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真的,那喝下肚子去对身体会有好处吗,所以林翠儿不敢贸然让林少华把麦乳精之类的带回去给林建国夫妻两个喝,等自己尝过之后再做决定。
林少华提着林翠儿让她带回去的那些水果点心、拿着饭盒背着书包离去了。
林翠儿一个下午一连看了好几本杂志。
讲真,这些杂志上的文章每一篇文笔都相当出色,不是她前世看网文那些写手的文笔可以相比拟的。
但是……怎么说呢,有的散文和诗歌给林翠儿的感觉就是空洞、无病呻吟,反正她是不喜欢这类散文和诗歌的。
再有一些文章就是太过朝气蓬勃了,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情。
虽然看了好几本杂志,却让林翠儿有点摸不到头脑,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去写去投稿。
不过《故事会》好像比较适合自己。
她前世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编故事都是行家,就看谁编的有水平了,既然当一个文青肉麻兮兮的写什么散文和诗歌自己真的不行,那就走写故事的故线好了。
琢磨了两天,林翠儿终于写了一篇小故事,是讲述的一个邻里之间温暖互助的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其实现实中,邻里之间关系没那么好,多半是人情往来,能够表面一团和气已经算是很和谐了,但是林翠儿还是愿意写那些正能量的故事。
谁叫她是元气美少女呢!
写好之后,林少华做了她第一个读者。
短短一千多字的故事林少华读得激情澎湃。
读完之后,他用惊喜的目光崇拜的盯着林翠儿看了许久,直夸道:“二姐,我真没想到你的文笔竟然这么好,这个故事写的真好,我想编辑肯定能够选中的!”
林翠儿信不过他,才十三岁的少年,初二的文化水平,能够有多强的鉴赏能力?
她不以为意的嗤笑一声:“你别瞎夸我了,我真想把这篇故事拿去给一凡哥看看,让他给我提点建议,只可惜他大学离我们这里这么远,不好送过去。”
“嗯——”小小少年托着下巴思考了一下,“那我去爸爸单位用爸爸单位的电话给一凡哥打个电话,让一凡哥来医院把你写的稿子拿去看看。”
“别!千万别!”林翠儿急忙阻止,“上次一凡哥来医院探病就已经耽误了半天功课,如果再为这点小事把他叫来的话又得耽误他半天功课,这样会显得我太不懂事了。”
“那……”林少华眼睛一亮,说道,“明天就是星期三了。我们学校除了初三年级,其他年级不是每个星期三下午都会休息半天吗?干脆我星期三乘车去一凡哥的学校,把你写的稿子交给他看看。反正我身上还有卖废铁渣剩下的一块多钱,足够来回的车费了。”
王玉芝小气,如果得知林少华要去鲁一凡的学校肯定会因为不舍得车费而不让他去的,但林少华自己有钱就不会被王玉芝阻挠了。
林翠儿想了想,点点头答应了,虽然林少华才只有十三岁,可是也应该学会独立乘车了。
她前世十三岁就敢自己一个人乘车出门上学。
林翠儿把自己写的稿子折好,交给林少华叮嘱他千万别弄掉了,然后又问:“妈的身体好了些没有。”
“我把你那天要我回去说的话说给妈听,妈怕贫血越来越严重,不能去上班,所以这两天爸给她做什么好吃的她都乖乖的吃的一干二净,反正我看着她脸色好像好了一点点。”
林翠儿点点头:“那就好。”
林少华又道:“我把那些点心水果全都放在我房里的柜子里,我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就给爸爸妈妈发水果点心吃。
不过爸爸妈妈非要我和大姐也吃,所以我和大姐每天也吃一点,不然爸爸妈妈就不肯吃。但是牛奶我只冲给爸爸妈妈喝,我和大姐都没喝。”
“嗯。大姐没有在家里为吃闹腾吧。”林翠儿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让林青儿忍着一次不闹吃喝她能做的到,次次不闹吃喝她能做的到吗!
