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龁得知王邺率军拿下丹河下游的壁垒,斩杀赵国两名都尉。此刻,王邺率军从丹河下游从下往上攻击赵军,取得战功颇丰。不久,王龁又得知蒙骜攻破丹河上游的壁垒,斩杀一名都尉,并率军从上往下攻击赵军。
王龁见攻占了赵国丹河上、下游壁垒,大喜不已道:“今夜,便能破了赵军大寨,生擒廉颇。”

王龁见机会难得,率军前去与王陵汇合。秦国三路大军夹击,廉颇背对丹河扎营,赵军无路可退。此战,胜负便能立马见分晓。

王龁汇合王陵,见攻伐之战,异常惨烈。王陵十万将士,已经折损了三万。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王龁见胜利即将属于秦国,转悲为喜。

王龁命将士点燃火把,站在将台上,高喊道:“五大夫,我为你击鼓。攻破城寨,生擒廉颇,就在今夜。”

王陵见王龁亲自擂鼓,战意瞬间燃起,挥着长剑,率领将士,继续强攻。不多时,秦军攻破赵军营寨。营寨内的赵军,层层阻截,也让秦军寸步难行。

赵尧见秦军攻势太猛,已经抵挡不住。忽见天空出现明火,这是撤退的信号。于是,赵尧分兵一千,继续阻截秦军。其余人,快速撤出战斗。

赵尧见大军悉数撤离,命令将士,以火箭射进营寨。由于气候干燥,山寨遇火便燃。顿时间,熊熊烈火蔓延,宛如一条火龙奔腾。

王陵见城寨大火四起,火势借助风势更旺,不敢追击,连忙率军后撤。然,还是有不少秦军,葬送在这片火海。

王龁见攻破营寨,误认为经过一场血战,便能生擒廉颇。却怎么也没想到,赵军见不能胜,竟然选择同归于尽的方式。当然呢?这场大火,也阻截秦军追击赵军。

赵尧率残余将士从桥上快速撤离,有少部分秦军追得太紧。赵尧且战且退,当抵达丹河东侧,命令将士,斩断桥索。木桥坍塌,秦军跌倒,全部掉入丹河。

随着,天色渐明,大火之势得到控制。王龁、王陵、蒙骜、王邺,合兵一处。王龁站在丹河西侧,见赵军在丹河东侧,修筑工事。

王龁见之,十分头疼。拔一城,又一城。好不容易在丹河西侧遭遇廉颇,与之一战。结果,却被廉颇以火阵,阻截。等到火势被控制,他的眼前又出现一道新的防御工事。

王龁见廉颇在丹河上、下游壁垒失守的情况下,还能做出快速反应,果断撤军。不仅将赵军主力,安全撤离到丹河东侧,还以火阵,阻截了他们。

王龁见廉颇战略,无懈可击,站在丹河西侧高处,将丹河东侧的赵军,尽收眼底,感叹道:“廉颇善战,更善守。不愧是赵国名将,果真名不虚传。我用兵,远不及也。”

王陵见丹河东侧的赵军乱成一团,军容不整,还出现骚乱,忙道:“上将军,赵国新败,我们应该一鼓作气,拿下赵军丹河东侧。”

王邺也道:“末将愿率军渡过丹河,攻击赵军。”

秦国诸将也纷纷主动请战。

王龁见丹河宽广,不敢出击。又命人下水,试探河水深浅。将士来报,丹河河水不深。王龁见丹河东侧,赵军因为新败,士气低沉,阵型散乱。王齕便想趁着士气正盛,追击赵军,一鼓作气,拿下丹河。

王龁心想:“若等到赵军抑制住溃败之势,站稳脚跟,再去追截,战局大大不利。”

王龁不想错过这个战机,当机立断,高喊道:“王邺,率军一万,强渡丹河,拿下丹河东侧赵军的阵地。”

“喏。”王邺领命,率领一万将士,涉水而过。

廉颇见秦军如他预料般,涉水而过,也没下令反击。平原君看着密密麻麻的秦军,正在渡河,喊道:“廉老将军,秦军过河了。”

廉颇见王龁没有趁着大胜之时,率全军掩杀过来,而是分兵一万渡河,赞道:“王龁果真用兵谨慎啊!”

