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各种事(本文独发)
季椽的论文约五天后被寄到《数字军工》编辑部。《数字军工》说起背景来挺吓人的,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国防科工委领导,属于面向六大军工行业的应用类期刊。不过它的编辑部倒是挺普通的,期刊办公室位于a市一处科技工业园中,主事人是位国家技术工程师,编辑们也多是理工科毕业的人。
季椽的论文是随着其他上百封投稿信一起寄来的,箱子一倒就被压在了低下,直到几天后,编辑们看完其他信件才发现这篇论文。
“《电爆炸箔起爆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这是什么?”
编辑们也不是什么都懂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写一些高层观点,专家访谈,宣传和编写某些军工科技,视点聚焦等文章内容,军工层次的论文,他们只负责归类上交,审阅轮不到他们。
不过季椽这篇论文,写的是点火起爆系统,看着像属于军工类的,但论文的内容似乎挺普通的,实验资料不过是电池铝箔,双向触发二极管、电感线圈、光电耦合器,磁铁电感等普通的元器件,感觉像是随便一个学生就能做的研究。编辑们是见过真正的军工论文的,有来自军方,也有来自航空部和舰载船舶等部门,那些论文他们同样看不懂,但光看那些名词都能吓得人寒毛直竖。
季椽这篇论文,相对而言实在太普通了。不过好在除了实验数据普通外,论文的水准还是不错的,没有被编辑淘汰掉。
“这篇要怎么算,放到哪个分类?”一名编辑看过季椽的论文后,与同事商讨着。
一名中年编辑拿过来看了看,说:“几何静力学、冲击波物理、爆轰物理、电容脉冲、电流曲线峰值……”他一下说出了论文中包含的几项技术要点,赞了一声:“嗬,这篇论文水平挺高的啊!”
“高吗?我看着挺普通啊?”那名年轻编辑说。
“就是这种看似普通的实验才能显出水平啊,这篇论文实验显然采用了很多不同领域的技术。”中年编辑翻出作者名字:“季椽,宋冀宁,只有两个人?”他将论文放到一边:“行了,这篇论文放到物理机械类,回头交给相关教授审核。”
《数字军工》毕竟不是普通期刊,刊载的论文一般会交由各专业的相关教授不记名审核。季椽的论文被放入其他论文中,随信寄给相关专业的教授审核。
审核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毕竟教授们还要抽时间对论文的数据和真实信进行核实。不过这次很意外的,编辑部在寄出论文不久就接连收到教授们的传真回复。
有时候教授们太忙,就会直接发一封传真回来,表示《xxxx》通过,《xxxx》不予通过等字样。但这次,接连收到的三封传真,都是同样的内容:
《电爆炸箔起爆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属军工类。
《电爆炸箔起爆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属军工类。
《电爆炸箔起爆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属军工类。
军工类?!
编辑部同事们惊愕的再次将论文看了又看,仍旧无法判定它是否属于军工,毕竟就论文内容而言实在太普通了,和他们以往看到的军工论文不一样。不过既然审阅的教授们都说是军工类,他们也就转交给军工类的专家进行审阅。
如此兜兜转转,幸好季椽的论文水平够硬,即便转到军工类,也能顺利通过专家们的审核,一个多月后,被刊载在《数字军工》的军工科技专栏上。
不过那时候,季椽已经放假了。
自从电爆炸箔起爆系统研究结束后,季椽就开始安排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第一件事请郑秀秀喝咖啡已经完成,第二件事跟上学校的正常教学课程,完成,没有任何难度。第三件事,提前准备下学期的实验。
考虑到这条的时候,季椽迟疑了。
上次关于电爆炸箔起系统的研究就花了不少钱,虽然他们现在有钱了,但按照当前工资来看,他们的实验等于花了普通人两三个月的工资。季椽现在是个纯学生,没有工作,吃住全靠家里和宋冀宁养。虽然父母和宋冀宁都不介意养他,但季椽并不愿意把实验的花费也分摊给家人。
不管怎么说,这是他自己要做的实验,在没能申请到国家项目拔款前,他得想其他弄钱的办法。
季椽以前习惯伸手跟国家拿钱了,毕竟从他大学毕业进入研究院开始,想研究什么的时候,小的直接跟老师申请,老师拔款,大的就跟国家申请,国家拔款。他出生的年代太好,国家那时候虽仍受制于西方国家,仍旧被对华禁售,仍旧遭到各种国际事务为难,但当时国家有钱!有钱!有钱!