林少华摇摇头:“没有,那天妈妈在家里晕倒只有大姐在身边,大姐肯定吓坏了,而且肯定非常担心妈妈,哪还会像以前闹吃闹喝?所以每天晚上我给大姐多少水果和点心,她都没有争过。”
林翠儿道:“妈的身子估计亏的比较厉害,不是一顿两顿就能补起来的,你跟爸说,要经常给妈做点好吃的。”
“嗯,我知道。”
“如果家里没钱你就在我这里拿十块钱,让爸拿这十块钱割肉给妈吃。”林翠儿思忖了一会儿,又说道。
“好。”
林少华忽然又问道,“如果我从你这里拿十块钱回去给爸,我该跟爸怎么说那十块钱的来历?”
林翠儿沉默了,她不能让林建国夫妻两个知道她手上有一笔巨款。
隔了许久,林翠儿才道:“那这样好了,看我这篇稿子能不能被编辑选中,如果选中的话,我这篇故事有一千多字,就有十块钱的稿费,到时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给妈妈买营养品了。”
晚上上次帮林翠儿对付过之前那个四号床大妈的年青值班医生来查房,趁着用听诊器给林翠儿做检查时,笑着压低声音道:“小丫头,你这体质是不是太招黑了,没招谁惹谁都能惹祸上身。等出院之后赶紧用柚子叶洗个澡去去霉运。”
林翠儿从善如流道:“好的。”
突然一拍脑袋:“咱们内陆城市没柚子叶,干脆去庙里烧香求神明保佑好了。”
年轻的值班医生名叫关峰,被她一本正经的模样逗笑了。
秦诗诗妒火中烧地盯着林翠儿和关峰,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小声嘟囔:“不要脸!连大夫都勾引!”
林翠儿察觉到有人不善地看着自己,扭头看去,就见秦诗诗翻了个身,背对着她。
第二天中午,林少华在家匆匆吃了午饭,再给林翠儿送过午饭之后,直接从医院出发去了鲁一凡的学校。
林少华一路打听着找过去时,鲁一凡刚从寝室出来,准备去公共课堂上大课。
林少华提着林翠儿让她带回去的那些水果点心、拿着饭盒背着书包离去了。
林翠儿一个下午一连看了好几本杂志。
讲真,这些杂志上的文章每一篇文笔都相当出色,不是她前世看网文那些写手的文笔可以相比拟的。
但是……怎么说呢,有的散文和诗歌给林翠儿的感觉就是空洞、无病呻吟,反正她是不喜欢这类散文和诗歌的。
再有一些文章就是太过朝气蓬勃了,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情。
虽然看了好几本杂志,却让林翠儿有点摸不到头脑,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去写去投稿。
不过《故事会》好像比较适合自己。
她前世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编故事都是行家,就看谁编的有水平了,既然当一个文青肉麻兮兮的写什么散文和诗歌自己真的不行,那就走写故事的故线好了。
琢磨了两天,林翠儿终于写了一篇小故事,是讲述的一个邻里之间温暖互助的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其实现实中,邻里之间关系没那么好,多半是人情往来,能够表面一团和气已经算是很和谐了,但是林翠儿还是愿意写那些正能量的故事。
谁叫她是元气美少女呢!
写好之后,林少华做了她第一个读者。
短短一千多字的故事林少华读得激情澎湃。
读完之后,他用惊喜的目光崇拜的盯着林翠儿看了许久,直夸道:“二姐,我真没想到你的文笔竟然这么好,这个故事写的真好,我想编辑肯定能够选中的!”
林翠儿信不过他,才十三岁的少年,初二的文化水平,能够有多强的鉴赏能力?
