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端这次站出来是提议尽快把欠辽国的三十门火炮和弹药做出来送给辽国,也别等这三年之约了,至于西夏那边,陆端的意思是可以推到明年,毕竟西夏这会还没有发生战事,且西夏和辽国又是盟国,没有道理见死不救的。
只是如此一来,大周势必会失信于西夏,因此,必须先打发一个人去一趟西夏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明一下,取得西夏的谅解。
谁知陆端的话刚一说完,辅国公王硕倒是有了一个好提议,“启禀皇上,臣以为莫不如派一个使臣先往辽国探一下虚实,然后请求辽国派一个使臣和大周的使臣一并前往西夏,由辽国的使臣和西夏沟通岂不更好?”
“这个主意不错,如此一来,我们大周不但能清楚辽国和女真的战况,还能把失约的责任推到辽国去。”朱韬也站了出来。
主要是辅国公是目前唯一和陆家没有什么瓜葛的世家,因而他想拉拢一下。
“不是推到辽国去,事实就是辽国的责任。只是这人选最好还是从武将中出,毕竟武将才可以清楚地看出各方的兵力和战况。”徐良兴站了出来。
“回皇上,武将哪有这么好的口才,历来出使各国的使臣不大多是文臣吗?”孟诺站了出来。
他以为徐良兴准是瞄上了陆呦,可陆呦才刚回来多久,颜彦才把月子坐完呢,哪能又让陆呦去冒这个风险?
“启禀皇上,臣有一个合适的人选,犬子陆鸣,文武兼修,且又在幽州,离辽国比较近,臣以为他去担任这次使臣再合适不过了。”陆端站了出来。
他也猜到徐良兴是想把陆鸣推出来,并不是陆呦,若是这次出使顺利,皇上一高兴,说不定之前的不快就能一笔勾销,而陆鸣若是能和辽国新帝以及西夏皇帝扯上点交情什么的,以后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能大些。
“陆鸣?”李琮掂量起来。
他倒不是不信任陆鸣,而是这次出使非同小可,既要刺探辽国的军事实力,还要把西夏安抚住了,最关键的一点,还要能安全回来。
“启禀皇上,臣以为陆鸣定不会有辱使命的。”护国公吴起站出来了。
“罢了,陆世子还是留在幽州镇守吧。他刚去幽州不到半年,可这次出使没有三五个月难以回转,幽州那边的事务不能没有人掌舵。”李琮拒绝了。
“回禀皇上,臣愿意做这个使臣。”陆呦站了出来。
事实上,他也以为徐良兴是在挤兑他呢,因而在父亲站出来之际他本也想站出来,可一看父亲站出来,提的又是陆鸣,本来他还挺开心的,正好省了他跑这一趟。
哪知皇上没有看上陆鸣,没办法,陆呦只好主动出列了,正好他需要把粮食运往辽国,此外还想去见一面周禄,商讨一下这场战事的具体打法。
不知为什么,见妻子如此忧心,他隐约有一个感觉,极有可能辽国打不过女真,万一女真把辽国吃下了,下一步就该轮到大周了。
与其到那个时候再实打实地和女真来一场硬拼,还不如这会借周禄的手把女真给打趴下了,以绝后患。
“你?”尽管李琮心里的人选确实是陆呦,但也颇有些意外于陆呦的主动和干脆。
他知道陆呦很黏颜彦的,不到万不得已是决计不愿意出门的,当初陆家如此逼迫他上前线,他一点这方面的意思也没有,后来是陆端被抓,周禄又对颜彦起了别样心思,陆呦这才挺身而出的。
难不成现在又出了什么状况?
“回皇上,臣定当竭尽全力。”陆呦没敢把话说死。
李琮听了这话没吱声,而是看向了大殿上,“甄尚书?”
“臣在。”工部尚书甄瑞站了出来。
“三个月之内,你们工部能赶出多少门火炮来?”李琮问。
“回皇上,最多三十门。”甄瑞躬身回道。
没办法,因着怕这门技艺流传出去被他国的细作什么的学了去,工部只在京城近郊开了一家火炮厂,从打铁的、浇铸的、打磨的、切割的、安装的等一系列的工匠全部是有户籍可查的大周人。
同理,火药弹那边也是如此。
就这么一个厂子,所有的工序全部需要一点点手工去完成,因而,三个月能完成三十门火炮还得是让工匠们延长上工时间。
“既如此,这趟西夏之行不能少了?”李琮掂量了一下。
“回皇上,应该是的。”这次说话的是颜芃。
当初和西夏人的协议是他带着人去签下的,既然答应了对方要在年底前供应二十门火炮,若是失信肯定会影响到大周声誉的。
说完,颜芃又主动开口道:“皇上,不若由臣去完成这个任务,当初的和谈协议是臣去签下的。”
其实,颜芃也不愿意跑这一趟,责任重大不说,路途又这么远,回程时肯定是冰天雪地的,路上万一再有个好歹就麻烦了,可没办法,他已经愧对颜彦了,因而不忍心再让陆呦去冒这个风险。
可李琮同样也不希望颜芃去冒这个风险,颜芃若再有个好歹,太后那他更没法交代了。
见皇上沉默不语,左相温文山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有个提议,这次出使,不若再带一个文官去吧,万一牵扯到两国纷争或是重新起草什么协议的,有个文官在场会比较好一些。”
“启禀皇上,臣附议,的确应该带个文官,臣愿意陪颜侯走这一趟。”王实修也站出来。
他是中书省的,起草这些协议章程的自是不在话下,不过这一趟他也是有点私心的,想顺带看看自己的儿子,好几年没见了,自是想念。
“你?”李琮很快就察觉出王实修的私心,可他不明白他为什么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
“罢了,散朝,三位丞相留下,一个时辰后,平燕侯南书房觐见。”李琮快刀斩乱麻地结束了这次朝会。
他需要好好理理自己的思路,也理理这些人的用意。
只是如此一来,大周势必会失信于西夏,因此,必须先打发一个人去一趟西夏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明一下,取得西夏的谅解。
谁知陆端的话刚一说完,辅国公王硕倒是有了一个好提议,“启禀皇上,臣以为莫不如派一个使臣先往辽国探一下虚实,然后请求辽国派一个使臣和大周的使臣一并前往西夏,由辽国的使臣和西夏沟通岂不更好?”
