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颜彦生女闹出的动静太大,几乎整个京城都知道她产女了,再加上皇后和太子妃亲自上门探视给颜彦送了一份厚礼,因而,稍微能和颜家或陆家搭上点关系的文武百官也给颜彦送来了一份下奶礼,连着三天,明园门前的车马是络绎不绝的。
颜彦不能出来待客,又因着来送下奶礼的基本是女眷,因而,这几天基本是朱氏和马氏在替颜彦张罗,陆呦只一心陪着颜彦和孩子。

要依长辈们的意思是要给孩子请奶娘,可颜彦的奶水足,再加上她对明园之外的人也不信任,因而一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奶娘,所以她决定亲自喂养孩子。

别人还犹可,唯独颜彧知道之后心里又犯起了嘀咕,这些世家闺秀哪有自己喂养孩子的?

这也太离经叛道了吧?

可是话又说回来,颜彦做的离经叛道的事情还少了?亲自下地做农活亲自带着农妇上山找山薯,亲自去找西洋传教士讨要种子等,这些哪件也不该是大家女子所为吧?

对了,还有一点,直言不准丈夫纳妾,放眼整个京城,除了她,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为此,颜彧再次想起了她之前对陆鸣说过的话,保不齐这个颜彦还真不是自己的大姐,之前的大姐虽然聪明,但绝对没有这么大的勇气去挑战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礼仪,因而,颜彧不可避免地又动了歪心思。

主要是之前她抹黑颜彦的那番话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相反,她还把自己丈夫害了。

因为陆鸣在朝堂上暗示皇上的那番话不但没有拦住皇上赐封颜彦,反而让皇上对陆鸣有了看法,之后的几天朝会皇上没有再问过他任何事情的任何看法。

为此,陆鸣回来后对颜彧大发了一顿脾气,说是颜彧误导的他。

这一次,又一个现成的机会送到颜彧面前,颜彧再次动心了,只是她十分忌惮颜彦,也没忘了颜彦对她的警告,因而这件事该怎么做,她委实要好好掂掇掂掇。

这天,颜彦正和陆呦商量摆满月酒和挪窝的事情,朱氏的意思这满月酒应该陆家操办,毕竟陆呦没有分家,带着孩子回陆家住几天正好可以连带挪窝和满月酒一起办了。

可马氏的意思是挪窝必须回娘家,哪有回婆家挪窝的,这传了出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她虐待了这个侄女,不要说太后皇上那边人不喜,就颜芃这一关她也过不去啊,因而她早早就和颜彦商量好了,说是到时打发颜彰几个来接她。

其实,要依颜彦和陆呦两人自己的意思,干脆哪也不去,就在自家换个院子住住算了,摆酒也简单,直接从饭庄把厨师和小二一块借来家里用一天即可。

可这么做,不但朱氏和马氏不高兴,陆老太太和太后也不会满意的,因而,两人只得商议满月那天回陆家先办酒,随后再去颜府住一天。

两人正说着,门外有人传,说是陆老太太和二奶奶以及四姑奶奶来了,颜彦一听颜彧和陆含一起来了,倒是也没多想,毕竟人家才是正牌的姑嫂关系,只是陆老太太来了,她少不得要下去迎迎。

虽说这次她生女老太太有点不喜,可知道她吃了不少苦头,老太太还是很心疼她,连着来探视她好几天,每次不空手来,还命她身边的柳嬷嬷帮着颜彦带了几天孩子,顺便教教她怎么摆弄孩子。

尽管颜彦也清楚,老太太此举多少有些是看在她这个郡主的身份上,可颜彦仍是领了她这份情,至少老太太的心意比朱氏和马氏诚实多了。

因而,颜彦和陆呦很快下了炕,刚掀了门帘进堂屋,那边青秀也掀了堂屋的门帘,陆老太太扶着陆含先进来了,后面跟着颜彧以及几个丫鬟婆子。

见颜彦下地了,陆老太太忙不迭地说道:“大孙媳,快回炕上去,地上凉,月子里落下病根就不好了。”

“有劳祖母挂念,孙媳穿的是厚鞋子。”颜彦看了看自己脚下,是青碧亲手做的一双羊毛皮的带脚后跟的拖鞋,看起来有点笨笨的,却真是暖和。

“来,我看看,好像恢复得不错了,脸上有点血色了,这些日子还累不累,身子虚不虚?”老太太走到颜彦跟前,细细看了看,问道。

颜彦一一回答了。

“我们小衿娘呢?有几天没来,还怪想我那个大重孙女的,人呢,我看看,有没有胖了些?”老太太关心完颜彦又关心起陆衿来。

颜彦笑着向陆含打了个招呼,对颜彧只略略点个头,随即领着大家进屋上炕,因着屋子里有壁炉,很暖和,颜彦也没给孩子穿太多,小孩子只穿了件薄棉袄,正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青釉给她摆弄拨浪鼓玩。

孩子已经有了二十天大了,眼睛可以视物了,颜彦为了测试她的耳朵和眼睛,会入乡随俗地拿着拨浪鼓逗孩子玩,还好,孩子的眼睛和耳朵都没有毛病。

“哟,几天没见,我们小衿娘又漂亮了许多,瞧瞧,这小脸蛋白嫩嫩的,可真好看。”老太太见到孩子醒着,越发欢喜,忙凑了过去。

“可不是的,大嫂,我这小侄女长得可真好看,还古灵精怪的,来,姑母抱抱。”陆含见小东西瞪大一双黑亮亮的眼睛瞅着她,顿时母爱爆棚了。

“是啊,大嫂,几天没见,怎么小衿娘白净了这么多?是不是你的奶水好?”颜彧也凑了过来。

“这话什么意思?你说大嫂亲自喂奶?”陆含显然不清楚这事,听了这话大吃一惊,完全不亚于第一次听到颜彦下地做农活时带给她的冲击。

原来,朱氏和马氏得知颜彦亲自给孩子喂奶后,也劝过她几句,见颜彦没接受,两人也没再劝,倒是给颜彦送了两个奶娘来,可颜彦没相中。

见此,朱氏和马氏分别找到陆老太太和太后报备,两位老人家对颜彦还是比较了解的,见劝不动,便统一了口径,不往外传,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