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爷!各位将爷都已经在府外等候了!”
一众亲兵簇拥着郑成功回到漳国公府,府门外早已挤满了人,既有水陆诸军大小将领,也有六部诸官吏。
众人见国姓回府,连忙闪到两旁躬身行礼,郑成功左右看了一眼,冷冷地道:“都慌张些什么?除诸军提督外,其余人全都回去候命!围在这儿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一众将官见国姓爷脸色不好,连忙施了一礼四散而去,转眼之前,国公府前便只剩下寥寥十数人,这些人便是郑军各军的提督。
永历九年,郑成功在中左所私设小朝廷,委任武官至一品提督,文官至六部主事,秩比前明朝廷六部侍郎。这么一来,郑军占领的地盘虽然不大,但文官武将却实在是不少。
这本身就是脱离明廷割据自雄的举措,但他随后却将中左所改名为“思明州”,两相对比之下,殊为可笑。
郑成功径直进了漳国公府正堂,众将列队而入分列两旁,等候国公爷发话。
其时郑成功麾下,设有前、后、左、右、中各五军,每军设提督一名统辖,军下设镇,陆军有七十二镇,水师二十镇,另外还设有亲丁镇以及戎旗镇,戎旗镇亲随中军。成立之后,随着郑军地盘和战事的扩大,戎旗镇又扩充为戎旗左右镇。
“甘辉!漳州、龙岩之事是否属实?”
现任中提督的甘辉是海澄人,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为人却重义任侠。郑成功在南澳起兵,甘辉投入郑军帐中,郑成功喜其骁勇善战,将他调入亲丁镇,后因屡立战功升任中军提督,是郑成功麾下第一猛将,也是第一爱将,因此上来便先问他到底是什么情况。
“回禀国姓!林胜并未派来信使,末将得知此事,是侦骑探得消息报来,末将也再三确认,此事属实!”
漳州到思明不到一百五十里,竟然没有一名士卒逃出来,这显然是不可能,郑成功狐疑地看着甘辉问道:“难道逃出来送信的都没有一个?”
“大兴军封锁严密,末将麾下侦骑离城尚在二十里之外便被察觉,三十人只回来四人,而且还有两人受伤,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得过来。”
开始的时候甘辉也不怎么相信,可事实却又摆在面前让他不得不信。
“国姓!大兴军绝非浪得虚名,漳州离思明又如此之近,要是不早作打算,恐怕……”说到这儿,甘辉悄悄瞟了郑成功一眼,将已到嘴边的半句话又咽了回去。
作为时常伴随左右的中军提督,他很清楚国姓爷的性格,心胸狭窄、性情暴烈、睚眦必报,而且还是出了名的六亲不认,要是自己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国姓爷肯定不会看在以往的情分上饶过他。
郑成功的这种性格,和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环境有关。
他的母亲田川氏是倭国人,他生于倭国,直到七岁才被郑芝龙接回福建。而在七岁之前,他接受的是田川氏的倭国式教育,以及郑芝龙离开倭国时为他安排的倭国“二刀流”武士花房的武士道教育。
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自幼便养成了强烈的自信心和优越感,换句话说就是趾高气扬。他十八岁时参加福建乡试,就因当时的提学副使郭之奇看他一副贵公子的招摇派头不顺眼而最终名落孙山。
后来他入南京国子监读书,又拜到当时“大儒”钱谦益门下,钱谦益的品行如何不用多说,但毫无疑问郑成功受到了一些影响。
甘辉心中的担忧却并非多余,郑成功治军苛严,动辄斩杀、责罚部下,军中众将无不畏惧。
去年前军提督黄廷率前冲镇(今海澄)镇将黄梧、前军左先锋苏茂、护卫左镇镇将杜辉驻守揭阳,遭遇清军反扑,全军大败,死五千余人。事后郑成功追责,斩苏茂,杜辉捆打六十军棍,黄梧戴罪立功,而主将前提督黄廷却屁事没有。
