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朝中局势不明
他微微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和丰开城,瘟疫得以解除,他两个多月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此时,大乾京城,朝上。
左相出列,恭首报道:“皇上,前方捷报,和丰城瘟疫已经解决,实乃大幸也,微臣以为,如今该让安王出兵,一鼓作气拿下霍宏瞻,夺回边城,以正大乾天威,还请皇上即刻下旨。”
右相闻言也出列附和:“霍宏瞻抢杀掠夺我大乾百姓,实在是令微臣震愤,微臣同意左相的话,也请皇上即刻下旨,捉拿霍宏瞻,就地正法!”
左相与右相平日里纷争颇多,但在某些时刻却是格外团结。
两相此言一出,徐尚书便立即出列,禀道:“皇上,魏临将军信中有报,和丰资粮不足,严寒冬日,于出兵不利,臣在此恳请皇上,尽快拨放粮资,以稳行军之根本!”
“他们多延一日,便要多一分粮资!”右相拧着眉头,带着呵斥的语气说道:“刘太医前往和丰城赈疫时,就已经带去了一批物资,这才多久,便又要伸手要物资,难不成行军打仗之人,就只会吃着军饷不干活?”
徐尚书一听这话,心中登时腾起一股怒气,他愤愤的看向乾帝,凛义道:“皇上,和丰城被霍宏瞻占领之时就已经被搜刮了不少民资,后又暴发了一场瘟疫,和丰城的百姓早已经苦不堪言,食不裹腹,安王不仅要顾及百姓的温饱,开仓放粮,还要让士兵饿着肚子行军打仗,饶是再强壮的将士,也经不起这番折腾啊!”
乾帝正坐在金銮宝座上,眉头微拧,眸中眼光淡淡,没有任何表态的看着朝下的众人争吵。
谁也不知道乾帝的心里在想什么,徐尚书的话说完,殿中陷入了片刻的寂静。
就在这时,一直观察着形势的平伯侯府突然开口,意味不明的说了一句:“和丰封城,谁知道安王是不是真的开仓放粮?谁又知道里面的百姓,是不是真的因为瘟疫而死?”
徐尚头老眸一拧:“侯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平伯侯垂着眼眸出列,温声道:“皇上,微臣以为,要继续拨放粮资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大乾国库又不是为了安王行军打仗而储备的,既然徐尚书这般忧国忧民,便让徐尚书出部分物资,以助安王剿杀逆贼,臣想,徐尚书绝不会不同意的。”说话间,他眸光狡黠的看了徐尚书一眼,气得徐尚书一口怒气郁结在心。
“哼!若能将霍宏瞻剿拿,臣出些物资又当何妨?若此举能让皇上满意,臣无怨无悔!”徐尚书的语气中满含怒火,却果断得让人生不起丝毫怀疑!
他气的是,边界将士在战场拼杀,连吃个饱饭都成问题,他们却在京中质疑安王,简直岂有此理!
“臣也愿意出部分物资!”蓦然间,宗正寺吕国胜卿出列,恭首说道。
徐尚书眸中划过一抹欣慰,还好,朝中并不全都是迂腐之人!
平伯侯见此,又是垂眸恭首:“皇上,徐尚书与吕大人此举令臣钦佩,臣也愿意交出白银千两,以作购置军需所用,只是皇上,朝臣均能出资拨粮,安王妃却一直闭门不出,照理说,安王出征缺粮,最应该出力的,便是担心安王的安王妃才是。”
说到安王府,朝中太子与顺王齐齐眸光一闪,却按着一股劲,谁也不愿意先出头,沉默不语。
“安王已经出征在外,你竟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徐尚书气不打一处来,怒道:“你怎能如此厚颜无耻!”不仅要人家替国家出兵打仗,还要让别人自己出资出粮,这是何等的让人心寒!
“安王也是皇上的臣民,安王妃为皇上分忧,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平伯侯垂着眸,不疾不愉的说道。
“你也是皇上的臣民,你怎么不去领兵打仗!”徐尚书被气得语无伦次的说了一句。
“在其位,谋其政,我是文臣,怎么能跟安王相提并论?照徐尚书的说法,你不也没有领兵打仗吗?”平伯侯似笑非笑的看着徐尚书,说道。
徐尚书愤恨的拧紧拳头,却生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小人!简直小人!
