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河西房,李璋拿着陇右送来的战报满脸疑惑,一直理不出个思路。早就说好的虚北实南,先打天都山南院,放着西寿监军司不管,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了呢?
桑怿大军到屈吴岭之后,高大全立即进攻达啰城。党项在这里兵力充足,而且城池坚固,战事远没有北边那么顺利。最后高大全把自己军中的大部分火炮到搬到城外,猛轰了半天才轰开城池,一番血战之后才占了这个要点,打开了前进的道路。不过向天都山深处的进攻依然是步步维艰,进行得相当艰苦,进展也非常缓慢。
反倒是兵力被大部抽走的西寿监军司不堪一击,桑怿军砍瓜切菜一般,迅猛地向山里攻去。此时桑怿大军已经出了山口,进入监军司所在盆地,一副最后决战的架势。
枢密院被前线的战报搞得一头雾水,过去几天了还理不出头绪来。河西房相对其他房来说官吏不算少,但对于他们要做的事情来说,人力还是不足。要把前线的战事井井有条地整理出来,为什么这么打,后续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不是灵光一现就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做大量的文书工作。要能够跟上前线战事的变化,他们必须按照预先计划提前估计。可现在陇右战事跟估计的完全不同,就难住李璋了。
王学斋手里拿着一份公文进来,对李璋道:“番贼派了众兵,堵住了擒戎军进入前面坪坝的谷口,两军正在那里对峙。从他的战报来看,一时只怕没有结果。”
李璋揉了揉额头:“如今北边宣威军已经要与番贼决战,南边擒戎军却连他们的门都没进去,这跟原来想的不一样啊。陇右徐平都护那里有没有说,下一步战事如何?”
王学斋苦笑:“打成这个样子,并不是陇右都护府早就想好的。他们也是因为西寿番贼突然露出破绽,立即用大军压了上去,才成了这个局面。到底后续会如何,都护府并没有定论,还是要看战事如何发展,他们随机应变。——不过,总的原则没有变,陇右还是以驱赶昊贼,占住天都山为目标。至于北边的西寿监军司,就当是意外之喜,一个添头。”
李璋点了点头,暂时也只能如此估计了。其实西寿监军司一旦失守,元昊很可能就不会再固守天都山,战事必然出现变化。不过到底是什么变化,现在还猜不出来。
让王学斋坐下,李璋对他道:“听说此次初战,一日连破五寨的统兵官是你旧识?”
“是啊,委实没有想到,他们能做出这番大事!”王学斋不由感叹。“我本来是京东人氏,那一年遭了水灾,随着官府到河南府就粮。我记得那个时候,学士院王翰林是河南府的通判,陇右徐都护是京西路都漕。我们这些灾民分别编入了营田务和洛阳城里新设的一些场务,一如军中编伍。我因为曾经应举,自幼读书,被选为了书手,当时的队正便是此次初战的统兵官罗纪,队副就是副指挥使梁贯成。后来我们三人又一起随着营田务到了西北,一起入军,一起升迁。再后来,我就被调入京城枢府做事了,他们依然做统兵官。”
想起往事,王学斋顿生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当时只想着吃一口饱饭,哪里想到从此就跟营田务扯了关系,能够有今天的地位。
此次战后,罗纪和梁贯成必然高升,甚至超迁七八阶也不稀奇。徐平军中打得的胜仗多,将士升迁也快,以致于让徐平觉得太快了,有时候会产生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其实与历史上相比,徐平军中将领的升迁速度不快,甚至某种程度上过于保守了。如果他知道历史上的狄青在党项初叛的时候只是散直、延州巡检,五年之后的庆历三年就已经做到了泾原路副都部署,一路大帅,就不会担心自己的属下升迁过快了。桑怿和高大全的资历,比狄青不知道高了多少,按照正常历史上的升迁速度,此时已经可以独领一路军事了。
徐平有这种错觉,一是因为他前世的印象,觉得军官升迁不可能如此吓人。一个连排级的小军官,三五年间做到军区司令,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再一个是军制的改变,也不允许出现如此剧烈的职务变动,军官的能力达不到。
按以前的军制,从最低级的统兵官,到都部署这一级的路级统帅,只要不建节,其实工作只是量变,而没有质变。一切遵循于阶级法,一级压一级,没什么管不了的。而军制改变之后,军队变得专业化、规范化,每一级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要求,特别是战斗、战役、战略军团的升迁,对军官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你立再多的功,可能本身能力确实不适合上一级的指挥,那就只能别作安排。而即使本人能力合适,也要经过相当时间的学习熟悉,才能够胜任上一级的工作,新军制下就不再允许升迁得如此飞速了。
王学斋虽然错过了这次迅速升迁的机会,不过他本是读书人,现在的工作更合适,再者现在的顶头上司是李璋,根本就不用担心前途问题。
问了罗纪和梁贯成两人的往事,李璋道:“这样两个人,都是世代种田的农民,按说也没有什么特殊见识,这次怎么就敢作主发兵呢?若是在其他地方,他们这么做风险可不小!”
