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罢相不光是在中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相对于温体仁,中原的士林中人,还是愿意接受周延儒。温体仁这个人在士林中名声并不大好,尤其是江南一带,当年钱谦益想进入内阁,就是被温体仁给阴了一把,温体仁进入内阁之后,就将钱谦益赶到了将南京,做了礼部侍郎。南京虽然也是陪读,也设了六部,可是那个地方的六部如何和京师的六部相提并论呢?那个地方,可是一些不得志的人才会去的地方,只有一些养老的人才会去的地方。由此可见,温体仁这个人心胸并不宽广。更有人传言温体仁当年在魏忠贤当权的时候,曾经写诗夸赞过魏忠贤,当然,事实是如何,大家并不知道。但是温体仁的名声不怎么样,却是实实在在的流传出来。
“周延儒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在朝廷当中,除掉他也没有人能够帮助皇帝什么?可惜了。”琉璃宫中,李信望着手中的情报摇摇头。
“朝廷无人可用,皇帝就算是再怎么厉害,也不行。”石元直摸了摸胡须笑了笑。
“不是没人可用,而是没有发现人才而已。”李信指了指众人,说道:“诸位先生大才,都是宰辅之才,可惜的是,只能是为我李信所用。”
“主公夸赞了。”虽然知道这只是李信的夸赞之语,但是众人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就算是张春也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现在李信麾下,也只有五人可用,虽然这数量远不如朝廷,但是与朝廷不同的是,这五个人都是大才,帮助李信打理炎黄部落,井井有条,让李信不为俗事所累,专心经营军队,这让李信轻松了不少。
“听说温体仁这个人对主公印象不错,曾经帮助过主公不少?”宋献策指着情报中的一处说道:“呵呵,曾以主公为剑,将周延儒赶下台来。”
“温体仁小人也!”张春曾经与温体仁打过交道,摸着花白胡须,冷笑道:“当初魏忠贤在世的时候,就曾经为魏忠贤张目过,不过此人狡猾的很,皇帝刚刚继任,他就察觉到魏忠贤必将倒台,所以很快就倒戈了。”
“朝廷如何,与我们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这边人才太少了,诸位可有什么办法?”李信摆了摆手,朝廷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李信暂时还没有时间去管,他担心的是自己的地盘,地盘大了,不容易管理,而且草原不同于中原,城池较少,部落较多,要是管理起来很是困难。
“主公可以写封信给崇祯皇帝,言语之间可以恳切一点,请他派遣官员治理草原。”石元直眼珠转动,说道:“朝廷每次科举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出现多少文官,朝野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举人,其中不得意者很多,这样的人,若是能牧守一方,想必很多人都愿意的。”
“这个?”李信闻言面色一动,迟疑了起来,好半响,才说道:“招募人才,我肯定是赞同的,但是朝廷的那帮文人,啧啧,能办事情的能有多少呢?”
众人感到惊讶,跟随李信久了,也知道李信的脾气,李信对朝廷的官员,欣赏的很少,当然,一旦是遇到欣赏的必定会得到重用。比如眼前的几位,可是实际上,他很少欣赏朝廷的官员,甚至还有一种蔑视的态度,这很让人惊讶。要知道,这个时代做官都是一群读书人的精英在做,这样的人治理天下也显的极为名正言顺。
“诸位,可知道朝廷内部为什么有叛乱的存在?”李信扫了众人一眼,忽然询问道。
“天有灾荒,官员们贪污受贿者不计其数,不能全力赈灾,还有一些野心家正跃跃而起。三者合一,自然就是有许多的叛乱了。”石元直有些奇怪的望着李信,不知道李信的跳跃居然如此之大,从人才方面一下子跳到这方面来了。
“先生说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一切只有一个根底,那就是土地。”李信罕见的站起身来,面色凝重,说道:“土地应该是在国家手中,而不应该是私人占有,百姓租种土地,就应该向国家交税,这才是天经地义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土地一方面是在宗室手中,一方面是在大地主大豪强手中,百姓们手中无地,只能向这些人租种土地,然后一方面向朝廷纳税,一方面却还要向这些人纳税,如此一来,无论是灾年还是好年,百姓们都吃不饱。在朝廷,曾经说过,读书人不用纳粮,若是得了功名的读书人反而还可以庇佑一些人不用纳粮,这样一来,那些百姓们为了不纳粮,纷纷将自己的土地寄名在那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这样就可以少纳粮或者不纳粮了。朝廷缺少了这一环,收入就减少了,没钱又怎么能平叛呢?所以只能是加饷,今天是辽饷,明天是另外的饷银,百姓苦不堪言,自然也就兴兵造反了。诸位先生,以为如何?”