原来这苏茂与施琅关系密切,当初在施琅逃跑时出了不少力,郑成功知道以后怀恨在心,却暗自压下不发。此次揭阳战败,便以他轻敌冒进为借口将之斩杀。
苏茂平日便作战勇猛,在揭阳一战中更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就算轻敌冒进也罪不致死,更何况他还是奉了黄廷之令行事。他被斩首以后,众将全都不服,背地里都道揭阳之败非战之罪,苏茂屡立战功,却被国姓爷寻借口斩杀,此举实在是令人寒心。
郑成功见此情形,不得不厚葬苏茂,养其妻子家小,并自作祭文道:“马谡非无功于蜀,然违三军之令,虽武侯不能为之改……”
然而此事过后,众将都更加怀了一份小心,后世历史上前冲镇镇将黄梧便因怕郑成功秋后算帐,不明不白丢了性命,便与后冲镇副将苏明(苏茂族弟)一起率部献前冲镇归顺了清廷。
前冲镇是郑成功多年来投入了相当多人力物力修筑起来的坚固堡垒,与金厦成掎角之势,里面囤积了大量军械粮草,清军多次攻打都未得手,这回黄梧投顺,却让清军捡了一个大便宜。
黄梧此举不仅使郑军失去数百万计军械粮饷,而且失去了一个拱卫厦门的重要据点。
这一世因为李元利大兴军的缘故,清军从福建撤离,苏茂就是想投清也没办法,只得守在前冲镇每日里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郑成功麾下其余众将,也更加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郑成功听了甘辉所言稍微眯眼想了一会,却不置可否,又向堂下众将问道:“诸将可有话说?”
堂下自然是一片寂静,说得对了没赏,万一说错话还要被揪小辫子,谁会有那么傻跳出来回话?
郑成功却觉得这很正常,带兵的武将都是粗鄙武夫,有一些甚至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要真拿出什么高明见解来,那才是奇怪!
真正能出谋划策的还得是诗书满腹的文人谋士,但读书人又大多不可靠,势力大时便来投奔,一旦小受挫折便弃主而去。说不定让这些文臣知道大兴军兵临城下,全跑出去降了大兴军也不一定。
因此这事情最终还得自己来拿主张!
一众亲兵簇拥着郑成功回到漳国公府,府门外早已挤满了人,既有水陆诸军大小将领,也有六部诸官吏。
众人见国姓回府,连忙闪到两旁躬身行礼,郑成功左右看了一眼,冷冷地道:“都慌张些什么?除诸军提督外,其余人全都回去候命!围在这儿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一众将官见国姓爷脸色不好,连忙施了一礼四散而去,转眼之前,国公府前便只剩下寥寥十数人,这些人便是郑军各军的提督。
永历九年,郑成功在中左所私设小朝廷,委任武官至一品提督,文官至六部主事,秩比前明朝廷六部侍郎。这么一来,郑军占领的地盘虽然不大,但文官武将却实在是不少。
这本身就是脱离明廷割据自雄的举措,但他随后却将中左所改名为“思明州”,两相对比之下,殊为可笑。
郑成功径直进了漳国公府正堂,众将列队而入分列两旁,等候国公爷发话。
其时郑成功麾下,设有前、后、左、右、中各五军,每军设提督一名统辖,军下设镇,陆军有七十二镇,水师二十镇,另外还设有亲丁镇以及戎旗镇,戎旗镇亲随中军。成立之后,随着郑军地盘和战事的扩大,戎旗镇又扩充为戎旗左右镇。
“甘辉!漳州、龙岩之事是否属实?”
现任中提督的甘辉是海澄人,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为人却重义任侠。郑成功在南澳起兵,甘辉投入郑军帐中,郑成功喜其骁勇善战,将他调入亲丁镇,后因屡立战功升任中军提督,是郑成功麾下第一猛将,也是第一爱将,因此上来便先问他到底是什么情况。
“回禀国姓!林胜并未派来信使,末将得知此事,是侦骑探得消息报来,末将也再三确认,此事属实!”
漳州到思明不到一百五十里,竟然没有一名士卒逃出来,这显然是不可能,郑成功狐疑地看着甘辉问道:“难道逃出来送信的都没有一个?”
