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葵这么厉害啊!了不起!”
汪大娘脸上全是兴高采烈的神采,虽然她看不到通知书的一点样子。

“小葵这孩子不容易啊,家里这个条件拖累了孩子啊,我这做娘的就觉得对不住孩子!”

汪小葵哭了,“娘,不怪你,是俺没本事,没让娘过上好日子!”

二狗最见不得这个,“汪大娘,小葵,你们别哭,有啥困难村里会帮着解决的。”

汪大娘苦着脸说道:“村长大人你也看到俺们家的条件了,以前有点积蓄,可是她爹看病都花光了,这孩子念完高中家底就亏空完了,现在出去念书一点钱都凑不出来了。”

说着汪大娘哭丧着脸,“实在不行,俺们就只好把这房子卖了,可到时候俺们孤儿寡母真的连叉棍的地都没了,要是俺眼睛好,到处要饭都行,可是眼神还不好,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二狗点着头,连连保证,村里一定会帮着汪家解决这个事,千叮咛万嘱咐,让汪大娘可别胡思乱想。

等过了好一会安抚好汪大娘,二狗离开正房,正要出院门的时候,汪小葵拉住了他。

奇怪地看着汪小葵一眼,不明白这闺女要干什么?

结果汪小葵拉着二狗进了旁边的厢房,扫了二狗一眼,脸色通红低着头,脑袋抵着胸脯回身掩上房门。

“小葵,你要干什么?是不是有什么话不好当着你娘说?”

二狗忍不住问了问。

结果汪小葵没言语,却抬手开始解开衣服扣子。

二狗看呆了,这是要闹哪样?

就在愣神的功夫,小葵的衣裳扣子就都解开了,露出了奶白的肌肤和诱人的小笼包,正要把衣裳脱下来的时候,

二狗抬手抓住汪小葵的小手,“小葵妹子,你这是要闹哪样?别介啊!”

汪小葵眼泪汪汪的,“村长,你是不是觉得俺没有喜子姐姐好看,瞧不上俺?”

“俺知道俺要啥没啥,可也只有这个身子了,交给村长,只求村长能帮衬帮衬俺,只要俺能念完大学,俺当牛做马念您一辈子的好!”

看着情真意切的汪小葵,二狗眼睛都红了。

“俺二狗是个见不得女人的,可也不是这么龌蹉的,小葵你太看不起俺了。”

说着二狗越过汪小葵推开门就走了。

汪小葵跪坐在地上掩面而泣。

回到喜子家,二狗还是觉得义愤难平,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心里有一股子火气。

不是欲火而是怒火。

喜子看着二狗进来,似笑非笑的。

“你看什么呢?”

“二狗哥哥你沾了小葵的身子吧?”

听到喜子的话,二狗诧异了?“你说啥呢?”

“小葵家条件不好,是不是找你要补贴了?她一个小丫头只有一个瞎老娘,不用自己的身子换,还能拿啥换补贴?”

看着不以为然还觉得天经地义的喜子,二狗忍不住摇了摇头。

村长啊,不算国家干部,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可是那么多人为了当着村长请客送礼,每一次选举,想当村长的必然要请几次流水席,村民们随到随吃。

甚至还有竞争村长的几大姓大打出手,出人命的也不是没有。

果然不是白当的。

二狗出了门,直奔村委会,进了村支部,拿起话筒就喊了起来。

“喂喂?喂喂?”

村子里东南西北四个大喇叭,只要村里有啥通知有啥广播,只要一说,透过大喇叭全村不管你是在家的还是在外面种地的,都能听的真真楚楚。

“都听得到吗?我是村长房二狗,我是村长房二狗,我是村长房二狗,咱们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啊。”

听着广播,很多人都笑了,这二狗村长说话还真的有意思。

“俺二狗当了村长就没给你们开过大会,也没广播过,说起来俺也真是失职,而俺更失职的是居然今天才知道一件大事,全村都该知道的大事,俺才知道,失职啊!”

“你问啥事儿?就是汪家的丫头,汪小葵出事了!”

这时候,汪家的瞎老太太还在念叨着,也不知道二狗村长会不会帮着咱们家,而汪小葵想着刚才对着二狗脱衣解带就脸上发烧,更加上二狗居然拒绝了,她心里也没个章程,不知道二狗到底怎么想的。

不过还是好言好语安慰着老娘。

突然听到外面的大喇叭里传来了汪家的名字,娘俩紧张兮兮地听了起来。

“汪小葵考上大学了。咱们响水沟村出大学生了,还是个女大学生啊,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

二狗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润润嗓子接着热情洋溢地喊了起来,

“父老乡亲啊,你们知道上大学意味着什么吗?那就是古代科举的金榜题名一样,多么牛比光宗耀祖啊。这是咱们村的幸事,像这种事,咱们全村都该好好热闹热闹,现在我宣布村里的人都去汪家好好热闹!”

从一开始听到喇叭里的话,汪家娘俩抱头痛哭喜极而泣,不过听到要来这里热闹,汪小葵瞬间懵比了,瞎老太太还是个有阅历的明白人。

“闺女,别傻了,赶紧的去把咱家匣子里的家底都拿出来,说什么砸锅卖铁也得让村里的乡亲们吃好喝好,就是卖房子卖地也不能丢了这个脸面。”

汪小葵哎了一声,赶紧动了起来,心疼地拿着小匣子,她真的是心在滴血,痛并快乐着。

这时候喇叭里又传来了二狗的声音。

“都听着啊,不能空手白去啊,汪家孤儿寡女太不容易了,你们去的有酒的拿酒,有菜的端着菜去,咱们也不送钱送啥的,太虚头巴脑的,出个人力就好了。”

汪小葵瞬间哭了。

“还有呢,我二狗今天还要和大家说个事,咱们村是穷,但是再穷不能穷孩子,再省不能省教育,从今天起,我房二狗只要还是村长,乡亲们的孩子读书的钱村里就包了,只要是读到中学,学费我出。

读到大学,像汪小葵一样的孩子,每学期的学杂费我出,而且每个月还给一千块钱的生活费。

以后都是这个例!”

村子里一片欢声雷动。

汪小葵呜呜痛哭起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