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宝钞是李唐王朝计划的财政开源选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保证李唐宝钞价值的除了锚定黄金以外,就是朝廷的信用了。而信用这方面,李世民和魏徵等人是非常重视的。一个没有信用或者信用度不高的朝廷,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任何没有信用的朝廷都必然是短命的,结局也一定是悲惨的。

而李唐王朝这方面在老百姓的心里得分还是不错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能有九十分以上,这个分数主要就是在地主阶级里有些减少,百姓心中减分是非常少的,可以忽略不计。而现在的政务院首相魏徵,在所有百姓心里得分都是满分。

而构成李唐王朝朝廷高层管理层的其他人员,信用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百姓眼里非常有名望的泰斗级人物,李唐王朝的高层里有很多。

在这里名望和信用是可以划等号的,因为没有信用的人是没有办法拥有好名声的,就更不用谈名望了。

而李唐王朝现在高层里这样的人还不少,孙思邈、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岑文本、沈括、李靖、秦琼。这些人在普通百姓中都有非常高的好口碑。

由他们一起为李唐王朝的朝廷背书,在百姓眼里是很有可信度的。

除了这些名望非常高的人来做保障,还有个更重要保障则是律法。百姓们对律法的作用是非常看重的,因为律法是规矩,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在李唐王朝没有人可以例外。

正因为律法的公平、公正的作用,所以李唐王朝诚信法的推出和实施,对朝廷信用度的加分是非常高的。有了这部律法,就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能发挥的消极作用,最大程度的保证律法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而这部诚信法,不止是规定了个人诚信,在生产生活中能起到的作用,以及诚信分数的计算加减方法。同时对于各种机构和势力也有同样的规定,不管是公司企业还是朝廷的各种机构,每年也都有诚信评价。

并且机构和势力的诚信度,每年初都必须对社会公开公布上一年度他们的诚信评分。这样任何人需要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就会根据他们的诚信度得分,来决定自己的应对策略,尽量避免损失。

诚信度对于所有人的影响都非常大,涉及最多的就是资金的募集,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个人之间的借贷,诚信度不高的人或者机构乃至势力,都是非常难以以很低的代价募集到需要的资金。

没有充足的资金,任何人或者势力想要有好的发展根本就是妄想。

而对于个人来说,影响还在于事业发展,比如应聘各种职位,诚信度比较低是不会有任何机构会聘用他的。

而朝廷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朝廷的诚信度高,就可以从很多势力手里借到钱或者资源,李唐王朝在建朝早期的时候,李世民就以个人名义是从个别势力手里借过钱的,包括李世民集团在当初争夺天下的时候,同样向一些势力借过钱或者资源。

只是两次使用资金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当初争夺天下的时候,成本明显高了一些。

李唐王朝经过头些年的发展,李世民还上了所有欠款,本想着终于无债一身轻了,自己再艰苦几年,到时候不止是自己,李唐王朝的日子也会好过起来了。

可是太子的变革计划建议,把李世民这一切美好的计划都打破了。现在反而需要的钱财更多了,而且好像是个无底洞一样,有多少都不够。

可是李世民的理性又告诉他,这些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否则发展就会慢下来很多很多。经历了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没有人还能接受以前那种相对龟速的发展速度。

他一直都为朝廷缺钱而头疼,现在好了,公羊商的建议,用自己和朝廷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信誉度,完全可以适当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以前自己也想增加货币供应量,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采不出那么多的矿,就没有办法增加货币的供应。

现在好了,印刷纸币,那就相对简单多了。

如果不负责任的话,那就可以无限量供应,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当然他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那样所有的纸币就将一文不值,彻底沦为垃圾,那时也就是朝廷完蛋的时候了。

所以李世民等人接受了公羊商的建议之后,所有人就在一起研究李唐宝钞的发行策略。比如增发多少的纸币是合理的,经过详细的计算,以李唐王朝朝廷现在的能力,增发量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五是最合理的。