“大兴军封锁严密,末将麾下侦骑离城尚在二十里之外便被察觉,三十人只回来四人,而且还有两人受伤,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得过来。”
开始的时候甘辉也不怎么相信,可事实却又摆在面前让他不得不信。
“国姓!大兴军绝非浪得虚名,漳州离思明又如此之近,要是不早作打算,恐怕……”说到这儿,甘辉悄悄瞟了郑成功一眼,将已到嘴边的半句话又咽了回去。
作为时常伴随左右的中军提督,他很清楚国姓爷的性格,心胸狭窄、性情暴烈、睚眦必报,而且还是出了名的六亲不认,要是自己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国姓爷肯定不会看在以往的情分上饶过他。
郑成功的这种性格,和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环境有关。
他的母亲田川氏是倭国人,他生于倭国,直到七岁才被郑芝龙接回福建。而在七岁之前,他接受的是田川氏的倭国式教育,以及郑芝龙离开倭国时为他安排的倭国“二刀流”武士花房的武士道教育。
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自幼便养成了强烈的自信心和优越感,换句话说就是趾高气扬。他十八岁时参加福建乡试,就因当时的提学副使郭之奇看他一副贵公子的招摇派头不顺眼而最终名落孙山。
后来他入南京国子监读书,又拜到当时“大儒”钱谦益门下,钱谦益的品行如何不用多说,但毫无疑问郑成功受到了一些影响。
甘辉心中的担忧却并非多余,郑成功治军苛严,动辄斩杀、责罚部下,军中众将无不畏惧。
去年前军提督黄廷率前冲镇(今海澄)镇将黄梧、前军左先锋苏茂、护卫左镇镇将杜辉驻守揭阳,遭遇清军反扑,全军大败,死五千余人。事后郑成功追责,斩苏茂,杜辉捆打六十军棍,黄梧戴罪立功,而主将前提督黄廷却屁事没有。
原来这苏茂与施琅关系密切,当初在施琅逃跑时出了不少力,郑成功知道以后怀恨在心,却暗自压下不发。此次揭阳战败,便以他轻敌冒进为借口将之斩杀。
苏茂平日便作战勇猛,在揭阳一战中更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就算轻敌冒进也罪不致死,更何况他还是奉了黄廷之令行事。他被斩首以后,众将全都不服,背地里都道揭阳之败非战之罪,苏茂屡立战功,却被国姓爷寻借口斩杀,此举实在是令人寒心。
郑成功见此情形,不得不厚葬苏茂,养其妻子家小,并自作祭文道:“马谡非无功于蜀,然违三军之令,虽武侯不能为之改……”
然而此事过后,众将都更加怀了一份小心,后世历史上前冲镇镇将黄梧便因怕郑成功秋后算帐,不明不白丢了性命,便与后冲镇副将苏明(苏茂族弟)一起率部献前冲镇归顺了清廷。
前冲镇是郑成功多年来投入了相当多人力物力修筑起来的坚固堡垒,与金厦成掎角之势,里面囤积了大量军械粮草,清军多次攻打都未得手,这回黄梧投顺,却让清军捡了一个大便宜。
黄梧此举不仅使郑军失去数百万计军械粮饷,而且失去了一个拱卫厦门的重要据点。
这一世因为李元利大兴军的缘故,清军从福建撤离,苏茂就是想投清也没办法,只得守在前冲镇每日里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郑成功麾下其余众将,也更加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郑成功听了甘辉所言稍微眯眼想了一会,却不置可否,又向堂下众将问道:“诸将可有话说?”
堂下自然是一片寂静,说得对了没赏,万一说错话还要被揪小辫子,谁会有那么傻跳出来回话?
郑成功却觉得这很正常,带兵的武将都是粗鄙武夫,有一些甚至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要真拿出什么高明见解来,那才是奇怪!
真正能出谋划策的还得是诗书满腹的文人谋士,但读书人又大多不可靠,势力大时便来投奔,一旦小受挫折便弃主而去。说不定让这些文臣知道大兴军兵临城下,全跑出去降了大兴军也不一定。
因此这事情最终还得自己来拿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