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在主位上坐下后,门口的太监宣一品诰命夫人进殿了。
颜彦扫了一下,进来的大约有二十多人,有的是扶着老人,有是领着小女孩,领头的这位穿着大红一品仙鹤诰命服且胸前佩着着一条金色霞帔的便是陆夫人,陆夫人年龄不大,理应不到四十,只是古代人寿命普遍短,结婚早,因而才三十多岁的人便看得有点暮气沉沉的。

当然了,也有可能和她最近的糟心事有关,心情不好,黑眼眶和下眼袋都出来了。

颜彦正打量对方时,颜彧伸手抻了她一下,努了努嘴,颜彦忙跟着她一起走在马氏后头也站到这些人当中了,可巧就在孟家之后。

孟家这次来了三个人,颜彦的外祖母常氏和大舅母田氏以及孟箐,孟箐和颜彤岁数相仿,今年十三,她是田氏最小的女儿,性子活泼,深得长辈们的喜爱。

这不,看见颜彦,她转过身子冲颜彦挤了挤眼睛,倒是没敢开口说话,毕竟场合不同。

磕过头之后,马氏带着颜彦三个找个矮几坐下来,旁边正好挨着孟家,颜彦坐在边上,一边是颜彧一边是孟箐。

“大表姐,我听说你要陆夫人向你赔礼认错,是不是真的啊?你真不打算嫁给陆世子了?”孟箐凑过来低声问道。

颜彦摇了摇头,只笑了笑,没开口。

“难不成你真想嫁给那个哑巴?”孟箐又问道。

“嘘,这人多嘴杂的,有什么话我们回头说。”颜彦做了一个动作。

主要是她发现颜彧正竖着耳朵听着,怕过了话,尤其是这种听不真切的半截子话最容易惹事了。

孟箐倒是也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忙把身子坐正了。

说实在的,她倒不是不懂这些规矩礼仪,也不是不懂这中间的利害关系,她只是太好奇了。

颜彦出事后,她本来是想跟着母亲来看望颜彦的,可母亲以有正事要谈为由拒绝了她,母亲回去后,她原本是想自己一个人来的,偏母亲又以颜彦不能开口说话需要静养为由再次拦住了她,再后来,颜彦去孟家看望老太太,孟箐又不巧出门了,因而两人再次错过了。

这一拖就拖了将近一个月,孟箐实在忍不住了,这才迫不及待地和颜彦耳语了几句。这不,经颜彦一提醒,她很快安静下来了。

两人刚把身子坐正,二品诰命夫人们进来了,跪拜后,她们坐在了中间这一排矮几前,接着便是三品诰命,坐在了最后面那一排。

众人都落座后,太监开始献礼了,第一个被抬进来的是陆家的东西,是一幅羊脂玉的观音坐像,这尊坐像高约两尺,不管是玉质还是雕工都是上上乘的,菩萨是坐在莲花座上,低眉顺眼的,右手立着放在胸前,左手呈兰花状,像是在念经,也像是在讲法,整个线条都很流畅,不管是菩萨的裙裾还是莲花的花瓣以及菩萨的眉眼,都清新可见,一看就不是凡品。

太监刚把这礼物唱出来,陆夫人站了起来,“启禀太后,臣妇听闻太后素喜吃斋念佛,且又一向宽厚待人,故臣妇特地为太后请来了这尊南海观音,保佑太后老人家健康平安,寿如彭祖。”

“好好好,不错,哀家正想请一尊菩萨呢,镇国公夫人有心了。”太后明知陆夫人这尊菩萨送的别有深意,可也给了对方这个面子。

接下来就是辅国公王家和护国公吴家以及治国公赵家,这四公是当年和太祖皇帝一起打江山的,世袭罔替,超一品,只比郡王低一等,食俸禄五千石。

四公献礼后便轮到了八侯,八侯虽也是位居一品,食俸禄三千石,但爵位是三代不递减,原本颜芃是第四代,可因为颜彦的父亲颜芮战功卓著且又战死沙场,皇上格外开恩,并没有降了颜芃的爵位,依旧给了颜芃一个侯爵。

因此,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颜芃的这个侯爵绝对是用原主父亲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一点颜芃倒是也认可,所以对原主也算是视如己出并有求必应。

扯远了,如今且说眼前,八侯里颜家排第二,因而颜家的礼物是八侯里第二个拿出来的,马氏送的是一幅用一百零八颗珍珠嵌成的寿字,每颗珍珠大小相近,颜色相近,且个个都有小拇指盖大小,这份贺礼着实不轻。

颜彦的绣品也跟着这幅寿字图一起抬进来的,装进了一个紫檀木的框架里,这框架是原主之前准备好的。

“启禀太后,这幅绣品是臣女亲自绣好的,臣女借麻姑的寿桃恭祝太后老寿星日月昌明,松鹤长春,富贵安康,天伦永享。”颜彦站起来出列走到大殿中间又磕了三个头。

“好好好,抬上前来哀家再细看看,哀家怎么觉得这仙鹤像是在飞,眼睛也会动似的?还有,仙鹤的旁边怎么多出来一只燕子?”太后看出了这幅绣品的不凡,和以往送的不太一样,明显长进了不少。

颜彦自然也清楚这一点,原主擅长的是丹青,工笔画虽也略有涉及,可和她这位学过现代素描的人相比肯定有差距,所以颜彦把这幅绣品上的仙鹤略做了点修改,同时加上了一只燕子。

还有一点,仙鹤的眼睛她是用自己头发绣的,古代人对自己头发相当爱惜,信奉的是身体发肤都受之于父母,是决计不舍得拔下来当绣花线用的,所以这也算是她的一个秘密武器。

“回太后,这只燕子有两重意思,一是燕子是一只报喜鸟,俗话说,燕子不进愁家门,进的都是那些有喜事和好事的祥和人家;二是臣女名叫颜彦,故而臣女也想做一只会飞的燕子,给太后老人家带去吉祥、幸福和安康。”

“皇祖母,孙媳今儿总算明白老祖宗说着孩子心思巧和手巧是怎么回事,依孙媳愚见,还得加上一个嘴巧呢。”孙氏笑吟吟地夸道。

太子妃开口了,很快就有人附和了,再说太子妃也没说错,抛开颜彦的名声不说,这幅绣品的确是上乘之作,更别说颜彦又左一个报喜又一个吉祥什么的,任谁听了都得乐开花。

可惜,她们认可了颜彦的才华却不认可颜彦的品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