平原君见秦军进入丹河,喊道:“廉老将军,下令吧!再不下令,秦军就要渡过丹河了。”

“再等等。”廉颇与秦军交战,深知秦军战力强悍。这一万人,爆发的战斗力能抵挡数万人的进攻。廉颇见王龁不上当,也不能让这一万人成功抵达丹河岸边。

随着,王邺率军走到丹河中央,廉颇选择半渡而击,抽出长剑,一声令下,“放箭。”

成千上万的箭矢,如疾风骤雨般,飞向丹河中的秦军。顿时间,秦军惨叫声不绝,鲜血染红了河面。王邺被赵军箭矢射中,翻身落马,掉入河中。秦军将士见状,上前扶起王邺,并以盾牌护佑。

王邺拔出箭矢,高呼道:“众将士,给我杀。”

秦军冒着赵军的箭雨,继续前进。

王龁见赵军箭雨停了下来,又命张公大夫,率一万将士,强行渡河。这时,惊天动地之声传来,只见河水发怒,倾泻而来。河水之势,瞬间便至。秦军将士,很快被河水吞没。

王龁见两万将士,顷刻间就这样没了,站在河岸,悲号不已。他虽想为阵亡的将士报仇,奈何,丹河河宽,水又深急。他们又无渡河的船舶,只能望河兴叹。

平原君站在丹河东侧见廉颇在丹河西侧先阻截了秦军,又以火阵进一步阻截,随着这场水阵,淹没了秦军两万将士,喜道:“廉老将军不愧是我国名将。此战,打得太痛快了。”

平原君看着眼前取得的战果,总算明白了,为何廉颇将大军撤到丹河东岸,又假装示弱。

廉颇也站在丹河东侧,看着丹河西侧秦军,歉疚道:“平原君,我虽抵挡住秦军的攻势,却也没能完成王上托付的使命。我没能击败秦国,收复疆土,我愧对王上。”

平原君见抵御了秦军,还没有败,笑道:“我们能够抵挡住秦军的锋芒,已然不易。收复疆土,伐秦雪耻,尚需时日。我相信,王上是不会怪责廉老将军。”

廉颇不知为何,心里涌现出不安。赵王丹以他为将,击秦复疆就是为了速战速决。他不仅没有击败秦军,收回疆土。反而损兵折将,还丢了沁水河谷至丹水西侧的疆土。他虽抵挡住了秦军的攻势,但也没有完成赵王给他的使命。此战,也可以说自己输了。

平原君见秦军在丹河西侧,虎视眈眈,对他们有很大的威胁,问道:“廉老将军,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廉颇和秦军交战少许,也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秦军的勇猛,实话实说道:“秦军攻势猛烈,我们短时间内,不能驱逐秦军,夺回失地。”

“廉老将军,打算如何应对。”平原君和秦军交过手,自然知道对方的战力强悍。

廉颇道:“我打算坚守丹河,以守为攻,磨灭秦军的士气。一旦,秦军士气下降,我军士气回升,便能与秦军一战。”

平原君见丢了那么多城池,折损了那么多的将士,都不能阻挡秦军的攻势。平原君看着眼前这条丹河,语调不安地问道:“秦军渡河击我,廉老将军可有把握守住。”

“我曾在丹河西侧,依地势,设山寨阻截。却没想秦军能够攻破西壁垒,斩杀我数名都尉。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也没有把握守住丹河。”廉颇又道:“平原君,为了避免秦军攻破丹河,导致我军溃败。我有一个想法。”

平原君道:“廉老将军请说。”