热衷功名,擅开战事,本来就是前线将士经常被回在身上的罪名。此次一切顺利,他们一日破五寨,后续大军跟进,立了大功,自然一切好说。如果战事不顺,带人去了攻隘口却没打下来,可说不好他们会不会担这罪名。
王学斋道:“衙内也曾在陇右多时,知道那里军中规矩。当日发兵,是罗纪作为前方城主的职责,没有什么擅开战事之说。不管成与不成,军中都不会怪罪,这是陇右诸军的规矩,也是他们连战连胜有今日战功的倚仗。当然,若是其他地方,确实不好说。至于这两个人能有这见识,自然是在军中耳濡目染出来的,陇右军中不就是这样吗?”
李璋默默点了点头,这确实是陇右军中的特点。现在徐平军有历史上留名的大将,也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都一起随着那支军队改变。罗纪和梁贯成,可能确实就只是普通的农民,但是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们具备了一个将领的素质。那支军队是由这样一个一个普通人构成的,这些人随着那支军队一起发生着蜕变。
名将可遇而不可求,但没有名将一样要打仗,而且只要组织得力,一样能打胜仗。认为一场战争离了哪个人就不行,那只能说明制度和文化出了大问题。只要制度合适,组织得力,一群普通人一样可以建立不世的功勋。英雄并不是生来就是英雄,而是站在了时代大潮的潮头,顺应了时代,引领了时代,才成为时代的英雄。
用接近两年的时间,现在的陇右军已经完成了这种蜕变,成为了超越这个时代的军事力量,必将主宰这个时代的战场。只是这种变化是由细微的一点一滴构成的,前线的徐平没有感觉出来,后方的朝廷也还没有感觉出来,敌人一样也没有感觉出来。他们终将会认识到这一点,战场上的胜利和失败最能够教育人。7446
桑怿大军到屈吴岭之后,高大全立即进攻达啰城。党项在这里兵力充足,而且城池坚固,战事远没有北边那么顺利。最后高大全把自己军中的大部分火炮到搬到城外,猛轰了半天才轰开城池,一番血战之后才占了这个要点,打开了前进的道路。不过向天都山深处的进攻依然是步步维艰,进行得相当艰苦,进展也非常缓慢。
反倒是兵力被大部抽走的西寿监军司不堪一击,桑怿军砍瓜切菜一般,迅猛地向山里攻去。此时桑怿大军已经出了山口,进入监军司所在盆地,一副最后决战的架势。
枢密院被前线的战报搞得一头雾水,过去几天了还理不出头绪来。河西房相对其他房来说官吏不算少,但对于他们要做的事情来说,人力还是不足。要把前线的战事井井有条地整理出来,为什么这么打,后续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不是灵光一现就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做大量的文书工作。要能够跟上前线战事的变化,他们必须按照预先计划提前估计。可现在陇右战事跟估计的完全不同,就难住李璋了。
王学斋手里拿着一份公文进来,对李璋道:“番贼派了众兵,堵住了擒戎军进入前面坪坝的谷口,两军正在那里对峙。从他的战报来看,一时只怕没有结果。”
李璋揉了揉额头:“如今北边宣威军已经要与番贼决战,南边擒戎军却连他们的门都没进去,这跟原来想的不一样啊。陇右徐平都护那里有没有说,下一步战事如何?”
王学斋苦笑:“打成这个样子,并不是陇右都护府早就想好的。他们也是因为西寿番贼突然露出破绽,立即用大军压了上去,才成了这个局面。到底后续会如何,都护府并没有定论,还是要看战事如何发展,他们随机应变。——不过,总的原则没有变,陇右还是以驱赶昊贼,占住天都山为目标。至于北边的西寿监军司,就当是意外之喜,一个添头。”
李璋点了点头,暂时也只能如此估计了。其实西寿监军司一旦失守,元昊很可能就不会再固守天都山,战事必然出现变化。不过到底是什么变化,现在还猜不出来。
让王学斋坐下,李璋对他道:“听说此次初战,一日连破五寨的统兵官是你旧识?”
