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陈氏传至周陈胡公,陈胡公为舜帝之后,凤系血脉。武王灭商,封陈胡公为于陈,又嫁长女太姬与陈胡公为妻,是以陈氏后人又兼有姬姓的龙系血脉。不过,姬姓的龙系血脉本身就不太纯正,而太姬的龙系血脉更淡,所以陈氏传承的主要还是凤系血脉。”
陈纪笑笑:“相比之下,荀家的龙系血脉更浓一些,因为荀氏本来就是姬姓的一支,荀氏始祖郇伯是周文王第十七子,更有人说,荀氏不是荀氏,而是荀姓,传自黄帝十二姓之一。”
刘辩的眉头皱了起来。汉代姓氏已经不怎么分了,但是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姓是大姓,氏是由姓里分裂出来的,属于小宗。如果荀家的先祖可以追踪到黄帝十二姓中的荀姓,那荀家不仅是龙系血脉,而且是非常纯正的龙系血脉,甚至可能不亚于皇室刘家。
即使荀氏不是出于黄帝十二姓,而是出于姬姓的一支,那也够骇人的。儒门领袖荀氏不是凤系血脉,而是龙系血脉,这大大出乎刘辩的预料。明知陈纪点出这一点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刘辩还是很意外。
不过,他并没有太震惊,或许,他已经习惯了各种意外。面对陈纪郑重其事的揭发,他更不能太过惊讶,以免被陈纪看轻。在这种老油条面前,他必须保持足够的镇静,足够的神秘,才能让他摸不到底。吐露更多的秘密。
果然,见刘辩没什么反应,陈纪颇有一拳打空的感觉。他只得接着话头说了下去。
“陈氏虽然是凤系血脉。但陈国却多次与姬姓通婚,所以血脉一直受到压制,并没有出现多少杰出的人才,直到陈厉公时陈国内乱,公子陈完出奔于齐,传九世而代齐,算是真正出了一个霸主。不过。田齐立国不过百余年,便为同为凤系血脉的秦国所灭。从此田氏没落。”
“田氏代齐,得位不正,所以田齐的第三代国君田午于临淄城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名士。搜罗天下典籍。这么做一方面是树礼贤之名,收买人心,另一方面却是借机搜罗旧籍,寻找凤系宝物,为凤系血脉一统天下做准备。”
“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稷下学宫不仅使齐国强大起来,而且找到了两件宝物:一件是《风后书》,一件就是陛下腰间的玄刀。不过,玄刀并不是凤系血脉的圣物。而是龙系血脉的圣物。”
“秦统一天下,齐不战而降,本以为同属凤系血脉。秦齐一家,太平可期,不料秦始皇嬴政以凤系血脉行恶龙之法,倒行逆施,人神共愤。是以陈胜举兵,田氏复反。后高祖统一天下。田横不得不带着这两件宝物远遁海外,希望循夫子之迹。道不行,浮于海,在海外建立符合儒门希望的太平盛世。”
“可惜,海外荒芜,民生艰难,而汉高祖又屡屡派人招揽。田横将计就计,携带这两件宝物回到中原,暗中与颍川陈氏联系,将两件宝物交与颍川陈氏后便于尸乡自刎,令宾客二人奉儒门圣剑赤霄剑入洛阳,使汉高祖误认赤霄剑便是传说中的龙系神兵,留在宫中。”
“从此,《风后书》与龙系神兵玄刀就一直保管在颍川陈氏的手中。”
“从稷下学宫受益的不仅有田氏,还有荀氏。荀况以龙系血脉而入儒门,成为一代大儒,三入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当时并没有人知道他的血脉,见他学问优越,便让他接触到了很多孤本秘笈,荀况因此从中得到了一些线索,只是当时还不甚明暸。”
“荀况的两个弟子李斯、韩非先后以法家入仕秦国,对秦始皇以凤系血脉行法家之道有莫大的影响。入汉之后,荀氏传人张苍、贾谊、申公等人先后以荀氏的礼法制度进说,希望以荀氏家法为国之大政。可惜,他们的努力为崇尚道家的皇室所阻,功败垂成,反被信奉公羊春秋学的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后来居上,说动了汉武帝。荀氏从此隐没民间,与陈氏两不相知,相安无事。直到荀淑横空出世,偶然得知了陈氏的秘密,这才露出真容。也是到了这时候,我陈氏才知道荀氏知道这么多秘密。”
听完了陈纪的叙述,刘辩不禁动容。荀攸说得没错,与颍川陈氏一比,荀氏的确不算什么。原来田齐也是陈氏的一支,而田氏代齐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宫廷政变,田齐与嬴秦一东一西,是凤系血脉针对龙系血脉的姬周布下的一个大局。如果再算上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赵国,凤系血脉已经将龙系血脉包围在其中。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不过是一个大棋局中的一个小局罢了。
这么说来,这不是一个百年之局,而是一个千年之局。
“既然荀氏也是龙系血脉,他为什么还要与皇室做对?”
