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士枚一样舍不得儿子,可亏欠老家妻儿太多,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弥补。
他沉默了良久,缓缓地说:“你们都长大了,都成家立业了,也不用再担心麻扎部来犯,爹没什么不放心的。”
“爹,使君爷爷和大将军让你做守捉使的时候,是不是就想到麻扎塔塔会蠢蠢欲动?”
“麻扎部一天不除,叶勒镇一天不得安生。为了这一天,你岳父整整谋画了五年。不然以他的脾气,能任由叶勒部的那些小首领与麻扎部私下勾连,又能一再退缩?”
“复建白沙守捉城也是为了刺激麻扎塔塔?”
“差不多。”
“那我这个叶勒大都督府长史算什么。”
“你使君爷爷没想过利用你,你岳父一样没想过,可以说这一切只是顺水推舟。”
那会儿自己什么都不是,确实没有被人利用的价值。
现在什么都有了,再纠结那些没意思。
韩平安笑问道:“爹,你走了,谁做守捉使?”
韩士枚轻描淡写地说:“复建白沙守捉城只是权宜之计,现在不用再担心麻扎部,白沙守捉城自然要跟之前那样弃守。”
“弃守?”
“没兵怎么守。”
“那些守捉郎呢。”
“有的战死了,有的不愿意在叶勒部安家落户去投奔了王将军。”
“明白。”
韩士枚想想还是不大放心,微笑着叮嘱道:“王将军这人其实不难打交道,我走了之后你要跟他多走动,有什么好事多想着点他,你这边将来如果遇上什么事,他一定会帮你的。”
王庆祥就喜欢钱!
韩平安不禁笑道:“爹,你尽管放心,我早想好了。”
韩士枚好奇地问:“想好什么?”
“知道我为何不种冬小麦,而是种春小麦吗?”
“为何。”
“我就是想让我们叶勒部与军城屯城互补,我们有的是田地,他们也有很多田地,缺的是耕种的人!”
韩平安顿了顿,接着道:“把耕种和秋收的时间错开,我就能召集人手去帮他们,他一样能召集人手来帮我,但主要是他召集人来帮我,因为我耕种的田地比他多。”
韩士枚下意识问:“以后不招募百姓来打短工,只跟他一个人谈,让他帮着召集?”
“嗯,反正那些老卒和家眷闲着也是闲着,一年来我儿打两三个月短工,多多少少能赚点钱补贴家用,既能多打收获点粮,又能帮他稳定军心,一举两得。”
“这么想就对了,麻扎塔塔孤悬在外,我们又何尝不是,既然我们跟王将军一样孤悬在外,就得相互帮衬。”
“叶勒城本来就是我的,我当然要帮他。”
“这么说的话,你也要帮帮你岳父。这批学童不错,假以时日都能挑大梁,你再教授一段时间,等到明年秋收之后,可以送一批去龟疏。”
昨天中午,王庆祥见那些学童把偌大的营地管理的井井有条,就拉着问来自军城屯城的娃要多久结业,打算等那些娃学成之后委以重任,不是去城主府做行官,就是安排在军中做文书。
崔瀚对那些学童也感兴趣,连阿奴师和元金刚等羁縻部落首领都想挖几个走。
想到这些,韩平安不禁笑道:“钰儿他爹要五十个,我打算给他一百个。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再教半年,我甚至打算过段时间带着他们游学。”
韩士枚笑问道:“游学?”
韩平安解释道:“不走远,先在安西转转,最多走到北庭,让他们见见世面,顺便请钰儿她爹和使府的长史、司马和各镇的镇使、参军给他们讲讲学。”
“大将军会讲什么?”
“讲行军打仗,其实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说了算的武将文官见见我叶勒府学的学子。”
“你想帮那些学童谋官?”
“不一定非要做官,做吏员就可以了。他们还小,需要历练。”
“三郎,你这是打算桃李满安西!”
“北庭如果需要人才,我可以送一千个过去。”
西域最缺的就是人才,能想象到他带着聪慧的学童转一圈,那些亟需人才的镇将肯定会提出留下几个。
韩士枚没想到儿子会这么玩,低声问:“三郎,你究竟想做什么。”
“爹,你应该问我究竟担心什么。”
“你担心什么。”
“安乐山圣眷太隆,朝中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再加上他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和支持他的那些粟特商人蛊惑,他不反也得反,早晚都要反。”
韩平安深吸口气,接着道:“他要是反了,天子肯定会从陇右、河西乃至北庭、安西调兵平乱。陇右、河西一旦空虚,已经蚕食了吐古浑的吐蕃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韩士枚凝重地说:“陇右、河西一旦有失,我们就跟麻扎塔塔一样孤悬在外!”
