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颜彦的再一次出名,朱氏不可避免地想到了颜彧。
这对姐妹的差距也太大了吧?说一个天一个地也不为过,也不知颜彧当初究竟是用什么手段蒙蔽了她儿子,可气的是她居然没有看透,让他们母子吃了这么大一个亏。
更气人的是,偏偏陆呦在颜彦的调教和扶持下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耀眼,已经在书院里开始展露头角了,季老先生不止一次夸他的功课好,也不止一次用他写的文章来当范文。
因此,朱氏担心,用不了几年陆呦就能凭着科考挤进官场,有皇上的扶持,平步青云是早晚的事情,到那时,很难说不会影响到她儿子。
陆老太太虽然觉得儿媳的担心未免有点太过杞人忧天,不过有一点她倒是和朱氏达成了共识,希望颜彦能搬回陆家住,不是小住,而是长住。
如此一来,陆家也算是间接回应了外界的那些传言,这个庶子媳妇不是被陆家逼走的,而是暂时搬出去新鲜几天。
还有,颜彦搬回陆家,她也就不会三天两头往外跑,也不好意思把那些外管事什么的领回家来商议事情,因此,自然而然她就会放弃去开什么鞭炮厂。
退一步说,即便要开,有长辈们看着,也不会让她出面,会直接交给管事,有陆家罩着,谁敢欺瞒?
此外,颜彦搬回陆家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和颜彧增进点感情,姐妹两个毕竟是从小长大的,且又好了这么多年,就算颜彦心里还堵着一口气,可这份姐妹情不是这么轻易能割舍掉的。
再则,如今两人都有了身孕,也算是有共同话题,一起怀孩子一起生孩子将来再一起带孩子,天天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定什么时候误会就说开了。
陆老太太相信,凭着颜彦之前的心性,姐妹两个若是合好了,陆呦陆鸣两个离兄友弟恭也不远了,这哥俩一个文官一个是武将,陆家还能不兴旺发达?
为此,陆老太太才特地上门来劝说颜彦。
当然了,除了口头劝说,陆老太太还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五千两银票,说是给颜彦拿去买一个铺子或是一座小庄子,一年的租金够她养孩子了。
颜彦看到老太太掏出来的银票有点发懵,这些日子她虽然总往外面跑,可她并没有和那些世家女眷走动,因而也不清楚外面又有了她的传说。
但是她深谙一个道理,事出反常必有妖。
可巧老太太的话给了颜彦一个很好的理由,什么叫够她养孩子,好像她养不起孩子似的。
因而,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颜彦把银票推了过去,“祖母,这个我真不需要,我带来的嫁妆不薄,你们陆家给的聘礼也不少,完全够我们过日子,别说养一个孩子,就是养十个八个都不成问题。”
这话一说,陆老太太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大郎媳妇,祖母不是这个意思,这是祖母的心意,你肚子里的孩子是我的第四代,难不成我这个做曾祖母的还不能给孩子一份见面礼?”
颜彦一听,知道这银子是老太太的私房钱,可即便如此,她还是不想要,因为她不想因为这几千两银子欠下老太太的人情。
“能,这不还没到日子么?再说了,您这见面礼貌似有点多了,孙媳怕您将来厚此薄彼,所以,这见面礼还是等孩子生下来再给不迟。”
老太太被颜彦说愣了,好一会才意识到自己又犯了一个错,既然是给孩子的见面礼,颜彦不可能只会有这一个孩子,第一个给了五千两,第二个第三个呢?
都一视同仁,她给得起吗?
