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我觉得那马夫藏身总督署,怕是有所企图!”
讲完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事情,尤烈见李元利没有再追问,便有些担忧地又说道。
李元利其实也有这个想法,最开始他以为这马夫只是个无家可归的孤苦老汉,哪知却是一名正当年的男子,而且还身怀武艺!
这样的人,却甘愿在总督署做个马夫,而且还一做就是十年,说是其中没有古怪,谁信?
不过这何庆琳应该不是针对李元利来的,但这总督署内,到底又有什么吸引着他?
“先不要惊动他,让封义去查一下,看他是不是真在这儿做马夫做了十年。”
尤烈理了理头上的懒收网巾,“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以前总督署那么多人,咱们随便找个人来都能问出真伪,他肯定不会那么傻吧?”
“无论如何,先搞清他的来龙去脉再说!”
李元利倒没觉得这何庆琳在总督署对他有什么威胁,现在命人去调查他,更多的只是好奇,可对于尤烈和封义来说,这就是大事,任何王爷身边的隐患,都必须要及时清除。
第二日早上七点过,众人就陆陆续续到了总督署。
才过了大半日时间,“汉王府”的匾额还没做得出来,原来挂的“江南总督署”匾额已经摘下来放好,听王爷说日后要办个什么“博物馆”将这些物件陈列起来,供世人观赏。
门外四名亲兵背着枪分左右站得笔直,不远处聚了不少南京城的老百姓,他们已经有十来年没有见过汉人衣冠,此刻见着这些头戴圆顶无脚幞头,身着短褐,脚穿薄底快靴的汉王亲兵,一个个都异常兴奋。
“大郎,看见没?那就是咱们汉人的衣冠!”
“爹,我也要穿咱们汉人的衣冠!”
“我儿还未及冠呢,只能梳髻!”
大兴军进城之后完全是秋毫无犯,安民告示一下,一队队士兵便开始上街维持秩序。有少数喇虎强徒本想借大军入城的混乱之机行劫掠之事,见此情形也只得作罢。
只三日时间,商铺重开,老百姓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南京城内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最热闹的还是酒楼和成衣店。
亲兵将王拙、李定国等人领到了穿堂东面的议事堂,这儿比较宽敞,而且堂下也有足够多的椅子,人人都能坐着。大堂那边就不一样,除了上首一把椅子外,下面的人就只能站着,时间站得久了谁都受不了,即便有事怕也不能议出什么好办法来。
李元利很准时,当然他是掐着点来的。
三元、金彪、明朗走在前面,众人一看便连忙都站起身来,齐齐躬身行礼道:“见过殿下!”
“诸位大人免礼!”李元利呵呵一笑,走到最前面的交椅上坐了下来。“都坐!站着干什么?”
“还是老规矩!你们有什么事情先说,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再议。下午我设宴慰劳各位,可别把时间拖得太久!”
众将都面带喜色地拱手道:“劳王爷破费了!”
“好了,开始说正事了!哪位先说?”
首先站起来的竟然是李定国,以前议事他都很少说话,或者都是在别人说过之后再说,今日倒是有点出乎李元利的意外。
“殿下!如今我军已收复大半壁河山,鞑子覆亡在即,然家不可无主,国不可无君。臣等恭请殿下择日登基!以大义名分号令四方,共诛虏夷!”
李定国走到堂中,跪伏于地,手上却捧了一份文书,这个应该就是劝进表。
三元看了眼李元利,见他还没有反应,也就没下去将李定国手中的文表接上来。
“臣等恭请殿下择日登基!”这时,其余众人也跪了下来齐声叫道。看来他们事先已经约定好了今日劝进。
李元利刚才是被打了个突然袭击,现在总算是反应过来,他起身走到堂下,伸出双手托住李定国的双臂道:“将军先请起!”
李定国和众人自然不肯起,劝进嘛,哪有你一说就答应登基的?必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这叫三辞三让。
可李元利压根不懂这些,此时见他们犟着不肯起来,他还不将就了。
“你们愿跪就跪着吧,等我说完了,想起来的就起来!”李元利回头一屁股又坐到椅子上,“首先一点,以前我就说过,不将鞑虏完全驱除,我就不登基称帝,此时鞑子还占有数省之地,怎么能在此时登基?”
这话刚一说完,所有人都从地上翻身爬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三辞三让,来来回回起码得拖上一年,这只是个形式,今日才刚刚开头,意思到了就行,最主要是最后一次,必须得声势浩大,而且还要一颗坚定的劝进之心,不答应就不起来。
李元利有点傻眼,他还准备苦口婆心地劝他们呢,没想到是这个样子!
不过已经到了口边的话还得说出来,“登基是大事!现在咱们连国号都还没定,还要选黄道吉日,咱们连钦天监都没有……”
李定国道:“殿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可令礼部着手准备相应事宜,一旦灭了虏夷,便可请王太后诏告天下,行禅让之礼!”
“嗯,就依将军之言!”李元利从来没想过要推辞,他转头对坐在身后的陈恭尹道:“稍后你给礼部发份公文,让他们着手此事。”
“这件事就这样办,咱们接着说其他的。”
这次是王拙站出来,他虽然和马腾云等人一样是军长,可还挂了个兵部侍郎的职衔,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还在忠贞营时便在汉王麾下,深得汉王信任,日后汉王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刘体纯如果排第一的话,王拙绝对会排第二。
“王爷!臣认为此时应当继续挥兵北伐!”
“大军刚取南京,直隶各州府也是刚入我军之手,此时应当稳固根基才对,为何你觉得要立即北伐?”
“我军所至之处,士绅百姓拥护,根基早已稳如泰山!但虏廷若是得知南京失陷的消息,有很大可能会马上撤回关外,臣担心他们会裹挟人口,到时燕京只剩一座空城,取之何用?”
