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如所料,慕容恪正在收紧兵力。”
巨大的沙盘周围站着众多的人,沙盘是燕国山川地形的缩减版,上面几个区域插满了代表敌我双方的小旗。
因为是缩减版的沙盘,可以明细地看出战局的变化,比如丘水战场这边敌我分布,再比如其它区域的“我军”和已经探知的敌军位置。“我军”方面兵力有详细且正确的数据,敌军方面只能确定统帅是谁却无法做到数据准确。
实际上这个沙盘并不是入侵慕容燕国时才做出来,是早在入侵慕容燕国的行动展开之前就被做了出来,并且不止做了一个。
太尉署在相同布置的沙盘上一直在进行推演,长期的推演之下几乎将可能发生的事情给“演示”了个遍,仅是记录军棋推演的纸张材料就有七八百斤重。
简单的说,怎么入侵慕容燕国是早就经过一再的推敲,不是等待军队进入预定位置并展开入侵才干那些自由发挥的事情,是军队早对会发生什么而有预先的方案。
当然了,军棋推演只是将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推研,并不是说战事的发展过程就真的会怎么样,遭遇到什么样的发展使用什么样的计划。若是遇到推演时所没有发生的“场景”,还是得临机应变。
在现代,富豪有自己的策划团队,国家和顶级财团有智库,就是专门来干那些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或者要进行某件事,进行反反复复无数可能的推敲和研究,做的计划并不会只有一套,是无论发生什么都预备方案。他们这么干绝不是吃撑了闲着。
很多时候有准备和没有准备就是两回事,尤其是一场战争在事先经过反复的推演和什么事都没干更是两个慨念。
刘彦笑了几声,说道:“使用第三十七套方案。”
在入侵慕容燕国这么一件事情上,汉国做的方案多达上百个大方案,每一个大方案之下还有数量众多的小方案,那是群策群力得来的成果,不是单由某个智力超绝的人来一拍脑袋。
不止是入侵燕国才会那么干,实际上在汉军南下之前,相关的制度就已经被建立起来,只是每一项新鲜事务都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于探索中慢慢来进行完善。若说汉军攻灭李氏成汉和东晋小朝廷时还显得稚嫩,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则是已经趋于成熟。
徐正现在就有些纳闷。自战前进行推演,事先将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预备方案,他就发现统帅的重要性在一再降低,很怀疑再这么发展下去还需不需要统帅这个一回事。
桑虞看到徐正的郁闷,低声说道:“虽说有进行无数种推演,可是发生了什么之后,该有什么反应,反应的速度快或慢,还是能够决定胜负。”
那话不止徐正听得见,几个听到的人有各自的表情和心态,却不得不赞同桑虞说得透彻。
很明白的事情,拿主意人的永远不会消失,战争也不会因为事先就有无数套方案而不需要统帅。毕竟不管是有了什么事先的准备,什么时候该拿出应对,拿出应对的时间有没有及时,还是能够使同样一件事情出现不同的结果。
不过,得认真地承认一件实事,那就是因为事先经过群策群力做好了相关方案,使统帅的重要性遭到降低,也预示着统帅的门槛不再那么高。
现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冉闵现在就笑得异常开心。他是属于那种临战有着敏锐嗅觉的人,可战前不一定对周边地形那么在乎,该干点什么事先也心里没有谱。对于他这种依靠直觉来干仗的人,本身就极度依赖智囊团队,汉国的军事制度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半点坏处,自然是高兴到笑起来咧到耳朵。