石元直等人听了之后,都是一脸的沉思之色。李信的言论实际上并不是很先进的,以前也曾经有人提过,只是没有像李信说的如此直白、如此的明白而已。
“敢问主公,可有解决之道?”一直默不作声的孙元化开口说话了。众人也都是望着李信,等待着李信的回答,纵观历史上的许多改革家们,虽然动了许多手段,但是真正有很大收效的却很少,就算是本朝的一条鞭法,又能起了多大的作用呢?
“若是说解决之道?却是很难。”李信想了想,说道:“一条就是土地国有,还有一个就是鼓励商业。现在的那些有钱人,一旦自己有钱之后,第一件事情不是扩大生产,得到更多的钱来,而是用来购买土地,土地就变的更加的集中了,若是鼓励他们扩大生产,让他们将钱不是去买地,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土地兼并大规模的产生,还能解放那些没田地的劳动力,让他们去工坊劳作,赚取银钱,当然这些商人是要交税的,这样一来,朝廷就不会缺少银子,逼着百姓纳税了。”
“土地国有?提高商人地位?”无论是石元直还是其他人,都是读书人出身,万般皆下品,唯独有读书高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且,读书人都认为商人是下九流的事情,只有卑贱之人才会终日与那些铜臭阿堵之物打交道,现在李信要提高商人的地位,这就让人有些接受不了了。
“实际上,还有一个办法,只是这个办法虽不错,可惜的是得罪人更多。”李信瞟了众人一眼,说道:“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啊!”众人一下子跳了起来,就是宋献策双目也睁的老大,显然更加震惊于这个说法,莫说是朝廷的那些官员,就算是现在的宋献策等人,跟随李信之后,家中不也是有数百亩的牧场,这些当官们也是需要吃喝的,也是需要讲究排场的,若是没钱,什么都干不了。人为什么要当官,不就是为了钱和权的吗?不就是为了高人一等的吗?读书人有特权,这样读书人才会支持自己。若是李信真的采用了这个办法,恐怕天下的读书人要走掉一大半了。
“怎么样?看看,诸位的表情就知道,这么解决是不行的。”李信眼珠转动,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只是众人都看得出来,李信的笑容是苦涩的,或许在心中早就有了这个想法。
“主公,读书人是朝廷的根基所在,同样,主公有鸿鹄之志,若是想一统天下,也是需要读书人的支持,这个办法,固然可以帮助我们得到许多兵源,但是却让我们失去了读书人的支持,得不偿失。”石元直叹息道。他是一个聪慧之人,一下子就看出了这里面的好处和弊端来,但是思索了片刻,还是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错,主公,这天下是读书人的天下,主公,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属下知道主公仁义,但是却还没有问鼎天下,主公兵锋甚锐,可是若是此事一出,就会遭到天下人的反对,到时候,主公想要夺取天下,那是难上加难。”张春极为老道,也劝说道。能坐在这里的,都是李信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杰,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利,就动摇李信的根基,只要李信在,他们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可是其他人就不同了,李信现在需要的不但是兵强马壮,更重要的是民心,说的彻底点,就是读书人的心。不过,与石元直不同的是,张春的建议中隐隐透出这个计划,可以在李信夺取天下之后,再做计较的好。
“呵呵,我只不过随口说说而已。若是按照这样的计策来,不是显得我李信太过无能了吗?”李信哈哈大笑道:“实际上,杜绝这种土地兼并的办法,不过三个,第一收归国有,禁止买卖;第二鼓励商业,让那些商人们都将钱投资到其他的地方,第三嘛!就是用我们手中的剑,为百姓们创造更多的土地。大地何其广袤,难道就找不到更多的土地交给我们的百姓耕种的吗?”