讲完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事情,尤烈见李元利没有再追问,便有些担忧地又说道。
李元利其实也有这个想法,最开始他以为这马夫只是个无家可归的孤苦老汉,哪知却是一名正当年的男子,而且还身怀武艺!
这样的人,却甘愿在总督署做个马夫,而且还一做就是十年,说是其中没有古怪,谁信?
不过这何庆琳应该不是针对李元利来的,但这总督署内,到底又有什么吸引着他?
“先不要惊动他,让封义去查一下,看他是不是真在这儿做马夫做了十年。”
尤烈理了理头上的懒收网巾,“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以前总督署那么多人,咱们随便找个人来都能问出真伪,他肯定不会那么傻吧?”
“无论如何,先搞清他的来龙去脉再说!”
李元利倒没觉得这何庆琳在总督署对他有什么威胁,现在命人去调查他,更多的只是好奇,可对于尤烈和封义来说,这就是大事,任何王爷身边的隐患,都必须要及时清除。
第二日早上七点过,众人就陆陆续续到了总督署。
才过了大半日时间,“汉王府”的匾额还没做得出来,原来挂的“江南总督署”匾额已经摘下来放好,听王爷说日后要办个什么“博物馆”将这些物件陈列起来,供世人观赏。
门外四名亲兵背着枪分左右站得笔直,不远处聚了不少南京城的老百姓,他们已经有十来年没有见过汉人衣冠,此刻见着这些头戴圆顶无脚幞头,身着短褐,脚穿薄底快靴的汉王亲兵,一个个都异常兴奋。
“大郎,看见没?那就是咱们汉人的衣冠!”
“爹,我也要穿咱们汉人的衣冠!”
“我儿还未及冠呢,只能梳髻!”
大兴军进城之后完全是秋毫无犯,安民告示一下,一队队士兵便开始上街维持秩序。有少数喇虎强徒本想借大军入城的混乱之机行劫掠之事,见此情形也只得作罢。
只三日时间,商铺重开,老百姓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南京城内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最热闹的还是酒楼和成衣店。
亲兵将王拙、李定国等人领到了穿堂东面的议事堂,这儿比较宽敞,而且堂下也有足够多的椅子,人人都能坐着。大堂那边就不一样,除了上首一把椅子外,下面的人就只能站着,时间站得久了谁都受不了,即便有事怕也不能议出什么好办法来。
李元利很准时,当然他是掐着点来的。
三元、金彪、明朗走在前面,众人一看便连忙都站起身来,齐齐躬身行礼道:“见过殿下!”
“诸位大人免礼!”李元利呵呵一笑,走到最前面的交椅上坐了下来。“都坐!站着干什么?”
“还是老规矩!你们有什么事情先说,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再议。下午我设宴慰劳各位,可别把时间拖得太久!”
众将都面带喜色地拱手道:“劳王爷破费了!”
“好了,开始说正事了!哪位先说?”
首先站起来的竟然是李定国,以前议事他都很少说话,或者都是在别人说过之后再说,今日倒是有点出乎李元利的意外。
“殿下!如今我军已收复大半壁河山,鞑子覆亡在即,然家不可无主,国不可无君。臣等恭请殿下择日登基!以大义名分号令四方,共诛虏夷!”
李定国走到堂中,跪伏于地,手上却捧了一份文书,这个应该就是劝进表。
三元看了眼李元利,见他还没有反应,也就没下去将李定国手中的文表接上来。
“臣等恭请殿下择日登基!”这时,其余众人也跪了下来齐声叫道。看来他们事先已经约定好了今日劝进。
李元利刚才是被打了个突然袭击,现在总算是反应过来,他起身走到堂下,伸出双手托住李定国的双臂道:“将军先请起!”
李定国和众人自然不肯起,劝进嘛,哪有你一说就答应登基的?必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这叫三辞三让。
可李元利压根不懂这些,此时见他们犟着不肯起来,他还不将就了。
“你们愿跪就跪着吧,等我说完了,想起来的就起来!”李元利回头一屁股又坐到椅子上,“首先一点,以前我就说过,不将鞑虏完全驱除,我就不登基称帝,此时鞑子还占有数省之地,怎么能在此时登基?”
这话刚一说完,所有人都从地上翻身爬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三辞三让,来来回回起码得拖上一年,这只是个形式,今日才刚刚开头,意思到了就行,最主要是最后一次,必须得声势浩大,而且还要一颗坚定的劝进之心,不答应就不起来。
李元利有点傻眼,他还准备苦口婆心地劝他们呢,没想到是这个样子!
不过已经到了口边的话还得说出来,“登基是大事!现在咱们连国号都还没定,还要选黄道吉日,咱们连钦天监都没有……”
李定国道:“殿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可令礼部着手准备相应事宜,一旦灭了虏夷,便可请王太后诏告天下,行禅让之礼!”
“嗯,就依将军之言!”李元利从来没想过要推辞,他转头对坐在身后的陈恭尹道:“稍后你给礼部发份公文,让他们着手此事。”
“这件事就这样办,咱们接着说其他的。”
这次是王拙站出来,他虽然和马腾云等人一样是军长,可还挂了个兵部侍郎的职衔,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还在忠贞营时便在汉王麾下,深得汉王信任,日后汉王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刘体纯如果排第一的话,王拙绝对会排第二。
“王爷!臣认为此时应当继续挥兵北伐!”
“大军刚取南京,直隶各州府也是刚入我军之手,此时应当稳固根基才对,为何你觉得要立即北伐?”
“我军所至之处,士绅百姓拥护,根基早已稳如泰山!但虏廷若是得知南京失陷的消息,有很大可能会马上撤回关外,臣担心他们会裹挟人口,到时燕京只剩一座空城,取之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