汉军突然大批借由濡水的水运便利进行侵袭,是北线的战况所带来的变化,慕容恪或迟或早会得知北线的剧变,正常反应会是留下必要的阻击部队,然后进行回撤。
一样都是留下阻击部队再进行回撤,什么样的心态下去干同样的事情却会有不同的效应。得知发生了什么事进行的反应,和疑神疑鬼之下做的反应,首先心态上就决然不同。
千万不要小看基于什么心态而做出的事情,心里有数和疑神疑鬼不同的心态下来做相同的事情,坚决和迟疑就会在做事上产生时间落差和意志是否坚决,战争中哪怕是迟疑上一秒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遑论不同的意志所带来的反差。
从濡水登陆的部队来自辽东汉国疆域的戍卫军,就是刘彦早期登陆辽东并占领半岛,随后不断蚕食慕容燕国疆土,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下的那支防卫军。
辽东戍卫军的数量一直是保持在三万以上,不论中原战事如何从未有过抽调,他们也没有被划入哪个幕府序列的经历,要说起来就是汉国唯一一支像边军的部队。这支部队长期与慕容燕军处于交锋状态,该是最了解慕容燕军战法的汉军。
目前汉国已经拉开灭燕大战的序幕,慕容燕国不再对辽东半岛有威胁,吕泰试过将辽东半岛戍卫军划入自己的幕府序列没有成功,恰恰就是因为辽东戍卫军在相关的方案中有自己的需要负责的角色。
如果算上接近五万的禁卫军,汉国在灭燕战场已经投入二十万大军,连那些附属国的军队也算上就是超过三十七万。
不过得说一点,那些附属国的军队是越来越不行,之前面对慕容燕军还能扛上一波,演变成仅是貂豹骑兵一个冲锋就能击溃。
拢共三十七万大军的布置是,丘水战场刘彦亲率的八万,北线战长不算临时弃暗投明的拓跋代军五万,征东幕府序列下的五万,抽调加入的两万辽东戍卫军,多个附属国联合起来的十七万。
这些军队是从多个方向在入侵慕容燕国,以慕容燕国东线战场的数量最多,可就是东线战场的入侵最不顺利。
“征东将军也是难办。”徐正觉得自己需要讲一些公道话:“高句丽国内局势越来越不稳,不止是国内黔首不断作乱,军中士卒亦是出现抗拒我方指挥的情况。百济与新罗也有恶化的迹象。他们都害怕我们灭掉燕国之后连带他们一块灭了。”
其实高句丽、百济、新罗的顶级统治者不敢表现出对汉国的不敬,可他们在放纵下面的人软抵制或是用其它方法来排斥汉国。现阶段各个附属国面对慕容燕军一触即溃,就是那些小动作之一,再来是已经演变成供应辎重速度上的延迟,不容汉国这边再轻视。
“他们在放纵,我们也是在放纵。”纪昌满脸寒霜地在冷笑:“虽说他们什么都不干我们也一样会扫平,但师出有名更好。”
现在的汉国跟以往的中原王朝不是一样的心思。
以前的中原王朝可能是对疆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可能是对劳师远征心有不逮或是抗拒,更可能是喜欢留下几个小弟来跪舔,爱上了那种有人跪舔的天朝上国姿态,才对那些明明随手可灭的小国各种无视或是安抚,甚至可以说是优待。
刘彦建立的汉国是因为他的意志而在运转,他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全面收复汉家旧土必须干,高句丽的地盘就是汉家旧土,百济北方的领土也是汉家旧土,属于必须消灭的国家。至于新罗?高句丽和百济都要灭了,就没有留下的必要。
曾经刘彦有过公开的讲话,认为强国根本不需要盟友,强国需要的是一个又一个可以消灭并抢夺资源的对象。