“主公圣明。”石元直等人相互望了一眼,虽然里面对于提高商人地位有一些意见,但是也忍不住为李信的豪言壮语所感动。土地是任何一个王朝都未曾解决的问题,每次到了灾荒之年,若是官府得力,各地官府进行赈灾,或许没有问题,但是也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有民乱发生,若是官府不得力,就如同眼下的明朝,起兵造反者不计其数。对于这种办法,宋太祖赵匡胤就曾经设了禁军和厢军制度,每年到了灾荒之年,就从流民中召集士兵,这样就能减少叛乱得危险,可惜的是,也只是一时解决此事,也只有李信才有如此大的气魄,要用刀剑为百姓夺取更多的土地,加上这些土地为国有,就能一定程度上阻止新占领土地,为那些豪强地主所拥有,让更多的无主百姓拥有更多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土地兼并的可能性。虽然有可能造成穷兵黩武的可能,但是只要控制得当,还是能得到不少好处的。兴许这样一来,还能得到更多地主的支持,最起码,还是有获取土地的可能性不是。
李信脸上虽然堆满了笑容,但是心中却是深深的叹了口气,无论是老奸巨猾的石元直,或者是一肚子阴谋诡计的宋献策,更或者是老成谋国的张春、文采飞扬的张采或者技术流的孙元化,在这个时代都是杰出的人物,可是他们的见识也都是有限的,将目光都是钉在土地上,哪怕这件事情有利于天下百姓,他们也只是有限度的支持自己。
不过不管怎样,自己的计划还是要实施的。就算这些人反对也是一样,正是如同张春所说的那样,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自己只是安居一隅,若是这个时候实行摊丁入亩等手段,天下的读书人都会反对,要知道,现在坐镇天下的,看上去是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但是实际上还是读书人,他们正做着县令、知府等等,甚至掌管着军政大权,得罪了他们,或许李信也只能窝在草原上,做着一个藩王了,甚至连藩王都做不成,但是若是能取得天下之后,那就不一样了。就算这些人都反对,也阻拦不了李信的脚步。
在这一点上,他不得不佩服张春,这个老家伙,看上去都是要死的人了,但是看东西却往往是一针见血,建议让自己统一天下之后再做打算。到那个时候,就算是有人反对,也出了不什么大事。
“这段时间,我们还是要对朝廷恭敬一些,让他们派些读书人来。我们的俸禄可以调高一点,高于朝廷一半。”李信大笔一挥,大声说道。
“侯爷英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石元直点了头,张春等人也都露出喜悦之色,千里做官只为财,但是明朝不同于宋朝,宋朝的官员很有钱,加上福利甚多,可是在明朝就不一样了,明朝的官员俸禄很低,根据洪武二十五年,重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俸之制。正一品一千四十四石,从一品八百八十八石,正二品七百三十二石,从二品五百七十六石,正三品四百二十石,从三品三百一十二石,正四品二百八十八石,从四品二百五十二石,正五品一百九十二石,从五品一百六十八石,正六品一百二十石,从六品九十六石,正七品九十石,从七品八十四石,正八品七十八石,从八品七十二石,正九品六十六石,从九品六十石,未入流三十六石。代官俸之薄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明于慎行的《谷山笔尘》记载:五代北汉时宰相月俸仅“百缗”(一缗为一千钱),“较之唐末已为太减矣”,而明代“乃今一统之盛,宰相月俸犹不能半此,则近代之俸可谓至薄矣。”
尽管这只是明面上的俸禄,这些官员们私下里还有不少的收获,但是不管怎样,俸禄还是很少,迎来送往的,四处打点,四处钻营,这些都是需要钱的,自家俸禄只有那么多,不贪污到哪里来弄呢?就算是私下里还有经营,但是钱多还是好事。一些正直的官员,不屑于那些勾当,所以过着穷苦的日子。比如海瑞,海瑞担任浙江淳安县的县令时,穿的是布袍、吃的是杂粮,即使这样,要填饱一家人的肚子,还要靠老仆人种菜来补充。海瑞的母亲过生日,买了一回肉,这事立时传遍浙江官场,连总督胡宗宪都觉得稀奇,说:“听说,昨天海瑞为母亲祝寿,买了二斤肉。”可见,以当时一个县令的合法收入,要买二斤肉吃都是很希奇的事情。
李信这个时候要增加官员的俸禄,可以说对于那些穷苦的读书人,又不想钻营贪污的官员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消息,或许不会吸引那些有气节的人前来,但是也能说明一点,李信对官员们还是很不错的。
