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斯塔文.贝尔背书,程晓羽和“环球”的合作发行合约签的很快,并且《肖申克的救赎》这个剧本作价一美元卖给了斯塔文.贝尔。
对于这份可以说是占尽便宜的合约“环球”自然毫无意见,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斯塔文.贝尔白白骗来了一部质量还算行的电影和一个极具获奖潜力的剧本,简直就是赚大发了。
在环球众人看过程晓羽的电影之后,觉得虽然有潜力,但是最多就是一亿票房到顶,没人觉得这部没有大咖的电影能上一亿五千万,更不要说两亿了。
其实不少人专业人士认为能上一亿美金就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毕竟每年北美票房能过亿的也就二十到三十部之间,去年一共是二十九部电影,其中绝大多数都是A级片,独立电影能过亿的只有两部而已。
程晓羽签这样的合约,说好听点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说难听点就叫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疯子,当然愚蠢的华夏人要送钱,也不会有人拦住他不是?
反正好莱坞也已经习惯了全世界的资金朝这里汇聚,然后做一些叫人看不懂的投资,中东人、霓虹人,现在不过是又多了一个华夏人而已。
当然为了保证票房的公正性,程晓羽要求“环球影业”签署一份《公正性保证书》,但“环球影业”上上下下没把这个当成一回事,副总裁克里斯.兰格笑语盈盈的随便扫了一眼条条款款,不过是常规的要求必须公正,在电影上映和宣传期间必须做到那些之类的内容,丢给法律部的人,也没有仔细看就签了字。
没人觉得签这个合约有意义,因为压根就没人觉得这电影票房能上一亿五千万,运气好,这种小制作票房能过亿就是大赚特赚了,能上两亿除非发生奇迹,更何况计划的上映日期还是在十月底的票房淡季。
合约签署完毕之后,电影的宣发就提上了日程,事关程晓羽的钞票,程晓羽和“西楚”的宣发团队都来到了环球城广场大街100号的环球影业总部,参与了会议。
“环球”的发行部门和行政部门是在纽约,所以宣发团队也是在纽约工作,为了斯塔文.贝尔带来的大案子,整个刚刚组建的十多人的宣发团队,还特地飞到了洛杉矶和程晓羽协调工作,毕竟“环球”的人觉得已经把这个华夏人坑的不轻了,没必要还在这些小方面锱铢必较。
会议开始的时候,给列席的“西楚”的人发了计划书,接着程晓羽一边仔细的看,一边听台上的工作人员讲解,整个计划非常的严谨和正规,做的是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美金的宣传预算,这个预算金额就是冲着票房过亿去的,一般情况下宣传费用是票房的五分之一,这一点环球的工作人员在刚才的发言有说明过。
主要的宣传手法是将会在美国主流电视频道和新闻媒体上购买广告位置,但工作人员的侧重点是投放是在电影院里买预告片广告时间,以及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地铁、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海报,最次是在各大网站放预告片和做宣传......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当下的电影公司很主流的宣传方式。
听完这份十分常规的宣发计划书讲解完毕,程晓羽却皱起了眉头。
环球宣发部的负责人,长得像放大版的憨豆先生的杰夫.梅西操着浓浓的纽约口音说道:“OK,下面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疑问、要求都可以现在提出来.....”
程晓羽抬起头来拿着计划书说道:“我有点想要说的话,希望大家能够仔细思考一下!”