事实如此,老虎与麋鹿当朋友违反了自然法则,该是老虎杀死麋鹿吃其肉、喝其血、尝其骨、吞其筋,使麋鹿成为自己的养分,壮大自己的同时有力气再寻找新的猎杀目标。
刘彦要的是一个无休止侵略性的国家,趁着华夏苗裔还属于“天选之民”的时候进行没有停止的开拓,要不然迟早又会是“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的下场。
历史一再证明在漫长历史中,华夏苗裔一直没有认识到自己为“天选之民”的现实,乃至于陷入自己构建的怪圈无法自拔,浪费了自身一再可以成为唯一霸主的机会,自顾自地玩朝代更替的大戏,然后在虚假的唯我独尊中,猛然脑袋被远从欧罗巴伸来的棒槌,敲得那个叫一蹶不振。
不是历史学家的刘彦不太搞得清楚历朝历代是怎么了,他只管自己能不能做,做不做得到再来两说,反正无论向外开拓多远都属于赚的。
“可以动用火药了。”刘彦嘴角勾起了残忍的笑容:“三天,三天之内寡人要看到慕容燕军所谓的防线崩溃。”
火药?刘彦多少知道是什么成份,但依然不是一蹶而就,还是经过长期的实验和试验,搞出了有杀伤力的火药。
这一次汉军入侵慕容燕国,没有出现火炮、火枪这些武器,但是炸药包和类似手榴弹的这种玩意带了不少。
说句实在话,火药制造出来并不需要一开始就进入高端模式,怎么方便怎么来才是首选。接下来也不是去制造什么火枪,该是从火炮进行入手。
刘彦对怎么制造火炮或是火枪在外形上有点概念,但是要让他主持整个工序属于没门,除了没有那个时间之外,还因为他不懂冶炼技术,也不懂金属组合,更对零件的构成不了解。
毫不夸张的来讲,猪肉人人都会吃,猪体内的内脏是什么分布,由哪个地方刺入能一击必杀,该怎么来分解猪肉,知道的有几个?
更直白一些,现代人对自行车不陌生吧?但要让谁来从无到有制造一辆自行车,首先要开采金属矿来进行提炼,冶炼还得金属质量合格,再来对金属进行塑型,每一个零件的构造比例正确,支架零件搞出来了组装上还需要一再地实验。想想那是多少工序和步骤?这个就是使用者和制造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刘彦不再藏着掖着,预示着世界战争形态迎来了一次质量的升华,世界上火药第一次应用于战争出现在丘水战场……
“预备!”
“点火!”
“放!”
一架又一架的抛石车,它们这一次抛射的不再是石弹,是一些被点燃之后的炸药包。
炸药包的导火索闪着火星,它们经过半空中的一段飞射之后落入地面,其中有一个慕容燕军的士兵被砸中摔倒在地上,他当然感觉非常疼,可预料之中被石头砸成残尸的事情没有发生,直愣愣中只感觉无比的庆幸,然后他在庆幸的狂喜中眼前闪过亮光,也在惊喜中刹那间失去意识。
仓促而又猛烈的爆炸声不断在山体工事中出现,作为挨炸的慕容燕军没有过多的时间用来感慨,直接死了的也就死了,更多的是被炸成残废和耳聋的人,下一刻却不是被吓得逃窜,是一种直愣愣呆立在原地的呆滞。
爆炸声结束之后,战场上变得诡异的安静,从汉军的角度看去,原本看着复杂且坚固的工事已经支离破碎,到处都有被爆炸带起的碎石和木头,少不了一些残尸和断肢,直接处于爆炸中心点的人则是被蒸发掉了。
“呃……呃……呃!!!”冉闵出于对火药的好奇亲临前线,仅仅是一波就自己被吓到了。他反应过来之后是脸色异常狰狞地走向抛石车的方位,过去后颤抖着双手拿起一包炸药包,语无伦次地念叨:“好东西,好东西,可是……有了这个东西,个人的武勇……算什么?”
好问题,又是再次被提起的问题,比如弩的出现对于武技的训练就是一次打击,毕竟弓还得经过训练,弩却是小孩子抱着扣动扳机就能杀人,恰恰也就是因为弩的出现才让战国从武士战争演变成为平民战争。(好奇的人可以去查阅一下)
应用于战争的武器一直在进步,可决定胜负的永远是人,想不通透的冉闵也不多想,是狞笑着大吼:“给老子抛,继续抛!”
