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的易知足不允魏源前去吊唁,赵文烈心里大为纠结,不知道是该劝还是不该劝,包世臣与魏源志同道合,相交莫逆,乃是数十年的挚友,早在陶澍为两江总督之时,两人就同在陶澍幕府。
包世臣过逝,其子包宗甫还专门给魏源发了一封电报,要劝阻魏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易知足说的也有道理,眼下这局势,魏源确实不宜抽身。
见赵文烈沉吟不语,易知足踱回书桌,拿起正在写的一篇文章,道:“英吉利乃当世第一强国,两国大战在即,舆论却一片混乱,导向不明,这篇《大中华民族主义》你拿给先生过过目.....。”
不到半个时辰,魏源就匆匆赶了过来,一进门他就抖了抖手中的那篇文章,道:“爵爷,这篇文章一刊载,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各族平等,尊重各族服饰发式习俗,朝廷怕是会反应激烈.......这会动摇朝廷的根本。”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易知足缓声道:“英法等国联手入侵,对于大清来说,这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大清必须凝聚民心,合举国之力,方有可能打赢这场关乎中国百年国运,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
“但是现在战争还没有爆发!”魏源斟酌着道:“是不是暂缓发表,待局势明朗之后再发表?”
“先将朝廷难以接受的部分删除。”易知足沉吟着道:“中华民族的慨念提出来也有几年了,但引起的反响却不大,借助这场战争,我希望中华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深入人心,这篇文章先生署名发表罢。”
《大中华民族主义》在各大小报纸上发表之后引起的反响并不大,若不是文章署名是魏源,可能压根就不会有多少人注意,自包世臣之后,魏源是易知足的头号幕僚,谁都清楚,这篇文章必然是出于易知足的授意,东南各省的官员士绅商贾自然是分外重视。
何谓大中华民族?
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大中华民族不以种族为标准,不以地域为界限,不以血统为畛域,不以宗教为圈界,而以文化义礼为量度,所有接受华夏文化之民族,皆为大中华民族!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所有被中国征服之民族,所有愿意接受华夏文化之民族,皆为大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一员!
何谓民族主义?
对内,认同、维护和发扬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坚信民族固有文化的优越性,抵制外来不良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对外自主决定本民族的命运,反对外来压迫,反对外来任何势力干涉!
民族主义最基本的主张,追求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上。
看完这篇文章,不少人冒出的第一个念头都是,这是易知足释放出与朝廷和缓关系的信号,大清入主中原,为了证明其得位之正,曾经广泛的展开华夷之辨,雍正在位之时就曾编撰《大义觉迷录》以为大清正统正名。
当天,东南各省地方大吏都接到了易知足的电报——号召地方官员士绅名流撰文投稿,对《大中华民族主义》一文进行抨击或者是附和,发表文章之数量质量会成为东南官员政绩考核项目之一。
《大中华民族主义》立时就备受重视,东南各省地方官员以及士绅名流几乎人手一报,仔细揣摩和讨论,不少官员更是赤膊上阵,亲自撰稿,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想写出一篇花团锦簇的好文章来,一旦入了易知足的法眼,那无疑会获得平步青云的机会。
第二日,各地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尽是关于民族、民族主义的文章,称赞附和的有之,抨击批判的也有不少,谁都不傻,都揣摩的出易知足的心思,无非就是通过赞成和抨击的方式以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让大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
报纸上很快就分成了两大阵营,华夷之辩、民族之论,大民族主义,狭隘民族论,民族历史论,民族思想论,论仁爱天下,单一民族论,西方民族论等等标题文章满天飞,两方在报纸上相互攻讦,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原本做壁上观的北方各省报纸,在军机大臣肃顺在《京城日报》发表了一篇支持的文章之后,也立时变的热闹起来,但却几乎是清一色的支持。
一段时间之后,报纸上抨击的声音越来越少,双方争论已渐近尾声的时候,魏源又发表了一篇《国家论》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国家观念的核心,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也是国家和民族最基本的尊严!
