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不断从白沙城传来,据说大将军再过三五日便能班师回叶勒。
叶勒城的戒备也没那么严了,城门再次打开,三天前召集的青壮得以回家,不用再呆在城头吃风沙。
被禁足了三天的人们纷纷上街,整个叶勒城像是恢复了元气,之前觉得吵闹烦人的酒肆鼓乐声、商贩招揽行人的吆喝声、苦力扛货物的号子声、过往驼马的铃铛声、一言不合的打架声和孩童们的啼哭声,现在听着竟分外悦耳。
徐浩然很久没来过叶勒城,已经不记得上次来是两年前还是三年前,走在人头攒动的街上恍如隔世。
“徐都尉,到了。”
“哦……”
徐浩然抬起头,赫然发现已到了大都督府门口。
这是一栋极具西域风格的府邸,正门不像城主府那么方正,而是一个上方呈圆形的巨大门洞。
墙头很高,都是用条石砌成。
看上面那几个圆顶的角楼便知道墙体很厚,墙头上面肯定能站人。而周围是一片片低矮的黄土房,相比之下,眼前这大都督府更显壮观气派。
一起从城主府过来的余望里翻身下马,把缰绳递给跟在后面的一个青壮,走上去推了推满是灰尘的大门,回头道:“门应该从里面栓上了,进不去啊。”
“前面有卫士,李将军和崔明府应该在里头。”
“二位稍候,我去东门瞧瞧。”
“有劳了。”
徐浩然以前没少跟余望里打交道,看着余望里的背影,转身笑道道:“博文兄,几年没见,望里小兄弟风采依旧啊。”
余望里是城主府的所有吏员中衣着最讲究的,跟往常一样头扎丝葛巾子,身穿绿色粗葛布翻领长衫,系着一条铜铁腰带,腰间挎着一柄长剑。
如果在关内,真以为他是个仗剑游历的名士呢。
黄博文不由想起余望里那个不切实际的愿望,感慨地说:“这日子过得真快,记得当年他死活不愿来做书吏,说啥子一旦为吏终生为吏,结果还是做了,一转眼已经做了六年。”
“已经是老吏了。”
“二十一岁的老吏。”
“二十一该成家了,他有没有娶婆娘?”
“这娃子犟着呢,非要找个门当户对的,说啥子他出身书香门第,乃官宦之后,为吏已经对不起列祖列宗,不敢再娶胡女。”
“他还说打死也不做书吏呢,再过两年,等他想婆娘想的憋不住,看他娶不娶。”
“这倒是,哈哈哈哈。”
“博文兄,知道崔明府让我们来做什么吗?”
徐浩然不想再在背后调侃那个一心想重振家门,一直打算去长安考进士却去不了的小老弟,立马换了话题。
黄博文抬头道:“不知道,我正想问你呢。”
徐浩然摘下铁盔,自嘲地说:“你都不知道,我就更不会知道了。我已经很久没来过叶勒城,要不是曹勿烂叛乱,大将军击鼓点兵,我这会儿还在家种地呢。”
黄博文听出这番话中充满怨气,但能够理解,他沉默了片刻,故作轻松地说:“徐都尉,韩侍御就住在里头,崔明府让你来这儿,我琢磨着应该与韩侍御有关。”
“韩侍御怎会记得我,再说他不是去白沙城平乱了么。”
“韩侍御肯定不会忘记你的,徐都尉,我觉得你早晚能苦尽甘来。”
“老兄真会说笑,侍御大人日理万机,怎会记得我这个小小的管粮官,况且我已经不做管粮官好几年了。”
徐浩然抬头看向院墙上的角楼,五味杂陈。
黄博文很佩服他的为人,也很同情他的遭遇,禁不住问:“徐都尉,这几年过得可好?”
徐浩然深吸口气,淡淡地说:“挺好的,不用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不要再见那些龌龊的人,一心耕种我那几突地。收成虽一般,但交完该交的粮,也够我养家糊口。”
“成家了?”
