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世民犹豫之际,房玄龄和杜如晦却奏道:“陛下,臣等以为代国公年少有为,必能担当此任!”
房谋杜断都发言了,李世民心中的天平也终于倾向了杨峥:“既然二相都认为代国公堪当大任,杨峥听封!”
“臣在!”
“朕钦封你为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尽快重组大唐军队,以备后用!”
“臣领旨谢恩!”
李世民笑了:“大元帅,朕对你的期待可不小啊,对了,你的帅印都还没着落呢,待工部造好之后,朕要在三日之后登台授印!”
“谢陛下!”
杨峥心里也是高兴,如今终于熬到兵马大元帅了,这个大元帅是相对于战时来设置的,打仗的时候,这天下的兵权将尽入己手,行军打仗,没有任何掣肘。没有战争的时候,这个元帅也就是个闲职,这到符合杨峥的性格,俺不就喜欢种种田,放放马吗?
杨峥原本还想明天就走,看来得多留几天了,等取了帅印,再号令各路军队,想想还是很威风的。
而李世民的任命一宣布,太极殿内那些武将就脸上表情不一了,程咬金、秦琼这一派武将都非常支持李世民的决定,他们都将杨峥当成自己的子侄一般,自家儿子也和杨峥交好,更大的原因还是他们看到了杨峥的能力,不说别的,其他大将能千骑闯营活捉颉利吗?
而侯君集、李绩等人则明显心里空落落的,本以为李靖退休了,他们能补上空缺,却没想到到头来是个毛头小子接班。李绩还好一些。侯君集却自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就连当初颉利兵临长安,也是自己带兵连续冲击颉利侧翼,这才逼迫颉利暂时放弃攻打长安的计划。长安城才转危为安。而今天自己却被一个毛头小子给比下去了,侯君集心里自然是愤愤不平。
接下来,房玄龄打断了大家的思维,转而抛出第三条:“诸位,大元帅还提到了第三条:农业的发展。对于大元帅所提供的红薯、玉米、洋芋等高产作物大家应该都有感触了,因此大元帅提出朝廷直接设立农业部。专门负责农业发展和管理,农业部将直属陛下领导,首任农业部尚书由马周担任,咦,这马周是谁?”房玄龄念着念着突然惊讶的叫了起来。
杨峥也愣了。不会吧,连马周都不认识?这可是大唐名臣啊!
众大臣都面面相觑,显然这大殿之内没有马周其人。
李世民问道:“大元帅,你这农业部尚书人选从何听来?朕也从未听过有此人啊?”
杨峥突然一拍脑门,自己闹了一个乌龙,这马周是中郎将常何的门客,看大家这表情应该是马周还没有代常何上书,历史上马周是代常何写了一篇文章才被李世民发现是个人才。然后才委以重用的。
杨峥忙道:“陛下,马周此人乃大才,臣听说此人现寄居在中郎将常何门下。陛下可差人前去召唤入宫,必不令陛下失望也!”
李世民却在心里疑惑,这小子怎么知道得这么多?自己的耳目遍及长安城,按道理讲应该能知道这个马周啊。不过看杨峥如此肯定的样子,李世民也有点相信了,当即下令道:“传朕口谕。速速召中郎将常何门下马周入宫见驾!”
侍从传达了李世民的命令给高兴,高兴忙派人去传令去了。
李世民又道:“大元帅。你所献的这些作物如何栽培,众卿家恐怕都不精于此道吧?这马周也恐怕没有你精通啊!”
杨峥则说道:“陛下不用担心。臣会手书各种作物的栽培种植技术一册,供陛下和各位大臣参考。现在臣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各种作物的栽培种植。红薯的种植臣建议在三月下种,可将郭县作为红薯的育苗基地。郭县的气候不同其他地区,很适合育苗,而且又灌溉方便,百姓轻车熟路,利于育苗工作。待红薯苗育成之后,再分发关中各地种植,此后逐年推广,红薯便能遍布大唐了;洋芋的种植就比较简单了,只要土地够松软,气候够温凉,稍稍施一点肥就可以了;至于玉米,那就必须要求土地肥沃,灌溉充分了,最好是种植在平原上,这样光照时间比较长,对玉米的生长大有好处。”
杨峥留的种现在只能满足关中部分地区种植,要全面推广起码还得两年以上,不过杨峥也乐得把技术交给他人,不然李世民总是要来烦自己,那也不好过啊。
李世民哈哈笑道:“哈哈哈,想不到我们的兵马大元帅谈起农业经来居然头头是道,朕今日领教了!”
