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柬这是来拼命的?”虽然心中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司马柬引兵十万出潼关的消息,还是让司马伦和孙秀心中一颤,估计是一回事,可事情真的发生了那就又是一回事了。
甚至两人心中未尝没有侥幸,以司马柬中庸的为人,也许低头服软不会大动干戈。可他们也不想想,在楚王和淮南王先后因为圣旨出现的矫诏被杀之后,司马柬怎么可能还会相信圣旨,不同于历史上司马柬被司马亮留在长安无法逃出生天,这次机缘巧合之下,司马柬没有被骗到洛阳来,怎么可能被司马伦迷惑。
赵王府的众人久久无言,报信的密探开口道,“小人一路上风餐露宿,终于躲过了潼关守军的盘问,相信这个时候关中大军已经出了潼关。”
“潼关以东就是上洛、弘农和河东三郡,让几个郡守闭关自守,函谷关还在我们手中,司马柬想要突袭洛阳那是做梦。”短暂的惊慌之后,卫将军张林便开口道,“来人已经说了,秦王身体日益沉重,此次领兵前来是强提着一口气,禁军西出函谷关和关中大军决战,一战而胜之,司马柬便不足为虑,实在不行可以固守函谷关,一样可以保洛阳无虞。”
函谷关在战国时代,曾经是秦国防守关中的重要关隘,作用就类似于现在的潼关。不过和潼关不同,函谷关的位置已经进入中原,因为战国后期秦国势大,函谷关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便利,对赵魏韩三国威胁极大,两汉之后关东已经没有威胁,函谷关的作用性大大降低,东汉的都城是洛阳,函谷关反而成了拱卫洛阳的重要关隘。
原来函谷关守护长安的责任,则落到了潼关手中,张林这话让有些慌乱的众人平静下来,司马伦便开口问计道,“谁可领兵抵御司马柬?”
张林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大王两位亲子,都是果敢坚毅之辈,可入军中。”
“两位小儿年纪太轻,还是缺乏历练,此战十分重要,本王不敢让两个黄口小儿耽误了将军们的大事。”司马伦一听就直接摇头道,他一听张林说就知道说的是谁,司马馥、司马虔一个是领军将军、一个是护卫将军。
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的两个儿子可以说是果敢坚毅么?倒也可以这么说,但要是更加准确的形容么,用残忍暴戾会更加合适。两个儿子的风评,就好像?当初的燕王司马季。想到这,司马伦又是一阵后悔,明明两人早年关系不睦,就应该当时趁机杀了他。
这就纯属马后炮了,司马伦诛杀司马季的机会,仅仅出现于贾南风死了之后,在长达将近十年的时间当中,司马季虽然不在洛阳,但比他这个赵王被重视多了。
“那么以中坚孙辅为上军将军,积弩李严为折冲将军、左军将军卞粹、杨威将军莫原、分别领兵,以东平王司马楙总领三军,抵挡秦王的关中大军,兵发五万入函谷关抵御关中大军。”张林一见到司马伦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出战,心中叹了一口气,“关中大军气势衰竭便可决战,禁军人数虽然略微处于下风,但末将相信,关中大军不是对手。”
不得不说张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历史上在贾后刚死没多长时间,张林和孙秀的矛盾就爆发了,司马伦听从孙秀的计谋,诛杀了张林的三族。结果孙秀因为被司马季敲了一闷棍之后,竟然没有和张林斗起来。
“好,本王觉得卫将军说的有道理,立刻点将,兵发函谷关。”司马伦当即拍板道。
事不宜迟,被点将的将军们迅速就被叫到赵王府,被面授机宜,随即出城聚拢禁军,夜晚来临之前已经大军开拔西进,对于急变之下的局势来说,禁军集结的速度绝对不算慢。
一路上洛阳的百姓翘首以盼,看着威风凛凛的禁军出兵,春天又要到了,这些普通的百姓无非就是期望,战事不要持续太长时间,他们还指望手中的田地养活自己。
而此时的司马柬,已经坐在弘农郡的郡城当中,思考下一步的进攻方向,断断续续的咳嗽声时时响起,但是这却不耽误下方坐着的众人喜悦。