廉颇命两名将士展开堪舆图,指着丹河流向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丹河西侧防线。我在丹河东侧又设置了新的防线。平原君,请看。”

平原君的视线,随着廉颇的手指不断移动,“丹河是我们防御秦军天然的屏障。我在大粮山、韩王山构筑壁垒,是为了和秦军打一场持久消耗战。为了慎重起见,不让秦军渡河击我,导致我们一败涂地。我打算,新设置一道防线,阻截秦军,守卫长平。”

平原君见廉颇连最坏的打算都考虑到了,也深为佩服,虚心请教道:“廉老将军打算从何处设置新的防线。”

廉颇指着一段起伏的地势道:“我从邯郸而来,我见韩、赵两国边境上,此段,地势不错。我打算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筑一道新的防御工事。”

平原君想不起廉颇说的是何处,问道:“廉老将军说的是什么地方。”

“我们面向丹水,背靠漳水流域。先祖肃侯围魏黄城,不克。为了抵御魏国,修建了一座防御工事。随着疆土变迁,这道工事,成为了我们和韩国之间的国界。”

平原君豁然想起此地是何处,忙道:“廉老将军说的是我祖父修建的长城。”

“正是。”廉颇又道:“平原君,我国有两条长城。一条是先祖肃侯,因伐魏不克,利用漳、滏之险,修筑长城,护我南疆。另一条是赵主父,在北疆之地,修筑长城。”

“这我知道。”平原君又道:“赵主父击胡开疆,在胡疆之地,修筑内、外长城,绵延数千里。可,南长城早已随疆土变迁,残破不堪。我们修筑,也无多大的意义。”

“平原君不要小看了这道南长城。”廉颇指着堪舆图上看不见的南长城,“我派人前去勘测过。南长城虽残破,利用得当,便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

“南长城有如此功效,能抵挡秦军?”

“这道南长城在险阻之处设立,穿过崇山峻岭,有百里之长。我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能修筑成功。长城建成,便能发挥巨大的功效。纵使秦军渡过了大河,面对南长城也举步维艰。”

“我相信廉老将军的判断,也赞成修筑南长城,应对秦军。”平原君话锋一转,语调充满担心,“可,我们修筑南长城,需要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若告知王上,调派人力,前来修建,势必会兴师动众。我们正在和秦国作战,也来不及。廉老将军,这些困难,又该如何解决。”

廉颇胸有成竹地道:“人力,自然是有的。”

平原君疑色道:“我们有修筑长城的人力?”

“南长城地基还在,很多地方保存完整。我们不用兴师动众,便能成功。”廉颇又道:“上党军民投靠我们,有数十万之众。今,秦军来袭,守卫疆土,人人有责。我相信,他们会主动献力,助我们修建长城。”

“对啊!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平原君称赞道:“廉老将军,还是你有办法。长城修建成功之后,廉老将军如何命名。”

“长城有百里之距,皆是以石头堆切而成。”廉颇道:“我们就称之为百里石长城。”

“好。”平原君大笑道:“就叫它百里石长城。”

廉颇拜托道:“多亏了平原君携带上党百姓,逃亡长平,否则,我们没有人力修建百里石长城。”

“上党百姓不愿降秦,愿跟随我逃亡。我不忍心他们被秦国屠戮,故而带他们前往长平。若不是廉老将军来得及时,我和这些百姓岂能活着。”平原君笑着说,“我还要谢谢廉老将军救命之恩。”

廉颇道:“平原君,我有个请求。”

“廉老将军,有什么话就说。只有我能办到的,定会办到。”

“修筑石长城之事,还请平原君去动员上党百姓。”

平原君拍着胸膛说,“放心吧!此事,就交给我了。”

“辛苦,平原君了。”廉颇信心大增,高声道:“有了这道百里石长城,阻截秦军,我又多了几成胜算。我虽不能迅速击溃秦军,收回失地。我再此立誓,绝不让战火蔓延到赵国境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