“同是凤系血脉,秦国不是一样灭了赵楚齐?”
刘辩没有再说,陈纪这句话很阴险,直指荀家有不臣之心。不过细想起来,也不是不可能。从来最危险的就不是敌人,而是身边的同族。一想到此,刘辩不禁头皮发麻,如果荀彧也是龙,那他到玄冥海可能就不是屠龙,而是要收服龙。他推荐给曹操的郭嘉曾经帮曹操收服了一条龙,他自己为什么不能收服巨龙?
看着刘辩闪烁的眼神,陈纪一动不动,心里却是暗自欢喜。他知道这番话终于刺中了刘辩的软肋,身为皇帝,他不可能不留神任何一个可能对皇室产生威胁的人。对他来说,袁绍也许不是他的对手,可是同样拥在龙系血脉,又知晓更多秘密的荀彧就不一样了,万一他抢走了巨龙,刘辩根本不得对手。
不过,他不能露出一丝破绽。他知道刘辩六识过人,不管是心跳还是呼吸,只要稍有变化,都会被刘辩察觉。好在他修行多年,数十年如一日的坐忘,也许没让他拥有强大的武力,可是论心性的稳固,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超出其右。
……
让人带着陈纪离开,安置他住下,刘辩一个人沉思了很久。在他的面前,还摆着一封由陈纪带来的信。信是陈留王刘协亲笔所书,大部分内容和往常没什么区别,只是汇报一些最近的学习工作,这已经是两人之间的习惯了,几乎每一天,驿路上都会有他们兄弟之间的书信来往。
可是这封信里有一个关键:刘协说,他能拿起霸王戟了。
霸王戟是藏兵秘阁里最强大的武器,以吕布的实力也无法使用,张绣使出了浑身力气,也只能将霸王戟抱起来挪个地方。刘协才是十岁的孩子,他能拿得动霸王越?
看来最近他没闲着啊。
可是让刘辩警惕的是,刘协与他通了这么多信,却一直没有提到他修炼的事,突然之间,刘协告诉他,他能拿起霸王戟了,这里面会不会另有玄机?当然,除了修炼的事之外,刘协还有一些事一直没说,比如他和荀彧接触的事。
人小鬼大,这个弟弟可不像他的年龄那样幼稚。比起自己来,这个弟弟才是一个早慧的天才。
刘辩叫来了蔡琰。“阿琰,你和陈留王见面过吗?”
蔡琰点点头,她回洛阳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查看陈留王刘协的状况。“陛下,陈留王一切正常啊,有什么问题?”
“你觉得陈留王的境界如何?”