“哪里哪里,臣本就是农民出身嘛,若真要农业大发展,还得陛下领导才行啊!”
太极殿里顿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来。
房玄龄接下来又念起了第四条:“大元帅提出第四条建议: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议在刚刚占据的北方大草原开辟大唐天然牧场,从此作为我大唐的畜牧基地。此议不知各位以为如何啊?”
众人哗然,好小子,这北方大草原地域广阔,若为大唐所用,必然会大大增加牲畜产量,这对大唐军力和民生都有莫大的好处啊。
长孙无忌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过于急进,如今北方草原刚刚平定,然而草原上屏障少之又少,北方游牧民族众多,恐怕到时候需要大量的军队来保护啊,大元帅刚刚建议裁军,这两者不是矛盾的吗?”
魏征也出来劝道:“陛下,此举的确有些急进,臣以为若要行此举,当先征伐北方各部,四海升平之后方可实施!否则被北方各夷所累,必得不偿失也!”
杨峥却呵呵一笑,道:“陛下尽可放心,此次塞外放牧,臣一力承当!臣敢担保到时候北方诸夷必然会钱出物与我大唐购买牲畜。北方诸夷一向不和,虽然在颉利的强权下暂时一统,但是现在颉利倒台,北方诸夷必然为了追逐水草,重新陷入乱战之中,我大唐正好可以坐观其变,改曲线制夷之策,可利用牧场与诸夷交易,尽收其财,耗其国力,不出三年,北方诸夷必然穷困破败,到时候不是投靠我大唐便是被我大唐征服,如此诸夷皆可一举平定也!”
杨峥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现在大唐虽然国力日盛,但人丁不旺,必须再经历几年的休养生息,才能做到国库充盈,百姓安居,这时候再战,必然战必胜,攻必取!这次攻打颉利几乎就耗尽了大唐的国库,而且里面还有不少的物资是杨峥私人赞助的,再继续攻打北方诸夷,显然会将国家拖累,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而这次集中搞牧场,以空间牲畜的补充和空间灵泉的催动,牧场必然兴旺发达,牧场离北方诸夷又近,到时候只需要守住牧场,如果想要来强取豪夺的,那杨峥不介意用几只霸王龙带着军队或者放出空间猛兽来恐吓一下,不怕死的毕竟少,多重创几次,北方各部必然就不再蠢蠢欲动了,而优良的牲畜又必然会令他们垂涎欲滴,唯有和大唐进行交易,才能获取这些牲畜,如此一来,财源将会滚滚而来。
再说了,杨峥一力承当,李世民分文不出,还有这么好的事儿吗?所以李世民立马就高兴的说道:“好,大元帅果然有谋有勇,这样吧,老规矩,朕与你君臣五五分账,哈哈,大元帅以为如何?”
“多谢陛下成全!”杨峥嘴上应了,心里却在骂道:尼玛,老子怎么这么倒霉,每次都被你这不良昏君混走一半,不过自己这些几乎都是无本生意,哈哈,给你一半也无妨。
在杨峥的计划里,北方草原将会单独划为一个省,也就说这个天然大牧场将会是一个省的面积,这的确是个庞大的计划了,而北方入冬早,这就要求杨峥必须尽快将云河和草原上的河流尽快连通,到时候利用空间灵泉来改变寒冷的气候,这样一来,一年四季都能放养牲畜了。
房玄龄见君臣谈笑,也是心里一阵轻松,这样干工作,简直太舒服了,有杨峥这小子在,每个人都会轻松一大半,尤其是他和杜如晦,两个宰相的工作任务是很重的,不过今天杨峥这几条建议却给两人松了不少负担,干活儿的人多了,两人自然乐得轻松。
“陛下,奏章念完了,这接下来?”房玄龄读完了奏章,又请示起李世民接下里该怎么办。
本来大年初一的,却谈了一大通国事,商议了半天,大家这才发现今天比往年大大的不同,这还是拜年吗?分明就是春节加班办公嘛!
不过李世民丝毫没有不悦的表情,今天杨峥的几条建议非常的好,行政区划解决了,军队安置解决了,农业生产有着落了,畜牧业也被描绘出一片蓝图,李世民心情非常的爽,立即下令在太极宫大宴群臣。
然而杨峥却又发言了:“陛下,臣还有一策未尽书奏章之上,今日不吐不快!”(未完待续)
房谋杜断都发言了,李世民心中的天平也终于倾向了杨峥:“既然二相都认为代国公堪当大任,杨峥听封!”
