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在北京银轮宾馆,中俄双方就苏-27飞机生产线和发动机大修线引进项目的最终谈判举行。
俄方来了一个3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包括各级官员。领头人当然还是格里申。谢部长是中方主谈和代表团副团长。双方领导层都下了死命令,必须谈成。
格里申城府极深,虽然上级给他的压力不小,但他表面上依旧不紧不慢。谢部长也是一样,总是略带微笑,对所有不符合中方利益的提议一概礼貌拒绝。
由于其他协议细节在刘副主席访俄时已经确定,最后只剩总价、付款比例和进度了。总价大概20亿美元左右,双方报价大概差个3亿。当然不仅是总价,如此大的金额,付款比例提高几个百分点,就是上千万美元,早一天付款,也就意味着损失一天的利息。对于当时外汇储备也就700多亿美元的中国来说,能省一点就省一点,那可都是中国百姓的血汗钱,大方不得。
谈了几天,毫无进展。直到俄方代表团准备启程回国的前一天,仍然没有达成协议。
在这天中午,谢部长、朱部长和龙镇海商量。这次俄方来这么多要员,有军方的,有财政部的,有银行的,还有外贸部的,一定是希望能谈成的。
“不然来这么多人干嘛?又不是游览长城。”谢部长说,“对吧?!”
“嗯!”朱部长说,“不过还是要以防万一。俄罗斯中央政府肯定需要这笔钱,就他们目前的经济状况,都快破产了。”
龙镇海也觉得是,屋漏偏逢连夜雨,1994年俄罗斯又爆发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北极熊又被放了一次血。别说20亿,10亿美元对俄罗斯都算是巨款。
所以三个人定了严守防线的谈判策略,绝不主动松口。
第二天早上8时,双方开展最后一轮谈判。
俄方是客人,所以客人先提条件。格里申拿出一个方案,他称之为最终方案,谢部长一看,和之前被中方否定的方案没多少区别,于是坚决给顶回去了。
谢部长和格里申面对面。此时双方都有一个信念,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为了调节气氛,格里申和谢部长不时的开点小玩笑,可好像双方都没人笑,挺尴尬的,只好对坐相峙。谈判大厅里的气氛异常压抑。双方代表就这么坐着,给对方传递无声的压力。
静坐了好久,除了中间有内急上厕所的外,其他人都是稳稳不动。两边传话报信的人不停往来于谈判大厅和电话机之间,给一片寂静的大厅带来了不间断的脚步声。
这时候,秘书悄悄跑到谢部长身边耳语了一句。
“俄国人不停地和使馆通话,汇报进度。可能是使馆的参赞发了脾气,说回莫斯科的计划不能变,要格里申加快谈判进度。”
谢部长一听,心里更加有数了,这下十拿九稳了。
可格里申看起来仍旧不动声色。谢部长试着提了几个变化不太大的方案,都被格里申直接拒绝了。
这时候已经到了10点钟。秘书又跑过来对谢部长小声说:
“俄罗斯代表团已经开始装行李了!”
谢部长心里咯噔一下,老毛子真的要走?还是在演戏?这要真走了,自己责任可就大了!
这时除了仍在谈判的俄方人员,其他俄方代表团成员已经坐上车,准备去机场,他们的专机起飞时间定在12点。
但表面上谢部长眼睛都不眨一下。朱部长也是一样。龙镇海用眼角斜瞄了身边的谢部长一眼,看到领导纹丝不动,自己也就这么直挺挺的坐着,双手放在腿上,水也不喝。
过了半小时,秘书又跑到谢部长身边。
“俄方代表团到机场了,行李开始装机,他们在安检了!”
又过了一会,俄方人员已经登机。
谢部长还是老样子。
快到12点的时候,秘书走到谢部长身边,“团长着急了,让我告诉你,看来俄国人真的要走了,该亮底了!”
这时候俄方也有人走到格里申身边,耳语了几句,估计是告诉他登机的事情的。格里申听完,挥挥手就让他下去了,自己还是坐着不动。
谢部长此刻心里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万一这次谈不成,以后再想继续,可就非常被动了。到时候不是多花美元的事,而是延迟了装备生产和交付的时间,几个月就白白浪费了,自己不就是罪人了吗?!怎么对得起八十岁还跑到俄罗斯去谈判的刘副主席!
