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在一场大雨中到来。
密集的雨水飘落在玻璃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窗外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只能通过颜色的轮廓来分辨城镇与远处的群山。
罗兰站在落地窗前,遥望雨幕下朦胧的城市,耳边依然飘荡着《爱情之城》的歌声。
他没想到三天前的戏剧首演搭配上回音的能力后,效果会如此惊人。
演出结束的瞬间全场一片寂静,观众们热泪盈眶——罗兰原以为这样的场景只会出现在后世高档的歌剧院中。哪怕稍微草根一点的电影院,都不会产生如此效果,更别提一群身处落后时代的普通民众了。
就连饱受各种催人泪下镜头轰炸的他,都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震颤。
这就是「共鸣之歌」的力量。
罗兰当然知道能鼓舞人心的歌声意味着什么——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机器不会疲惫,但人会。哪怕枪炮和弹药能不断运往战场,人也会被看不见尽头的生存压力所压倒。特别是在局势不利和伤亡惨重时,这种情绪极容易无限放大,最终导致军队丧失取胜的斗志。
历史上曾想出过许多法子来提高队伍的士气,例如尽可能让士兵吃上热食、空投冰激凌、安插政委和随军牧师等等,可这些对于罗兰来说要求都太高了点,前者非常考验后勤补给能力,后者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信念坚定又善于鼓动他人的骨干分子。
而回音的能力让他看到了提升气势的快捷途径。
虽然说起来有些荒诞,但培养成偶像确实要比其他方法来得更加可靠。
正想着,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敲响,巴罗夫走了进来。
“陛下,近日的购房统计出来了。”
“结果如何?”
“和您预料的那样,”他兴奋地将一张列表摊开在红木桌上,“自从新戏剧上演后,前往市政厅申请租借、购买住房的人数有了大幅增长,连带着婚姻登记也上涨了不少。”
“是吗?”罗兰回到桌边,查看巴罗夫的统计数据。《爱情之城》并非无的放矢的娱乐之作,除了宣扬劳动光荣和建设伟大外,它包含的另一观点便是将婚姻和安稳的居所挂起钩来。与其放任外来者慢慢产生归属感,以及让本地人通过日常接触一点点接纳这些异乡来客,不如由他来划分一个简单的标准,以促进各地流民的融合。
这个标准就是房子。
「有房子,就是自己人」——看起来十分粗暴,在非常时期却能节约大量的磨合时间。
若要获得人们的认同,想要收获自己的家庭,就得有一座住所。一旦外来者有了恒产,他们便会自觉地维护此地的一切。当然,这些理念不太适合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放进戏剧里通过故事娓娓道出才更能深入人心。
就像是钻石。
一颗永流传的经典广告词将它推到了宝石之王,结婚必备的位置上,让人完全忽略了它既不稀有,又不贵重的本质。
房子至少还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
为此,目标不能定的太遥远,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一枚金龙即可申请租借房屋,以后只需每年再支付一枚金龙作为租金即可。当缴纳租金等同于房屋售价时,屋子则自动归于租借者所有。
当然,这个目标又不能太过容易实现,哪怕是最便宜的单间也需要二十枚金龙,意味着杂工、临时工等工种需要二十多年才能买下一间——而这种屋子连十五平米都不到,只能摆下一张床、一个餐桌和一个厕所,放到后世绝对会被扣上黑心地产商的称号。
总而言之,根据巴罗夫的统计,《爱情之城》的宣传明显是成功的。
绝大部分租借申请都来自前几批抵达边陲区的流民和农奴,提出购房要求的则大多是薪酬较高的工匠和之前便携带了财产的落魄贵族,等到他们在此地居住下来,也会永远成为无冬城的一部分。
所以罗兰连下一部新戏剧的内容都想好了,主题便是结婚奋斗买大房子。
“干得不错,”他卷起列表,递给巴罗夫,“还有最近招揽流民一事也要继续扩大规模,充足的人口是无冬城发展的保障,其他任务都可以暂时为它让道。”
“是,陛下。”总管笑得翘起了胡子。
“对了,去把书卷叫来,我有事要向她交代。”
……
“陛下,您找我?”穿着白衣黑裙,一身干练的书卷走进办公室。
“我想要扩大教育范围,把那些刚到无冬城的流民也纳入其中。”罗兰为她倒了杯茶,“如果只针对正式居民,他们至少要等到一年后才能接受初等教育。”
“这在目前恐怕难以办到,”书卷思索片刻后直言道,“他们人数太多,现有的教师顾不上来,教室也不够用。若按您说的实施,教育部至少得扩充两三倍人手。”
“我有一个方法,可以减少教师的压力,”罗兰顿了顿,“让他们自学。”
“自学?”
