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未去,依然水深火热中,先发一更,求票票支持鼓励,稍晚点再发第二更!)
判决已下,众人退堂。
杜隐言忽道:“陈道远暂且留下,你随本官走,有人要见你。”
黄县令听见,心里一凛:如果说之前只是猜测,那现在对方这番举动就是不加遮掩的表示了。
暗暗叹息一声:侄子之仇,再不能从陈三郎这边寻找突破口,只能看是否能抓住江草齐等人了……
陈三郎也不多问,随着杜学政离开衙门。
陈王氏在外面见着,不敢上前来问,微微有些担忧。
华叔安慰道:“夫人,这员大官看起来对少爷有所赏识,此番跟去,应该不是坏事。”
一行人径直出城,来到码头,见一艘大船停泊在那儿,桅杆悬挂着一面元字虎头旗。
顺着踏板登上船,见甲板上排列一队兵甲,全身披挂黑色虎纹甲胄,气势彪悍,右手整齐有致地按在腰间长刀刀柄上。令人毫不怀疑,只要一声令下,那长刀便会出鞘,斩杀目标头颅。
这是真正的精兵,上过战场,浴过鲜血,比起县城里头的那些衙役兵丁不知优胜多少。
兵甲拱卫之下,摆一张花梨木正元椅,坐一位青衫青年贵公子,金冠束发,脸上一抹笑容飞扬,说不出的潇洒自如。让人一看,便情不自禁要折服,甘愿鞍前马后地为其效命,在所不辞。
此等风姿态势,真是贵不可言。
陈三郎暗暗心惊。
杜学政踏前一步,引荐道:“公子,生员陈道远来到。”
又回头对陈三郎道:“道远,这位乃是少将军讳字‘哥舒’,还不上前参见?”
陈三郎一听,心中了然:果然是他……
元哥舒。
扬州刺史元文昌之子,元刺史有三子三女,元哥舒最幼,但最得宠爱。据说其出生之际,红光满室,异香盈鼻,有道士见兆而至,相其面目,感叹着对刺史大人说道:“此子一身贵气,不可丈量。”
陈三郎连忙上前,拱手做礼:“泾县生员陈道远见过少将军。”
杜学政见他没有跪拜,眉头一皱,觉得此子确实不通时务,眼下这么好的机会,跪拜下去,要是能得到少将军欢心,定君臣名分,那以后前程青云直上,指日可待。
元哥舒长笑一声,目光往陈三郎身上打量了一眼:“来人,给江上吟诗君摆一张椅子。”
江上吟诗君?
这说法倒新鲜……
有下人搬来一张矮板凳,陈三郎拱手谢过,坐下来,顿时感到有深邃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却不是元哥舒在观望,而是其身后坐着的一名道士。
道士身材矮胖,一张圆脸红光满面,穿着光鲜道袍,八卦图案上绣着一道显眼的青色横杠,应该是宗门标记。
他一双眸子,莹莹有光,非比寻常,望过来,仿佛能把人从里到外看个透彻,使人觉得自己像是光着身子的女子,羞涩难忍,恨不得地上有一道裂缝能钻进去。
陈三郎不禁出了冷汗。
幸好道士的目光没有停留太久,一会之后,他眼皮一磕,把目光关了起来。
元哥舒恍若不见,笑道:“当日江上有幸,听闻阁下吟诗,才情惊艳。惜元某有要务在身,不能停船一叙,深以为憾。今日得杜大人引荐,终得相见。”
陈三郎欠身道:“道远愧不敢当。”
元哥舒又道:“听说你近日遇到了些麻烦,可有碍?”
“多得学政大人秉公处理,学生才逃过一劫。”
杜隐言道:“陈道远,此事虽然你没有做错,却做急了。得罪的人多,从此以后,在泾县只怕是步履维艰。”
陈三郎面露苦笑:“学生性直,奈何?”
元哥舒淡然道:“不招人妒非英才,这也没什么。总不能因为害怕得罪人,而事事不敢言,事事不敢做。”
杜隐言忙道:“少将军所言甚是。”
元哥舒道:“道远你能耿直发声,颇得我意,可惜我要和杜大人启程返回扬州,不能与你畅谈,只好就此别过。”
陈三郎识趣,忙道:“在下告辞。”
下得船来,见不多久,大船开动,扬帆而去。
陈三郎嘴角微微露出一抹冷笑:元哥舒看着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但骨子里的豪门贵气却注定其不可能为了一首诗词就对自己看重,若是刚才自己弯膝下跪,对方或可能会从椅子上站起来,虚扶一把。
但这一跪拜,就意味着自己要认他做主。当今朝廷仍在,社稷依然,怎能随便对一人纳头便拜,认其做主,轻率定下名分?