可是谢部长转念一想,格里申这个老狐狸,从当初引进苏-27谈判开始,就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也不可能放过今天达成协议的机会。可是这老狐狸心理素质太好了,再急的事,表面是也绝不会有半点波澜,再挺挺!一定会有转机!
这时候翻译实在憋不住了,起身去厕所了。
过了一会,俄方一位代表走到格里申身边,看中方翻译不在,就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也没太压低声音。
龙镇海听到了,他说的是:“国防部要求不得回国,留下来继续谈判,必须谈成!”
龙镇海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他悄悄地把桌面下的手挪到谢部长大腿上,捏了一下。
谢部长心领神会,接着等。
十分钟后,秘书走到谢部长身边:“俄方代表团行李从飞机上卸下来了。”
这时候,中方三个核心人物都知道,俄国人服软了,心里各自暗暗长出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如果再拖个几分钟,说不定谢部长这边就坚持不住了。
几乎同时,格里申手撑着桌子站了起来。
“谢部长,我的代表团决定留下来,继续完成我们的工作,不过我建议先休息两个小时。”
谢部长顺水推舟,表示同意,“听从您的建议,格里申将军。现在已经是中午了,我们都还没吃午饭呢!”其实再不站起来活动一会,这腿都要麻了。
下午4时,双方代表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格里申又提出了一个方案,在谢部长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是无论是总价,付款比例还是进度,都在中方预设的底线之内。
意料之中是,从得知俄罗斯代表团卸行李那一刻开始,谢部长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事后得知,俄方没有想到中方居然如此强硬,内部先乱了阵脚。国防部临时撤销了当天返回莫斯科的计划,30多个已经上飞机等待起飞的代表团成员全部返回宾馆。当然,协议达成后,作为奖励,国防部同意中方带他们四处玩玩,也不用着急回来了。
当天原则协议谈判结束,刘副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招待双方代表团。格里申喝的酩酊大醉。第二天本来安排俄方代表团游览故宫,可是一整天都没见到他。
格里申在俄国大使馆睡了整整一天。
1996年12月,俄副总理波雷纳科夫访华,双方正式签署苏-27生产线和发动机大修线引进的政府间协议和商务协议。此时的沈阳飞机制造厂,来自大连的建筑师正在加班加点的指导工人们进行厂房施工。在此之前的4月和7月,现汇购买的第二批24架苏-27飞抵广东,装备空2师,也成就了后者“南霸天”的美名。
1998年12月16日,中国自行组装的第一架苏-27首飞成功,中方代号为歼-11,2002年左右生产线正式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时间距离生产线开工正好5年,说明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2001年底,发动机大修线在中航一集团614所竣工。
此后,在歼-11的基础上,中方相继发展了歼-11A、歼-11B、歼-11BS、歼-11D、歼-16,还有根据歼-11B技术,结合T-10K研制成功的歼-15。西蒙诺夫当年的得意作品,没想到会在中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而当初协议定好的200架苏-27,实际上中方在接收了95套散件之后,就没再要了,因为当初定的苏-27,技术状态早已跟不上发展的趋势,中方索性另起炉灶,专心生产自己的改进型号。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协议正式签署当天,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庆祝。席间格里申找到谢部长:“谢!来,我们干杯!”干杯两个字,格里申说的是中文。
谢部长马上倒了一杯茅台,和格里申碰了一下,随后一饮而尽。
“谢!虽然你让我的谈判生涯不太圆满的结束了,但我还是要向您致敬!您是我碰到的,最安静,最可怕的对手!”格里申冲谢部长伸出大拇指,可能指的就是银轮宾馆的那次谈判。
谢部长心里说,其实那次我差点就输了,您格里申也确实够厉害的,当然嘴上还是要客气一下:“哪里!您这么大年纪和我谈,本来就有点吃亏吗!怎么,您要退休了?”
格里申点点头,拿着酒瓶倒满杯子,自顾自的喝了起来,“是啊,这个协议签完,我就退休了,70多啦,没力气了!但是我们的合作还要继续。您要是来莫斯科,记得一定要来找我,不然我的退休生活会很寂寞的,哈哈!”
“一定一定!”谢部长拍拍格里申的肩膀,“现在,我们算是老朋友喽!”
格里申也搂着谢部长的肩膀:“对!老朋友!哎,谢,朱部长刚才我碰到了,可你以前还有一个副手,长得挺高大英俊的一个小伙子,怎么今天没来?”
谢部长知道,格里申说的是龙镇海。他心想,就是因为这小子懂俄语,才让我当年胜了你一招!