“拉拢官员前来自然是好的,若是能吸引更多的读书人前来,那就更加的不错了。”李信又说道:“本侯准备在草原上兴建书院,由本侯出资,让草原上的少年一边习武一边读书,让他们认识我们的汉字,学习我们的文化,草原上不仅仅是出精兵,还会出读书人。数十年后,草原上尽是说汉语,写汉字,一旦做成了这件事情,我们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属下代天下读书人多谢主公了。”张春、张采、孙元化等人双眼一亮,赶紧站起身来说道。只有石元直和宋献策二人相互望了一眼,双目中一丝惊骇一闪而过。
看上去,李信是在传播汉家文明,但是实际上,李信是在灭绝蒙古人的文化,也许百余年之后,蒙古这两个字也只是流传在传说当中,原本桀骜不驯,时刻威胁着中原的草原人,也会认为自己是汉人。这要比灭族更加可怕。
“周延儒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在朝廷当中,除掉他也没有人能够帮助皇帝什么?可惜了。”琉璃宫中,李信望着手中的情报摇摇头。
“朝廷无人可用,皇帝就算是再怎么厉害,也不行。”石元直摸了摸胡须笑了笑。
“不是没人可用,而是没有发现人才而已。”李信指了指众人,说道:“诸位先生大才,都是宰辅之才,可惜的是,只能是为我李信所用。”
“主公夸赞了。”虽然知道这只是李信的夸赞之语,但是众人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就算是张春也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现在李信麾下,也只有五人可用,虽然这数量远不如朝廷,但是与朝廷不同的是,这五个人都是大才,帮助李信打理炎黄部落,井井有条,让李信不为俗事所累,专心经营军队,这让李信轻松了不少。
“听说温体仁这个人对主公印象不错,曾经帮助过主公不少?”宋献策指着情报中的一处说道:“呵呵,曾以主公为剑,将周延儒赶下台来。”
“温体仁小人也!”张春曾经与温体仁打过交道,摸着花白胡须,冷笑道:“当初魏忠贤在世的时候,就曾经为魏忠贤张目过,不过此人狡猾的很,皇帝刚刚继任,他就察觉到魏忠贤必将倒台,所以很快就倒戈了。”
“朝廷如何,与我们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这边人才太少了,诸位可有什么办法?”李信摆了摆手,朝廷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李信暂时还没有时间去管,他担心的是自己的地盘,地盘大了,不容易管理,而且草原不同于中原,城池较少,部落较多,要是管理起来很是困难。
“主公可以写封信给崇祯皇帝,言语之间可以恳切一点,请他派遣官员治理草原。”石元直眼珠转动,说道:“朝廷每次科举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出现多少文官,朝野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举人,其中不得意者很多,这样的人,若是能牧守一方,想必很多人都愿意的。”
“这个?”李信闻言面色一动,迟疑了起来,好半响,才说道:“招募人才,我肯定是赞同的,但是朝廷的那帮文人,啧啧,能办事情的能有多少呢?”
众人感到惊讶,跟随李信久了,也知道李信的脾气,李信对朝廷的官员,欣赏的很少,当然,一旦是遇到欣赏的必定会得到重用。比如眼前的几位,可是实际上,他很少欣赏朝廷的官员,甚至还有一种蔑视的态度,这很让人惊讶。要知道,这个时代做官都是一群读书人的精英在做,这样的人治理天下也显的极为名正言顺。
“诸位,可知道朝廷内部为什么有叛乱的存在?”李信扫了众人一眼,忽然询问道。
“天有灾荒,官员们贪污受贿者不计其数,不能全力赈灾,还有一些野心家正跃跃而起。三者合一,自然就是有许多的叛乱了。”石元直有些奇怪的望着李信,不知道李信的跳跃居然如此之大,从人才方面一下子跳到这方面来了。
“先生说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一切只有一个根底,那就是土地。”李信罕见的站起身来,面色凝重,说道:“土地应该是在国家手中,而不应该是私人占有,百姓租种土地,就应该向国家交税,这才是天经地义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土地一方面是在宗室手中,一方面是在大地主大豪强手中,百姓们手中无地,只能向这些人租种土地,然后一方面向朝廷纳税,一方面却还要向这些人纳税,如此一来,无论是灾年还是好年,百姓们都吃不饱。在朝廷,曾经说过,读书人不用纳粮,若是得了功名的读书人反而还可以庇佑一些人不用纳粮,这样一来,那些百姓们为了不纳粮,纷纷将自己的土地寄名在那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这样就可以少纳粮或者不纳粮了。朝廷缺少了这一环,收入就减少了,没钱又怎么能平叛呢?所以只能是加饷,今天是辽饷,明天是另外的饷银,百姓苦不堪言,自然也就兴兵造反了。诸位先生,以为如何?”
