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蝉儿不是悲天悯人的人,但是亲身体会看到那些穷苦百姓这么冷的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尤其她刚穿到这副身体上,那时候也是这般情形,吃了上顿还不知下一顿的着落在哪,想着就忍不住心酸,他们一路冒着风雪押运粮食的辛苦在这一刻觉得值得。
因为当时五郎消息来得晚,根本来不及赶制棉衣和棉被,杨蝉儿便筹集了大量的棉花和麻布,按照五郎的要求让需要的百姓每户按人头和粮食一起领取,只是昌平县贫困已久,来领取官府救助物资的百姓人数众多,所以每人能领到数量有限,不过只要节省一些,勤快能动手的人都不会因为饥饿和寒冷而过不去这个冬天,当然,对于那些想要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就算饿死也活该。

杨蝉儿从来认为自己不是好人,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善人,既然花了那么大的心血和力气来做这件事情,除了宽慰自心,能获得相等的回报是最好不过了,五郎的学识得到了当今圣上的欣赏,圣上亲自委派五郎为昌平县县令,把五郎派到这么穷困的县城当县令必定是有考量的,也是考察五郎的能力和本事的好办法,如果能为五郎博个舍己为民的好名声,对五郎的仕途肯定是有助益的。

杨蝉儿的办事能力从来不用怀疑,才不过几天的时间,不光是昌平县城,就连附近的各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了昌平县令的善举,不过五郎声名远播的同时,也相对带来了许多麻烦,附近几个县城的难民一批一批的涌进昌平县,不仅给昌平县的治安带来了难度,也给昌平县的百姓带来了不少麻烦,都已经临近年关了,可是偷鸡摸狗的事情越发的频繁,大多是难民为了活命不得已做下的。

那些难民大多是附近几个县的老百姓,因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家里没米没粮,这样下去无非就是两个下场,不是冻死就是饿死,后来听说了昌平县令散尽家财救助难民的的消息,这让他们在等死的黑暗中有了一线生机和希望,于是痛下决定拖家带口的往昌平县去,若是真的能领到衣物和粮食,他们就能活下去了。

人往往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发挥的潜能是巨大的,就如这些难民顶着严寒冒着风雪翻山越岭的来到昌平县,这么远的路程,缺吃少喝的,穿的这么单薄,却仍是硬撑着到了昌平县,只是结果却很让人失望,甚至是绝望。

县衙门前确实有官差分发米粮,可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领,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必须是昌平县的百姓,他们这些外县过来的根本领不到,就算苦苦哀求,官差也不肯通融,他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兴高采烈的领回粮食,这比让他们在家坐着等死更难受,谁会甘愿这么坐着等死,谁都不愿意,那么就只能去偷去抢了,而后造成的一系列的反应便可想而知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