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若象给杨然讨要兵马,这对于一个刚刚被提拔为将领,手上无兵无将的人来说,那确实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杨然却一反常态,怒道:“如果有多余的人马供你调遣去搬运防御器械,那这个任务还如何考验你的能耐啊?”
阎若象面对杨然的动怒,眼神中的狐疑反倒消失了,轻声询问:“王爷的意思是让卑职自己在城中组织人手搬运器械吗?”
杨然发怒其实就是想让阎若象觉得命令他去搬运器械,那是对他的一种考验,若是杨然面对一个接受考验的人居然还云里雾里不知道该如何做都不动怒,那就显得太不自然了,相反则让阎若象开始有些相信了。
杨然道:“没错,就是让你自己去想办法,这才能考验出你的能耐,若你跟不上本王的节奏,那本王就只能让你出局了。”
阎若象有些不太明白,杨然怎么会拿一场战役最关键的一步用来考验他,这未免有些太令人费解了,他想来想去也不明白,最后只好问了出来,说道:“可是这关乎整个战局,末将考验的成败不重要,可是若末将没能做到,那这场考验所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杨然似乎早就知道阎若象有此疑问了,立马回道:“你如果无法组织起来人马,我会立刻让人取而代之,不会耽误战况,你如果能组织起来人马,那就看你们能不能准时完成任务,不耽误咱们的战机了。”
“卑职明白了,那我现在就去操办此事。”阎若象说完,真的匆匆忙忙朝着门外走去了。
与此同时,杨然在阎若象还没有走出门的时候,故意说道:“狄将军听令,命你立刻把城内所有兵马集结起来,全部在城西以作防御,其他诸将听令,命你们火速在城中召集乡勇负责城东、城南、城北的防备工作,以虚张声势的方式震慑敌军即可,咱们要在城西跟唐军来场攻防大决战。”
杨然在这样说的时候,眼睛却一直盯着阎若象缓缓离去的背影。
这个阎若象真的很有问题,他本来早就在往门外疾步走去了,可是当他听到杨然布置接下来的任务时,脚步却突然放得异常慢了,直到杨然把话说完,他还迟疑了一下才肯跨出门去。
杨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更加确定了阎若象就是唐军探子的想法,不过他却有些不太清楚,这唐军的探子究竟是什么时候潜入到历城来的,如果说是过去就以蛰伏在历城,那每一年的人口普查,一定能够将这些不明身份的人找出来啊!
然而还怎么可能会有阎若象这样的探子潜伏在城内呢!
那便只有另一种可能了,阎若象是在大军压境以后才混进来的,可是这样一来阎若象的武功一定不弱,所以才能在守军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飞檐走壁混进历城。
杨然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便不再去关心阎若象了,因为不管阎若象有多厉害,只要他是唐军派进来的探子,那便可以让杨然的计策成功,所以根本不必去在意那些。
这个时候阎若象已经离开了房间,众将也已经领了军令,他们见若有所思的杨然没有说话,心想军情紧急,难道是让他们自己赶快去着手办理刚刚分配下来的任务,因此有人率先朝着门外退去。
而其他将军也都不敢贻误战机,赶紧随着那人步伐,不约而同地朝着门外退去。
正在此刻,杨然突然喊道:“诸位将军且慢,本王觉得这样布兵略有不妥,都回来且听本王重新分配。”
屋内顿时响起了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有的对杨然要重新分配任务表示惊讶,因为他们跟随杨然南征北战许多年了,从来还没见到过杨然临阵变卦的情况。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在议论杨然是不是没有把握对付唐军了,所以才会这样出尔反尔,临时改变部署的。
狄青山见场面又混乱了起来,忍不住喝道:“大家都给老子安静,七嘴八舌当这里是市集吗?”
这些将领被狄青山突然的一声大喝,吓得魂都差点丢了,嘴赶紧闭得严严实实起来。
狄青山见大家安静以后,才压低了声音,换了一种温和的语气对杨然说道:“王爷,请您重新分配任务吧!我等誓死而战,绝不给唐军让出半寸土地,请您放心吧!”
杨然很欣慰地点了点头,他最欣赏狄青山的一点就是这一股子不仅可以震慑敌军,同时还能震得住手下的魄力,也正是因为杨然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极力培养狄青山来做接班人的。
当然杨然也没想到狄青山除了那一点魄力以外,智谋上面实在是太过愚钝了,以至于培养多年还是没有太大的长进。
杨然继续说道:“诸位将军尽管放心,本王要是没有把握对付唐军,也绝不可能拉着诸位赴死,一会儿本王重新部署完了以后,若有人对本王这样的安排不太满意的,尽可选择退出我军,本王绝不阻挠,不过选择了留下来的人,本王丑话可说在前头,若有临阵脱逃者,格杀勿论,主将脱逃,副将可杀之而取代主将,副将脱逃,偏将可杀之而取代,以此类推。”
杨然把临时制定的军规说完后,屋内顿时鸦雀无声,他们觉得这样的军规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因为他们怎么敢去杀杨然,又怎么敢去杀狄青山,更何况狄青山和杨然也压根不会临阵脱逃啊!
但是他们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会在敌不过唐军的情况下为了自保而选择退缩,那下面的士兵还不借此机会,取而代之啊!
当然他们最怕的还不是这样,他们更怕自己的下属趁着战斗场面的混乱,无中生有的给他们加上一个临阵脱逃的罪名,再杀之而取代。
毕竟在权势面前,谁也抵不住诱惑,更何况那些下属平日里都没有少受他们呼来喝去的窝囊气。
所以屋内的诸位将领在心底里都对杨然定下的这条军规有所不满,可是谁也不愿去当这只出头鸟,故而大家都只是保持着沉默,既不同意杨然的军规,也不去得罪他们的王爷。
然而杨然却一反常态,怒道:“如果有多余的人马供你调遣去搬运防御器械,那这个任务还如何考验你的能耐啊?”