“是啊,委实没有想到,他们能做出这番大事!”王学斋不由感叹。“我本来是京东人氏,那一年遭了水灾,随着官府到河南府就粮。我记得那个时候,学士院王翰林是河南府的通判,陇右徐都护是京西路都漕。我们这些灾民分别编入了营田务和洛阳城里新设的一些场务,一如军中编伍。我因为曾经应举,自幼读书,被选为了书手,当时的队正便是此次初战的统兵官罗纪,队副就是副指挥使梁贯成。后来我们三人又一起随着营田务到了西北,一起入军,一起升迁。再后来,我就被调入京城枢府做事了,他们依然做统兵官。”
想起往事,王学斋顿生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当时只想着吃一口饱饭,哪里想到从此就跟营田务扯了关系,能够有今天的地位。
此次战后,罗纪和梁贯成必然高升,甚至超迁七八阶也不稀奇。徐平军中打得的胜仗多,将士升迁也快,以致于让徐平觉得太快了,有时候会产生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其实与历史上相比,徐平军中将领的升迁速度不快,甚至某种程度上过于保守了。如果他知道历史上的狄青在党项初叛的时候只是散直、延州巡检,五年之后的庆历三年就已经做到了泾原路副都部署,一路大帅,就不会担心自己的属下升迁过快了。桑怿和高大全的资历,比狄青不知道高了多少,按照正常历史上的升迁速度,此时已经可以独领一路军事了。
徐平有这种错觉,一是因为他前世的印象,觉得军官升迁不可能如此吓人。一个连排级的小军官,三五年间做到军区司令,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再一个是军制的改变,也不允许出现如此剧烈的职务变动,军官的能力达不到。
按以前的军制,从最低级的统兵官,到都部署这一级的路级统帅,只要不建节,其实工作只是量变,而没有质变。一切遵循于阶级法,一级压一级,没什么管不了的。而军制改变之后,军队变得专业化、规范化,每一级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要求,特别是战斗、战役、战略军团的升迁,对军官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你立再多的功,可能本身能力确实不适合上一级的指挥,那就只能别作安排。而即使本人能力合适,也要经过相当时间的学习熟悉,才能够胜任上一级的工作,新军制下就不再允许升迁得如此飞速了。
王学斋虽然错过了这次迅速升迁的机会,不过他本是读书人,现在的工作更合适,再者现在的顶头上司是李璋,根本就不用担心前途问题。
问了罗纪和梁贯成两人的往事,李璋道:“这样两个人,都是世代种田的农民,按说也没有什么特殊见识,这次怎么就敢作主发兵呢?若是在其他地方,他们这么做风险可不小!”
热衷功名,擅开战事,本来就是前线将士经常被回在身上的罪名。此次一切顺利,他们一日破五寨,后续大军跟进,立了大功,自然一切好说。如果战事不顺,带人去了攻隘口却没打下来,可说不好他们会不会担这罪名。
王学斋道:“衙内也曾在陇右多时,知道那里军中规矩。当日发兵,是罗纪作为前方城主的职责,没有什么擅开战事之说。不管成与不成,军中都不会怪罪,这是陇右诸军的规矩,也是他们连战连胜有今日战功的倚仗。当然,若是其他地方,确实不好说。至于这两个人能有这见识,自然是在军中耳濡目染出来的,陇右军中不就是这样吗?”
李璋默默点了点头,这确实是陇右军中的特点。现在徐平军有历史上留名的大将,也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都一起随着那支军队改变。罗纪和梁贯成,可能确实就只是普通的农民,但是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们具备了一个将领的素质。那支军队是由这样一个一个普通人构成的,这些人随着那支军队一起发生着蜕变。
名将可遇而不可求,但没有名将一样要打仗,而且只要组织得力,一样能打胜仗。认为一场战争离了哪个人就不行,那只能说明制度和文化出了大问题。只要制度合适,组织得力,一群普通人一样可以建立不世的功勋。英雄并不是生来就是英雄,而是站在了时代大潮的潮头,顺应了时代,引领了时代,才成为时代的英雄。
用接近两年的时间,现在的陇右军已经完成了这种蜕变,成为了超越这个时代的军事力量,必将主宰这个时代的战场。只是这种变化是由细微的一点一滴构成的,前线的徐平没有感觉出来,后方的朝廷也还没有感觉出来,敌人一样也没有感觉出来。他们终将会认识到这一点,战场上的胜利和失败最能够教育人。7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