“嗯,娶了个婆娘,去年娶的,是个胡女,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我觉得挺好。只是没钱摆酒,也就没好意思告诉老兄。”
“恭喜恭喜。”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总不能打一辈子光棍儿,没啥好恭喜的。”
徐浩然实在不想再聊这些,又换了个话题:“前面怎会那么热闹,你刚才说李将军和崔明府在里头,究竟怎么回事?”
“韩侍御家的疯三郎被一股突厥马贼给绑了,陈驿长今天带钱去鞋儿烽赎人。李将军不太放心,派了一百多兵跟着,总算有惊无险把人给赎回来了。”
“疯三郎?”
“你不知道?”
“我天天呆在河滩上种地,别说叶勒了,连军城、屯城都不怎么去,我哪知道这些。”
“那娃有点疯疯癫癫,不疯他也不会跑瀚海去耍。”
二人正说着,厚实沉重的大门吱吱呀呀地从里面打开了。
刚才去东边找崔明府的年轻书吏余望里,掸着开门时掉落在身上的尘土,愁眉苦脸地走了出来。
“二位,崔明府让我们领着外头的青壮把里头拾掇干净,我从内宅绕过来时粗略看了下,里头好几进,恐怕有几十间屋,多少年没人住过,别提有多脏,估计拾掇到天黑也拾掇不完。”
徐浩然顿时皱起眉头:“让我们来干这个?”
余望里苦笑道:“明府让我们别想着走,他晚上不但要来察看,还有事要交代。”
“收拾这儿,难道节度使要来……”
“不知道。”
“徐都尉,别问了,明府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黄博文深知他的臭脾气,担心他又得罪人,急忙把他拉了进去。
余望远则掏出陈驿长刚给的钱,让一个青壮赶紧去买笤帚。
……
与此同时,假道长正在后宅的院子里开坛作法,帮三魂六魄吓得离位的“韩三疯”喊魂儿。
他左手挥舞着桃木剑,右手摇着铃铛,嘴里振振有词。
正主儿“韩三疯”却不在院子里,一回来就钻进平时住的西院,反锁上院门谁也不让进,不管崔明府和陈驿长怎么喊都不开门。
特意赶过来打算安慰一下的李将军吃了个闭门羹,回头看了看正忙得不亦乐乎的假道长,担心地问:“崔兄,三郎不会有事吧?”
崔瀚不知如何作答,下意识看向陈驿长。
陈驿长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道:“禀李将军,三郎只是受了点惊吓,应该不会有大碍。”
“什么叫应该,韩侍御在白沙城平叛,我们几个在叶勒留守,自然要保他家小周全。三郎要是被吓出病,到时候怎么跟韩侍御交代!”
“要不……要不我去把随军医师喊来瞧瞧。”
“找随军医师,既然是随军,当然随大军出征了。”
“瞧我糊涂的,居然没想到。李将军,那我去找个胡医。”
“赶紧去。”
“诺。”
陈驿长暗骂了一句装疯卖傻真他娘的麻烦,躬身行了一礼,转身跑出了院子。
崔瀚则拱手道:“李将军,你公务繁忙,要不先回去。下官在这儿盯着,一有消息便差人去向将军禀报。”
呆在这儿不但帮不上忙,甚至连人都见不着。
再说都已经来过了,彰显下关心就行。
叶勒镇副使千牛卫中郎将李成邺权衡了一番,微微点点头。
他在崔瀚的恭送下刚走出几步,想想又回到通往西院的小门前,拍着门喊道:“三郎,营里有点事,六叔要回去瞧瞧。你先好好歇息,等明天好点,叔让慧娘来看你。”
“……”
里头依然没动静,崔瀚一脸尴尬,心想全叶勒城敢不给李将军面子的也就他“韩三疯”了。