落座的众人,几乎每个人都带着喜色,不少人身上还带着点点斑驳的血迹,但是没有人擦拭,全部把身上的血迹当成了进身之阶,唯恐司马柬注意不到。
“秦王殿下,不知道伯父为何没有跟随殿下一起回来?”下方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男子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如若是伯父在的话,肯定比我们动手更加顺利。”
“杨珧还在长安,本王念及年事已高,没有让他随军。”司马柬慢慢的抬头道,“一旦事成,本王一定不会忘记弘农杨氏的相助。但现在还是切不可轻敌,才刚刚开始而已。”
“秦王殿下太谨慎了,燕王妃杨馨,乃是我弘农杨氏之女,燕王对她宠爱非常,就凭借这层关系,此次定能助秦王一臂之力,燕王久经战阵,所辖边军常年备战,一旦南下洛阳唾手可得。”说话的男子比司马柬自信的多,一片长篇大论之后,其他人纷纷点头称是,弘农杨氏的复兴就在今朝。
“希望如同诸位所言一般顺利,但还是小心为好。咳咳……”司马柬无悲无喜的开口道,显然和现在乐观的态度格格不入,到了后来又忍不住咳嗽起来。
真到了动手的时候,司马柬还是得到了非常大的助力,因为潼关东进直面的第一个郡,就是弘农郡,而这里的望族就是弘农杨氏,司马柬的母亲杨艳的家族。弘农杨氏原来的祖地其实在华阴,华阴在潼关以西,慢慢从华阴发展成了整个弘农郡的望族,家族的重心渐渐迁徙到了弘农,司马柬刚一出潼关便直扑弘农郡,一路上兵不血刃,将弘农城团团围住,里面又有弘农杨氏的部曲家丁做内应,里应外合之下一战而下。
从攻城到坐在这里,不足两个时辰,他司马柬已经坐在这里,并且被弘农杨氏的重要成员请到了家中,秦王不但是当今天子的弟弟,同样也是他们弘农杨氏的血脉。一夕之间整个弘农杨氏就决定倒戈,杀了弘农太守迎接秦王入城。
洛阳的禁军刚刚西进,司马柬都已经占据了整个弘农郡,而此时司马柬决定分兵攻取北面的河东郡和南面的上洛郡,三郡在手关中大军就不会再有后路被断的危险,身后的潼关作为后盾,便进可攻退可守。
就连还在路上的洛阳禁军,也做梦都不会想到司马柬的动作这么快,甚至忘记了他这个秦王和弘农杨氏的关系,这也正常,弘农杨氏自从十年前被贾后株连数千人,已经从大晋朝堂上面消失了,仅存的杨珧闭门不出,朝堂这么现实的地方,甚至都忘了弘农杨氏的存在。
可弘农杨氏被清除出朝堂,并不代表在弘农郡一手遮天的家族就没了,现在有了机会,倒戈相向的弘农杨氏,一下子就告诉洛阳,老子的尸体还没凉呢。
南面,领秦王令的建武将军杜剑,率领三万军队奔袭上洛郡,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一路上遇到的散兵游勇一扫而空,派出斥候探马传檄各城,命令各地县尉放弃抵抗,自己亲率大军则毫不停歇直奔上洛郡城而去。
杜剑已经在司马柬手下多年,甚至司马季来关中的时候都见过他,他还以为关中大军的将校配合司马季镇压齐万年之乱,能在那个时候被司马柬派出来,可想而知司马柬对杜剑的重视。杜剑也深知扫并后方的重要性,后方不稳,面对洛阳禁军的关中大军心有顾忌,必不能尽全力。
关中大军刚出潼关,正是求战心切的时候,就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把阻拦的军队一一击溃连战连捷,进入上洛的战斗伊始,两军便是短兵相接,毫无花俏的碰撞在一起。真正的战斗容不得太多阴谋诡计,和关中大军气势如虹不同,上洛军队没有这股心气。
关中步卒长枪坚挺,一往无前突进而去,敌军阵中不少人还未及反应,身躯或是被长枪逼退,或是被枪身扎透!血浆漫天挥洒,尸体重重落地死于非命,
作为退避一方,士气本就低迷,几战之后,上洛太守就明白自己指望挫一锉对方锐气的想法是多么天真,除了换来伤兵满营的后果之外,没有一点收获。
追击而来的杜剑迅速指挥所部大军把上洛城团团围住,各部开始打造攻城军械准备攻城,还没有付之于行动,城中便有人出来,面见进行战前动员的杜剑,“将军不用耗费士卒的生命,上洛也是大晋子民,愿意投降。”
“嗯!好!”杜剑张了张嘴,他毕竟是出身京兆杜氏的子弟,还做不出来为了战功,就过分杀戮的事情,心中虽有遗憾,却允许了上洛太守的投降,命人将上洛被攻克的消息传达给司马柬。
