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可能云想想免费出演,他还指望着云想想呢。
牧勤的电影从来不缺演员,看高裘和露华浓争得这么厉害就知道。
不过牧勤还是看重云想想和华耀的合作,早就属意邀请云想想,只不过投资方那边觉得云想想太年轻,或许驾驭不了这样的角色。
这个女主角几乎没有什么台词,镜头多,但都是眼神戏,需要非常细腻老道的演员。
经过几重筛选,他们其实最属意的就是高裘和露华浓,内部开了几场会议,更偏向露华浓。
高裘的长相不符合这个角色,反而是露华浓更有这个角色的味道。
只不过露华浓这次不知道怎么得罪了高裘,得罪狠了,高裘用了手段,都不用陆晋开口,投资商那边多数把露华浓给除名,他们现在才又紧锣密鼓找人。
陆晋又提出女主角需要他首肯,推荐了云想想,他们先联系了贺惟,这才找上了云想想。
确定了云想想要加盟,贺惟就和牧勤他们的人谈片酬,云想想对此有点心里打鼓。
贺惟给云想想开了分账权,估摸着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没有接触云想想,也有这个考量。
从《九色》到《飞上枝头》再到现在已经签约的《君臣》,都是保底分账权。
其中《九色》保底是十五亿,《飞上枝头》最高是二十五亿,《君臣》也是十五亿。
“回去考虑考虑,我的条件不会更改。”牧勤送他们离开之前,对贺惟说。
云想想知道这是没谈成,不过依然笑着和他们挥手。
车子开出一段距离,贺惟才说:“他们咬定30亿。”
云想想吓得眼睛一阵呆滞:“惟哥你说多少?”
“三十亿。”贺惟重复。
三十亿!云想想觉得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平均每天一亿的票房……”
目前国内票房纪录是陆晋的《匠心》,火成那样也才二十五亿六千万。
“他们是打了密匙延期的主意。”贺惟说。
“我记得有两部大热的电影,延期之后效果并不理想。”这个云想想了解。
但前面有几部电影,票房不低,都是突破了十三亿的火爆电影,延期一个月也没有突破二十亿,甚至有一部延期之后也就增加了两亿,堪堪突破十五亿。
云想想主演的几部电影都很火热,陆晋的电影更不用说,但从来没有延期过。
因为都看得出来到了后期的疲态,基本已经达到饱和,就没有必要这样做。
实在是前面铩羽而归的太多,并不是延期就能制造票房神话。
“这就是他们改主意邀请你的主要原因。”贺惟看向云想想,“延期之后票房能不能跟得上,主要看两点,第一是电影的热度,只要这部电影成为爆款,这一点就不难。第二是看电影院是不是会支持你的排片。”
“我懂了,是因为我和华耀合作了是吧。”云想想不由笑了,没有想到华耀合作,带来的好处,这么快就体现出来,“但华秉正说得很清楚,只是首周排片量不低于百分之四十。”
更何况延期一个月,华耀又有新的影片上映,电影院都是为了赚钱,哪里会放着大把新货不安排,要去安排一部差不多已经把周边观众吸引光的旧电影?
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部电影成功过。
“所有的制片人,都是优秀的商人。”贺惟低头一阵短笑,“他们也看得出华秉正的野心,不出意外《救援行动》必将是你第一部延期电影。
华秉正既然启用了你,就要对你支持到底,陪你赌上一局。
输了他不过是决策失误,损失一点威信和金钱,可商场上投资比比皆是,也不是人人无往不利,失败对于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而言并不被看重。
可他要是赢了,他将洗牌影院院线规则,并且从此在华耀一言九鼎,那些股东再也不敢对他以后任何决策横加阻拦,指手画脚。”
云想想往后一靠:“都是些老谋深算的家伙。”
还好她不做商人,不然和这些人打交道,每天得死多少脑细胞?
“你呢,你怎么想?”贺惟征询云想想的意见。
“我还能怎么想?”要么答应,要么拒绝,拒绝云想想舍不得,“接吧,最多不过是片酬少点。”
她又不穷,也不是为了钱接片,分账权就是片酬低,达不到分账要求,就只有那么点。
《救援行动》她是真的喜欢,不想错过这部作品。
“我猜到你一定会同意。”贺惟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我再和他们谈谈,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筹码。”
华耀就是他们的筹码,并且对于牧勤方至关重要。没有影院的支持,除非是火爆到电影院无法跟钱过不去的地步,否则延期就没有任何意义。
降低保底贺惟是不打算,不过两份酬劳支付方式是必须。
这部电影又不是靠云想想扛票房,不应该云想想一个人承担。
他们可以片酬下映后再结算,比如没有达到保底该给云想想多少,达到了保底又该怎么来,这样才公平。
“这样他们会不会觉得亏?”云想想觉得贺惟这样有一丢丢过分。
这样一来,无论电影最后成绩怎么样,云想想注定是拿了足够多最高报酬。
“傻姑娘,他们的选择只有你,而你的选择却不只是他们。”贺惟唇角一扬。
目前为止,和院线有合作的人只有云想想一个,华秉正为了自身利益,的确要支持云想想到底,可云想想不止演了《救援行动》。
要让华秉正孤注一掷的机会只有一次,并且这一次须得云想想亲自开口。
他们不押注《救援行动》,押注《飞上枝头》或者以后其他电影也行。
所以,优势都在他们这里,为什么要便宜别人,让别人握住主动权。
云想想默默地挪了挪位置,拉开和贺惟的距离。
“你这是做什么?”贺惟皱眉。
“我觉得经纪人也是成功的商人,比如你。”云想想煞有介事地说。
牧勤的电影从来不缺演员,看高裘和露华浓争得这么厉害就知道。
不过牧勤还是看重云想想和华耀的合作,早就属意邀请云想想,只不过投资方那边觉得云想想太年轻,或许驾驭不了这样的角色。
这个女主角几乎没有什么台词,镜头多,但都是眼神戏,需要非常细腻老道的演员。
经过几重筛选,他们其实最属意的就是高裘和露华浓,内部开了几场会议,更偏向露华浓。
高裘的长相不符合这个角色,反而是露华浓更有这个角色的味道。
只不过露华浓这次不知道怎么得罪了高裘,得罪狠了,高裘用了手段,都不用陆晋开口,投资商那边多数把露华浓给除名,他们现在才又紧锣密鼓找人。
陆晋又提出女主角需要他首肯,推荐了云想想,他们先联系了贺惟,这才找上了云想想。
确定了云想想要加盟,贺惟就和牧勤他们的人谈片酬,云想想对此有点心里打鼓。
贺惟给云想想开了分账权,估摸着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没有接触云想想,也有这个考量。
从《九色》到《飞上枝头》再到现在已经签约的《君臣》,都是保底分账权。
其中《九色》保底是十五亿,《飞上枝头》最高是二十五亿,《君臣》也是十五亿。
“回去考虑考虑,我的条件不会更改。”牧勤送他们离开之前,对贺惟说。
云想想知道这是没谈成,不过依然笑着和他们挥手。
车子开出一段距离,贺惟才说:“他们咬定30亿。”
云想想吓得眼睛一阵呆滞:“惟哥你说多少?”