“这个主意不错,如此一来,我们大周不但能清楚辽国和女真的战况,还能把失约的责任推到辽国去。”朱韬也站了出来。
主要是辅国公是目前唯一和陆家没有什么瓜葛的世家,因而他想拉拢一下。
“不是推到辽国去,事实就是辽国的责任。只是这人选最好还是从武将中出,毕竟武将才可以清楚地看出各方的兵力和战况。”徐良兴站了出来。
“回皇上,武将哪有这么好的口才,历来出使各国的使臣不大多是文臣吗?”孟诺站了出来。
他以为徐良兴准是瞄上了陆呦,可陆呦才刚回来多久,颜彦才把月子坐完呢,哪能又让陆呦去冒这个风险?
“启禀皇上,臣有一个合适的人选,犬子陆鸣,文武兼修,且又在幽州,离辽国比较近,臣以为他去担任这次使臣再合适不过了。”陆端站了出来。
他也猜到徐良兴是想把陆鸣推出来,并不是陆呦,若是这次出使顺利,皇上一高兴,说不定之前的不快就能一笔勾销,而陆鸣若是能和辽国新帝以及西夏皇帝扯上点交情什么的,以后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能大些。
“陆鸣?”李琮掂量起来。
他倒不是不信任陆鸣,而是这次出使非同小可,既要刺探辽国的军事实力,还要把西夏安抚住了,最关键的一点,还要能安全回来。
“启禀皇上,臣以为陆鸣定不会有辱使命的。”护国公吴起站出来了。
“罢了,陆世子还是留在幽州镇守吧。他刚去幽州不到半年,可这次出使没有三五个月难以回转,幽州那边的事务不能没有人掌舵。”李琮拒绝了。
“回禀皇上,臣愿意做这个使臣。”陆呦站了出来。
事实上,他也以为徐良兴是在挤兑他呢,因而在父亲站出来之际他本也想站出来,可一看父亲站出来,提的又是陆鸣,本来他还挺开心的,正好省了他跑这一趟。
哪知皇上没有看上陆鸣,没办法,陆呦只好主动出列了,正好他需要把粮食运往辽国,此外还想去见一面周禄,商讨一下这场战事的具体打法。
不知为什么,见妻子如此忧心,他隐约有一个感觉,极有可能辽国打不过女真,万一女真把辽国吃下了,下一步就该轮到大周了。
与其到那个时候再实打实地和女真来一场硬拼,还不如这会借周禄的手把女真给打趴下了,以绝后患。
“你?”尽管李琮心里的人选确实是陆呦,但也颇有些意外于陆呦的主动和干脆。
他知道陆呦很黏颜彦的,不到万不得已是决计不愿意出门的,当初陆家如此逼迫他上前线,他一点这方面的意思也没有,后来是陆端被抓,周禄又对颜彦起了别样心思,陆呦这才挺身而出的。
难不成现在又出了什么状况?
“回皇上,臣定当竭尽全力。”陆呦没敢把话说死。
李琮听了这话没吱声,而是看向了大殿上,“甄尚书?”
“臣在。”工部尚书甄瑞站了出来。
“三个月之内,你们工部能赶出多少门火炮来?”李琮问。
“回皇上,最多三十门。”甄瑞躬身回道。
没办法,因着怕这门技艺流传出去被他国的细作什么的学了去,工部只在京城近郊开了一家火炮厂,从打铁的、浇铸的、打磨的、切割的、安装的等一系列的工匠全部是有户籍可查的大周人。
同理,火药弹那边也是如此。
就这么一个厂子,所有的工序全部需要一点点手工去完成,因而,三个月能完成三十门火炮还得是让工匠们延长上工时间。
“既如此,这趟西夏之行不能少了?”李琮掂量了一下。
“回皇上,应该是的。”这次说话的是颜芃。
当初和西夏人的协议是他带着人去签下的,既然答应了对方要在年底前供应二十门火炮,若是失信肯定会影响到大周声誉的。
说完,颜芃又主动开口道:“皇上,不若由臣去完成这个任务,当初的和谈协议是臣去签下的。”
其实,颜芃也不愿意跑这一趟,责任重大不说,路途又这么远,回程时肯定是冰天雪地的,路上万一再有个好歹就麻烦了,可没办法,他已经愧对颜彦了,因而不忍心再让陆呦去冒这个风险。
可李琮同样也不希望颜芃去冒这个风险,颜芃若再有个好歹,太后那他更没法交代了。
见皇上沉默不语,左相温文山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有个提议,这次出使,不若再带一个文官去吧,万一牵扯到两国纷争或是重新起草什么协议的,有个文官在场会比较好一些。”
“启禀皇上,臣附议,的确应该带个文官,臣愿意陪颜侯走这一趟。”王实修也站出来。
他是中书省的,起草这些协议章程的自是不在话下,不过这一趟他也是有点私心的,想顺带看看自己的儿子,好几年没见了,自是想念。
“你?”李琮很快就察觉出王实修的私心,可他不明白他为什么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
“罢了,散朝,三位丞相留下,一个时辰后,平燕侯南书房觐见。”李琮快刀斩乱麻地结束了这次朝会。
他需要好好理理自己的思路,也理理这些人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