杰夫.梅西双手合十搁在桌子上,坐在会议桌的主席位上淡淡的说道:“当然,程先生,斯塔文先生交代过我要尊重你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对于签下这样一份对赌协议的程晓羽,“环球”公司大部分员工的印象就就是一个也许有些才华就狂妄的没有边际的疯子.....肯定不是傻子,因为说他是傻子那是对斯塔文.贝尔先生的不尊敬。
但不管怎么看程晓羽,“环球”里的人没觉得程晓羽是块做生意的料,是只能搞搞艺术工作的怪胎、狂人,这时候程晓羽要发言,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没人看的懂的亚裔身上。
程晓羽这些天也是绞尽脑汁的在为两亿票房想辙,仔细研究了记忆中有限的一些好莱坞电影宣发案例之后还是有了点心得,于是说道:“首先我不觉得在美国主流电视频道和新闻媒体上购买广告位置有什么用处,这个属于浪费钱,至于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海报,我们的电影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明星作为卖点,谁会多看几眼,即使让人们有了印象,有这样一部电影,也不会有太多人产生‘不行,这部电影我要去电影院看看.....’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大家得转变思路,想出一些有创意的方式,来让观众们产生兴趣......我们的这部电影应该把网络宣传放在重点,而不是线下......”
杰夫.梅西以看外行的眼光看着程晓羽微微笑着说道:“程先生,我想你并不了解中美文化和市场之间的差异,我们美国电影公司已经有一套完善的营销实践体系,电视广告和传统平面媒体是我们主要的宣传阵地,这是经历过无数实践的.......当然我承认现在网络宣传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例如‘细语’、‘推特’、IMDB、烂番茄.......尤其是年轻人们往往喜欢在网络上发声,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成为宣传电影的一部分,网络也许可以在华夏可以成为宣传主阵地,但在我们美国,这一套是行不通的,美国人的性格和你们华夏人完全不一样......当然你说的有道理,如何让观众们走进电影院,这是个问题,我们得剪出一个足够吸引人的宣传片,我们得设计让人有观看欲望的海报、我们得制造一些引人注意的噱头,例如你和彼得.科普拉的矛盾、你在好莱坞拍电影的一些笑话......这些都是有意思的点.....可以运作一下....”
杰夫.梅西说到程晓羽和彼得.科普拉的矛盾,以及好莱坞的一些嘲讽所形成的笑话时,周围的人都露出了笑容,当然并不是嘲讽,这部电影能被“环球”发行就是赤裸裸的打彼得.科普拉和一些报纸的脸,这里的笑容是善意的调侃....
如果按照常规手法去宣传,程晓羽真没有信心让票房过两亿,他作为一个文青对记忆中的美国电影还是有所了解的,要提到好莱坞电影的宣传方式,不得不说到一部叫做《科洛佛档案》的电影。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讲,好莱坞电影以这部电影为节点可以划分为两个时代:前科洛弗时代和后科洛弗时代。此前,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将病毒营销和社会化传播在互联网操作得如此游刃有余。
以往的好莱坞电影在宣传上采用的是大张旗鼓的方式,深怕别人不知道,但是《科洛弗档案》反其道而行之,故意采取了一种神秘而反常的手法,隐藏片名,采用了伪纪录片的方式,故事背景、人物等只有依靠这些病毒营销网站中隐藏的细节进行填补,因此,可以说《科洛弗档案》一部不折不扣的互动式电影,这些病毒营销方式本身就是电影的一部分。
《科洛弗档案》的病毒营销最终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尽管同期上映的《钢铁侠》和《夺宝奇兵4》的制作成本和票房都远高于它,但在互联网搜索上却完全无法望其项背。
最后依靠着出色的营销手段,这部没有任何明星、制作预算仅有2500万美元,质量一般的悬疑恐怖电影最终取得了1.7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这开启了美国电影网络病毒营销的大幕,接下来就是程晓羽很喜欢的《黑暗骑士》(TheDarkKnight),更是将这种营销术运用到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一系列配合线上的海报宣传活动被《洛杉矶时报》誉为“好莱坞史上最具互动性的电影宣传活动之一”。
而这时的美国还没有电影尝到病毒营销的甜头,线上宣传也只是常规的打打广告,发发宣传片,程晓羽当然不介意教一教“环球”的宣发人员什么叫做病毒营销,反正这种方法只要使用过一次,谁都能够学的会......
在众人的笑声中,程晓羽也笑了,他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打开,环顾四周,等笑声渐渐停止,才平静的说道:“我这里也有一份我制作的宣传计划,预算只要五百万美金......但我相信会是一个划时代的宣传企划......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兴趣瞧一瞧.......”