国家底气足,不给购买技术咱就自己研究,科学院每年的研究经费都在层层上涨,季椽从没听说过“研究经费不足”这种事。不过偶尔工作的时候,也能听到老教授们说以前多苦,国家多穷,研究经费经常不足,一分钱得掰成两分花的经历——不巧他们说的“以前”,就是季椽现在所处的年代。
以目前的情况,季椽觉得就算自己有资格跟国家打项目申请报告,大概也不太有可能批下来。这时候貌似国家正在研究歼10、轰八、空警200、094核潜艇等各种新装备,其它项目如果不是国家级的,经费申请都很困难,即便申请下来了,也要被砍一大半,不把一分掰成两分花当真不够用。
像季椽这样的小研究项目,以当前穷得响叮当的科研环境,想申请国家经费是非常困难的,何况他大一学生的身份也不够格。
还是得靠自己挣自己花这条路。
其实没考虑过挣钱,不代表季椽就没有挣钱的门路。
放假之前,季椽就一直在考虑接下来的计划,待期末考一结束,季椽立即收拾行李乘火车回了深市,完全没留意到宋冀宁哀怨的眼神。
寒假过年,宋冀宁必须要回莱江市陪妈妈,不能跟季椽去深市。当宋冀宁在晚餐时依依不舍的说出时,季椽却完全没反应,压根没放在心上似的,呆呆嗯了一声,放假后就自己收拾行李回家了。
宋冀宁的悲伤能逆流成河。
不提这位可能又会被酱油掉的小攻。
季椽回到深市后,第一次主动参与季建国经营的国兰电器厂,并将他与军警方合作的电击木仓、警棍等项目分离出来,另外成立一间分公司,命名为国兰科技公司。
季建国倒不介意儿子插手这些,反正他的电器厂以家电为主,电击木仓占的比重不多,整条生产线送人他都不心疼,何况是给他唯一的儿子。不过季建国疑惑季椽怎么突然对生意感兴趣,好奇的问他:“缘缘,你也想当老板吗?”
“不,没兴趣。”季椽说:“但是我需要钱。”
“什么,原来是想要钱啊?”季建国拍拍胸口:“需要多少,直接跟爸说,爸都给你。”
季椽看他一眼,摇摇头:“我还是自己挣吧!”
“怎么,你不信我啊?”季建国感觉自尊受创,拉着季椽说:“我告诉你,你爸现在有钱了!我把旁边的几家电器厂一起买了,现在不只生产收音机,随身听,我们还有电饭锅,洗衣机,电风扇,我带你去百货大楼看看,那里还有我们的专营卖场呢!你爸现在是有钱人了!”
季椽被他烦得受不了,他当然知道他家有钱了,到火车站接他的时候,季建国开的是一辆顶配皇冠,还怪他为什么不坐飞机,就差直接在脸上写“我是暴发户”这几个字了。好在现在改革开放,人们都富起来了,暴发户特多,季建国这模样才不招打。
不过父母有钱是父母的,他们自己爱怎么花是自己的事,研究的经费季椽还是打算自己挣。
国兰电器厂因为电击木仓和警棍的项目,与公安部和军方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是这个项目不占电器厂多少效率,季建国都是半卖半送,纯当奉献给国家的。
季椽接手了这项目后,生产线和技术,业务等,都有现成的人跑,他完全不需要考虑自己不擅长的经营问题,只要如往常一般,好好的研制新产品就行。
这次季椽研制的产品,就是军警双方普遍用到的防暴服,防弹衣,防暴盾牌等物。
这些东西后世在网上随便查一下就能找到制造方法,季椽参与一些活动时也穿过防弹衣,知道它们的特点,但要找到合适的材料,达到耐高低温、耐穿刺性能、抗冲击性、阻燃性能等效果,季椽也花了很多精力。
虽说目的是为了赚钱,但给军警用的东西,季椽不敢有一丝懈怠。根据后世的技术资料,他找了各种能找到的纤维软质材料,如芳纶纤维、基纶纤维等,更是跑遍各工厂,找了数百种陶瓷板,复合板,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做出了与后世不同,但也不输后世的轻便、结实、抗冲击力的防暴服和防弹衣。