李成邺没想那么多,更不会跟一个疯疯癫癫的臭小子计较,甩甩斗篷,手扶镔铁长刀,昂首阔步走出了大都督府。
叶勒城的戒备也没那么严了,城门再次打开,三天前召集的青壮得以回家,不用再呆在城头吃风沙。
被禁足了三天的人们纷纷上街,整个叶勒城像是恢复了元气,之前觉得吵闹烦人的酒肆鼓乐声、商贩招揽行人的吆喝声、苦力扛货物的号子声、过往驼马的铃铛声、一言不合的打架声和孩童们的啼哭声,现在听着竟分外悦耳。
徐浩然很久没来过叶勒城,已经不记得上次来是两年前还是三年前,走在人头攒动的街上恍如隔世。
“徐都尉,到了。”
“哦……”
徐浩然抬起头,赫然发现已到了大都督府门口。
这是一栋极具西域风格的府邸,正门不像城主府那么方正,而是一个上方呈圆形的巨大门洞。
墙头很高,都是用条石砌成。
看上面那几个圆顶的角楼便知道墙体很厚,墙头上面肯定能站人。而周围是一片片低矮的黄土房,相比之下,眼前这大都督府更显壮观气派。
一起从城主府过来的余望里翻身下马,把缰绳递给跟在后面的一个青壮,走上去推了推满是灰尘的大门,回头道:“门应该从里面栓上了,进不去啊。”
“前面有卫士,李将军和崔明府应该在里头。”
“二位稍候,我去东门瞧瞧。”
“有劳了。”
徐浩然以前没少跟余望里打交道,看着余望里的背影,转身笑道道:“博文兄,几年没见,望里小兄弟风采依旧啊。”
余望里是城主府的所有吏员中衣着最讲究的,跟往常一样头扎丝葛巾子,身穿绿色粗葛布翻领长衫,系着一条铜铁腰带,腰间挎着一柄长剑。
如果在关内,真以为他是个仗剑游历的名士呢。
黄博文不由想起余望里那个不切实际的愿望,感慨地说:“这日子过得真快,记得当年他死活不愿来做书吏,说啥子一旦为吏终生为吏,结果还是做了,一转眼已经做了六年。”
“已经是老吏了。”
“二十一岁的老吏。”
“二十一该成家了,他有没有娶婆娘?”
“这娃子犟着呢,非要找个门当户对的,说啥子他出身书香门第,乃官宦之后,为吏已经对不起列祖列宗,不敢再娶胡女。”
“他还说打死也不做书吏呢,再过两年,等他想婆娘想的憋不住,看他娶不娶。”
“这倒是,哈哈哈哈。”
“博文兄,知道崔明府让我们来做什么吗?”
徐浩然不想再在背后调侃那个一心想重振家门,一直打算去长安考进士却去不了的小老弟,立马换了话题。
黄博文抬头道:“不知道,我正想问你呢。”
徐浩然摘下铁盔,自嘲地说:“你都不知道,我就更不会知道了。我已经很久没来过叶勒城,要不是曹勿烂叛乱,大将军击鼓点兵,我这会儿还在家种地呢。”
黄博文听出这番话中充满怨气,但能够理解,他沉默了片刻,故作轻松地说:“徐都尉,韩侍御就住在里头,崔明府让你来这儿,我琢磨着应该与韩侍御有关。”
“韩侍御怎会记得我,再说他不是去白沙城平乱了么。”
“韩侍御肯定不会忘记你的,徐都尉,我觉得你早晚能苦尽甘来。”
“老兄真会说笑,侍御大人日理万机,怎会记得我这个小小的管粮官,况且我已经不做管粮官好几年了。”
徐浩然抬头看向院墙上的角楼,五味杂陈。
黄博文很佩服他的为人,也很同情他的遭遇,禁不住问:“徐都尉,这几年过得可好?”
徐浩然深吸口气,淡淡地说:“挺好的,不用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不要再见那些龌龊的人,一心耕种我那几突地。收成虽一般,但交完该交的粮,也够我养家糊口。”
“成家了?”