对于这份可以说是占尽便宜的合约“环球”自然毫无意见,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斯塔文.贝尔白白骗来了一部质量还算行的电影和一个极具获奖潜力的剧本,简直就是赚大发了。
在环球众人看过程晓羽的电影之后,觉得虽然有潜力,但是最多就是一亿票房到顶,没人觉得这部没有大咖的电影能上一亿五千万,更不要说两亿了。
其实不少人专业人士认为能上一亿美金就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毕竟每年北美票房能过亿的也就二十到三十部之间,去年一共是二十九部电影,其中绝大多数都是A级片,独立电影能过亿的只有两部而已。
程晓羽签这样的合约,说好听点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说难听点就叫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疯子,当然愚蠢的华夏人要送钱,也不会有人拦住他不是?
反正好莱坞也已经习惯了全世界的资金朝这里汇聚,然后做一些叫人看不懂的投资,中东人、霓虹人,现在不过是又多了一个华夏人而已。
当然为了保证票房的公正性,程晓羽要求“环球影业”签署一份《公正性保证书》,但“环球影业”上上下下没把这个当成一回事,副总裁克里斯.兰格笑语盈盈的随便扫了一眼条条款款,不过是常规的要求必须公正,在电影上映和宣传期间必须做到那些之类的内容,丢给法律部的人,也没有仔细看就签了字。
没人觉得签这个合约有意义,因为压根就没人觉得这电影票房能上一亿五千万,运气好,这种小制作票房能过亿就是大赚特赚了,能上两亿除非发生奇迹,更何况计划的上映日期还是在十月底的票房淡季。
合约签署完毕之后,电影的宣发就提上了日程,事关程晓羽的钞票,程晓羽和“西楚”的宣发团队都来到了环球城广场大街100号的环球影业总部,参与了会议。
“环球”的发行部门和行政部门是在纽约,所以宣发团队也是在纽约工作,为了斯塔文.贝尔带来的大案子,整个刚刚组建的十多人的宣发团队,还特地飞到了洛杉矶和程晓羽协调工作,毕竟“环球”的人觉得已经把这个华夏人坑的不轻了,没必要还在这些小方面锱铢必较。
会议开始的时候,给列席的“西楚”的人发了计划书,接着程晓羽一边仔细的看,一边听台上的工作人员讲解,整个计划非常的严谨和正规,做的是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美金的宣传预算,这个预算金额就是冲着票房过亿去的,一般情况下宣传费用是票房的五分之一,这一点环球的工作人员在刚才的发言有说明过。
主要的宣传手法是将会在美国主流电视频道和新闻媒体上购买广告位置,但工作人员的侧重点是投放是在电影院里买预告片广告时间,以及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地铁、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海报,最次是在各大网站放预告片和做宣传......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当下的电影公司很主流的宣传方式。
听完这份十分常规的宣发计划书讲解完毕,程晓羽却皱起了眉头。
环球宣发部的负责人,长得像放大版的憨豆先生的杰夫.梅西操着浓浓的纽约口音说道:“OK,下面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疑问、要求都可以现在提出来.....”
程晓羽抬起头来拿着计划书说道:“我有点想要说的话,希望大家能够仔细思考一下!”
杰夫.梅西双手合十搁在桌子上,坐在会议桌的主席位上淡淡的说道:“当然,程先生,斯塔文先生交代过我要尊重你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对于签下这样一份对赌协议的程晓羽,“环球”公司大部分员工的印象就就是一个也许有些才华就狂妄的没有边际的疯子.....肯定不是傻子,因为说他是傻子那是对斯塔文.贝尔先生的不尊敬。
但不管怎么看程晓羽,“环球”里的人没觉得程晓羽是块做生意的料,是只能搞搞艺术工作的怪胎、狂人,这时候程晓羽要发言,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没人看的懂的亚裔身上。
程晓羽这些天也是绞尽脑汁的在为两亿票房想辙,仔细研究了记忆中有限的一些好莱坞电影宣发案例之后还是有了点心得,于是说道:“首先我不觉得在美国主流电视频道和新闻媒体上购买广告位置有什么用处,这个属于浪费钱,至于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海报,我们的电影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明星作为卖点,谁会多看几眼,即使让人们有了印象,有这样一部电影,也不会有太多人产生‘不行,这部电影我要去电影院看看.....’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大家得转变思路,想出一些有创意的方式,来让观众们产生兴趣......我们的这部电影应该把网络宣传放在重点,而不是线下......”