“没错,一周进行一次公开课,只教最基础的读写,其余时间通过绘有图案和读音的册子让他们自己练习,没有成绩测试,也不作强制要求,全凭自觉。”
“这……”她下意识缕了缕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可能起不到什么效果。陛下,无人督促的话,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能学会就算不错的了。”
“多半个都行,”罗兰笑道,“我只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而已。”
总会有些人不会满足于乏味低薪的工作,渴望能更快达成目标,为了避免这类人走上歧路,就必须指引他们以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提升。
在今后的招募中,要求识字的工作比例会越来越高,薪酬也比杂工要多出大截,若想尽快获得稳定居所,摆脱贫穷劳累的生活,自学读写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这个方法,也能让那些上进者早日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来。
保持一个新政权应有的活力,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断绝底层向上晋升的道路。
罗兰对此深以为然。
密集的雨水飘落在玻璃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窗外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只能通过颜色的轮廓来分辨城镇与远处的群山。
罗兰站在落地窗前,遥望雨幕下朦胧的城市,耳边依然飘荡着《爱情之城》的歌声。
他没想到三天前的戏剧首演搭配上回音的能力后,效果会如此惊人。
演出结束的瞬间全场一片寂静,观众们热泪盈眶——罗兰原以为这样的场景只会出现在后世高档的歌剧院中。哪怕稍微草根一点的电影院,都不会产生如此效果,更别提一群身处落后时代的普通民众了。
就连饱受各种催人泪下镜头轰炸的他,都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震颤。
这就是「共鸣之歌」的力量。
罗兰当然知道能鼓舞人心的歌声意味着什么——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机器不会疲惫,但人会。哪怕枪炮和弹药能不断运往战场,人也会被看不见尽头的生存压力所压倒。特别是在局势不利和伤亡惨重时,这种情绪极容易无限放大,最终导致军队丧失取胜的斗志。
历史上曾想出过许多法子来提高队伍的士气,例如尽可能让士兵吃上热食、空投冰激凌、安插政委和随军牧师等等,可这些对于罗兰来说要求都太高了点,前者非常考验后勤补给能力,后者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信念坚定又善于鼓动他人的骨干分子。
而回音的能力让他看到了提升气势的快捷途径。
虽然说起来有些荒诞,但培养成偶像确实要比其他方法来得更加可靠。
正想着,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敲响,巴罗夫走了进来。
“陛下,近日的购房统计出来了。”
“结果如何?”
“和您预料的那样,”他兴奋地将一张列表摊开在红木桌上,“自从新戏剧上演后,前往市政厅申请租借、购买住房的人数有了大幅增长,连带着婚姻登记也上涨了不少。”
“是吗?”罗兰回到桌边,查看巴罗夫的统计数据。《爱情之城》并非无的放矢的娱乐之作,除了宣扬劳动光荣和建设伟大外,它包含的另一观点便是将婚姻和安稳的居所挂起钩来。与其放任外来者慢慢产生归属感,以及让本地人通过日常接触一点点接纳这些异乡来客,不如由他来划分一个简单的标准,以促进各地流民的融合。
这个标准就是房子。
「有房子,就是自己人」——看起来十分粗暴,在非常时期却能节约大量的磨合时间。
若要获得人们的认同,想要收获自己的家庭,就得有一座住所。一旦外来者有了恒产,他们便会自觉地维护此地的一切。当然,这些理念不太适合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放进戏剧里通过故事娓娓道出才更能深入人心。
就像是钻石。
一颗永流传的经典广告词将它推到了宝石之王,结婚必备的位置上,让人完全忽略了它既不稀有,又不贵重的本质。
房子至少还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
为此,目标不能定的太遥远,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一枚金龙即可申请租借房屋,以后只需每年再支付一枚金龙作为租金即可。当缴纳租金等同于房屋售价时,屋子则自动归于租借者所有。
当然,这个目标又不能太过容易实现,哪怕是最便宜的单间也需要二十枚金龙,意味着杂工、临时工等工种需要二十多年才能买下一间——而这种屋子连十五平米都不到,只能摆下一张床、一个餐桌和一个厕所,放到后世绝对会被扣上黑心地产商的称号。
总而言之,根据巴罗夫的统计,《爱情之城》的宣传明显是成功的。
绝大部分租借申请都来自前几批抵达边陲区的流民和农奴,提出购房要求的则大多是薪酬较高的工匠和之前便携带了财产的落魄贵族,等到他们在此地居住下来,也会永远成为无冬城的一部分。
所以罗兰连下一部新戏剧的内容都想好了,主题便是结婚奋斗买大房子。
“干得不错,”他卷起列表,递给巴罗夫,“还有最近招揽流民一事也要继续扩大规模,充足的人口是无冬城发展的保障,其他任务都可以暂时为它让道。”
“是,陛下。”总管笑得翘起了胡子。
“对了,去把书卷叫来,我有事要向她交代。”
……
“陛下,您找我?”穿着白衣黑裙,一身干练的书卷走进办公室。
“我想要扩大教育范围,把那些刚到无冬城的流民也纳入其中。”罗兰为她倒了杯茶,“如果只针对正式居民,他们至少要等到一年后才能接受初等教育。”
“这在目前恐怕难以办到,”书卷思索片刻后直言道,“他们人数太多,现有的教师顾不上来,教室也不够用。若按您说的实施,教育部至少得扩充两三倍人手。”
“我有一个方法,可以减少教师的压力,”罗兰顿了顿,“让他们自学。”
“自学?”
“没错,一周进行一次公开课,只教最基础的读写,其余时间通过绘有图案和读音的册子让他们自己练习,没有成绩测试,也不作强制要求,全凭自觉。”
“这……”她下意识缕了缕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可能起不到什么效果。陛下,无人督促的话,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能学会就算不错的了。”
“多半个都行,”罗兰笑道,“我只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而已。”
总会有些人不会满足于乏味低薪的工作,渴望能更快达成目标,为了避免这类人走上歧路,就必须指引他们以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提升。
在今后的招募中,要求识字的工作比例会越来越高,薪酬也比杂工要多出大截,若想尽快获得稳定居所,摆脱贫穷劳累的生活,自学读写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这个方法,也能让那些上进者早日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来。
保持一个新政权应有的活力,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断绝底层向上晋升的道路。
罗兰对此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