两日后河东郡也被攻克,洛阳禁军抵达函谷关之时,司马柬已经将三郡收入囊中。
甚至两人心中未尝没有侥幸,以司马柬中庸的为人,也许低头服软不会大动干戈。可他们也不想想,在楚王和淮南王先后因为圣旨出现的矫诏被杀之后,司马柬怎么可能还会相信圣旨,不同于历史上司马柬被司马亮留在长安无法逃出生天,这次机缘巧合之下,司马柬没有被骗到洛阳来,怎么可能被司马伦迷惑。
赵王府的众人久久无言,报信的密探开口道,“小人一路上风餐露宿,终于躲过了潼关守军的盘问,相信这个时候关中大军已经出了潼关。”
“潼关以东就是上洛、弘农和河东三郡,让几个郡守闭关自守,函谷关还在我们手中,司马柬想要突袭洛阳那是做梦。”短暂的惊慌之后,卫将军张林便开口道,“来人已经说了,秦王身体日益沉重,此次领兵前来是强提着一口气,禁军西出函谷关和关中大军决战,一战而胜之,司马柬便不足为虑,实在不行可以固守函谷关,一样可以保洛阳无虞。”
函谷关在战国时代,曾经是秦国防守关中的重要关隘,作用就类似于现在的潼关。不过和潼关不同,函谷关的位置已经进入中原,因为战国后期秦国势大,函谷关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便利,对赵魏韩三国威胁极大,两汉之后关东已经没有威胁,函谷关的作用性大大降低,东汉的都城是洛阳,函谷关反而成了拱卫洛阳的重要关隘。
原来函谷关守护长安的责任,则落到了潼关手中,张林这话让有些慌乱的众人平静下来,司马伦便开口问计道,“谁可领兵抵御司马柬?”
张林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大王两位亲子,都是果敢坚毅之辈,可入军中。”
“两位小儿年纪太轻,还是缺乏历练,此战十分重要,本王不敢让两个黄口小儿耽误了将军们的大事。”司马伦一听就直接摇头道,他一听张林说就知道说的是谁,司马馥、司马虔一个是领军将军、一个是护卫将军。
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的两个儿子可以说是果敢坚毅么?倒也可以这么说,但要是更加准确的形容么,用残忍暴戾会更加合适。两个儿子的风评,就好像?当初的燕王司马季。想到这,司马伦又是一阵后悔,明明两人早年关系不睦,就应该当时趁机杀了他。
这就纯属马后炮了,司马伦诛杀司马季的机会,仅仅出现于贾南风死了之后,在长达将近十年的时间当中,司马季虽然不在洛阳,但比他这个赵王被重视多了。
“那么以中坚孙辅为上军将军,积弩李严为折冲将军、左军将军卞粹、杨威将军莫原、分别领兵,以东平王司马楙总领三军,抵挡秦王的关中大军,兵发五万入函谷关抵御关中大军。”张林一见到司马伦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出战,心中叹了一口气,“关中大军气势衰竭便可决战,禁军人数虽然略微处于下风,但末将相信,关中大军不是对手。”
不得不说张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历史上在贾后刚死没多长时间,张林和孙秀的矛盾就爆发了,司马伦听从孙秀的计谋,诛杀了张林的三族。结果孙秀因为被司马季敲了一闷棍之后,竟然没有和张林斗起来。
“好,本王觉得卫将军说的有道理,立刻点将,兵发函谷关。”司马伦当即拍板道。
事不宜迟,被点将的将军们迅速就被叫到赵王府,被面授机宜,随即出城聚拢禁军,夜晚来临之前已经大军开拔西进,对于急变之下的局势来说,禁军集结的速度绝对不算慢。
一路上洛阳的百姓翘首以盼,看着威风凛凛的禁军出兵,春天又要到了,这些普通的百姓无非就是期望,战事不要持续太长时间,他们还指望手中的田地养活自己。
而此时的司马柬,已经坐在弘农郡的郡城当中,思考下一步的进攻方向,断断续续的咳嗽声时时响起,但是这却不耽误下方坐着的众人喜悦。
落座的众人,几乎每个人都带着喜色,不少人身上还带着点点斑驳的血迹,但是没有人擦拭,全部把身上的血迹当成了进身之阶,唯恐司马柬注意不到。