石元直等人听了之后,都是一脸的沉思之色。李信的言论实际上并不是很先进的,以前也曾经有人提过,只是没有像李信说的如此直白、如此的明白而已。
“敢问主公,可有解决之道?”一直默不作声的孙元化开口说话了。众人也都是望着李信,等待着李信的回答,纵观历史上的许多改革家们,虽然动了许多手段,但是真正有很大收效的却很少,就算是本朝的一条鞭法,又能起了多大的作用呢?
“若是说解决之道?却是很难。”李信想了想,说道:“一条就是土地国有,还有一个就是鼓励商业。现在的那些有钱人,一旦自己有钱之后,第一件事情不是扩大生产,得到更多的钱来,而是用来购买土地,土地就变的更加的集中了,若是鼓励他们扩大生产,让他们将钱不是去买地,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土地兼并大规模的产生,还能解放那些没田地的劳动力,让他们去工坊劳作,赚取银钱,当然这些商人是要交税的,这样一来,朝廷就不会缺少银子,逼着百姓纳税了。”
“土地国有?提高商人地位?”无论是石元直还是其他人,都是读书人出身,万般皆下品,唯独有读书高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且,读书人都认为商人是下九流的事情,只有卑贱之人才会终日与那些铜臭阿堵之物打交道,现在李信要提高商人的地位,这就让人有些接受不了了。
“实际上,还有一个办法,只是这个办法虽不错,可惜的是得罪人更多。”李信瞟了众人一眼,说道:“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啊!”众人一下子跳了起来,就是宋献策双目也睁的老大,显然更加震惊于这个说法,莫说是朝廷的那些官员,就算是现在的宋献策等人,跟随李信之后,家中不也是有数百亩的牧场,这些当官们也是需要吃喝的,也是需要讲究排场的,若是没钱,什么都干不了。人为什么要当官,不就是为了钱和权的吗?不就是为了高人一等的吗?读书人有特权,这样读书人才会支持自己。若是李信真的采用了这个办法,恐怕天下的读书人要走掉一大半了。
“怎么样?看看,诸位的表情就知道,这么解决是不行的。”李信眼珠转动,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只是众人都看得出来,李信的笑容是苦涩的,或许在心中早就有了这个想法。
“主公,读书人是朝廷的根基所在,同样,主公有鸿鹄之志,若是想一统天下,也是需要读书人的支持,这个办法,固然可以帮助我们得到许多兵源,但是却让我们失去了读书人的支持,得不偿失。”石元直叹息道。他是一个聪慧之人,一下子就看出了这里面的好处和弊端来,但是思索了片刻,还是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错,主公,这天下是读书人的天下,主公,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属下知道主公仁义,但是却还没有问鼎天下,主公兵锋甚锐,可是若是此事一出,就会遭到天下人的反对,到时候,主公想要夺取天下,那是难上加难。”张春极为老道,也劝说道。能坐在这里的,都是李信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杰,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利,就动摇李信的根基,只要李信在,他们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可是其他人就不同了,李信现在需要的不但是兵强马壮,更重要的是民心,说的彻底点,就是读书人的心。不过,与石元直不同的是,张春的建议中隐隐透出这个计划,可以在李信夺取天下之后,再做计较的好。
“呵呵,我只不过随口说说而已。若是按照这样的计策来,不是显得我李信太过无能了吗?”李信哈哈大笑道:“实际上,杜绝这种土地兼并的办法,不过三个,第一收归国有,禁止买卖;第二鼓励商业,让那些商人们都将钱投资到其他的地方,第三嘛!就是用我们手中的剑,为百姓们创造更多的土地。大地何其广袤,难道就找不到更多的土地交给我们的百姓耕种的吗?”