毕竟她不是只有陆呦一个孙子,更别说,陆呦还是一个庶出的。
可拿出来的银钱也没有拿回去的道理,因而,老太太略犹豫了一下,又把银票放进颜彦手里,“孩子,祖母也不瞒你,这银子是祖母的私房。你也说了,大郎是庶出的,庶出的有庶出的规矩,祖母不能破了规矩,只能从自己的私房里贴补你们一些,也是祖母的心意。孩子,我都这个年纪了,谁知道还能有几天好日子过,你就当全了我这份心意,我是真喜欢你,也是真想弥补弥补我大孙子,这才借着这个由头给你们送点银子,是祖母的心意。”
这话说的还有几分诚意,因为老太太的眼圈红了,颜彦也不好再拧下去,只得收下了这五千两银子。
接下来,陆老太太又问起颜彦搬家一事,颜彦再次婉拒了,为此,她不惜搬出了皇上。
她后花园的这些作物是过了皇上明路的,皇上放出话来说是等山薯正式开挖的时候请他来现场见证一下,还有那棉花采摘的时候他也想看看,从没有听说过花还可以拿来做衣服做棉袄棉被的。
因而,颜彦必须留下来好生照看这个园子,她不能辜负了皇上的信任和厚望。
这话一说,陆老太太便没了脾气,她可不敢跟皇上争人,再说了,这等露脸的好事她也不能拦着,多少人求还求不来呢。
尽管拒绝了陆老太太搬回去的提议,但颜彦还是给了老太太一点面子,留她下来吃晚饭,同时,也答应她明天和陆呦一起回去祭祖。
当然了,她是一个孕妇,不能进祠堂,也不能去祖坟,但她可以回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回去看看朱氏,省的被人诟病。
这天下午,颜彦陪老太太说了一下午的话,从老太太嘴里,颜彦知道陆端刚打发人送信了,说他们已经离开边境前往女真部落了,这一趟究竟会有什么结果谁也无法预料,因而,老太太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这种事情颜彦也没法预测,只能把话题岔开。
从陆端又说到了周婉,老太太的意思,陆鸣到底还是出面为周婉说情了,还说上次的事情是他自己思虑不周,希望颜彦不要再怪他。
这个结果倒是有点出乎颜彦意料之外。
陆鸣亲自为周婉求情,那皇上那天唱的又是哪一出?
这对姐妹的差距也太大了吧?说一个天一个地也不为过,也不知颜彧当初究竟是用什么手段蒙蔽了她儿子,可气的是她居然没有看透,让他们母子吃了这么大一个亏。
更气人的是,偏偏陆呦在颜彦的调教和扶持下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耀眼,已经在书院里开始展露头角了,季老先生不止一次夸他的功课好,也不止一次用他写的文章来当范文。
因此,朱氏担心,用不了几年陆呦就能凭着科考挤进官场,有皇上的扶持,平步青云是早晚的事情,到那时,很难说不会影响到她儿子。
陆老太太虽然觉得儿媳的担心未免有点太过杞人忧天,不过有一点她倒是和朱氏达成了共识,希望颜彦能搬回陆家住,不是小住,而是长住。
如此一来,陆家也算是间接回应了外界的那些传言,这个庶子媳妇不是被陆家逼走的,而是暂时搬出去新鲜几天。
还有,颜彦搬回陆家,她也就不会三天两头往外跑,也不好意思把那些外管事什么的领回家来商议事情,因此,自然而然她就会放弃去开什么鞭炮厂。
退一步说,即便要开,有长辈们看着,也不会让她出面,会直接交给管事,有陆家罩着,谁敢欺瞒?
此外,颜彦搬回陆家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和颜彧增进点感情,姐妹两个毕竟是从小长大的,且又好了这么多年,就算颜彦心里还堵着一口气,可这份姐妹情不是这么轻易能割舍掉的。
再则,如今两人都有了身孕,也算是有共同话题,一起怀孩子一起生孩子将来再一起带孩子,天天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定什么时候误会就说开了。
陆老太太相信,凭着颜彦之前的心性,姐妹两个若是合好了,陆呦陆鸣两个离兄友弟恭也不远了,这哥俩一个文官一个是武将,陆家还能不兴旺发达?