相比起来,防暴盾牌居然是最好做的。制造防暴盾牌最合适的聚碳酸酯材料原本就有工厂生产,季椽只要设计出后世防暴盾牌的样式,找一家工厂定制生产就行了。
接下来就不需要季椽烦恼了,把这些研制成功的产品交给季建国和销售部,他们往公安部熟人那里一跑,没多久就拿回了大笔订单。
季椽想要的研究经费就挣到了。
虽然这些东西有现成技术,相比其他研究来说不是太难,又挣到了足够多的钱,但季椽做得很累。
国兰科技公司建立的时候,他让季建国帮他招聘了不少技术人才,这些人也确实很优秀,但季椽总觉得用不顺手。大部份人跟不上他的思路,与他没有默契,研究的时候,他需要一遍遍开会,一遍遍向他们解说自己的思路。虽说他们理解得也很快,也能充份完成自己的工作,但一直以来,习惯和宋冀宁配合默契,从不需要解释的季椽仍旧感到很累很烦。
这时候季椽就会分外想念宋冀宁。
不过在每晚和宋冀宁通话时,季椽却从不告诉他自己有多想他。因为一说出来,他知道宋冀宁肯定会马上赶来。但黄燕阿姨也有一个学期没见到儿子了,季椽不想打扰他和家人团聚。
宋冀宁倒是经常在电话里说想季椽,只是得不到回答。虽然他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听季椽在电话里说一声“我也想小宋哥”而已,可惜季椽就是不说,貌似根本不想他。
这让宋冀宁很郁闷,后来他改了策略,在电话里经常跟季椽说“季勇也放假了,问你什么时候回镇上”“季武上高中了,想叫你回来给他补课”等家乡的事情,末了再补充一句:“我妈买了间大房子,给你留了卧室,我想你过来一起装修。”引诱他回来。
季椽每次都笑着回答:“好啊,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会回去看看的。”
但完全没有回去的行动。
宋冀宁每次挂完电话都郁卒得要命:
季椽的论文约五天后被寄到《数字军工》编辑部。《数字军工》说起背景来挺吓人的,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国防科工委领导,属于面向六大军工行业的应用类期刊。不过它的编辑部倒是挺普通的,期刊办公室位于a市一处科技工业园中,主事人是位国家技术工程师,编辑们也多是理工科毕业的人。
季椽的论文是随着其他上百封投稿信一起寄来的,箱子一倒就被压在了低下,直到几天后,编辑们看完其他信件才发现这篇论文。
“《电爆炸箔起爆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这是什么?”
编辑们也不是什么都懂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写一些高层观点,专家访谈,宣传和编写某些军工科技,视点聚焦等文章内容,军工层次的论文,他们只负责归类上交,审阅轮不到他们。
不过季椽这篇论文,写的是点火起爆系统,看着像属于军工类的,但论文的内容似乎挺普通的,实验资料不过是电池铝箔,双向触发二极管、电感线圈、光电耦合器,磁铁电感等普通的元器件,感觉像是随便一个学生就能做的研究。编辑们是见过真正的军工论文的,有来自军方,也有来自航空部和舰载船舶等部门,那些论文他们同样看不懂,但光看那些名词都能吓得人寒毛直竖。
季椽这篇论文,相对而言实在太普通了。不过好在除了实验数据普通外,论文的水准还是不错的,没有被编辑淘汰掉。
“这篇要怎么算,放到哪个分类?”一名编辑看过季椽的论文后,与同事商讨着。
一名中年编辑拿过来看了看,说:“几何静力学、冲击波物理、爆轰物理、电容脉冲、电流曲线峰值……”他一下说出了论文中包含的几项技术要点,赞了一声:“嗬,这篇论文水平挺高的啊!”