“说到底还是人啊,要是前些年能从关内移二三十万百姓过来,我们哪用得着担心吐蕃、大食和回纥,可这么多年没往西域移多少百姓,所以我们要做最坏打算。”
“相距那么远,移二三十万百姓过来需要多少粮草?况且故土难移,但凡有条活路,谁愿意背井离乡。”
“从关内招募百姓不现实,但吐蕃真要是有一天趁关内战乱大举进犯陇右河西,我们就能以北庭为支点,想办法多救一些陇右、河西的百姓。”
“北庭不是安西,我们说了不算。”
“我们是在救人,大不了带回来安置。”
“土地是够,但那要多少粮啊。”
“所以接下来三五年,我会拼命的开荒,拼命的种粮。”
覆巢之下无完卵。
儿子说的这些既是国事一样是家事。
韩士枚不认为儿子是在杞人忧天,沉默了片刻,问道:“叶勒能养多少人。”
“有假道长在,养百十万人应该没问题。”
韩平安笑了笑,又胸有成竹地说:“但粮再多转运起来却不容易,我打算借游学的机会去各镇看看,能不能租点田地召集人去开荒。只要田租合适,肯定有人愿意租给我耕种。”
儿子说的是大事,要做的更是大事。
难道有李家的血脉,只要生下来就能干大事?
韩士枚不由想起他娘,喃喃地说:“既然这样,爹更应该去龟疏。”
老爹这是打算去龟疏帮自己,韩平安暗暗感慨,沉吟道:“爹,要是大郎二郎想出仕又没门路,不妨让他们来帮我。”
“叶勒部是你的,是你使君爷爷和你岳父看在你娘的份上给你的。”
“叶勒部不只是我的,也是我们韩家的。”
想到儿子现在盯着的不只是安西,甚至打算带学童去北庭游学,韩士枚意识到叶勒部对儿子而言太小了,微微点点头:“好,等他们到了,爹问问他们。”
韩平安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隐娘,笑道:“爹,听崔叔说龟疏那边也不安生,不然大将军也不会让他这个文官领兵来援,让姐和姐夫跟你一起回去吧。”
韩士枚真想带养女和女婿走,但想想还是摇摇头:“隐娘,你和屈通还是呆在叶勒吧。”
“爹……”
“爹是去使府做判官,又不是去领兵打仗,爹不会有事的。”韩士枚微微一笑,随即话锋一转:“三郎,爹打算把余望里带走。”
“行。”
“至于徐浩然,爹来前问过他,他愿意留在大都督府。”
“六叔镇守演南,可以让他接替六叔做我大都督府的司马。”
“这么安排最妥当。”
老爹这次是真走,今后全靠自己。
韩平安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扎营歇息的时候,围着篝火跟屈通喝起闷酒。
隐娘一边帮着熬粥,一边低声问:“大娘和大郎二郎他们到了龟疏,我们要不要去瞧瞧?”
韩平安轻叹道:“当然要,所以我们要赶紧把叶勒部的事安排妥当。”
屈通抬头问:“我做什么?”
“你领兵,我们叶勒部不能没自个儿的兵,回去之后就挑选一千青壮,好好操练。”
“我义父打算让我做守夜队旅帅。”
“姐夫,克拉山口那仗打得多惨烈你又不是没见着,打仗靠的可不是几个守夜人。以后你一心一意领兵,我打算派七百兵驻守‘道城’,两百兵留守白沙城,一百兵驻守盐湖。”
“守夜队呢?”
“守夜人依然由你义父统领,让他多招募几个,看能不能练出一百个守夜人。”
“那些守捉郎和粟特亲卫怎么办。”
“全部编入游奕署,想解甲归田的让他们解甲归田,以后各村都要设立游奕所,只要有时间就要召集各村青壮操练。”
“跟吐蕃一样操练奴从?”屈通好奇地问。
土地很多,但究竟怎么耕种想了很多天。
西域地广人稀,分田到户不利于大面积耕种,必须农场化经营。
韩平安权衡了一番,笑道:“我叶勒部今后不再有奴隶,更不会有奴从。接下来给他们分地,每户分几亩自留地,种点口粮和自己吃的蔬菜瓜果。让他们在耕种自留地的同时,耕种农田署的公田。”
隐娘嘀咕道:“自个儿家有地,谁会认真去种公田。”
韩平安解释道:“姐,我不是让他们白种,我会给他们发工钱的,就跟帮我们打短工那样。况且我不是让他们就这么脱去奴籍,是借钱给他们赎身,我还会借钱给他们盖房子。他们必须干活,不干活赚钱拿什么还债。”
隐娘想想又问道:“那我做什么?”