为此,陆老太太才特地上门来劝说颜彦。
当然了,除了口头劝说,陆老太太还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五千两银票,说是给颜彦拿去买一个铺子或是一座小庄子,一年的租金够她养孩子了。
颜彦看到老太太掏出来的银票有点发懵,这些日子她虽然总往外面跑,可她并没有和那些世家女眷走动,因而也不清楚外面又有了她的传说。
但是她深谙一个道理,事出反常必有妖。
可巧老太太的话给了颜彦一个很好的理由,什么叫够她养孩子,好像她养不起孩子似的。
因而,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颜彦把银票推了过去,“祖母,这个我真不需要,我带来的嫁妆不薄,你们陆家给的聘礼也不少,完全够我们过日子,别说养一个孩子,就是养十个八个都不成问题。”
这话一说,陆老太太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大郎媳妇,祖母不是这个意思,这是祖母的心意,你肚子里的孩子是我的第四代,难不成我这个做曾祖母的还不能给孩子一份见面礼?”
颜彦一听,知道这银子是老太太的私房钱,可即便如此,她还是不想要,因为她不想因为这几千两银子欠下老太太的人情。
“能,这不还没到日子么?再说了,您这见面礼貌似有点多了,孙媳怕您将来厚此薄彼,所以,这见面礼还是等孩子生下来再给不迟。”
老太太被颜彦说愣了,好一会才意识到自己又犯了一个错,既然是给孩子的见面礼,颜彦不可能只会有这一个孩子,第一个给了五千两,第二个第三个呢?
都一视同仁,她给得起吗?
毕竟她不是只有陆呦一个孙子,更别说,陆呦还是一个庶出的。
可拿出来的银钱也没有拿回去的道理,因而,老太太略犹豫了一下,又把银票放进颜彦手里,“孩子,祖母也不瞒你,这银子是祖母的私房。你也说了,大郎是庶出的,庶出的有庶出的规矩,祖母不能破了规矩,只能从自己的私房里贴补你们一些,也是祖母的心意。孩子,我都这个年纪了,谁知道还能有几天好日子过,你就当全了我这份心意,我是真喜欢你,也是真想弥补弥补我大孙子,这才借着这个由头给你们送点银子,是祖母的心意。”
这话说的还有几分诚意,因为老太太的眼圈红了,颜彦也不好再拧下去,只得收下了这五千两银子。
接下来,陆老太太又问起颜彦搬家一事,颜彦再次婉拒了,为此,她不惜搬出了皇上。
她后花园的这些作物是过了皇上明路的,皇上放出话来说是等山薯正式开挖的时候请他来现场见证一下,还有那棉花采摘的时候他也想看看,从没有听说过花还可以拿来做衣服做棉袄棉被的。
因而,颜彦必须留下来好生照看这个园子,她不能辜负了皇上的信任和厚望。
这话一说,陆老太太便没了脾气,她可不敢跟皇上争人,再说了,这等露脸的好事她也不能拦着,多少人求还求不来呢。
尽管拒绝了陆老太太搬回去的提议,但颜彦还是给了老太太一点面子,留她下来吃晚饭,同时,也答应她明天和陆呦一起回去祭祖。
当然了,她是一个孕妇,不能进祠堂,也不能去祖坟,但她可以回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回去看看朱氏,省的被人诟病。
这天下午,颜彦陪老太太说了一下午的话,从老太太嘴里,颜彦知道陆端刚打发人送信了,说他们已经离开边境前往女真部落了,这一趟究竟会有什么结果谁也无法预料,因而,老太太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这种事情颜彦也没法预测,只能把话题岔开。
从陆端又说到了周婉,老太太的意思,陆鸣到底还是出面为周婉说情了,还说上次的事情是他自己思虑不周,希望颜彦不要再怪他。
这个结果倒是有点出乎颜彦意料之外。
陆鸣亲自为周婉求情,那皇上那天唱的又是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