阎若象面对杨然的动怒,眼神中的狐疑反倒消失了,轻声询问:“王爷的意思是让卑职自己在城中组织人手搬运器械吗?”
杨然发怒其实就是想让阎若象觉得命令他去搬运器械,那是对他的一种考验,若是杨然面对一个接受考验的人居然还云里雾里不知道该如何做都不动怒,那就显得太不自然了,相反则让阎若象开始有些相信了。
杨然道:“没错,就是让你自己去想办法,这才能考验出你的能耐,若你跟不上本王的节奏,那本王就只能让你出局了。”
阎若象有些不太明白,杨然怎么会拿一场战役最关键的一步用来考验他,这未免有些太令人费解了,他想来想去也不明白,最后只好问了出来,说道:“可是这关乎整个战局,末将考验的成败不重要,可是若末将没能做到,那这场考验所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杨然似乎早就知道阎若象有此疑问了,立马回道:“你如果无法组织起来人马,我会立刻让人取而代之,不会耽误战况,你如果能组织起来人马,那就看你们能不能准时完成任务,不耽误咱们的战机了。”
“卑职明白了,那我现在就去操办此事。”阎若象说完,真的匆匆忙忙朝着门外走去了。
与此同时,杨然在阎若象还没有走出门的时候,故意说道:“狄将军听令,命你立刻把城内所有兵马集结起来,全部在城西以作防御,其他诸将听令,命你们火速在城中召集乡勇负责城东、城南、城北的防备工作,以虚张声势的方式震慑敌军即可,咱们要在城西跟唐军来场攻防大决战。”
杨然在这样说的时候,眼睛却一直盯着阎若象缓缓离去的背影。
这个阎若象真的很有问题,他本来早就在往门外疾步走去了,可是当他听到杨然布置接下来的任务时,脚步却突然放得异常慢了,直到杨然把话说完,他还迟疑了一下才肯跨出门去。
杨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更加确定了阎若象就是唐军探子的想法,不过他却有些不太清楚,这唐军的探子究竟是什么时候潜入到历城来的,如果说是过去就以蛰伏在历城,那每一年的人口普查,一定能够将这些不明身份的人找出来啊!
然而还怎么可能会有阎若象这样的探子潜伏在城内呢!
那便只有另一种可能了,阎若象是在大军压境以后才混进来的,可是这样一来阎若象的武功一定不弱,所以才能在守军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飞檐走壁混进历城。
杨然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便不再去关心阎若象了,因为不管阎若象有多厉害,只要他是唐军派进来的探子,那便可以让杨然的计策成功,所以根本不必去在意那些。
这个时候阎若象已经离开了房间,众将也已经领了军令,他们见若有所思的杨然没有说话,心想军情紧急,难道是让他们自己赶快去着手办理刚刚分配下来的任务,因此有人率先朝着门外退去。
而其他将军也都不敢贻误战机,赶紧随着那人步伐,不约而同地朝着门外退去。
正在此刻,杨然突然喊道:“诸位将军且慢,本王觉得这样布兵略有不妥,都回来且听本王重新分配。”
屋内顿时响起了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有的对杨然要重新分配任务表示惊讶,因为他们跟随杨然南征北战许多年了,从来还没见到过杨然临阵变卦的情况。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在议论杨然是不是没有把握对付唐军了,所以才会这样出尔反尔,临时改变部署的。
狄青山见场面又混乱了起来,忍不住喝道:“大家都给老子安静,七嘴八舌当这里是市集吗?”
这些将领被狄青山突然的一声大喝,吓得魂都差点丢了,嘴赶紧闭得严严实实起来。
狄青山见大家安静以后,才压低了声音,换了一种温和的语气对杨然说道:“王爷,请您重新分配任务吧!我等誓死而战,绝不给唐军让出半寸土地,请您放心吧!”
杨然很欣慰地点了点头,他最欣赏狄青山的一点就是这一股子不仅可以震慑敌军,同时还能震得住手下的魄力,也正是因为杨然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极力培养狄青山来做接班人的。
当然杨然也没想到狄青山除了那一点魄力以外,智谋上面实在是太过愚钝了,以至于培养多年还是没有太大的长进。
杨然继续说道:“诸位将军尽管放心,本王要是没有把握对付唐军,也绝不可能拉着诸位赴死,一会儿本王重新部署完了以后,若有人对本王这样的安排不太满意的,尽可选择退出我军,本王绝不阻挠,不过选择了留下来的人,本王丑话可说在前头,若有临阵脱逃者,格杀勿论,主将脱逃,副将可杀之而取代主将,副将脱逃,偏将可杀之而取代,以此类推。”
杨然把临时制定的军规说完后,屋内顿时鸦雀无声,他们觉得这样的军规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因为他们怎么敢去杀杨然,又怎么敢去杀狄青山,更何况狄青山和杨然也压根不会临阵脱逃啊!
但是他们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会在敌不过唐军的情况下为了自保而选择退缩,那下面的士兵还不借此机会,取而代之啊!
当然他们最怕的还不是这样,他们更怕自己的下属趁着战斗场面的混乱,无中生有的给他们加上一个临阵脱逃的罪名,再杀之而取代。
毕竟在权势面前,谁也抵不住诱惑,更何况那些下属平日里都没有少受他们呼来喝去的窝囊气。
所以屋内的诸位将领在心底里都对杨然定下的这条军规有所不满,可是谁也不愿去当这只出头鸟,故而大家都只是保持着沉默,既不同意杨然的军规,也不去得罪他们的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