“主公圣明。”石元直等人相互望了一眼,虽然里面对于提高商人地位有一些意见,但是也忍不住为李信的豪言壮语所感动。土地是任何一个王朝都未曾解决的问题,每次到了灾荒之年,若是官府得力,各地官府进行赈灾,或许没有问题,但是也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有民乱发生,若是官府不得力,就如同眼下的明朝,起兵造反者不计其数。对于这种办法,宋太祖赵匡胤就曾经设了禁军和厢军制度,每年到了灾荒之年,就从流民中召集士兵,这样就能减少叛乱得危险,可惜的是,也只是一时解决此事,也只有李信才有如此大的气魄,要用刀剑为百姓夺取更多的土地,加上这些土地为国有,就能一定程度上阻止新占领土地,为那些豪强地主所拥有,让更多的无主百姓拥有更多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土地兼并的可能性。虽然有可能造成穷兵黩武的可能,但是只要控制得当,还是能得到不少好处的。兴许这样一来,还能得到更多地主的支持,最起码,还是有获取土地的可能性不是。
李信脸上虽然堆满了笑容,但是心中却是深深的叹了口气,无论是老奸巨猾的石元直,或者是一肚子阴谋诡计的宋献策,更或者是老成谋国的张春、文采飞扬的张采或者技术流的孙元化,在这个时代都是杰出的人物,可是他们的见识也都是有限的,将目光都是钉在土地上,哪怕这件事情有利于天下百姓,他们也只是有限度的支持自己。
不过不管怎样,自己的计划还是要实施的。就算这些人反对也是一样,正是如同张春所说的那样,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自己只是安居一隅,若是这个时候实行摊丁入亩等手段,天下的读书人都会反对,要知道,现在坐镇天下的,看上去是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但是实际上还是读书人,他们正做着县令、知府等等,甚至掌管着军政大权,得罪了他们,或许李信也只能窝在草原上,做着一个藩王了,甚至连藩王都做不成,但是若是能取得天下之后,那就不一样了。就算这些人都反对,也阻拦不了李信的脚步。
在这一点上,他不得不佩服张春,这个老家伙,看上去都是要死的人了,但是看东西却往往是一针见血,建议让自己统一天下之后再做打算。到那个时候,就算是有人反对,也出了不什么大事。
“这段时间,我们还是要对朝廷恭敬一些,让他们派些读书人来。我们的俸禄可以调高一点,高于朝廷一半。”李信大笔一挥,大声说道。
“侯爷英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石元直点了头,张春等人也都露出喜悦之色,千里做官只为财,但是明朝不同于宋朝,宋朝的官员很有钱,加上福利甚多,可是在明朝就不一样了,明朝的官员俸禄很低,根据洪武二十五年,重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俸之制。正一品一千四十四石,从一品八百八十八石,正二品七百三十二石,从二品五百七十六石,正三品四百二十石,从三品三百一十二石,正四品二百八十八石,从四品二百五十二石,正五品一百九十二石,从五品一百六十八石,正六品一百二十石,从六品九十六石,正七品九十石,从七品八十四石,正八品七十八石,从八品七十二石,正九品六十六石,从九品六十石,未入流三十六石。代官俸之薄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明于慎行的《谷山笔尘》记载:五代北汉时宰相月俸仅“百缗”(一缗为一千钱),“较之唐末已为太减矣”,而明代“乃今一统之盛,宰相月俸犹不能半此,则近代之俸可谓至薄矣。”
尽管这只是明面上的俸禄,这些官员们私下里还有不少的收获,但是不管怎样,俸禄还是很少,迎来送往的,四处打点,四处钻营,这些都是需要钱的,自家俸禄只有那么多,不贪污到哪里来弄呢?就算是私下里还有经营,但是钱多还是好事。一些正直的官员,不屑于那些勾当,所以过着穷苦的日子。比如海瑞,海瑞担任浙江淳安县的县令时,穿的是布袍、吃的是杂粮,即使这样,要填饱一家人的肚子,还要靠老仆人种菜来补充。海瑞的母亲过生日,买了一回肉,这事立时传遍浙江官场,连总督胡宗宪都觉得稀奇,说:“听说,昨天海瑞为母亲祝寿,买了二斤肉。”可见,以当时一个县令的合法收入,要买二斤肉吃都是很希奇的事情。
李信这个时候要增加官员的俸禄,可以说对于那些穷苦的读书人,又不想钻营贪污的官员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消息,或许不会吸引那些有气节的人前来,但是也能说明一点,李信对官员们还是很不错的。
“拉拢官员前来自然是好的,若是能吸引更多的读书人前来,那就更加的不错了。”李信又说道:“本侯准备在草原上兴建书院,由本侯出资,让草原上的少年一边习武一边读书,让他们认识我们的汉字,学习我们的文化,草原上不仅仅是出精兵,还会出读书人。数十年后,草原上尽是说汉语,写汉字,一旦做成了这件事情,我们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属下代天下读书人多谢主公了。”张春、张采、孙元化等人双眼一亮,赶紧站起身来说道。只有石元直和宋献策二人相互望了一眼,双目中一丝惊骇一闪而过。
看上去,李信是在传播汉家文明,但是实际上,李信是在灭绝蒙古人的文化,也许百余年之后,蒙古这两个字也只是流传在传说当中,原本桀骜不驯,时刻威胁着中原的草原人,也会认为自己是汉人。这要比灭族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