朝中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小人,在将士们为了大乾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在这期间从中作梗!
“太子,你有什么看法?”乾帝眸光不乱,看向太子,问道。
太子当即拱手,说道:“回父皇,儿臣觉得,平伯侯说的也不无道理,安王出征在外,安王妃就开始自闭门户,明面上虽说是为了安王祈祷求福,可外人未必会这般看,与其这般,还不如让安王妃带头出资,以作榜样,如此一来,朝中大臣再续集物资,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为了舒暮云手中的兵权,他跟顺王斗得如火如荼,可她却事不关己的窝在安王府,这让他心里憋着一口气,无处发泄!
“顺王,你觉得呢?”乾帝又问。
南宫云凌不觉心中冷笑,乾帝每次这么问的时候,其实他心里早就已经有了想法,他余光扫了一眼乾帝的脸,顺着他的心意笑道:“儿臣同意皇兄的话。”
说完,又话峰一转:“不过,若是这般的话,儿臣担心城中会出现什么不好的谣言,毕竟非常时期,父皇若是直接向安王府征粮……”后面的话,不言而喻。
想到那一万五的骑兵,南宫云凌微垂的面容唇角微勾,他就只能帮到这了,即便他这般说,安王府也是横在父皇心中的一根刺。
不仅父皇想拔掉,就连太子也在对那一万五的兵权虎视眈眈,舒暮云,别以为你躲进安王府不出来就能自保,朝中要你死的人,不止太子一个!
“嗯,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乾帝象征性的说了一句,起身拂手:“此事,容朕好好想想,明日再作定夺。”
这话,便是要退朝了。
殿中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徐尚书老眸拧紧,不得不就此作罢,边关战事吃紧,北靖王已经与霍宏瞻联手,偏偏在这种不容疑迟的情况下,一日拖一日。
他微微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和丰开城,瘟疫得以解除,他两个多月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此时,大乾京城,朝上。
左相出列,恭首报道:“皇上,前方捷报,和丰城瘟疫已经解决,实乃大幸也,微臣以为,如今该让安王出兵,一鼓作气拿下霍宏瞻,夺回边城,以正大乾天威,还请皇上即刻下旨。”
右相闻言也出列附和:“霍宏瞻抢杀掠夺我大乾百姓,实在是令微臣震愤,微臣同意左相的话,也请皇上即刻下旨,捉拿霍宏瞻,就地正法!”
左相与右相平日里纷争颇多,但在某些时刻却是格外团结。
两相此言一出,徐尚书便立即出列,禀道:“皇上,魏临将军信中有报,和丰资粮不足,严寒冬日,于出兵不利,臣在此恳请皇上,尽快拨放粮资,以稳行军之根本!”
“他们多延一日,便要多一分粮资!”右相拧着眉头,带着呵斥的语气说道:“刘太医前往和丰城赈疫时,就已经带去了一批物资,这才多久,便又要伸手要物资,难不成行军打仗之人,就只会吃着军饷不干活?”
徐尚书一听这话,心中登时腾起一股怒气,他愤愤的看向乾帝,凛义道:“皇上,和丰城被霍宏瞻占领之时就已经被搜刮了不少民资,后又暴发了一场瘟疫,和丰城的百姓早已经苦不堪言,食不裹腹,安王不仅要顾及百姓的温饱,开仓放粮,还要让士兵饿着肚子行军打仗,饶是再强壮的将士,也经不起这番折腾啊!”
乾帝正坐在金銮宝座上,眉头微拧,眸中眼光淡淡,没有任何表态的看着朝下的众人争吵。
谁也不知道乾帝的心里在想什么,徐尚书的话说完,殿中陷入了片刻的寂静。
就在这时,一直观察着形势的平伯侯府突然开口,意味不明的说了一句:“和丰封城,谁知道安王是不是真的开仓放粮?谁又知道里面的百姓,是不是真的因为瘟疫而死?”