韩平安抬头道:“你生娃呀,以后不用再打打杀杀了,我还等着做舅舅呢。”
隐娘给他个白眼,继续熬粥。
屈通咧嘴大嘴,嘿嘿傻笑。
他沉默了良久,缓缓地说:“你们都长大了,都成家立业了,也不用再担心麻扎部来犯,爹没什么不放心的。”
“爹,使君爷爷和大将军让你做守捉使的时候,是不是就想到麻扎塔塔会蠢蠢欲动?”
“麻扎部一天不除,叶勒镇一天不得安生。为了这一天,你岳父整整谋画了五年。不然以他的脾气,能任由叶勒部的那些小首领与麻扎部私下勾连,又能一再退缩?”
“复建白沙守捉城也是为了刺激麻扎塔塔?”
“差不多。”
“那我这个叶勒大都督府长史算什么。”
“你使君爷爷没想过利用你,你岳父一样没想过,可以说这一切只是顺水推舟。”
那会儿自己什么都不是,确实没有被人利用的价值。
现在什么都有了,再纠结那些没意思。
韩平安笑问道:“爹,你走了,谁做守捉使?”
韩士枚轻描淡写地说:“复建白沙守捉城只是权宜之计,现在不用再担心麻扎部,白沙守捉城自然要跟之前那样弃守。”
“弃守?”
“没兵怎么守。”
“那些守捉郎呢。”
“有的战死了,有的不愿意在叶勒部安家落户去投奔了王将军。”
“明白。”
韩士枚想想还是不大放心,微笑着叮嘱道:“王将军这人其实不难打交道,我走了之后你要跟他多走动,有什么好事多想着点他,你这边将来如果遇上什么事,他一定会帮你的。”
王庆祥就喜欢钱!
韩平安不禁笑道:“爹,你尽管放心,我早想好了。”
韩士枚好奇地问:“想好什么?”
“知道我为何不种冬小麦,而是种春小麦吗?”
“为何。”
“我就是想让我们叶勒部与军城屯城互补,我们有的是田地,他们也有很多田地,缺的是耕种的人!”
韩平安顿了顿,接着道:“把耕种和秋收的时间错开,我就能召集人手去帮他们,他一样能召集人手来帮我,但主要是他召集人来帮我,因为我耕种的田地比他多。”
韩士枚下意识问:“以后不招募百姓来打短工,只跟他一个人谈,让他帮着召集?”
“嗯,反正那些老卒和家眷闲着也是闲着,一年来我儿打两三个月短工,多多少少能赚点钱补贴家用,既能多打收获点粮,又能帮他稳定军心,一举两得。”
“这么想就对了,麻扎塔塔孤悬在外,我们又何尝不是,既然我们跟王将军一样孤悬在外,就得相互帮衬。”
“叶勒城本来就是我的,我当然要帮他。”
“这么说的话,你也要帮帮你岳父。这批学童不错,假以时日都能挑大梁,你再教授一段时间,等到明年秋收之后,可以送一批去龟疏。”
昨天中午,王庆祥见那些学童把偌大的营地管理的井井有条,就拉着问来自军城屯城的娃要多久结业,打算等那些娃学成之后委以重任,不是去城主府做行官,就是安排在军中做文书。
崔瀚对那些学童也感兴趣,连阿奴师和元金刚等羁縻部落首领都想挖几个走。
想到这些,韩平安不禁笑道:“钰儿他爹要五十个,我打算给他一百个。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再教半年,我甚至打算过段时间带着他们游学。”
韩士枚笑问道:“游学?”
韩平安解释道:“不走远,先在安西转转,最多走到北庭,让他们见见世面,顺便请钰儿她爹和使府的长史、司马和各镇的镇使、参军给他们讲讲学。”
“大将军会讲什么?”
“讲行军打仗,其实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说了算的武将文官见见我叶勒府学的学子。”
“你想帮那些学童谋官?”
“不一定非要做官,做吏员就可以了。他们还小,需要历练。”
“三郎,你这是打算桃李满安西!”
“北庭如果需要人才,我可以送一千个过去。”
西域最缺的就是人才,能想象到他带着聪慧的学童转一圈,那些亟需人才的镇将肯定会提出留下几个。
韩士枚没想到儿子会这么玩,低声问:“三郎,你究竟想做什么。”
“爹,你应该问我究竟担心什么。”
“你担心什么。”
“安乐山圣眷太隆,朝中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再加上他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和支持他的那些粟特商人蛊惑,他不反也得反,早晚都要反。”
韩平安深吸口气,接着道:“他要是反了,天子肯定会从陇右、河西乃至北庭、安西调兵平乱。陇右、河西一旦空虚,已经蚕食了吐古浑的吐蕃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韩士枚凝重地说:“陇右、河西一旦有失,我们就跟麻扎塔塔一样孤悬在外!”