“嗯,娶了个婆娘,去年娶的,是个胡女,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我觉得挺好。只是没钱摆酒,也就没好意思告诉老兄。”
“恭喜恭喜。”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总不能打一辈子光棍儿,没啥好恭喜的。”
徐浩然实在不想再聊这些,又换了个话题:“前面怎会那么热闹,你刚才说李将军和崔明府在里头,究竟怎么回事?”
“韩侍御家的疯三郎被一股突厥马贼给绑了,陈驿长今天带钱去鞋儿烽赎人。李将军不太放心,派了一百多兵跟着,总算有惊无险把人给赎回来了。”
“疯三郎?”
“你不知道?”
“我天天呆在河滩上种地,别说叶勒了,连军城、屯城都不怎么去,我哪知道这些。”
“那娃有点疯疯癫癫,不疯他也不会跑瀚海去耍。”
二人正说着,厚实沉重的大门吱吱呀呀地从里面打开了。
刚才去东边找崔明府的年轻书吏余望里,掸着开门时掉落在身上的尘土,愁眉苦脸地走了出来。
“二位,崔明府让我们领着外头的青壮把里头拾掇干净,我从内宅绕过来时粗略看了下,里头好几进,恐怕有几十间屋,多少年没人住过,别提有多脏,估计拾掇到天黑也拾掇不完。”
徐浩然顿时皱起眉头:“让我们来干这个?”
余望里苦笑道:“明府让我们别想着走,他晚上不但要来察看,还有事要交代。”
“收拾这儿,难道节度使要来……”
“不知道。”
“徐都尉,别问了,明府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黄博文深知他的臭脾气,担心他又得罪人,急忙把他拉了进去。
余望远则掏出陈驿长刚给的钱,让一个青壮赶紧去买笤帚。
……
与此同时,假道长正在后宅的院子里开坛作法,帮三魂六魄吓得离位的“韩三疯”喊魂儿。
他左手挥舞着桃木剑,右手摇着铃铛,嘴里振振有词。
正主儿“韩三疯”却不在院子里,一回来就钻进平时住的西院,反锁上院门谁也不让进,不管崔明府和陈驿长怎么喊都不开门。
特意赶过来打算安慰一下的李将军吃了个闭门羹,回头看了看正忙得不亦乐乎的假道长,担心地问:“崔兄,三郎不会有事吧?”
崔瀚不知如何作答,下意识看向陈驿长。
陈驿长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道:“禀李将军,三郎只是受了点惊吓,应该不会有大碍。”
“什么叫应该,韩侍御在白沙城平叛,我们几个在叶勒留守,自然要保他家小周全。三郎要是被吓出病,到时候怎么跟韩侍御交代!”
“要不……要不我去把随军医师喊来瞧瞧。”
“找随军医师,既然是随军,当然随大军出征了。”
“瞧我糊涂的,居然没想到。李将军,那我去找个胡医。”
“赶紧去。”
“诺。”
陈驿长暗骂了一句装疯卖傻真他娘的麻烦,躬身行了一礼,转身跑出了院子。
崔瀚则拱手道:“李将军,你公务繁忙,要不先回去。下官在这儿盯着,一有消息便差人去向将军禀报。”
呆在这儿不但帮不上忙,甚至连人都见不着。
再说都已经来过了,彰显下关心就行。
叶勒镇副使千牛卫中郎将李成邺权衡了一番,微微点点头。
他在崔瀚的恭送下刚走出几步,想想又回到通往西院的小门前,拍着门喊道:“三郎,营里有点事,六叔要回去瞧瞧。你先好好歇息,等明天好点,叔让慧娘来看你。”
“……”
里头依然没动静,崔瀚一脸尴尬,心想全叶勒城敢不给李将军面子的也就他“韩三疯”了。
李成邺没想那么多,更不会跟一个疯疯癫癫的臭小子计较,甩甩斗篷,手扶镔铁长刀,昂首阔步走出了大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