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布泰的胸中有一团烈火在熊熊燃烧。
自从弟弟穆里玛被南人杀死在仙霞关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仇。然而为战局所限,他始终未得如愿。

此次英贝勒将两旗的骁骑营以及一千蒙古骑兵都交给了他,手握四千五百精锐铁骑,正是报仇良机!

他心中暗定,破敌之后不留俘虏,要斩下一万个南蛮的头颅以祭弟弟在天之灵,纵违了军纪也在所不惜。

“将军,骁骑结阵完毕。”一名亲兵驰马过来禀道。

“好!”卓布泰一指方才斥候探得的明军火炮所在,“传令,骁骑在左,如巴特尔在右。速破敌阵。”

随后号声四起,两股由骑兵构成的“洪流”呈钳状朝龙卫军右翼奔涌而来。

待绕过两道壕沟,已隐约可以看到明军旌旗。卓布泰摘下漆弓高举过头,大声吼道:“快步接敌!”

其队中令旗立刻随着连续挥动,清军骑兵开始催马。数千军马铁蹄踏地之声隆隆如巨浪拍岸,须臾间便已至明军阵前二百多步外。

直到此时,明军阵中才传出零星炮声。龙卫军炮兵营此时还在正面轰击图赖主力,而破虏营的大炮机动能力差,更是无法赶来支援。

故而眼下仅有步兵六营携带的三门三磅野战炮能用。

虽然六营的炮手操作速度并不比炮兵营慢,几乎每半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发射,但毕竟数量太少。

炮声轰鸣,那三颗拳头大的铁球飞入四千多名骑兵之中,直如石沉大海,连点波浪都没能掀起来。

卓布泰见明军在他这边并无多少大炮,又仔细观望明军防线,心中更是大喜过望。

这些明军竟没用他们最擅长的壕沟加土垒的战术,却将士卒排成了一道狭长的防线,由数个仅七八排左右的方阵组成。每阵约莫三四百人,其中一半手持长矛,另一半则皆为铳手,护在长矛手左右。

他略抬头间,又看到明军防线后面的缓坡上还有第二道防线,但更显单薄,似乎仅有三排士卒,形成一条细长的线。

“定是我军突袭南人侧翼,他们还来不及筑起防线。”卓布泰心中得意,南蛮子素来惧怕多路袭扰,看来此次仍是一样,这般单薄的防线,至多两三轮冲击便可攻破。图赖那边正苦于南人的大炮,待突破这处防御,毁去敌炮,他必得感恩于我。

他想到此节,当下用力挥鞭,将马速提到最快,其身后数千骑兵也同时加速,直扑明军军阵。

待驰到距离明军七八十步左右,便闻明军火铳接连响起,卓布泰却丝毫不以为然。他所率乃是精锐骁骑,人人着甲,甚至还有人在棉甲之外又套鳞甲的,以南人之鸟铳根本无法伤其分毫。

但下一刻,他却惊闻惨叫声起,只见四周上百名骑兵中弹坠马,尸体被后面紧随而至的铁蹄瞬间踩为肉泥。

卓布泰眉头紧皱,南人竟换了如此厉害的鸟铳。但他虽是吃惊,却并未慌乱,娴熟地自箭壶中抽出羽箭,用力拉开三石硬弓向明军瞄去。

他非常清楚,鸟铳射速极低,南人发一铳的时间,足够娴熟的八旗骑兵放七八箭的。且骑兵移动迅速,更是难于被火铳击中。

以往明军托土垒壕沟发铳,方得与八旗弓马相抗,但眼下他们竟在平原上结阵作战,岂是数千骁骑的对手。

他一箭射出,身旁数千骑兵也同样开弓放箭,顿时飞矢如雨,朝明军阵中压落。

不过纵马驰骋间弓箭准头极差,数千羽箭倒有九成以上射空。卓布泰也没指望能一次就射垮明军,稍稍扯动缰绳,率军斜着从敌阵前掠过,同时翻手又从身后取出一支箭搭在弦上。

清军骑兵在实战中极少直冲击步兵防线。通常步兵面前都会摆放大量拒马,直接冲上去只会令骑兵减缓速度,而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

建虏的打法是纵马来回扯动,同时以弓箭袭扰,最终绕至明军步兵的侧翼或背后,这才一举突入,将明军冲垮。

由于明军鸟铳很难击穿建虏棉甲,而建虏的反曲弓却能在近距离发挥射速快的优势,将明军射得伤亡惨重,是以这套战术屡试不爽。

卓布泰刚射出第二箭,便听到明军阵中又是一阵火铳巨响,登时就有近百名正在疾驰的骁骑中枪落马。

他此时方才大为震惊,不禁抬眼望向明军的第二道防线——刚才的射击就是从那里发出的。依据火力的密度和强度,他确定明军是在全军齐射,但这距离上一次发铳才多点时间?

此等射速太吓人了!若南人始终以这个速度发铳,他的伤亡难以估量!这还如何放箭扯动敌阵?

卓布泰继续驰马放箭,待射过五箭之后,已奔至明军防线的右翼。

他稍松了口气,步兵变阵迟缓,一旦结阵,想要转头至少得一刻钟时间,眼下正是自其侧翼切入的良机。只要冲散了步卒的阵型,那他们面对骁骑便与待宰羔羊无异。

他旋即下令骑兵简单结阵,抬头间正看到远处如巴特尔也已绕至明军左翼,同样正在聚集骑兵准备突袭。

卓布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明军不过三四千步卒,岂能挡得住他四千铁骑两面夹击?

他收起弓箭,抽出马刀向前一指,然后高声怪叫着向明军侧翼冲去,身后数千精锐骁骑对这种战术早已烂熟,根本无需指挥,立刻跟着呼啸而来。

但明军却未出现卓布泰意料中的慌乱,甚至连变阵的意思都没有,仅仅全体转身为面向敌骑,而后发出一声齐喝,“长矛准备!”

顿时,明军阵中的长矛手将狼筅平端,矛尖直指向外,同时方阵外侧持一丈长矛、六尺短矛的士卒也压低手中武器,将狼筅之间的缝隙填满。整个方阵立时变成了一只巨大的刺猬。

卓布泰见状心中一紧,眼前的“大刺猬”似乎勾起了他一些不好的回忆,但临阵之时也顾不得这许多,他在数十名亲兵的掩护下,以极迅猛的势头直插明军侧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