“高吗?我看着挺普通啊?”那名年轻编辑说。
“就是这种看似普通的实验才能显出水平啊,这篇论文实验显然采用了很多不同领域的技术。”中年编辑翻出作者名字:“季椽,宋冀宁,只有两个人?”他将论文放到一边:“行了,这篇论文放到物理机械类,回头交给相关教授审核。”
《数字军工》毕竟不是普通期刊,刊载的论文一般会交由各专业的相关教授不记名审核。季椽的论文被放入其他论文中,随信寄给相关专业的教授审核。
审核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毕竟教授们还要抽时间对论文的数据和真实信进行核实。不过这次很意外的,编辑部在寄出论文不久就接连收到教授们的传真回复。
有时候教授们太忙,就会直接发一封传真回来,表示《xxxx》通过,《xxxx》不予通过等字样。但这次,接连收到的三封传真,都是同样的内容:
《电爆炸箔起爆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属军工类。
《电爆炸箔起爆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属军工类。
《电爆炸箔起爆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属军工类。
军工类?!
编辑部同事们惊愕的再次将论文看了又看,仍旧无法判定它是否属于军工,毕竟就论文内容而言实在太普通了,和他们以往看到的军工论文不一样。不过既然审阅的教授们都说是军工类,他们也就转交给军工类的专家进行审阅。
如此兜兜转转,幸好季椽的论文水平够硬,即便转到军工类,也能顺利通过专家们的审核,一个多月后,被刊载在《数字军工》的军工科技专栏上。
不过那时候,季椽已经放假了。
自从电爆炸箔起爆系统研究结束后,季椽就开始安排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第一件事请郑秀秀喝咖啡已经完成,第二件事跟上学校的正常教学课程,完成,没有任何难度。第三件事,提前准备下学期的实验。
考虑到这条的时候,季椽迟疑了。
上次关于电爆炸箔起系统的研究就花了不少钱,虽然他们现在有钱了,但按照当前工资来看,他们的实验等于花了普通人两三个月的工资。季椽现在是个纯学生,没有工作,吃住全靠家里和宋冀宁养。虽然父母和宋冀宁都不介意养他,但季椽并不愿意把实验的花费也分摊给家人。
不管怎么说,这是他自己要做的实验,在没能申请到国家项目拔款前,他得想其他弄钱的办法。
季椽以前习惯伸手跟国家拿钱了,毕竟从他大学毕业进入研究院开始,想研究什么的时候,小的直接跟老师申请,老师拔款,大的就跟国家申请,国家拔款。他出生的年代太好,国家那时候虽仍受制于西方国家,仍旧被对华禁售,仍旧遭到各种国际事务为难,但当时国家有钱!有钱!有钱!
国家底气足,不给购买技术咱就自己研究,科学院每年的研究经费都在层层上涨,季椽从没听说过“研究经费不足”这种事。不过偶尔工作的时候,也能听到老教授们说以前多苦,国家多穷,研究经费经常不足,一分钱得掰成两分花的经历——不巧他们说的“以前”,就是季椽现在所处的年代。
以目前的情况,季椽觉得就算自己有资格跟国家打项目申请报告,大概也不太有可能批下来。这时候貌似国家正在研究歼10、轰八、空警200、094核潜艇等各种新装备,其它项目如果不是国家级的,经费申请都很困难,即便申请下来了,也要被砍一大半,不把一分掰成两分花当真不够用。
像季椽这样的小研究项目,以当前穷得响叮当的科研环境,想申请国家经费是非常困难的,何况他大一学生的身份也不够格。
还是得靠自己挣自己花这条路。
其实没考虑过挣钱,不代表季椽就没有挣钱的门路。
放假之前,季椽就一直在考虑接下来的计划,待期末考一结束,季椽立即收拾行李乘火车回了深市,完全没留意到宋冀宁哀怨的眼神。
寒假过年,宋冀宁必须要回莱江市陪妈妈,不能跟季椽去深市。当宋冀宁在晚餐时依依不舍的说出时,季椽却完全没反应,压根没放在心上似的,呆呆嗯了一声,放假后就自己收拾行李回家了。
宋冀宁的悲伤能逆流成河。
不提这位可能又会被酱油掉的小攻。
季椽回到深市后,第一次主动参与季建国经营的国兰电器厂,并将他与军警方合作的电击木仓、警棍等项目分离出来,另外成立一间分公司,命名为国兰科技公司。
季建国倒不介意儿子插手这些,反正他的电器厂以家电为主,电击木仓占的比重不多,整条生产线送人他都不心疼,何况是给他唯一的儿子。不过季建国疑惑季椽怎么突然对生意感兴趣,好奇的问他:“缘缘,你也想当老板吗?”