次日,东南各大小报纸又刊载了一篇《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文章中列出了亚洲三大帝国莫卧尔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被西洋各国大举入侵之后践踏主权,割占领土,殖民掠夺,经济掠夺,金融掠夺,文化掠夺,奴役人民等种种事实和现状。
并且指出,大清正面临着西洋英法俄西荷等国联手入侵的巨大战争,这是中国三千年来前所未有,决定生死存亡的一战,一旦战败,将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最后,文章呼吁,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夷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坚决战斗到底,决不妥协,决不投降!
这篇文章的末尾署名,易知足没有用长乐居士的笔名,而是用的本名。
报纸一出,东南各省立时为之轰动,市井间一片哗然,易知足身为元奇大掌柜,身为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从无一败的元奇新军的统帅,居然公开在报纸上呼吁举国动员,号召倾国一战,而且喊出了决不妥协,决不投降,可见这一战必然是悬殊太大,元奇新军毫无把握。
北方各省的大小报纸纷纷刊行号外转载这篇文章,朝野上下震惊不已,议论纷纷。
上海,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正伏案疾书的易知足听的脚步声,不用抬头他也知道能不经通禀直接进来的是魏源、赵文烈,抬头瞥了一眼,他便笑道:“还有几个字,二位先坐。”
魏源二人也早已习惯,径直落座,赵文烈随手将拿在手里的报纸放在茶几上,待的林美莲进来奉茶,易知足才搁笔起身,点了一支香烟,踱了过来,一眼瞥见茶几上的报纸,他才道:“为那篇文章而来?”
赵文烈笑道:“战争还没正式爆发.......大掌柜这篇文章可是另有深意?”
易知足笑道:“那惠甫不妨说说看,有何深意?”
见他反问过来,赵文烈沉吟了下才道:“大掌柜可是欲借助英法入侵的战争压力来促进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这只是其中的一点。”易知足吸了口烟,提醒他道:“英、法两国的公使看到这篇文章,会是何想法?”
魏源眼睛一亮,“爵爷这是打的攻心战?”
“能让英法知难而退,自然是最好,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英法不会将咱们放在眼里。”易知足不紧不慢的道:“不过,我的这个态度,足以让英法联军打消在东南沿海开战的念头,因为与元奇在东南开战,他们耗不起,即便战胜也无法达到目的。如此一来,英法联军极有可能越过东南沿海而径直去打京师!”
攻心战?赵文烈听的暗自感慨,这仗还没开始打呢,就已经算计上了,略微沉吟,他才道:“朝廷会不会做出什么反应?”
易知足道:“不会,我已去电叮嘱,让朝廷保持沉默。”
赵文烈笑道:“如今倒是有些期待这场战争尽快爆发了。”
“再快,也得等到明年。”易知足道:“不过,南洋应该会有小打小闹。”
对于易知足的这篇文章,朝廷是保持了沉默,东南各省督抚却是不敢保持沉默,纷纷发来电报,态度坚决的表示会竭尽所能的支持元奇将战争进行到底!
湖广总督琦善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唇亡齿寒,东南沿海失陷,两湖必然成为西洋各国的下一个目标,一旦爆发战端,湖广将倾其所有全力支持抗击洋夷!
琦善这一表态,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以及云贵总督都纷纷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坚决支持元奇,东南各省巡抚也不甘落后,纷纷发表声明,一些名士硕儒,致仕或者丁忧在籍官员,各省有名商帮纷纷跟着发表声明或是发来电报,东南数省登时一副众志成城的局面。
上海,美国领事馆,伯驾翻看着一份份报纸,心里暗自侥幸,美利坚能够置身事外,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一旦战争爆发,远东绝对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战争泥潭。
法国领事馆,公使布尔布隆在心里暗自祈祷,英明的皇帝陛下千万别出兵来蹚远东这潭浑水,与一个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四亿人口,且又坚韧不拔的庞大帝国开战,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在想到外长瓦尔斯基发来的电报,他心里就有些忐忑,“马赖先生之死给皇帝政府留下了难以忍受的印象……故我政府有义务要求光彩的补偿。”
光彩的补偿?补偿个屁!清国压根就没提补偿,反而强烈抗议法国的传教士不遵守条约,私下进入内陆省份传教,只能希望皇帝陛下不要昏了头,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该死的传教士将整个法兰西帝国拖入一个深不可测的泥潭。
香港,总督府,包令将从一份份中文报纸中摘录整理的文件放进抽屉,缓步踱到阳台上眺望依旧繁忙的维多利亚港,清国已向大英帝国宣战,而且还攻占了香港,逼迫的三千驻港英军投降,两国的战争已经无可避免。
倾国而战?决不妥协?决不投降?在他看来都是笑话,就凭南洋海军那支规模小的可怜的舰队,能是海上无敌的大英皇家海军的对手?失去了制海权,拥有一万多公里海岸线的清国对于英军来说,就是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只能任由英军蹂躏!
