命人做的,但小武氏并不知情。
太后毒杀皇后,此乃天大的丑闻,宣仁帝自然不能公布于众,所以,他以‘身体欠安,需要静养’为由,将武老太后软禁在慈宁宫,又以‘对皇后大不敬’为由,把小武氏从皇贵妃贬回德妃之位。
这贵妃、皇贵妃之位,并非一般的妃嫔品级,在某些特殊的时候,是可以代替中宫,独掌后宫大权的,皇后贤惠仁德,嫡长子聪明敏思,不提宣仁帝是真的十分喜欢皇后母子,哪怕是为了后宫稳定前朝平静,他也不能让舅家表妹,就这么当上皇贵妃啊。
以宣仁帝之前的盘算,表妹甫入宫廷时,给个嫔的位份就差不多了,若是日后有幸得子或得女,再进到妃位就可以了。
偏太后亲娘不依,一门心思的要给娘家长脸,最后,在太后亲娘的胡搅蛮缠之下,宣仁帝只能向母亲妥协,赐舅家表妹妃位,且还直接给了封号,以示荣宠。
从妃位晋升到贵妃之位,原需太后、皇帝、皇后同时首肯才行。
让宣仁帝极度无语的是,在表妹小武氏刚被诊出身孕之后,武老太后当场就下了太后懿旨,晋封德妃为德贵妃,等消息传到宣仁帝和惠安太后那里时,太后的晋封懿旨,也已跑马似的传送到了内务府,宣仁帝直被亲娘的擅作主张气了个仰倒,但又不能再下旨收回成命,那不成打自己亲娘的嘴巴子了。
窝了一肚子闷火的宣仁帝,只能转身去好生安抚皇后母子。
安抚好皇后母子后,宣仁帝耐着脾气,和太后亲娘讲道理,并告诫她,以后不准再如此胡来。
又不是什么才人、美人、贵人之类的低级品阶,你想怎么晋封,就可以怎么晋封,贵妃、皇贵妃之类的宫位,能这么乱来么,太后亲娘当时答应的好好的,一扭脸,就又故技重施,幸好,他这回防着了,任凭太后亲娘再怎么哭诉蛮缠,他都硬着心肠不答应。
为着这档子破事,太后亲娘一边吵嚷着他,一边又以长辈的身份,不顾尊敬体面的去拿捏压迫皇后母子,直把宣仁帝气了个焦头烂额。
拖拖拉拉了两年后,宣仁帝望着病倒在榻的生母,终于答应晋封德贵妃为皇贵妃。
面对宣仁帝的再一次服软,不待武老太后心满意足、小武氏欣喜若狂,宣仁帝又另下了一道重磅级的旨意,封年仅五岁的嫡长子季子清为一国储君,命他每日可随自己一起临朝听政。
大周朝历来的规矩,一般被册封的东宫太子,都需年满十岁,季子清以五岁之龄,就晋封太子,当即在朝堂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这个时候,武老太后倒和宣仁帝讲起祖宗规矩了。
宣仁帝主意已定,自然不再更改,他不能不顾亲娘的性命,但也不能不给皇后一个交代,此事沸沸扬扬议论了许久后,大伙儿也就暂时接受了这个既定的事实。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武老太后意欲提升侄女的位份,来拔高二孙子的地位,其心思昭然若揭。
武老太后魔高一尺,宣仁帝就道高一丈。
他直接把太子之位,给嫡长子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砸实了,又把富锦候府的一众爷们,只安了一些清闲散差,要紧的实权部门,一个也不给武家往里头钻,这就是在明刀明枪的告诉众人,虽然二皇子的母亲成了皇贵妃,但是,朕一点也没有偏心他的意思。
不止如此,在小武氏晋封皇贵妃之后,宣仁帝却再也未召幸过她,小武氏在后宫中的地位,堪称只在皇后一人之下,然而却再没有任何雨露君恩。
说句直白的大实话,在先帝没有驾崩之前,小武氏早就是个寡妇了。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波涛诡谲的深宫。
武老太后成功将侄女捧上了皇贵妃之位,却也让她彻底失去了皇恩君宠,饶是武老太后再怎样逼迫宣仁帝,宣仁帝哪怕去睡个宫女呢,也不乐意再去睡小武氏。
这可把武老太后气炸了。
武老太后拿皇帝儿子没辙,便可劲儿欺压皇后,冷待嫡孙。