巨大的沙盘周围站着众多的人,沙盘是燕国山川地形的缩减版,上面几个区域插满了代表敌我双方的小旗。
因为是缩减版的沙盘,可以明细地看出战局的变化,比如丘水战场这边敌我分布,再比如其它区域的“我军”和已经探知的敌军位置。“我军”方面兵力有详细且正确的数据,敌军方面只能确定统帅是谁却无法做到数据准确。
实际上这个沙盘并不是入侵慕容燕国时才做出来,是早在入侵慕容燕国的行动展开之前就被做了出来,并且不止做了一个。
太尉署在相同布置的沙盘上一直在进行推演,长期的推演之下几乎将可能发生的事情给“演示”了个遍,仅是记录军棋推演的纸张材料就有七八百斤重。
简单的说,怎么入侵慕容燕国是早就经过一再的推敲,不是等待军队进入预定位置并展开入侵才干那些自由发挥的事情,是军队早对会发生什么而有预先的方案。
当然了,军棋推演只是将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推研,并不是说战事的发展过程就真的会怎么样,遭遇到什么样的发展使用什么样的计划。若是遇到推演时所没有发生的“场景”,还是得临机应变。
在现代,富豪有自己的策划团队,国家和顶级财团有智库,就是专门来干那些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或者要进行某件事,进行反反复复无数可能的推敲和研究,做的计划并不会只有一套,是无论发生什么都预备方案。他们这么干绝不是吃撑了闲着。
很多时候有准备和没有准备就是两回事,尤其是一场战争在事先经过反复的推演和什么事都没干更是两个慨念。
刘彦笑了几声,说道:“使用第三十七套方案。”
在入侵慕容燕国这么一件事情上,汉国做的方案多达上百个大方案,每一个大方案之下还有数量众多的小方案,那是群策群力得来的成果,不是单由某个智力超绝的人来一拍脑袋。
不止是入侵燕国才会那么干,实际上在汉军南下之前,相关的制度就已经被建立起来,只是每一项新鲜事务都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于探索中慢慢来进行完善。若说汉军攻灭李氏成汉和东晋小朝廷时还显得稚嫩,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则是已经趋于成熟。
徐正现在就有些纳闷。自战前进行推演,事先将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预备方案,他就发现统帅的重要性在一再降低,很怀疑再这么发展下去还需不需要统帅这个一回事。
桑虞看到徐正的郁闷,低声说道:“虽说有进行无数种推演,可是发生了什么之后,该有什么反应,反应的速度快或慢,还是能够决定胜负。”
那话不止徐正听得见,几个听到的人有各自的表情和心态,却不得不赞同桑虞说得透彻。
很明白的事情,拿主意人的永远不会消失,战争也不会因为事先就有无数套方案而不需要统帅。毕竟不管是有了什么事先的准备,什么时候该拿出应对,拿出应对的时间有没有及时,还是能够使同样一件事情出现不同的结果。
不过,得认真地承认一件实事,那就是因为事先经过群策群力做好了相关方案,使统帅的重要性遭到降低,也预示着统帅的门槛不再那么高。
现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冉闵现在就笑得异常开心。他是属于那种临战有着敏锐嗅觉的人,可战前不一定对周边地形那么在乎,该干点什么事先也心里没有谱。对于他这种依靠直觉来干仗的人,本身就极度依赖智囊团队,汉国的军事制度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半点坏处,自然是高兴到笑起来咧到耳朵。
