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谁是大爷
终于,书房里安静了下来。

萧托辉的侍卫和王经的侍卫也从书房里退了出来。

看着院中老神在在的王经,萧托辉的侍卫们胆战心惊,而王经的侍卫们,却是一脸的尴尬。

王经懒得搭理他们,来到书房门口:“萧计相,出来吧。”

“也不要想着在里边自尽,不论老夫,就是陛下那里,也不能因你被上污名。”

又过了一阵,萧托辉从书房中走了出来,看样子还整理过衣冠,神色也重新平静,只对王经说道:“相公好手段。”

王经面无表情:“我不明白计相在说什么。那面金牌,计相是想要继续自己留着,还是交于老夫暂管?”

萧托辉也没有犹豫,从袖中取出金牌,递了过去。

王经将金牌轻轻接过。

被挟持的那么侍卫见状立马跪了下来:“我招!我全招!是萧计相让我将李管事诱入花园假山之后刺杀的……他说,他说这是为陛下立下大功,事后会有升赏!”

王经和蔼地对他说道:“这些等大理寺的人前来,你慢慢与他们细说不迟。你放心,此事绝不牵累无辜,之前老夫说过的话,算数。”

说完对周围军士们道:“大家都听萧制使指挥,先送计相去安歇吧。马三,将书房收拾一下,老夫要写弹章。”

众人都退了出去,院中的亲眷家小们这才敢号哭发声,一时间各种乱七八糟。

王经皱起了眉头,大喝一声:“都给我安静!”

院中顿时鸦雀无声。

王经长出了一口气:“事情都过去了,还号什么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

马三的动作还是快,书房很快便收拾了出来。

当晚,王经写完弹章,才对已经被招至书房伺候的马三问道:“你替大宋做密谍,多长时间了?”

马三躬身道:“回相爷话,在回辽的路上,当时的张使臣便招揽了小的。”

说完又解释道:“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前几年四十三节度拿着暗号来找我,说是要给相爷你安排一条通道。不过能不用最好不用,也最好别让相爷知道,免得给相爷你惹麻烦。”

“没做什么?没做什么却把那几本账册,交给了节度?”

马三说道:“是,小人也是没办法,当年管不住裤裆,在宋国寻了亲,生了娃,这不拿着人家的俸禄,总要办点事情吗?”

“不过相爷放心,节度说了,这几本贿赂宗室和北院高官的账册,还有南院官员们的把柄,和他与相爷的……生意相比,连毛毛雨都算不上,让我悄悄放了回去。”

“前几日节度收到密报,说萧计相要对相爷你动手,让我赶紧将账册取出来,否则相爷你会有大麻烦。”

“节度说宋辽是兄弟之邦,相爷你又是大辽的顶梁柱,南部诸州都指着相爷你过日子呢,若是让萧计相得计,大辽南部肯定会糜烂。”

“小的是显州人,也不希望自己家乡变成节度说的那个样子,所以……”

王经将手里的毛笔交给他淘洗,说道:“别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你是密谍,宋朝的密谍。”

马三低下了头淘写起毛笔:“可是节度说,宋国和辽国,也是有共同利益的。至少,与辽国南部诸州,是有共同利益的。”

“共同利益……”王经拿起自己的奏章检查:“这是宋朝司徒造出来的新词儿吧?”

“我也不知道啊。”马三说道:“不过节度说辽国的南部诸州,其实更像宋国,北部……”

“继续说。”王经扫了几眼奏章,没发现什么毛病,又端起了茶碗:“我其实挺喜欢听听他国之人对辽国的看法,今天这机会也算是难得。”

马三说道:“相爷可别介意,我也只是听节度、商贾们偶尔说起过。节度说辽国的南北分治,其实就是南人出钱粮,北人出兵马,南人养北人,北人卫南人。”

王经不禁莞尔:“这话是糙了点,简单了点,不过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马三说道:“要这么说,我们南人也是为这个国家出了大力的,不能说我们南人受北人保护,我们就得低他们一等啊。”

“节度后边的话有些大逆不道,不过我听着却也觉得有道理。”

“哦?他说什么了?”

“节度说,赏饭的才该是大爷。”

王经一口茶水噗地喷了出来,幸亏扭头得快,不然桌上的奏章就得重新誊录了。

马三赶紧取过帕子来给王经擦拭:“节度这话我觉得没毛病啊,相爷赏我饭,我就得好好伺候着。”

“那是因为你手里没刀子。”王经有些没好气:“有了刀子,荒郊野岭相遇,你马三说话的语气可能就和现在不一样了。”

马三有些迷惑了,站在那里,似乎在思考这样做的可能性。

王经觉得今天大概是自己这辈子过过的最神奇的一天,经历了泼天大事,居然并不紧张。

一个辽国南院宰相,和一个宋国发展出来的辽朝本土密谍,竟还聊得挺开心。

王经甚至还觉得这马三完全值得自己信任,这老马说得对,宰相府里边最大的秘密,比起自己和宋朝四十三节度合伙干下的那些买卖相比,真的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他也没有问海船退路的事,对马三说道:“你今天的表现满院子都看到了,明天起,就接了老李的差遣吧。”

“老李惨遭横死,明天给他家里支五贯舶来钱,算是丧葬之费。”

马三也没有推辞,躬身道:“谢相爷抬举。”

王经说道:“你妻儿都在宋国,我也不为难你。其实我也知道,南部诸州商号、货行、钱庄、工坊里边,多的是你们这样的人。”

马三说道:“其实宋国对我们这些老人,也没那么忌惮,节度说要回宋国随时都可以回,他现在也不差我们这几号人。”

“是我自己想要留下来,不过不是为宋国做事,而是……想为老家做点事。”

“我就常常想着,要是老家益州,也能跟我妻儿所在的宋国莫州一样,亩收三石半,十五税一,孙儿能够识文断字,新妇每年能够在茶市上买几匹布,做几身衣服,家中过年还能杀两头肥猪,才是真正的过日子啊……”

王经端着茶碗出了会儿神:“无怪你们心向宋朝。四十三节度说得不差,赏饭的,才是大爷啊……”

绍圣二年三月,王经一道弹章,震惊了整个辽国政坛。

三司使萧托辉,矫诏欺哄东京武鑫军制置使萧禄贵,搜检丞相府,密遣卫士杀死相府管家李后行,丧心狂悖,言语难加。

事情的起因,是清点东京府库时,萧托辉发现了大量官员借贷亏空,企图捏造南院宰相王经贪腐的证据,收买了管家李后行,察之王经出入书房密室,里边有几本书录和数字,造衅闯入王府,先命军士杀了管家灭口,然后打开密室取出书册。

结果那些书册只是王经收集的药方,因为方药之后记录有多少钱多少钱,李后行只认识数字,以为那些是王经的密账,导致了这次事端。

本来王经已经被萧托辉调出东京,结果在辽河边上,王经想起浮桥一事需要与三司商议,又回到东京,刚好撞破此事。

事后王经让萧托辉自己交出金牌,下狱待堪;自己也闭门待罪,请耶律延禧遣大理寺前来调查。

但是这场变故引发了南部诸州的巨大恐慌。

首先影响到的,就是官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