徐尚头老眸一拧:“侯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平伯侯垂着眼眸出列,温声道:“皇上,微臣以为,要继续拨放粮资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大乾国库又不是为了安王行军打仗而储备的,既然徐尚书这般忧国忧民,便让徐尚书出部分物资,以助安王剿杀逆贼,臣想,徐尚书绝不会不同意的。”说话间,他眸光狡黠的看了徐尚书一眼,气得徐尚书一口怒气郁结在心。
“哼!若能将霍宏瞻剿拿,臣出些物资又当何妨?若此举能让皇上满意,臣无怨无悔!”徐尚书的语气中满含怒火,却果断得让人生不起丝毫怀疑!
他气的是,边界将士在战场拼杀,连吃个饱饭都成问题,他们却在京中质疑安王,简直岂有此理!
“臣也愿意出部分物资!”蓦然间,宗正寺吕国胜卿出列,恭首说道。
徐尚书眸中划过一抹欣慰,还好,朝中并不全都是迂腐之人!
平伯侯见此,又是垂眸恭首:“皇上,徐尚书与吕大人此举令臣钦佩,臣也愿意交出白银千两,以作购置军需所用,只是皇上,朝臣均能出资拨粮,安王妃却一直闭门不出,照理说,安王出征缺粮,最应该出力的,便是担心安王的安王妃才是。”
说到安王府,朝中太子与顺王齐齐眸光一闪,却按着一股劲,谁也不愿意先出头,沉默不语。
“安王已经出征在外,你竟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徐尚书气不打一处来,怒道:“你怎能如此厚颜无耻!”不仅要人家替国家出兵打仗,还要让别人自己出资出粮,这是何等的让人心寒!
“安王也是皇上的臣民,安王妃为皇上分忧,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平伯侯垂着眸,不疾不愉的说道。
“你也是皇上的臣民,你怎么不去领兵打仗!”徐尚书被气得语无伦次的说了一句。
“在其位,谋其政,我是文臣,怎么能跟安王相提并论?照徐尚书的说法,你不也没有领兵打仗吗?”平伯侯似笑非笑的看着徐尚书,说道。
徐尚书愤恨的拧紧拳头,却生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小人!简直小人!
朝中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小人,在将士们为了大乾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在这期间从中作梗!
“太子,你有什么看法?”乾帝眸光不乱,看向太子,问道。
太子当即拱手,说道:“回父皇,儿臣觉得,平伯侯说的也不无道理,安王出征在外,安王妃就开始自闭门户,明面上虽说是为了安王祈祷求福,可外人未必会这般看,与其这般,还不如让安王妃带头出资,以作榜样,如此一来,朝中大臣再续集物资,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为了舒暮云手中的兵权,他跟顺王斗得如火如荼,可她却事不关己的窝在安王府,这让他心里憋着一口气,无处发泄!
“顺王,你觉得呢?”乾帝又问。
南宫云凌不觉心中冷笑,乾帝每次这么问的时候,其实他心里早就已经有了想法,他余光扫了一眼乾帝的脸,顺着他的心意笑道:“儿臣同意皇兄的话。”
说完,又话峰一转:“不过,若是这般的话,儿臣担心城中会出现什么不好的谣言,毕竟非常时期,父皇若是直接向安王府征粮……”后面的话,不言而喻。
想到那一万五的骑兵,南宫云凌微垂的面容唇角微勾,他就只能帮到这了,即便他这般说,安王府也是横在父皇心中的一根刺。
不仅父皇想拔掉,就连太子也在对那一万五的兵权虎视眈眈,舒暮云,别以为你躲进安王府不出来就能自保,朝中要你死的人,不止太子一个!
“嗯,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乾帝象征性的说了一句,起身拂手:“此事,容朕好好想想,明日再作定夺。”
这话,便是要退朝了。
殿中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徐尚书老眸拧紧,不得不就此作罢,边关战事吃紧,北靖王已经与霍宏瞻联手,偏偏在这种不容疑迟的情况下,一日拖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