汉军突然大批借由濡水的水运便利进行侵袭,是北线的战况所带来的变化,慕容恪或迟或早会得知北线的剧变,正常反应会是留下必要的阻击部队,然后进行回撤。
一样都是留下阻击部队再进行回撤,什么样的心态下去干同样的事情却会有不同的效应。得知发生了什么事进行的反应,和疑神疑鬼之下做的反应,首先心态上就决然不同。
千万不要小看基于什么心态而做出的事情,心里有数和疑神疑鬼不同的心态下来做相同的事情,坚决和迟疑就会在做事上产生时间落差和意志是否坚决,战争中哪怕是迟疑上一秒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遑论不同的意志所带来的反差。
从濡水登陆的部队来自辽东汉国疆域的戍卫军,就是刘彦早期登陆辽东并占领半岛,随后不断蚕食慕容燕国疆土,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下的那支防卫军。
辽东戍卫军的数量一直是保持在三万以上,不论中原战事如何从未有过抽调,他们也没有被划入哪个幕府序列的经历,要说起来就是汉国唯一一支像边军的部队。这支部队长期与慕容燕军处于交锋状态,该是最了解慕容燕军战法的汉军。
目前汉国已经拉开灭燕大战的序幕,慕容燕国不再对辽东半岛有威胁,吕泰试过将辽东半岛戍卫军划入自己的幕府序列没有成功,恰恰就是因为辽东戍卫军在相关的方案中有自己的需要负责的角色。
如果算上接近五万的禁卫军,汉国在灭燕战场已经投入二十万大军,连那些附属国的军队也算上就是超过三十七万。
不过得说一点,那些附属国的军队是越来越不行,之前面对慕容燕军还能扛上一波,演变成仅是貂豹骑兵一个冲锋就能击溃。
拢共三十七万大军的布置是,丘水战场刘彦亲率的八万,北线战长不算临时弃暗投明的拓跋代军五万,征东幕府序列下的五万,抽调加入的两万辽东戍卫军,多个附属国联合起来的十七万。
这些军队是从多个方向在入侵慕容燕国,以慕容燕国东线战场的数量最多,可就是东线战场的入侵最不顺利。
“征东将军也是难办。”徐正觉得自己需要讲一些公道话:“高句丽国内局势越来越不稳,不止是国内黔首不断作乱,军中士卒亦是出现抗拒我方指挥的情况。百济与新罗也有恶化的迹象。他们都害怕我们灭掉燕国之后连带他们一块灭了。”
其实高句丽、百济、新罗的顶级统治者不敢表现出对汉国的不敬,可他们在放纵下面的人软抵制或是用其它方法来排斥汉国。现阶段各个附属国面对慕容燕军一触即溃,就是那些小动作之一,再来是已经演变成供应辎重速度上的延迟,不容汉国这边再轻视。
“他们在放纵,我们也是在放纵。”纪昌满脸寒霜地在冷笑:“虽说他们什么都不干我们也一样会扫平,但师出有名更好。”
现在的汉国跟以往的中原王朝不是一样的心思。
以前的中原王朝可能是对疆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可能是对劳师远征心有不逮或是抗拒,更可能是喜欢留下几个小弟来跪舔,爱上了那种有人跪舔的天朝上国姿态,才对那些明明随手可灭的小国各种无视或是安抚,甚至可以说是优待。
刘彦建立的汉国是因为他的意志而在运转,他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全面收复汉家旧土必须干,高句丽的地盘就是汉家旧土,百济北方的领土也是汉家旧土,属于必须消灭的国家。至于新罗?高句丽和百济都要灭了,就没有留下的必要。
曾经刘彦有过公开的讲话,认为强国根本不需要盟友,强国需要的是一个又一个可以消灭并抢夺资源的对象。
事实如此,老虎与麋鹿当朋友违反了自然法则,该是老虎杀死麋鹿吃其肉、喝其血、尝其骨、吞其筋,使麋鹿成为自己的养分,壮大自己的同时有力气再寻找新的猎杀目标。