他缓缓将目光转向南方,此时,侵华主力舰队应该在路上了吧?这种被软禁在总督府的日子他可是受够了。
南洋,小磕巴岛,临时据点。
一个掩盖在绿荫之中的瞭望架上,原本百无聊赖的瞭望哨突然跟打了鸡血似的大声喊道:“船队!一支船队!从西边来的!”
话没落音,几个帐篷里立时窜出几条绿色人影猿猴似的灵活的攀上了瞭望架,一人刚要举起望远镜就被老魏拦了下来,“你那望远镜不能用!反光,反光知道不?想死别拉上咱们啊。”
一个老兵连忙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新来的不懂规矩......。”说着,他赶紧呵斥道:“还不赶紧收起来。”
“看清楚是哪国的旗帜没有?”
“米字旗。”
“如果猜的不错,应该是驻扎在锡兰科伦坡的英国东印度舰队。”
“我想也是,咱们这段时间扣留了两拨前来查探消息的船只,英国人肯定是察觉马六甲海峡的三个港口出事了。”
“还早,你们先看着,我下去透透气。”老魏说着麻利的溜了下去,这里树木葱郁,密不透风,正是正午,太阳当顶,着实是闷热。
不过半个时辰,前来的船队就已经能够看的清楚,一共二十五艘,一色的战舰,还有四艘三级战列舰,老魏看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发了,发了,这次可真是钓道大鱼了!”他的声音都有点发颤,“都下去,注意隐蔽,不准抽烟,不准大声说话。”
一人轻声问道:“要不要发报?”
“废话!”一人轻声道:“赶紧的,去发电报,这可是主动送上门的大鱼,千万不能让他们跑了。”
老魏却摆手道:“发电报不急,等他们过去再发不迟,有人对电报声很敏感。”
包世臣过逝,其子包宗甫还专门给魏源发了一封电报,要劝阻魏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易知足说的也有道理,眼下这局势,魏源确实不宜抽身。
见赵文烈沉吟不语,易知足踱回书桌,拿起正在写的一篇文章,道:“英吉利乃当世第一强国,两国大战在即,舆论却一片混乱,导向不明,这篇《大中华民族主义》你拿给先生过过目.....。”
不到半个时辰,魏源就匆匆赶了过来,一进门他就抖了抖手中的那篇文章,道:“爵爷,这篇文章一刊载,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各族平等,尊重各族服饰发式习俗,朝廷怕是会反应激烈.......这会动摇朝廷的根本。”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易知足缓声道:“英法等国联手入侵,对于大清来说,这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大清必须凝聚民心,合举国之力,方有可能打赢这场关乎中国百年国运,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
“但是现在战争还没有爆发!”魏源斟酌着道:“是不是暂缓发表,待局势明朗之后再发表?”
“先将朝廷难以接受的部分删除。”易知足沉吟着道:“中华民族的慨念提出来也有几年了,但引起的反响却不大,借助这场战争,我希望中华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深入人心,这篇文章先生署名发表罢。”
《大中华民族主义》在各大小报纸上发表之后引起的反响并不大,若不是文章署名是魏源,可能压根就不会有多少人注意,自包世臣之后,魏源是易知足的头号幕僚,谁都清楚,这篇文章必然是出于易知足的授意,东南各省的官员士绅商贾自然是分外重视。
何谓大中华民族?
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大中华民族不以种族为标准,不以地域为界限,不以血统为畛域,不以宗教为圈界,而以文化义礼为量度,所有接受华夏文化之民族,皆为大中华民族!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所有被中国征服之民族,所有愿意接受华夏文化之民族,皆为大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一员!
何谓民族主义?
对内,认同、维护和发扬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坚信民族固有文化的优越性,抵制外来不良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对外自主决定本民族的命运,反对外来压迫,反对外来任何势力干涉!