“他啊!还有其他秘密任务呢!”
俄方来了一个3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包括各级官员。领头人当然还是格里申。谢部长是中方主谈和代表团副团长。双方领导层都下了死命令,必须谈成。
格里申城府极深,虽然上级给他的压力不小,但他表面上依旧不紧不慢。谢部长也是一样,总是略带微笑,对所有不符合中方利益的提议一概礼貌拒绝。
由于其他协议细节在刘副主席访俄时已经确定,最后只剩总价、付款比例和进度了。总价大概20亿美元左右,双方报价大概差个3亿。当然不仅是总价,如此大的金额,付款比例提高几个百分点,就是上千万美元,早一天付款,也就意味着损失一天的利息。对于当时外汇储备也就700多亿美元的中国来说,能省一点就省一点,那可都是中国百姓的血汗钱,大方不得。
谈了几天,毫无进展。直到俄方代表团准备启程回国的前一天,仍然没有达成协议。
在这天中午,谢部长、朱部长和龙镇海商量。这次俄方来这么多要员,有军方的,有财政部的,有银行的,还有外贸部的,一定是希望能谈成的。
“不然来这么多人干嘛?又不是游览长城。”谢部长说,“对吧?!”
“嗯!”朱部长说,“不过还是要以防万一。俄罗斯中央政府肯定需要这笔钱,就他们目前的经济状况,都快破产了。”
龙镇海也觉得是,屋漏偏逢连夜雨,1994年俄罗斯又爆发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北极熊又被放了一次血。别说20亿,10亿美元对俄罗斯都算是巨款。
所以三个人定了严守防线的谈判策略,绝不主动松口。
第二天早上8时,双方开展最后一轮谈判。
俄方是客人,所以客人先提条件。格里申拿出一个方案,他称之为最终方案,谢部长一看,和之前被中方否定的方案没多少区别,于是坚决给顶回去了。
谢部长和格里申面对面。此时双方都有一个信念,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为了调节气氛,格里申和谢部长不时的开点小玩笑,可好像双方都没人笑,挺尴尬的,只好对坐相峙。谈判大厅里的气氛异常压抑。双方代表就这么坐着,给对方传递无声的压力。
静坐了好久,除了中间有内急上厕所的外,其他人都是稳稳不动。两边传话报信的人不停往来于谈判大厅和电话机之间,给一片寂静的大厅带来了不间断的脚步声。
这时候,秘书悄悄跑到谢部长身边耳语了一句。
“俄国人不停地和使馆通话,汇报进度。可能是使馆的参赞发了脾气,说回莫斯科的计划不能变,要格里申加快谈判进度。”
谢部长一听,心里更加有数了,这下十拿九稳了。
可格里申看起来仍旧不动声色。谢部长试着提了几个变化不太大的方案,都被格里申直接拒绝了。
这时候已经到了10点钟。秘书又跑过来对谢部长小声说:
“俄罗斯代表团已经开始装行李了!”
谢部长心里咯噔一下,老毛子真的要走?还是在演戏?这要真走了,自己责任可就大了!
这时除了仍在谈判的俄方人员,其他俄方代表团成员已经坐上车,准备去机场,他们的专机起飞时间定在12点。
但表面上谢部长眼睛都不眨一下。朱部长也是一样。龙镇海用眼角斜瞄了身边的谢部长一眼,看到领导纹丝不动,自己也就这么直挺挺的坐着,双手放在腿上,水也不喝。
过了半小时,秘书又跑到谢部长身边。
“俄方代表团到机场了,行李开始装机,他们在安检了!”
又过了一会,俄方人员已经登机。
谢部长还是老样子。
快到12点的时候,秘书走到谢部长身边,“团长着急了,让我告诉你,看来俄国人真的要走了,该亮底了!”
这时候俄方也有人走到格里申身边,耳语了几句,估计是告诉他登机的事情的。格里申听完,挥挥手就让他下去了,自己还是坐着不动。
谢部长此刻心里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万一这次谈不成,以后再想继续,可就非常被动了。到时候不是多花美元的事,而是延迟了装备生产和交付的时间,几个月就白白浪费了,自己不就是罪人了吗?!怎么对得起八十岁还跑到俄罗斯去谈判的刘副主席!
可是谢部长转念一想,格里申这个老狐狸,从当初引进苏-27谈判开始,就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也不可能放过今天达成协议的机会。可是这老狐狸心理素质太好了,再急的事,表面是也绝不会有半点波澜,再挺挺!一定会有转机!