“秦王殿下,不知道伯父为何没有跟随殿下一起回来?”下方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男子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如若是伯父在的话,肯定比我们动手更加顺利。”
“杨珧还在长安,本王念及年事已高,没有让他随军。”司马柬慢慢的抬头道,“一旦事成,本王一定不会忘记弘农杨氏的相助。但现在还是切不可轻敌,才刚刚开始而已。”
“秦王殿下太谨慎了,燕王妃杨馨,乃是我弘农杨氏之女,燕王对她宠爱非常,就凭借这层关系,此次定能助秦王一臂之力,燕王久经战阵,所辖边军常年备战,一旦南下洛阳唾手可得。”说话的男子比司马柬自信的多,一片长篇大论之后,其他人纷纷点头称是,弘农杨氏的复兴就在今朝。
“希望如同诸位所言一般顺利,但还是小心为好。咳咳……”司马柬无悲无喜的开口道,显然和现在乐观的态度格格不入,到了后来又忍不住咳嗽起来。
真到了动手的时候,司马柬还是得到了非常大的助力,因为潼关东进直面的第一个郡,就是弘农郡,而这里的望族就是弘农杨氏,司马柬的母亲杨艳的家族。弘农杨氏原来的祖地其实在华阴,华阴在潼关以西,慢慢从华阴发展成了整个弘农郡的望族,家族的重心渐渐迁徙到了弘农,司马柬刚一出潼关便直扑弘农郡,一路上兵不血刃,将弘农城团团围住,里面又有弘农杨氏的部曲家丁做内应,里应外合之下一战而下。
从攻城到坐在这里,不足两个时辰,他司马柬已经坐在这里,并且被弘农杨氏的重要成员请到了家中,秦王不但是当今天子的弟弟,同样也是他们弘农杨氏的血脉。一夕之间整个弘农杨氏就决定倒戈,杀了弘农太守迎接秦王入城。
洛阳的禁军刚刚西进,司马柬都已经占据了整个弘农郡,而此时司马柬决定分兵攻取北面的河东郡和南面的上洛郡,三郡在手关中大军就不会再有后路被断的危险,身后的潼关作为后盾,便进可攻退可守。
就连还在路上的洛阳禁军,也做梦都不会想到司马柬的动作这么快,甚至忘记了他这个秦王和弘农杨氏的关系,这也正常,弘农杨氏自从十年前被贾后株连数千人,已经从大晋朝堂上面消失了,仅存的杨珧闭门不出,朝堂这么现实的地方,甚至都忘了弘农杨氏的存在。
可弘农杨氏被清除出朝堂,并不代表在弘农郡一手遮天的家族就没了,现在有了机会,倒戈相向的弘农杨氏,一下子就告诉洛阳,老子的尸体还没凉呢。
南面,领秦王令的建武将军杜剑,率领三万军队奔袭上洛郡,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一路上遇到的散兵游勇一扫而空,派出斥候探马传檄各城,命令各地县尉放弃抵抗,自己亲率大军则毫不停歇直奔上洛郡城而去。
杜剑已经在司马柬手下多年,甚至司马季来关中的时候都见过他,他还以为关中大军的将校配合司马季镇压齐万年之乱,能在那个时候被司马柬派出来,可想而知司马柬对杜剑的重视。杜剑也深知扫并后方的重要性,后方不稳,面对洛阳禁军的关中大军心有顾忌,必不能尽全力。
关中大军刚出潼关,正是求战心切的时候,就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把阻拦的军队一一击溃连战连捷,进入上洛的战斗伊始,两军便是短兵相接,毫无花俏的碰撞在一起。真正的战斗容不得太多阴谋诡计,和关中大军气势如虹不同,上洛军队没有这股心气。
关中步卒长枪坚挺,一往无前突进而去,敌军阵中不少人还未及反应,身躯或是被长枪逼退,或是被枪身扎透!血浆漫天挥洒,尸体重重落地死于非命,
作为退避一方,士气本就低迷,几战之后,上洛太守就明白自己指望挫一锉对方锐气的想法是多么天真,除了换来伤兵满营的后果之外,没有一点收获。
追击而来的杜剑迅速指挥所部大军把上洛城团团围住,各部开始打造攻城军械准备攻城,还没有付之于行动,城中便有人出来,面见进行战前动员的杜剑,“将军不用耗费士卒的生命,上洛也是大晋子民,愿意投降。”
“嗯!好!”杜剑张了张嘴,他毕竟是出身京兆杜氏的子弟,还做不出来为了战功,就过分杀戮的事情,心中虽有遗憾,却允许了上洛太守的投降,命人将上洛被攻克的消息传达给司马柬。
两日后河东郡也被攻克,洛阳禁军抵达函谷关之时,司马柬已经将三郡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