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rg , 陈惊禅回武馆的路上不停地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武学的招式作用究竟有多大?

就他个人的体悟来看。

对付实力比自己差的人,任何招式都会显得多余。

唯有极致的力量与速度最有效果。

君不见,小李飞刀从来都是一刀见分晓,从来没有多余的招式。

针对那些实力相当的人,武学招式又会发挥出奇效。

一招一式之差,很多时候便是生与死的距离。

西门吹雪和叶孤城,两位绝顶剑客,二者均有其绝招,最终也是凭借招式分出输赢。

武学招式这玩意,用的好的人总是能推陈出新。

用的不好的人,就只剩下老套路了,很容易被仇家针对。

因此,武学招式的作用很难用三言两语来说清楚。

总有人能化腐朽为神奇。

也总有人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个中缘由,众说纷纭。

陈惊禅回顾了一下自己刚才的表现。

整体而言,表现不错。

体现出了武者的勇敢,果决。

武斗如打仗,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武斗现场也是如此。

若是陈惊禅出手慢了一步,或者稍有犹豫,今天的结果或许大有不同。

毕竟他也才后天炼骨境,浑身肌肉骨骼还无法阻隔匕首的伤害。

所以趁逃犯尚未反应过来之际,将其击晕,才是上上之策。

陈惊禅发现,他对武斗有一种近乎直觉的敏锐,能够在瞬间感受到敌意的存在。

今天他之所以背对逃犯仍能先发制人。

就是出于武道直觉的缘故。

他隐约觉得自己能感受到自身方圆数米的敌意。

每一丝敌意都刺得他的皮肤生疼。

这就是后天炼皮境大成后的表现。

后天炼皮境武者的皮肤感受器极其敏锐,任何对其有威胁的东西指向他的时候,他都能轻易感知到威胁的存在。

从而减少出事的概率。

武道强者,如斯敏锐。

武道修行,一重山水一重天,一层境界一道关。

单就后天境的强弱来看,炼骨境比炼皮境要厉害数倍。

武道修行,越往后,境界提升越难。

但相应的,后面的境界提升一层所带来的实力增长极有可能是之前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之多。

后天境界主要是锤炼肉身筋骨,骨髓,内脏,血液最终达到古书上所言的先天境界,气感自生。

陈惊禅一直在思考后天境界的划分。

经过刚才的一番实战,他脑海中有个大致的轮廓。

他心里将后天境界划分成了七个小境界。

第一境界,炼皮境,顾名思义,修炼全身皮肤,增强感知和抵抗能力。

第二境界,炼骨境,锤炼全身骨骼,增强自身攻击性,强悍无比。

第三境界,炼筋境,俗语有云,炼骨不炼筋,筋骨都不精。

就是讲,筋骨的修炼通常是在一起的,只练其中一项,难有作为。

第四境界,姑且称之为炼髓境。

第五境界,炼脏境

第六境界,炼血境

第七境界,炼气境

后面几个境界,陈惊禅自己也没有想清楚怎么修炼,只是先胡乱安了个名字,便于把后天七境的框架搭起来。

至于各个境界的内涵实质,他打算一边修炼,一边实践填充。

最多不过身体受伤。

这一点代价,他还是能够承受的。

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

武道一途,需要修炼者敢于不断突破,打破自身极限,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

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的人总会早早地被淘汰。

武者,代表的是天地之间最血气方刚的一群人。

自古便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说法。

所以习武与修心常常是形影不离的。

要习武,先修德。

一个武人,没有掌握手中力量的思想,终归是一个莽夫。

这样的人不会受人待见。

正如稚子持枪乱舞,伤人又伤己。

陈惊禅很早就在思考修心的问题。

没有束缚的力量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带给人的只有痛苦和悔恨。

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力量,陈惊禅时常道德经,黄庭经等圣贤之言。

期望能够用心灵的力量来束缚暴力。

陈惊禅回到武馆的时候,已是傍晚6点多。

此时此刻,残阳如血,斜照在武馆里面,给人以一种独特的美感,让陈惊禅好不痴迷。

陈惊禅一直觉得,他的人生不只是武学,还有其他事情。

比如对美的欣赏,对艺术的品鉴,对生命的深入理解。

他一直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他领域的东西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采纳。

唯有从各个领域吸取精华,方能铸造自我的无上武道。

各个学科之间必有相通之处。

一段美丽的舞蹈,可以暗藏杀机,瞬间化作一门好深的武学。

公孙大娘的剑舞正是如此。

一副绝美的画卷也许暗藏绝世武学,美画与武学并不冲突。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未必没有藏着中世纪的修炼之法,只是人们尚未找到破解之法罢了。

万事万物之间都蕴含着深刻而繁杂的联系。

武者如同哲学家一样,要将这世间万物的联系层层解剖,最终形成自己的一整套逻辑自洽的学说。

转换到武道上,就是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修行体系。

想到自己要完成如此宏伟的任务,陈惊禅的内心里无比激动且自豪。

还有什么是比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更快乐的事吗?

陈惊禅暂时想不出来,他只知道,起初他只是因为故友张百川才习武。

随后,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一点点变强,身体一天天变得更加强壮有力的过程。

到如今,他已经把武道当作是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古之尚武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宋代苏居士的总结很到位,陈惊禅便化用其在晁错论中的名句,凝练出了自己的座右铭。

陈惊禅时常怀疑东坡居士很有可能是一方绝顶高手。

如果宋代真有乔峰和慕容复,那么天下高手必有东坡居士的一席之地。

而且,东坡居士师从逍遥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这一切都是陈惊禅的遐想,当不得真。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这么想。

不能求证的事情,难道还不能让别人想一想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