这时候翻译实在憋不住了,起身去厕所了。
过了一会,俄方一位代表走到格里申身边,看中方翻译不在,就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也没太压低声音。
龙镇海听到了,他说的是:“国防部要求不得回国,留下来继续谈判,必须谈成!”
龙镇海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他悄悄地把桌面下的手挪到谢部长大腿上,捏了一下。
谢部长心领神会,接着等。
十分钟后,秘书走到谢部长身边:“俄方代表团行李从飞机上卸下来了。”
这时候,中方三个核心人物都知道,俄国人服软了,心里各自暗暗长出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如果再拖个几分钟,说不定谢部长这边就坚持不住了。
几乎同时,格里申手撑着桌子站了起来。
“谢部长,我的代表团决定留下来,继续完成我们的工作,不过我建议先休息两个小时。”
谢部长顺水推舟,表示同意,“听从您的建议,格里申将军。现在已经是中午了,我们都还没吃午饭呢!”其实再不站起来活动一会,这腿都要麻了。
下午4时,双方代表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格里申又提出了一个方案,在谢部长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是无论是总价,付款比例还是进度,都在中方预设的底线之内。
意料之中是,从得知俄罗斯代表团卸行李那一刻开始,谢部长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事后得知,俄方没有想到中方居然如此强硬,内部先乱了阵脚。国防部临时撤销了当天返回莫斯科的计划,30多个已经上飞机等待起飞的代表团成员全部返回宾馆。当然,协议达成后,作为奖励,国防部同意中方带他们四处玩玩,也不用着急回来了。
当天原则协议谈判结束,刘副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招待双方代表团。格里申喝的酩酊大醉。第二天本来安排俄方代表团游览故宫,可是一整天都没见到他。
格里申在俄国大使馆睡了整整一天。
1996年12月,俄副总理波雷纳科夫访华,双方正式签署苏-27生产线和发动机大修线引进的政府间协议和商务协议。此时的沈阳飞机制造厂,来自大连的建筑师正在加班加点的指导工人们进行厂房施工。在此之前的4月和7月,现汇购买的第二批24架苏-27飞抵广东,装备空2师,也成就了后者“南霸天”的美名。
1998年12月16日,中国自行组装的第一架苏-27首飞成功,中方代号为歼-11,2002年左右生产线正式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时间距离生产线开工正好5年,说明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2001年底,发动机大修线在中航一集团614所竣工。
此后,在歼-11的基础上,中方相继发展了歼-11A、歼-11B、歼-11BS、歼-11D、歼-16,还有根据歼-11B技术,结合T-10K研制成功的歼-15。西蒙诺夫当年的得意作品,没想到会在中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而当初协议定好的200架苏-27,实际上中方在接收了95套散件之后,就没再要了,因为当初定的苏-27,技术状态早已跟不上发展的趋势,中方索性另起炉灶,专心生产自己的改进型号。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协议正式签署当天,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庆祝。席间格里申找到谢部长:“谢!来,我们干杯!”干杯两个字,格里申说的是中文。
谢部长马上倒了一杯茅台,和格里申碰了一下,随后一饮而尽。
“谢!虽然你让我的谈判生涯不太圆满的结束了,但我还是要向您致敬!您是我碰到的,最安静,最可怕的对手!”格里申冲谢部长伸出大拇指,可能指的就是银轮宾馆的那次谈判。
谢部长心里说,其实那次我差点就输了,您格里申也确实够厉害的,当然嘴上还是要客气一下:“哪里!您这么大年纪和我谈,本来就有点吃亏吗!怎么,您要退休了?”
格里申点点头,拿着酒瓶倒满杯子,自顾自的喝了起来,“是啊,这个协议签完,我就退休了,70多啦,没力气了!但是我们的合作还要继续。您要是来莫斯科,记得一定要来找我,不然我的退休生活会很寂寞的,哈哈!”
“一定一定!”谢部长拍拍格里申的肩膀,“现在,我们算是老朋友喽!”
格里申也搂着谢部长的肩膀:“对!老朋友!哎,谢,朱部长刚才我碰到了,可你以前还有一个副手,长得挺高大英俊的一个小伙子,怎么今天没来?”
谢部长知道,格里申说的是龙镇海。他心想,就是因为这小子懂俄语,才让我当年胜了你一招!
“他啊!还有其他秘密任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