她不以为意的嗤笑一声:“你别瞎夸我了,我真想把这篇故事拿去给一凡哥看看,让他给我提点建议,只可惜他大学离我们这里这么远,不好送过去。”
“嗯——”小小少年托着下巴思考了一下,“那我去爸爸单位用爸爸单位的电话给一凡哥打个电话,让一凡哥来医院把你写的稿子拿去看看。”
“别!千万别!”林翠儿急忙阻止,“上次一凡哥来医院探病就已经耽误了半天功课,如果再为这点小事把他叫来的话又得耽误他半天功课,这样会显得我太不懂事了。”
“那……”林少华眼睛一亮,说道,“明天就是星期三了。我们学校除了初三年级,其他年级不是每个星期三下午都会休息半天吗?干脆我星期三乘车去一凡哥的学校,把你写的稿子交给他看看。反正我身上还有卖废铁渣剩下的一块多钱,足够来回的车费了。”
王玉芝小气,如果得知林少华要去鲁一凡的学校肯定会因为不舍得车费而不让他去的,但林少华自己有钱就不会被王玉芝阻挠了。
林翠儿想了想,点点头答应了,虽然林少华才只有十三岁,可是也应该学会独立乘车了。
她前世十三岁就敢自己一个人乘车出门上学。
林翠儿把自己写的稿子折好,交给林少华叮嘱他千万别弄掉了,然后又问:“妈的身体好了些没有。”
“我把你那天要我回去说的话说给妈听,妈怕贫血越来越严重,不能去上班,所以这两天爸给她做什么好吃的她都乖乖的吃的一干二净,反正我看着她脸色好像好了一点点。”
林翠儿点点头:“那就好。”
林少华又道:“我把那些点心水果全都放在我房里的柜子里,我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就给爸爸妈妈发水果点心吃。
不过爸爸妈妈非要我和大姐也吃,所以我和大姐每天也吃一点,不然爸爸妈妈就不肯吃。但是牛奶我只冲给爸爸妈妈喝,我和大姐都没喝。”
“嗯。大姐没有在家里为吃闹腾吧。”林翠儿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让林青儿忍着一次不闹吃喝她能做的到,次次不闹吃喝她能做的到吗!
林少华摇摇头:“没有,那天妈妈在家里晕倒只有大姐在身边,大姐肯定吓坏了,而且肯定非常担心妈妈,哪还会像以前闹吃闹喝?所以每天晚上我给大姐多少水果和点心,她都没有争过。”
林翠儿道:“妈的身子估计亏的比较厉害,不是一顿两顿就能补起来的,你跟爸说,要经常给妈做点好吃的。”
“嗯,我知道。”
“如果家里没钱你就在我这里拿十块钱,让爸拿这十块钱割肉给妈吃。”林翠儿思忖了一会儿,又说道。
“好。”
林少华忽然又问道,“如果我从你这里拿十块钱回去给爸,我该跟爸怎么说那十块钱的来历?”
林翠儿沉默了,她不能让林建国夫妻两个知道她手上有一笔巨款。
隔了许久,林翠儿才道:“那这样好了,看我这篇稿子能不能被编辑选中,如果选中的话,我这篇故事有一千多字,就有十块钱的稿费,到时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给妈妈买营养品了。”
晚上上次帮林翠儿对付过之前那个四号床大妈的年青值班医生来查房,趁着用听诊器给林翠儿做检查时,笑着压低声音道:“小丫头,你这体质是不是太招黑了,没招谁惹谁都能惹祸上身。等出院之后赶紧用柚子叶洗个澡去去霉运。”
林翠儿从善如流道:“好的。”
突然一拍脑袋:“咱们内陆城市没柚子叶,干脆去庙里烧香求神明保佑好了。”
年轻的值班医生名叫关峰,被她一本正经的模样逗笑了。
秦诗诗妒火中烧地盯着林翠儿和关峰,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小声嘟囔:“不要脸!连大夫都勾引!”
林翠儿察觉到有人不善地看着自己,扭头看去,就见秦诗诗翻了个身,背对着她。
第二天中午,林少华在家匆匆吃了午饭,再给林翠儿送过午饭之后,直接从医院出发去了鲁一凡的学校。
林少华一路打听着找过去时,鲁一凡刚从寝室出来,准备去公共课堂上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