比如李唐王朝朝廷现在拥有一百吨黄金,就可以发行最多等价一百三十五吨黄金的纸币数量。

多了朝廷就真有破产的可能了,少了就失去了发行纸币的意义了。今后根据朝廷的发展实际情况,还可以再进行增减。

公羊商的建议是,一旦发行纸币之后,每一年朝廷都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再决定第二年纸币发行数量的增减比例,切记贪得无厌。

李世民等人接受了这个建议。

有了这个办法,李世民众人对于钱财的需求预期增加带来的苦恼,终于缓解了一些。但是这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毕竟发行纸币,还需要很多的必备条件。

而李承乾通过参加这个会议之后,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这里的人们对于借贷的主体,潜意识的都认为应该是个人或者某个势力。而作为掌管天下的朝廷,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可以向天下借钱。

以前李世民的借贷,都是以他个人的名义或者李氏集团的名义。自从拥有天下之后,他们就没有想过,可以用朝廷为主体,向天下借钱。

这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是有关的,一个向天下借钱来发展的朝廷是没有希望的朝廷。百姓一旦对朝廷失去了信心,那这个朝廷存在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借着公羊商提出李唐宝钞的概念,李承乾又给李世民等人上了一课--发行国债。

朝廷要想向天下百姓借钱,就要有明确的借钱理由。如果是为了统治者个人或者阶级的利益,那确实会失去民心。可是如果是为了百姓自己呢,所以借钱要有正当的理由,并且明确还款期限,以及百姓能得到的收益。

比如发行道路建设国债,要确定是那条道路,计划怎么修建,修建好了之后,能起到什么作用。借款期限和利息又是多少,还款的方式又是什么,全都规定详细之后,要对天下公示。

这样相信朝廷的百姓,当他愿意支持朝廷的这个修建道路计划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购买相应数量的国债,当然也就会得到该得的收益。

其实发行国债就是向天下百姓募集资金,本质就和民间募集资金的道理是一样的。现在朝廷的信誉度非常高,其他发面做的更细致一些,李承乾相信完全可以募集到足够的资金。

李承乾的这个建议,彻底的打开了李世民等人的脑洞,走出了他们以前的思想圈子,开拓了更多的思维。

还是公羊商反应最快,他接受了发行国债的理念之后,马上提出了可以同样发行企业债。只是企业的经营相对朝廷要进行的建设投资,风险更大,不可控的因素指数量级的增加。

所以企业要募集资金,就不能像朝廷一样,得有适合他们的方法。

他根据银行实行的股份制,以及这几年实际运作的经验,提议企业也可以同样的实行股份制。然后拿出三成的股份,对外进行募集资金使用,并且这部分的股份是可以自由交易的。

比如我非常看好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就可以适当加价收购别人手里拥有的这个企业的股份。至于价格多少,就看我和那个人对这个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差异了。

并且每到年底,根据这个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我可以参与企业发展的收益分红。企业发展的越好,我的分成就越多,反之损失也越多。这样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正常情况下,收益是比银行的利息要高的。

然后朝廷成立一个交易所,让这样的可以自由交易的股份在交易所进行交易,并且只允许在这个交易所里进行买卖交易。

而且这个交易所要对所有进入这里的企业股份,进行资格的严格审核。并且设定非常严格的交易所入场条件,避免这些企业故意发布造假信息等,不利于交易人判断预期收入的情况发生。

还有,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尤其是已经投入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保险。但是对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则不能进行保险,所有风险超出一定风险数值的项目都不可以参与保险。

保险就是收取一定的资金,再进行一些条件设置,就能保障企业避免保险所保情况发生时的损失,增加企业发展中抗风险的能力。

李承乾听完公羊商的讲解,发现这不就是前世的股票和保险嘛。这都是自己前世已经发展非常成熟的各种金融产品,再发展下去就会有更多的金融衍生品。

这个年轻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这都能想出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