哪怕,对方是刺史爱子,手握重权的少将军;哪怕一拜之后,自己将前程似锦,减少无数阻碍。
然而唯名与器,不可轻授予人。
如今天下,风云变化莫测,只为了眼前仕途,却将未来拱手相送,不管怎么看,都是不智之举。
大船扬帆,乘风破浪。
甲板上,元哥舒笑着问杜隐言:“杜大人,你对此子有甚看法?”
杜隐言道:“观其文章诗词,倒有些才华,但为人行事却嫌冲动了些,也许年轻吧,有点少不更事。”
元哥舒呵呵一笑:“读书人有些骨气不足为奇,此子见我,见虎威卫甲胄,能不战战兢兢,这一分胆色倒难得。”
顿一顿,转头问道士:“正阳道长,你观此子气数如何?”
那正阳道长回答:“先前贫道用望气术,望见他命气灰白隐晦,动摇不已。这个命格,呵呵,恕贫道直言,最多就一举人罢了;至于时运,倒还过得去,不过恐怕在这两三年中,也要损耗殆尽,再难上进。”
元哥舒一听,有些诧异:“竟然如此命薄?可惜了满腹才华。”
道士不以为意:“少将军,古往今来,多才命贱者不胜枚举,君不见当朝柳卿相否?”
这柳卿相乃当朝著名才子,一生惊才绝艳,诗词广为流传,有“凡有井水饮处,皆有歌柳词”之后。其曾考到进士,但为人放荡不羁,仕途坎坷,最大只做到个员外郎,然后便每况愈下,终生潦倒,死时甚至需要歌妓捐钱才能入棺下葬,落魄至斯。
杜隐言附和道:“道长所言不错,持才傲物,却往往是取死之道。”
元哥舒点点头:“也罢,不说他了。”
这是要将陈三郎排除掉,此时就算陈三郎跪拜在他脚下,只怕都不会再被容纳进圈子。
正阳道长忽道:“少将军,贫道昨日之卦,经过计算终于有了些眉目。”
元哥舒精神一振:“请道长指点。”
“九月,洞庭湖,当有莫大机缘。至于机缘为何,就得看少将军时运了。”
元哥舒喃喃道:“九月,洞庭湖……”眼眸掠过精光,双手握拳:“这份机缘,本公子拿定了。谁敢来抢,必斩之!”
C
判决已下,众人退堂。
杜隐言忽道:“陈道远暂且留下,你随本官走,有人要见你。”
黄县令听见,心里一凛:如果说之前只是猜测,那现在对方这番举动就是不加遮掩的表示了。
暗暗叹息一声:侄子之仇,再不能从陈三郎这边寻找突破口,只能看是否能抓住江草齐等人了……
陈三郎也不多问,随着杜学政离开衙门。
陈王氏在外面见着,不敢上前来问,微微有些担忧。
华叔安慰道:“夫人,这员大官看起来对少爷有所赏识,此番跟去,应该不是坏事。”
一行人径直出城,来到码头,见一艘大船停泊在那儿,桅杆悬挂着一面元字虎头旗。
顺着踏板登上船,见甲板上排列一队兵甲,全身披挂黑色虎纹甲胄,气势彪悍,右手整齐有致地按在腰间长刀刀柄上。令人毫不怀疑,只要一声令下,那长刀便会出鞘,斩杀目标头颅。
这是真正的精兵,上过战场,浴过鲜血,比起县城里头的那些衙役兵丁不知优胜多少。
兵甲拱卫之下,摆一张花梨木正元椅,坐一位青衫青年贵公子,金冠束发,脸上一抹笑容飞扬,说不出的潇洒自如。让人一看,便情不自禁要折服,甘愿鞍前马后地为其效命,在所不辞。
此等风姿态势,真是贵不可言。
陈三郎暗暗心惊。
杜学政踏前一步,引荐道:“公子,生员陈道远来到。”
又回头对陈三郎道:“道远,这位乃是少将军讳字‘哥舒’,还不上前参见?”
陈三郎一听,心中了然:果然是他……
元哥舒。
扬州刺史元文昌之子,元刺史有三子三女,元哥舒最幼,但最得宠爱。据说其出生之际,红光满室,异香盈鼻,有道士见兆而至,相其面目,感叹着对刺史大人说道:“此子一身贵气,不可丈量。”
陈三郎连忙上前,拱手做礼:“泾县生员陈道远见过少将军。”
杜学政见他没有跪拜,眉头一皱,觉得此子确实不通时务,眼下这么好的机会,跪拜下去,要是能得到少将军欢心,定君臣名分,那以后前程青云直上,指日可待。
元哥舒长笑一声,目光往陈三郎身上打量了一眼:“来人,给江上吟诗君摆一张椅子。”
江上吟诗君?