“不,没兴趣。”季椽说:“但是我需要钱。”
“什么,原来是想要钱啊?”季建国拍拍胸口:“需要多少,直接跟爸说,爸都给你。”
季椽看他一眼,摇摇头:“我还是自己挣吧!”
“怎么,你不信我啊?”季建国感觉自尊受创,拉着季椽说:“我告诉你,你爸现在有钱了!我把旁边的几家电器厂一起买了,现在不只生产收音机,随身听,我们还有电饭锅,洗衣机,电风扇,我带你去百货大楼看看,那里还有我们的专营卖场呢!你爸现在是有钱人了!”
季椽被他烦得受不了,他当然知道他家有钱了,到火车站接他的时候,季建国开的是一辆顶配皇冠,还怪他为什么不坐飞机,就差直接在脸上写“我是暴发户”这几个字了。好在现在改革开放,人们都富起来了,暴发户特多,季建国这模样才不招打。
不过父母有钱是父母的,他们自己爱怎么花是自己的事,研究的经费季椽还是打算自己挣。
国兰电器厂因为电击木仓和警棍的项目,与公安部和军方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是这个项目不占电器厂多少效率,季建国都是半卖半送,纯当奉献给国家的。
季椽接手了这项目后,生产线和技术,业务等,都有现成的人跑,他完全不需要考虑自己不擅长的经营问题,只要如往常一般,好好的研制新产品就行。
这次季椽研制的产品,就是军警双方普遍用到的防暴服,防弹衣,防暴盾牌等物。
这些东西后世在网上随便查一下就能找到制造方法,季椽参与一些活动时也穿过防弹衣,知道它们的特点,但要找到合适的材料,达到耐高低温、耐穿刺性能、抗冲击性、阻燃性能等效果,季椽也花了很多精力。
虽说目的是为了赚钱,但给军警用的东西,季椽不敢有一丝懈怠。根据后世的技术资料,他找了各种能找到的纤维软质材料,如芳纶纤维、基纶纤维等,更是跑遍各工厂,找了数百种陶瓷板,复合板,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做出了与后世不同,但也不输后世的轻便、结实、抗冲击力的防暴服和防弹衣。
相比起来,防暴盾牌居然是最好做的。制造防暴盾牌最合适的聚碳酸酯材料原本就有工厂生产,季椽只要设计出后世防暴盾牌的样式,找一家工厂定制生产就行了。
接下来就不需要季椽烦恼了,把这些研制成功的产品交给季建国和销售部,他们往公安部熟人那里一跑,没多久就拿回了大笔订单。
季椽想要的研究经费就挣到了。
虽然这些东西有现成技术,相比其他研究来说不是太难,又挣到了足够多的钱,但季椽做得很累。
国兰科技公司建立的时候,他让季建国帮他招聘了不少技术人才,这些人也确实很优秀,但季椽总觉得用不顺手。大部份人跟不上他的思路,与他没有默契,研究的时候,他需要一遍遍开会,一遍遍向他们解说自己的思路。虽说他们理解得也很快,也能充份完成自己的工作,但一直以来,习惯和宋冀宁配合默契,从不需要解释的季椽仍旧感到很累很烦。
这时候季椽就会分外想念宋冀宁。
不过在每晚和宋冀宁通话时,季椽却从不告诉他自己有多想他。因为一说出来,他知道宋冀宁肯定会马上赶来。但黄燕阿姨也有一个学期没见到儿子了,季椽不想打扰他和家人团聚。
宋冀宁倒是经常在电话里说想季椽,只是得不到回答。虽然他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听季椽在电话里说一声“我也想小宋哥”而已,可惜季椽就是不说,貌似根本不想他。
这让宋冀宁很郁闷,后来他改了策略,在电话里经常跟季椽说“季勇也放假了,问你什么时候回镇上”“季武上高中了,想叫你回来给他补课”等家乡的事情,末了再补充一句:“我妈买了间大房子,给你留了卧室,我想你过来一起装修。”引诱他回来。
季椽每次都笑着回答:“好啊,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会回去看看的。”
但完全没有回去的行动。
宋冀宁每次挂完电话都郁卒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