“臣在!”
“朕钦封你为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尽快重组大唐军队,以备后用!”
“臣领旨谢恩!”
李世民笑了:“大元帅,朕对你的期待可不小啊,对了,你的帅印都还没着落呢,待工部造好之后,朕要在三日之后登台授印!”
“谢陛下!”
杨峥心里也是高兴,如今终于熬到兵马大元帅了,这个大元帅是相对于战时来设置的,打仗的时候,这天下的兵权将尽入己手,行军打仗,没有任何掣肘。没有战争的时候,这个元帅也就是个闲职,这到符合杨峥的性格,俺不就喜欢种种田,放放马吗?
杨峥原本还想明天就走,看来得多留几天了,等取了帅印,再号令各路军队,想想还是很威风的。
而李世民的任命一宣布,太极殿内那些武将就脸上表情不一了,程咬金、秦琼这一派武将都非常支持李世民的决定,他们都将杨峥当成自己的子侄一般,自家儿子也和杨峥交好,更大的原因还是他们看到了杨峥的能力,不说别的,其他大将能千骑闯营活捉颉利吗?
而侯君集、李绩等人则明显心里空落落的,本以为李靖退休了,他们能补上空缺,却没想到到头来是个毛头小子接班。李绩还好一些。侯君集却自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就连当初颉利兵临长安,也是自己带兵连续冲击颉利侧翼,这才逼迫颉利暂时放弃攻打长安的计划。长安城才转危为安。而今天自己却被一个毛头小子给比下去了,侯君集心里自然是愤愤不平。
接下来,房玄龄打断了大家的思维,转而抛出第三条:“诸位,大元帅还提到了第三条:农业的发展。对于大元帅所提供的红薯、玉米、洋芋等高产作物大家应该都有感触了,因此大元帅提出朝廷直接设立农业部。专门负责农业发展和管理,农业部将直属陛下领导,首任农业部尚书由马周担任,咦,这马周是谁?”房玄龄念着念着突然惊讶的叫了起来。
杨峥也愣了。不会吧,连马周都不认识?这可是大唐名臣啊!
众大臣都面面相觑,显然这大殿之内没有马周其人。
李世民问道:“大元帅,你这农业部尚书人选从何听来?朕也从未听过有此人啊?”
杨峥突然一拍脑门,自己闹了一个乌龙,这马周是中郎将常何的门客,看大家这表情应该是马周还没有代常何上书,历史上马周是代常何写了一篇文章才被李世民发现是个人才。然后才委以重用的。
杨峥忙道:“陛下,马周此人乃大才,臣听说此人现寄居在中郎将常何门下。陛下可差人前去召唤入宫,必不令陛下失望也!”
李世民却在心里疑惑,这小子怎么知道得这么多?自己的耳目遍及长安城,按道理讲应该能知道这个马周啊。不过看杨峥如此肯定的样子,李世民也有点相信了,当即下令道:“传朕口谕。速速召中郎将常何门下马周入宫见驾!”
侍从传达了李世民的命令给高兴,高兴忙派人去传令去了。
李世民又道:“大元帅。你所献的这些作物如何栽培,众卿家恐怕都不精于此道吧?这马周也恐怕没有你精通啊!”
杨峥则说道:“陛下不用担心。臣会手书各种作物的栽培种植技术一册,供陛下和各位大臣参考。现在臣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各种作物的栽培种植。红薯的种植臣建议在三月下种,可将郭县作为红薯的育苗基地。郭县的气候不同其他地区,很适合育苗,而且又灌溉方便,百姓轻车熟路,利于育苗工作。待红薯苗育成之后,再分发关中各地种植,此后逐年推广,红薯便能遍布大唐了;洋芋的种植就比较简单了,只要土地够松软,气候够温凉,稍稍施一点肥就可以了;至于玉米,那就必须要求土地肥沃,灌溉充分了,最好是种植在平原上,这样光照时间比较长,对玉米的生长大有好处。”
杨峥留的种现在只能满足关中部分地区种植,要全面推广起码还得两年以上,不过杨峥也乐得把技术交给他人,不然李世民总是要来烦自己,那也不好过啊。
李世民哈哈笑道:“哈哈哈,想不到我们的兵马大元帅谈起农业经来居然头头是道,朕今日领教了!”