明明嫡长孙季子清,长的十分肖似宣仁帝,武老太后却对他不爱理睬,只一心宝贝有她武氏血脉的二孙子,至于与二皇子先后脚出世的大公主,武老太后对她更是视若无睹。
同样的,宣仁帝也拿如此偏心次孙的太后亲娘很没辙。
他强迫不了亲娘去宠爱嫡子,那他就以多倍的父爱,来补偿极为懂事的宝贝爱子,不仅每日领着他临朝听政,且还手把手的教他读书写字,连骑射武艺也亲自指导。
不客气的说,季子清待在宣仁帝身边的时间,比任何弟弟妹妹都要多的多的多的多。
在季子清根正苗红茁壮成长时,季子铭却被武老太后宠溺的一塌糊涂,连宣仁帝都不许多打一下骂一句。
为了给最喜欢的孙子铺桥搭路,对外,宣仁帝不给武家爷们实权实差,武老太后就自己给娘家到处联姻豪门世家,虽然被宣仁帝头疼的破坏了颇有干系的几桩,但仍牵上了几家豪门爵府,对内,武老太后几乎以从鸡蛋里挑骨头的架势,指摘寻找惠安太后的错处,似乎意图把她拉下皇后宝座。
这种氛围难估的胶着情势,一直持续到了快五年前。
接下来的事情,已属于宫闱秘辛。
那一年,某日,与宣仁帝正在一起用膳的惠安太后,忽感身体不适,宣仁帝便赶忙召了医术最好的太医院院正来请平安脉,这一请脉,可不得了了,太医院院正竟诊出惠安太后怀了身孕,自从生完嫡长子季子清后,惠安太后已有十二年未再生育,陡闻十分钟爱的皇后再次得妊,宣仁帝当即欢喜坏了。
可太医院院正颤颤巍巍的下一句话,却让宣仁帝头皮发麻、如坠冰窟。
太医院院正跪地禀告宣仁帝,说惠安太后似乎……有一点点中毒的征兆。
宣仁帝深吸一口气,命太医院院正先给惠安太后仔细做检查,并命他不许走漏任何风声。
经过太医院院正的细细检查,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惠安太后中了一种极为隐蔽的慢性奇毒,太医院每月一回的例行请脉,基本上是很难检查出来的,等到太医们能查出来时,中毒之人也差不多药石无医了。
不过,惠安太后中毒的同时,却也是有一点点小幸运的,因为她正好怀上了孩子。
若是惠安太后没有恰巧怀孕,那就真的可能要亡于下作的毒杀手段了,正是因为她腹内的胎儿感到不适,这才让见多识广的太医院院正,抓到了一丁点的异常之处,所幸惠安太后中毒并不深,在太医院院正使出浑身解数后,终于保得惠安太后和五皇子母子平安,不过,因在母体里遭了大罪,五皇子虽然活着出世,身子却是虚弱的厉害,十分难养,极易病夭。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五皇子堪称惠安太后的救命恩人。
若是没有他,也许若干年后的今天,死的就是惠安太后了,所以,不管是身为亲娘的惠安太后,还是身为胞兄的季子清,都对五皇子格外的疼爱怜惜。
至于下毒之人,正是宣仁帝的亲娘——武老太后。
在确认好惠安太后的健康问题后,宣仁帝便开始亲自调查正妻中毒之事,太医院院正告诉他,那种慢性奇毒通常是随着饮食进入身体,中宫皇后拥有独立的小厨房,日常的饮食起居,均由使唤多年的几个嬷嬷亲自掌管,除了会在自己宫中用饭喝茶外,惠安太后另一个常去的地方,就是武老太后的慈宁宫了。
身为儿媳妇,惠安太后不能不去给婆婆武老太后请安。
宣仁帝尊奉生母为圣悯太后,就是希望她圣慈悯下的意思,虽然不想往亲娘身上怀疑,但是,这十多年来,生母处处针对正妻,若说她日久生恨,想毒杀了看不顺眼的儿媳妇,那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宣仁帝将亲娘身边的几个重要心腹全捉了,亲自看着她们被上刑,再听她们在熬不住的情况下,一一如实道来。
的确是武老太后命人做的,但小武氏并不知情。
太后毒杀皇后,此乃天大的丑闻,宣仁帝自然不能公布于众,所以,他以‘身体欠安,需要静养’为由,将武老太后软禁在慈宁宫,又以‘对皇后大不敬’为由,把小武氏从皇贵妃贬回德妃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