民族主义最基本的主张,追求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上。
看完这篇文章,不少人冒出的第一个念头都是,这是易知足释放出与朝廷和缓关系的信号,大清入主中原,为了证明其得位之正,曾经广泛的展开华夷之辨,雍正在位之时就曾编撰《大义觉迷录》以为大清正统正名。
当天,东南各省地方大吏都接到了易知足的电报——号召地方官员士绅名流撰文投稿,对《大中华民族主义》一文进行抨击或者是附和,发表文章之数量质量会成为东南官员政绩考核项目之一。
《大中华民族主义》立时就备受重视,东南各省地方官员以及士绅名流几乎人手一报,仔细揣摩和讨论,不少官员更是赤膊上阵,亲自撰稿,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想写出一篇花团锦簇的好文章来,一旦入了易知足的法眼,那无疑会获得平步青云的机会。
第二日,各地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尽是关于民族、民族主义的文章,称赞附和的有之,抨击批判的也有不少,谁都不傻,都揣摩的出易知足的心思,无非就是通过赞成和抨击的方式以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让大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
报纸上很快就分成了两大阵营,华夷之辩、民族之论,大民族主义,狭隘民族论,民族历史论,民族思想论,论仁爱天下,单一民族论,西方民族论等等标题文章满天飞,两方在报纸上相互攻讦,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原本做壁上观的北方各省报纸,在军机大臣肃顺在《京城日报》发表了一篇支持的文章之后,也立时变的热闹起来,但却几乎是清一色的支持。
一段时间之后,报纸上抨击的声音越来越少,双方争论已渐近尾声的时候,魏源又发表了一篇《国家论》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国家观念的核心,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也是国家和民族最基本的尊严!
次日,东南各大小报纸又刊载了一篇《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文章中列出了亚洲三大帝国莫卧尔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被西洋各国大举入侵之后践踏主权,割占领土,殖民掠夺,经济掠夺,金融掠夺,文化掠夺,奴役人民等种种事实和现状。
并且指出,大清正面临着西洋英法俄西荷等国联手入侵的巨大战争,这是中国三千年来前所未有,决定生死存亡的一战,一旦战败,将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最后,文章呼吁,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夷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坚决战斗到底,决不妥协,决不投降!
这篇文章的末尾署名,易知足没有用长乐居士的笔名,而是用的本名。
报纸一出,东南各省立时为之轰动,市井间一片哗然,易知足身为元奇大掌柜,身为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从无一败的元奇新军的统帅,居然公开在报纸上呼吁举国动员,号召倾国一战,而且喊出了决不妥协,决不投降,可见这一战必然是悬殊太大,元奇新军毫无把握。
北方各省的大小报纸纷纷刊行号外转载这篇文章,朝野上下震惊不已,议论纷纷。
上海,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正伏案疾书的易知足听的脚步声,不用抬头他也知道能不经通禀直接进来的是魏源、赵文烈,抬头瞥了一眼,他便笑道:“还有几个字,二位先坐。”
魏源二人也早已习惯,径直落座,赵文烈随手将拿在手里的报纸放在茶几上,待的林美莲进来奉茶,易知足才搁笔起身,点了一支香烟,踱了过来,一眼瞥见茶几上的报纸,他才道:“为那篇文章而来?”
赵文烈笑道:“战争还没正式爆发.......大掌柜这篇文章可是另有深意?”
易知足笑道:“那惠甫不妨说说看,有何深意?”
见他反问过来,赵文烈沉吟了下才道:“大掌柜可是欲借助英法入侵的战争压力来促进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这只是其中的一点。”易知足吸了口烟,提醒他道:“英、法两国的公使看到这篇文章,会是何想法?”
魏源眼睛一亮,“爵爷这是打的攻心战?”
“能让英法知难而退,自然是最好,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英法不会将咱们放在眼里。”易知足不紧不慢的道:“不过,我的这个态度,足以让英法联军打消在东南沿海开战的念头,因为与元奇在东南开战,他们耗不起,即便战胜也无法达到目的。如此一来,英法联军极有可能越过东南沿海而径直去打京师!”
攻心战?赵文烈听的暗自感慨,这仗还没开始打呢,就已经算计上了,略微沉吟,他才道:“朝廷会不会做出什么反应?”