这说法倒新鲜……
有下人搬来一张矮板凳,陈三郎拱手谢过,坐下来,顿时感到有深邃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却不是元哥舒在观望,而是其身后坐着的一名道士。
道士身材矮胖,一张圆脸红光满面,穿着光鲜道袍,八卦图案上绣着一道显眼的青色横杠,应该是宗门标记。
他一双眸子,莹莹有光,非比寻常,望过来,仿佛能把人从里到外看个透彻,使人觉得自己像是光着身子的女子,羞涩难忍,恨不得地上有一道裂缝能钻进去。
陈三郎不禁出了冷汗。
幸好道士的目光没有停留太久,一会之后,他眼皮一磕,把目光关了起来。
元哥舒恍若不见,笑道:“当日江上有幸,听闻阁下吟诗,才情惊艳。惜元某有要务在身,不能停船一叙,深以为憾。今日得杜大人引荐,终得相见。”
陈三郎欠身道:“道远愧不敢当。”
元哥舒又道:“听说你近日遇到了些麻烦,可有碍?”
“多得学政大人秉公处理,学生才逃过一劫。”
杜隐言道:“陈道远,此事虽然你没有做错,却做急了。得罪的人多,从此以后,在泾县只怕是步履维艰。”
陈三郎面露苦笑:“学生性直,奈何?”
元哥舒淡然道:“不招人妒非英才,这也没什么。总不能因为害怕得罪人,而事事不敢言,事事不敢做。”
杜隐言忙道:“少将军所言甚是。”
元哥舒道:“道远你能耿直发声,颇得我意,可惜我要和杜大人启程返回扬州,不能与你畅谈,只好就此别过。”
陈三郎识趣,忙道:“在下告辞。”
下得船来,见不多久,大船开动,扬帆而去。
陈三郎嘴角微微露出一抹冷笑:元哥舒看着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但骨子里的豪门贵气却注定其不可能为了一首诗词就对自己看重,若是刚才自己弯膝下跪,对方或可能会从椅子上站起来,虚扶一把。
但这一跪拜,就意味着自己要认他做主。当今朝廷仍在,社稷依然,怎能随便对一人纳头便拜,认其做主,轻率定下名分?
哪怕,对方是刺史爱子,手握重权的少将军;哪怕一拜之后,自己将前程似锦,减少无数阻碍。
然而唯名与器,不可轻授予人。
如今天下,风云变化莫测,只为了眼前仕途,却将未来拱手相送,不管怎么看,都是不智之举。
大船扬帆,乘风破浪。
甲板上,元哥舒笑着问杜隐言:“杜大人,你对此子有甚看法?”
杜隐言道:“观其文章诗词,倒有些才华,但为人行事却嫌冲动了些,也许年轻吧,有点少不更事。”
元哥舒呵呵一笑:“读书人有些骨气不足为奇,此子见我,见虎威卫甲胄,能不战战兢兢,这一分胆色倒难得。”
顿一顿,转头问道士:“正阳道长,你观此子气数如何?”
那正阳道长回答:“先前贫道用望气术,望见他命气灰白隐晦,动摇不已。这个命格,呵呵,恕贫道直言,最多就一举人罢了;至于时运,倒还过得去,不过恐怕在这两三年中,也要损耗殆尽,再难上进。”
元哥舒一听,有些诧异:“竟然如此命薄?可惜了满腹才华。”
道士不以为意:“少将军,古往今来,多才命贱者不胜枚举,君不见当朝柳卿相否?”
这柳卿相乃当朝著名才子,一生惊才绝艳,诗词广为流传,有“凡有井水饮处,皆有歌柳词”之后。其曾考到进士,但为人放荡不羁,仕途坎坷,最大只做到个员外郎,然后便每况愈下,终生潦倒,死时甚至需要歌妓捐钱才能入棺下葬,落魄至斯。
杜隐言附和道:“道长所言不错,持才傲物,却往往是取死之道。”
元哥舒点点头:“也罢,不说他了。”
这是要将陈三郎排除掉,此时就算陈三郎跪拜在他脚下,只怕都不会再被容纳进圈子。
正阳道长忽道:“少将军,贫道昨日之卦,经过计算终于有了些眉目。”
元哥舒精神一振:“请道长指点。”
“九月,洞庭湖,当有莫大机缘。至于机缘为何,就得看少将军时运了。”
元哥舒喃喃道:“九月,洞庭湖……”眼眸掠过精光,双手握拳:“这份机缘,本公子拿定了。谁敢来抢,必斩之!”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