“哪里哪里,臣本就是农民出身嘛,若真要农业大发展,还得陛下领导才行啊!”
太极殿里顿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来。
房玄龄接下来又念起了第四条:“大元帅提出第四条建议: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议在刚刚占据的北方大草原开辟大唐天然牧场,从此作为我大唐的畜牧基地。此议不知各位以为如何啊?”
众人哗然,好小子,这北方大草原地域广阔,若为大唐所用,必然会大大增加牲畜产量,这对大唐军力和民生都有莫大的好处啊。
长孙无忌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过于急进,如今北方草原刚刚平定,然而草原上屏障少之又少,北方游牧民族众多,恐怕到时候需要大量的军队来保护啊,大元帅刚刚建议裁军,这两者不是矛盾的吗?”
魏征也出来劝道:“陛下,此举的确有些急进,臣以为若要行此举,当先征伐北方各部,四海升平之后方可实施!否则被北方各夷所累,必得不偿失也!”
杨峥却呵呵一笑,道:“陛下尽可放心,此次塞外放牧,臣一力承当!臣敢担保到时候北方诸夷必然会钱出物与我大唐购买牲畜。北方诸夷一向不和,虽然在颉利的强权下暂时一统,但是现在颉利倒台,北方诸夷必然为了追逐水草,重新陷入乱战之中,我大唐正好可以坐观其变,改曲线制夷之策,可利用牧场与诸夷交易,尽收其财,耗其国力,不出三年,北方诸夷必然穷困破败,到时候不是投靠我大唐便是被我大唐征服,如此诸夷皆可一举平定也!”
杨峥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现在大唐虽然国力日盛,但人丁不旺,必须再经历几年的休养生息,才能做到国库充盈,百姓安居,这时候再战,必然战必胜,攻必取!这次攻打颉利几乎就耗尽了大唐的国库,而且里面还有不少的物资是杨峥私人赞助的,再继续攻打北方诸夷,显然会将国家拖累,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而这次集中搞牧场,以空间牲畜的补充和空间灵泉的催动,牧场必然兴旺发达,牧场离北方诸夷又近,到时候只需要守住牧场,如果想要来强取豪夺的,那杨峥不介意用几只霸王龙带着军队或者放出空间猛兽来恐吓一下,不怕死的毕竟少,多重创几次,北方各部必然就不再蠢蠢欲动了,而优良的牲畜又必然会令他们垂涎欲滴,唯有和大唐进行交易,才能获取这些牲畜,如此一来,财源将会滚滚而来。
再说了,杨峥一力承当,李世民分文不出,还有这么好的事儿吗?所以李世民立马就高兴的说道:“好,大元帅果然有谋有勇,这样吧,老规矩,朕与你君臣五五分账,哈哈,大元帅以为如何?”
“多谢陛下成全!”杨峥嘴上应了,心里却在骂道:尼玛,老子怎么这么倒霉,每次都被你这不良昏君混走一半,不过自己这些几乎都是无本生意,哈哈,给你一半也无妨。
在杨峥的计划里,北方草原将会单独划为一个省,也就说这个天然大牧场将会是一个省的面积,这的确是个庞大的计划了,而北方入冬早,这就要求杨峥必须尽快将云河和草原上的河流尽快连通,到时候利用空间灵泉来改变寒冷的气候,这样一来,一年四季都能放养牲畜了。
房玄龄见君臣谈笑,也是心里一阵轻松,这样干工作,简直太舒服了,有杨峥这小子在,每个人都会轻松一大半,尤其是他和杜如晦,两个宰相的工作任务是很重的,不过今天杨峥这几条建议却给两人松了不少负担,干活儿的人多了,两人自然乐得轻松。
“陛下,奏章念完了,这接下来?”房玄龄读完了奏章,又请示起李世民接下里该怎么办。
本来大年初一的,却谈了一大通国事,商议了半天,大家这才发现今天比往年大大的不同,这还是拜年吗?分明就是春节加班办公嘛!
不过李世民丝毫没有不悦的表情,今天杨峥的几条建议非常的好,行政区划解决了,军队安置解决了,农业生产有着落了,畜牧业也被描绘出一片蓝图,李世民心情非常的爽,立即下令在太极宫大宴群臣。
然而杨峥却又发言了:“陛下,臣还有一策未尽书奏章之上,今日不吐不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