“三十亿。”贺惟重复。
三十亿!云想想觉得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平均每天一亿的票房……”
目前国内票房纪录是陆晋的《匠心》,火成那样也才二十五亿六千万。
“他们是打了密匙延期的主意。”贺惟说。
“我记得有两部大热的电影,延期之后效果并不理想。”这个云想想了解。
但前面有几部电影,票房不低,都是突破了十三亿的火爆电影,延期一个月也没有突破二十亿,甚至有一部延期之后也就增加了两亿,堪堪突破十五亿。
云想想主演的几部电影都很火热,陆晋的电影更不用说,但从来没有延期过。
因为都看得出来到了后期的疲态,基本已经达到饱和,就没有必要这样做。
实在是前面铩羽而归的太多,并不是延期就能制造票房神话。
“这就是他们改主意邀请你的主要原因。”贺惟看向云想想,“延期之后票房能不能跟得上,主要看两点,第一是电影的热度,只要这部电影成为爆款,这一点就不难。第二是看电影院是不是会支持你的排片。”
“我懂了,是因为我和华耀合作了是吧。”云想想不由笑了,没有想到华耀合作,带来的好处,这么快就体现出来,“但华秉正说得很清楚,只是首周排片量不低于百分之四十。”
更何况延期一个月,华耀又有新的影片上映,电影院都是为了赚钱,哪里会放着大把新货不安排,要去安排一部差不多已经把周边观众吸引光的旧电影?
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部电影成功过。
“所有的制片人,都是优秀的商人。”贺惟低头一阵短笑,“他们也看得出华秉正的野心,不出意外《救援行动》必将是你第一部延期电影。
华秉正既然启用了你,就要对你支持到底,陪你赌上一局。
输了他不过是决策失误,损失一点威信和金钱,可商场上投资比比皆是,也不是人人无往不利,失败对于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而言并不被看重。
可他要是赢了,他将洗牌影院院线规则,并且从此在华耀一言九鼎,那些股东再也不敢对他以后任何决策横加阻拦,指手画脚。”
云想想往后一靠:“都是些老谋深算的家伙。”
还好她不做商人,不然和这些人打交道,每天得死多少脑细胞?
“你呢,你怎么想?”贺惟征询云想想的意见。
“我还能怎么想?”要么答应,要么拒绝,拒绝云想想舍不得,“接吧,最多不过是片酬少点。”
她又不穷,也不是为了钱接片,分账权就是片酬低,达不到分账要求,就只有那么点。
《救援行动》她是真的喜欢,不想错过这部作品。
“我猜到你一定会同意。”贺惟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我再和他们谈谈,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筹码。”
华耀就是他们的筹码,并且对于牧勤方至关重要。没有影院的支持,除非是火爆到电影院无法跟钱过不去的地步,否则延期就没有任何意义。
降低保底贺惟是不打算,不过两份酬劳支付方式是必须。
这部电影又不是靠云想想扛票房,不应该云想想一个人承担。
他们可以片酬下映后再结算,比如没有达到保底该给云想想多少,达到了保底又该怎么来,这样才公平。
“这样他们会不会觉得亏?”云想想觉得贺惟这样有一丢丢过分。
这样一来,无论电影最后成绩怎么样,云想想注定是拿了足够多最高报酬。
“傻姑娘,他们的选择只有你,而你的选择却不只是他们。”贺惟唇角一扬。
目前为止,和院线有合作的人只有云想想一个,华秉正为了自身利益,的确要支持云想想到底,可云想想不止演了《救援行动》。
要让华秉正孤注一掷的机会只有一次,并且这一次须得云想想亲自开口。
他们不押注《救援行动》,押注《飞上枝头》或者以后其他电影也行。
所以,优势都在他们这里,为什么要便宜别人,让别人握住主动权。
云想想默默地挪了挪位置,拉开和贺惟的距离。
“你这是做什么?”贺惟皱眉。
“我觉得经纪人也是成功的商人,比如你。”云想想煞有介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