杰夫.梅西以看外行的眼光看着程晓羽微微笑着说道:“程先生,我想你并不了解中美文化和市场之间的差异,我们美国电影公司已经有一套完善的营销实践体系,电视广告和传统平面媒体是我们主要的宣传阵地,这是经历过无数实践的.......当然我承认现在网络宣传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例如‘细语’、‘推特’、IMDB、烂番茄.......尤其是年轻人们往往喜欢在网络上发声,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成为宣传电影的一部分,网络也许可以在华夏可以成为宣传主阵地,但在我们美国,这一套是行不通的,美国人的性格和你们华夏人完全不一样......当然你说的有道理,如何让观众们走进电影院,这是个问题,我们得剪出一个足够吸引人的宣传片,我们得设计让人有观看欲望的海报、我们得制造一些引人注意的噱头,例如你和彼得.科普拉的矛盾、你在好莱坞拍电影的一些笑话......这些都是有意思的点.....可以运作一下....”
杰夫.梅西说到程晓羽和彼得.科普拉的矛盾,以及好莱坞的一些嘲讽所形成的笑话时,周围的人都露出了笑容,当然并不是嘲讽,这部电影能被“环球”发行就是赤裸裸的打彼得.科普拉和一些报纸的脸,这里的笑容是善意的调侃....
如果按照常规手法去宣传,程晓羽真没有信心让票房过两亿,他作为一个文青对记忆中的美国电影还是有所了解的,要提到好莱坞电影的宣传方式,不得不说到一部叫做《科洛佛档案》的电影。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讲,好莱坞电影以这部电影为节点可以划分为两个时代:前科洛弗时代和后科洛弗时代。此前,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将病毒营销和社会化传播在互联网操作得如此游刃有余。
以往的好莱坞电影在宣传上采用的是大张旗鼓的方式,深怕别人不知道,但是《科洛弗档案》反其道而行之,故意采取了一种神秘而反常的手法,隐藏片名,采用了伪纪录片的方式,故事背景、人物等只有依靠这些病毒营销网站中隐藏的细节进行填补,因此,可以说《科洛弗档案》一部不折不扣的互动式电影,这些病毒营销方式本身就是电影的一部分。
《科洛弗档案》的病毒营销最终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尽管同期上映的《钢铁侠》和《夺宝奇兵4》的制作成本和票房都远高于它,但在互联网搜索上却完全无法望其项背。
最后依靠着出色的营销手段,这部没有任何明星、制作预算仅有2500万美元,质量一般的悬疑恐怖电影最终取得了1.7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这开启了美国电影网络病毒营销的大幕,接下来就是程晓羽很喜欢的《黑暗骑士》(TheDarkKnight),更是将这种营销术运用到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一系列配合线上的海报宣传活动被《洛杉矶时报》誉为“好莱坞史上最具互动性的电影宣传活动之一”。
而这时的美国还没有电影尝到病毒营销的甜头,线上宣传也只是常规的打打广告,发发宣传片,程晓羽当然不介意教一教“环球”的宣发人员什么叫做病毒营销,反正这种方法只要使用过一次,谁都能够学的会......
在众人的笑声中,程晓羽也笑了,他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打开,环顾四周,等笑声渐渐停止,才平静的说道:“我这里也有一份我制作的宣传计划,预算只要五百万美金......但我相信会是一个划时代的宣传企划......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兴趣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