“说到底还是人啊,要是前些年能从关内移二三十万百姓过来,我们哪用得着担心吐蕃、大食和回纥,可这么多年没往西域移多少百姓,所以我们要做最坏打算。”
“相距那么远,移二三十万百姓过来需要多少粮草?况且故土难移,但凡有条活路,谁愿意背井离乡。”
“从关内招募百姓不现实,但吐蕃真要是有一天趁关内战乱大举进犯陇右河西,我们就能以北庭为支点,想办法多救一些陇右、河西的百姓。”
“北庭不是安西,我们说了不算。”
“我们是在救人,大不了带回来安置。”
“土地是够,但那要多少粮啊。”
“所以接下来三五年,我会拼命的开荒,拼命的种粮。”
覆巢之下无完卵。
儿子说的这些既是国事一样是家事。
韩士枚不认为儿子是在杞人忧天,沉默了片刻,问道:“叶勒能养多少人。”
“有假道长在,养百十万人应该没问题。”
韩平安笑了笑,又胸有成竹地说:“但粮再多转运起来却不容易,我打算借游学的机会去各镇看看,能不能租点田地召集人去开荒。只要田租合适,肯定有人愿意租给我耕种。”
儿子说的是大事,要做的更是大事。
难道有李家的血脉,只要生下来就能干大事?
韩士枚不由想起他娘,喃喃地说:“既然这样,爹更应该去龟疏。”
老爹这是打算去龟疏帮自己,韩平安暗暗感慨,沉吟道:“爹,要是大郎二郎想出仕又没门路,不妨让他们来帮我。”
“叶勒部是你的,是你使君爷爷和你岳父看在你娘的份上给你的。”
“叶勒部不只是我的,也是我们韩家的。”
想到儿子现在盯着的不只是安西,甚至打算带学童去北庭游学,韩士枚意识到叶勒部对儿子而言太小了,微微点点头:“好,等他们到了,爹问问他们。”
韩平安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隐娘,笑道:“爹,听崔叔说龟疏那边也不安生,不然大将军也不会让他这个文官领兵来援,让姐和姐夫跟你一起回去吧。”
韩士枚真想带养女和女婿走,但想想还是摇摇头:“隐娘,你和屈通还是呆在叶勒吧。”
“爹……”
“爹是去使府做判官,又不是去领兵打仗,爹不会有事的。”韩士枚微微一笑,随即话锋一转:“三郎,爹打算把余望里带走。”
“行。”
“至于徐浩然,爹来前问过他,他愿意留在大都督府。”
“六叔镇守演南,可以让他接替六叔做我大都督府的司马。”
“这么安排最妥当。”
老爹这次是真走,今后全靠自己。
韩平安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扎营歇息的时候,围着篝火跟屈通喝起闷酒。
隐娘一边帮着熬粥,一边低声问:“大娘和大郎二郎他们到了龟疏,我们要不要去瞧瞧?”
韩平安轻叹道:“当然要,所以我们要赶紧把叶勒部的事安排妥当。”
屈通抬头问:“我做什么?”
“你领兵,我们叶勒部不能没自个儿的兵,回去之后就挑选一千青壮,好好操练。”
“我义父打算让我做守夜队旅帅。”
“姐夫,克拉山口那仗打得多惨烈你又不是没见着,打仗靠的可不是几个守夜人。以后你一心一意领兵,我打算派七百兵驻守‘道城’,两百兵留守白沙城,一百兵驻守盐湖。”
“守夜队呢?”
“守夜人依然由你义父统领,让他多招募几个,看能不能练出一百个守夜人。”
“那些守捉郎和粟特亲卫怎么办。”
“全部编入游奕署,想解甲归田的让他们解甲归田,以后各村都要设立游奕所,只要有时间就要召集各村青壮操练。”
“跟吐蕃一样操练奴从?”屈通好奇地问。
土地很多,但究竟怎么耕种想了很多天。
西域地广人稀,分田到户不利于大面积耕种,必须农场化经营。
韩平安权衡了一番,笑道:“我叶勒部今后不再有奴隶,更不会有奴从。接下来给他们分地,每户分几亩自留地,种点口粮和自己吃的蔬菜瓜果。让他们在耕种自留地的同时,耕种农田署的公田。”
隐娘嘀咕道:“自个儿家有地,谁会认真去种公田。”
韩平安解释道:“姐,我不是让他们白种,我会给他们发工钱的,就跟帮我们打短工那样。况且我不是让他们就这么脱去奴籍,是借钱给他们赎身,我还会借钱给他们盖房子。他们必须干活,不干活赚钱拿什么还债。”
隐娘想想又问道:“那我做什么?”
韩平安抬头道:“你生娃呀,以后不用再打打杀杀了,我还等着做舅舅呢。”
隐娘给他个白眼,继续熬粥。
屈通咧嘴大嘴,嘿嘿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