易知足道:“不会,我已去电叮嘱,让朝廷保持沉默。”
赵文烈笑道:“如今倒是有些期待这场战争尽快爆发了。”
“再快,也得等到明年。”易知足道:“不过,南洋应该会有小打小闹。”
对于易知足的这篇文章,朝廷是保持了沉默,东南各省督抚却是不敢保持沉默,纷纷发来电报,态度坚决的表示会竭尽所能的支持元奇将战争进行到底!
湖广总督琦善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唇亡齿寒,东南沿海失陷,两湖必然成为西洋各国的下一个目标,一旦爆发战端,湖广将倾其所有全力支持抗击洋夷!
琦善这一表态,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以及云贵总督都纷纷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坚决支持元奇,东南各省巡抚也不甘落后,纷纷发表声明,一些名士硕儒,致仕或者丁忧在籍官员,各省有名商帮纷纷跟着发表声明或是发来电报,东南数省登时一副众志成城的局面。
上海,美国领事馆,伯驾翻看着一份份报纸,心里暗自侥幸,美利坚能够置身事外,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一旦战争爆发,远东绝对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战争泥潭。
法国领事馆,公使布尔布隆在心里暗自祈祷,英明的皇帝陛下千万别出兵来蹚远东这潭浑水,与一个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四亿人口,且又坚韧不拔的庞大帝国开战,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在想到外长瓦尔斯基发来的电报,他心里就有些忐忑,“马赖先生之死给皇帝政府留下了难以忍受的印象……故我政府有义务要求光彩的补偿。”
光彩的补偿?补偿个屁!清国压根就没提补偿,反而强烈抗议法国的传教士不遵守条约,私下进入内陆省份传教,只能希望皇帝陛下不要昏了头,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该死的传教士将整个法兰西帝国拖入一个深不可测的泥潭。
香港,总督府,包令将从一份份中文报纸中摘录整理的文件放进抽屉,缓步踱到阳台上眺望依旧繁忙的维多利亚港,清国已向大英帝国宣战,而且还攻占了香港,逼迫的三千驻港英军投降,两国的战争已经无可避免。
倾国而战?决不妥协?决不投降?在他看来都是笑话,就凭南洋海军那支规模小的可怜的舰队,能是海上无敌的大英皇家海军的对手?失去了制海权,拥有一万多公里海岸线的清国对于英军来说,就是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只能任由英军蹂躏!
他缓缓将目光转向南方,此时,侵华主力舰队应该在路上了吧?这种被软禁在总督府的日子他可是受够了。
南洋,小磕巴岛,临时据点。
一个掩盖在绿荫之中的瞭望架上,原本百无聊赖的瞭望哨突然跟打了鸡血似的大声喊道:“船队!一支船队!从西边来的!”
话没落音,几个帐篷里立时窜出几条绿色人影猿猴似的灵活的攀上了瞭望架,一人刚要举起望远镜就被老魏拦了下来,“你那望远镜不能用!反光,反光知道不?想死别拉上咱们啊。”
一个老兵连忙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新来的不懂规矩......。”说着,他赶紧呵斥道:“还不赶紧收起来。”
“看清楚是哪国的旗帜没有?”
“米字旗。”
“如果猜的不错,应该是驻扎在锡兰科伦坡的英国东印度舰队。”
“我想也是,咱们这段时间扣留了两拨前来查探消息的船只,英国人肯定是察觉马六甲海峡的三个港口出事了。”
“还早,你们先看着,我下去透透气。”老魏说着麻利的溜了下去,这里树木葱郁,密不透风,正是正午,太阳当顶,着实是闷热。
不过半个时辰,前来的船队就已经能够看的清楚,一共二十五艘,一色的战舰,还有四艘三级战列舰,老魏看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发了,发了,这次可真是钓道大鱼了!”他的声音都有点发颤,“都下去,注意隐蔽,不准抽烟,不准大声说话。”
一人轻声问道:“要不要发报?”
“废话!”一人轻声道:“赶紧的,去发电报,这可是主动送上门的大鱼,千万不能让他们跑了。”
老魏却摆手道:“发电报不急,等他们过去再发不迟,有人对电报声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