刘彦要的是一个无休止侵略性的国家,趁着华夏苗裔还属于“天选之民”的时候进行没有停止的开拓,要不然迟早又会是“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的下场。
历史一再证明在漫长历史中,华夏苗裔一直没有认识到自己为“天选之民”的现实,乃至于陷入自己构建的怪圈无法自拔,浪费了自身一再可以成为唯一霸主的机会,自顾自地玩朝代更替的大戏,然后在虚假的唯我独尊中,猛然脑袋被远从欧罗巴伸来的棒槌,敲得那个叫一蹶不振。
不是历史学家的刘彦不太搞得清楚历朝历代是怎么了,他只管自己能不能做,做不做得到再来两说,反正无论向外开拓多远都属于赚的。
“可以动用火药了。”刘彦嘴角勾起了残忍的笑容:“三天,三天之内寡人要看到慕容燕军所谓的防线崩溃。”
火药?刘彦多少知道是什么成份,但依然不是一蹶而就,还是经过长期的实验和试验,搞出了有杀伤力的火药。
这一次汉军入侵慕容燕国,没有出现火炮、火枪这些武器,但是炸药包和类似手榴弹的这种玩意带了不少。
说句实在话,火药制造出来并不需要一开始就进入高端模式,怎么方便怎么来才是首选。接下来也不是去制造什么火枪,该是从火炮进行入手。
刘彦对怎么制造火炮或是火枪在外形上有点概念,但是要让他主持整个工序属于没门,除了没有那个时间之外,还因为他不懂冶炼技术,也不懂金属组合,更对零件的构成不了解。
毫不夸张的来讲,猪肉人人都会吃,猪体内的内脏是什么分布,由哪个地方刺入能一击必杀,该怎么来分解猪肉,知道的有几个?
更直白一些,现代人对自行车不陌生吧?但要让谁来从无到有制造一辆自行车,首先要开采金属矿来进行提炼,冶炼还得金属质量合格,再来对金属进行塑型,每一个零件的构造比例正确,支架零件搞出来了组装上还需要一再地实验。想想那是多少工序和步骤?这个就是使用者和制造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刘彦不再藏着掖着,预示着世界战争形态迎来了一次质量的升华,世界上火药第一次应用于战争出现在丘水战场……
“预备!”
“点火!”
“放!”
一架又一架的抛石车,它们这一次抛射的不再是石弹,是一些被点燃之后的炸药包。
炸药包的导火索闪着火星,它们经过半空中的一段飞射之后落入地面,其中有一个慕容燕军的士兵被砸中摔倒在地上,他当然感觉非常疼,可预料之中被石头砸成残尸的事情没有发生,直愣愣中只感觉无比的庆幸,然后他在庆幸的狂喜中眼前闪过亮光,也在惊喜中刹那间失去意识。
仓促而又猛烈的爆炸声不断在山体工事中出现,作为挨炸的慕容燕军没有过多的时间用来感慨,直接死了的也就死了,更多的是被炸成残废和耳聋的人,下一刻却不是被吓得逃窜,是一种直愣愣呆立在原地的呆滞。
爆炸声结束之后,战场上变得诡异的安静,从汉军的角度看去,原本看着复杂且坚固的工事已经支离破碎,到处都有被爆炸带起的碎石和木头,少不了一些残尸和断肢,直接处于爆炸中心点的人则是被蒸发掉了。
“呃……呃……呃!!!”冉闵出于对火药的好奇亲临前线,仅仅是一波就自己被吓到了。他反应过来之后是脸色异常狰狞地走向抛石车的方位,过去后颤抖着双手拿起一包炸药包,语无伦次地念叨:“好东西,好东西,可是……有了这个东西,个人的武勇……算什么?”
好问题,又是再次被提起的问题,比如弩的出现对于武技的训练就是一次打击,毕竟弓还得经过训练,弩却是小孩子抱着扣动扳机就能杀人,恰恰也就是因为弩的出现才让战国从武士战争演变成为平民战争。(好奇的人可以去查阅一下)
应用于战争的武器一直在进步,可决定胜负的永远是人,想不通透的冉闵也不多想,是狞笑着大吼:“给老子抛,继续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