“境界?”蔡琰一愣,摇摇头:“他有什么境界?臣妾没看出来。”
刘辩没有再顺。蔡琰没看出刘协的境界,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刘协与常人无异,根本没境界;要么是他的境界早就超过了蔡琰,所以蔡琰根本看不出来。
“阿琰,拟诏,召陈留王赴长安,将藏兵秘阁中的武器全部带来。”
……
洛阳,藏兵秘阁。
刘协站在霸王戟的面前,脸色微微发白。他伸出手,触摸着霸王戟冰凉的戟柲,脸色有些犹豫。
“孤真要用这样的神兵利器吗?”
“神兵利器都是给人用的。”陈群不紧不慢的说道,神色从容,泰然自若。“更何况这霸王戟还算不上最顶尖的神兵利器,与陛下手中的玄刀相比,霸王戟也许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刘协苦笑一声:“那阁中其他的兵器又算什么,他们都是当年随光武皇帝平定天下的能臣悍将。”
“殿下,他们只是比普通人强一些罢了。”陈群回身扫了一眼那些曾经被二十八将用过的兵器,眼神淡漠:“当世间没有了神,这些人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俊杰,可是当神重新降临人世,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殿下修炼有成,能拿起霸王戟征战天下,他们最多和英布、钟离昧一样,成为殿下的马前鹰犬罢了。如果殿下能拥有玄刀、赤霄之类的神兵利器,那就连项羽在殿下面前也只能俯首称臣。”
“长文,你说的好奇怪。”刘协强笑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你说的怎么全是这些山海经里的故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因为无可言之人。殿下与众不同,臣如果知而不言,岂不是失了殿下,违背了圣人的教诲?”(未完待续)
陈纪笑笑:“相比之下,荀家的龙系血脉更浓一些,因为荀氏本来就是姬姓的一支,荀氏始祖郇伯是周文王第十七子,更有人说,荀氏不是荀氏,而是荀姓,传自黄帝十二姓之一。”
刘辩的眉头皱了起来。汉代姓氏已经不怎么分了,但是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姓是大姓,氏是由姓里分裂出来的,属于小宗。如果荀家的先祖可以追踪到黄帝十二姓中的荀姓,那荀家不仅是龙系血脉,而且是非常纯正的龙系血脉,甚至可能不亚于皇室刘家。
即使荀氏不是出于黄帝十二姓,而是出于姬姓的一支,那也够骇人的。儒门领袖荀氏不是凤系血脉,而是龙系血脉,这大大出乎刘辩的预料。明知陈纪点出这一点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刘辩还是很意外。
不过,他并没有太震惊,或许,他已经习惯了各种意外。面对陈纪郑重其事的揭发,他更不能太过惊讶,以免被陈纪看轻。在这种老油条面前,他必须保持足够的镇静,足够的神秘,才能让他摸不到底。吐露更多的秘密。
果然,见刘辩没什么反应,陈纪颇有一拳打空的感觉。他只得接着话头说了下去。
“陈氏虽然是凤系血脉。但陈国却多次与姬姓通婚,所以血脉一直受到压制,并没有出现多少杰出的人才,直到陈厉公时陈国内乱,公子陈完出奔于齐,传九世而代齐,算是真正出了一个霸主。不过。田齐立国不过百余年,便为同为凤系血脉的秦国所灭。从此田氏没落。”
“田氏代齐,得位不正,所以田齐的第三代国君田午于临淄城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名士。搜罗天下典籍。这么做一方面是树礼贤之名,收买人心,另一方面却是借机搜罗旧籍,寻找凤系宝物,为凤系血脉一统天下做准备。”
“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稷下学宫不仅使齐国强大起来,而且找到了两件宝物:一件是《风后书》,一件就是陛下腰间的玄刀。不过,玄刀并不是凤系血脉的圣物。而是龙系血脉的圣物。”
“秦统一天下,齐不战而降,本以为同属凤系血脉。秦齐一家,太平可期,不料秦始皇嬴政以凤系血脉行恶龙之法,倒行逆施,人神共愤。是以陈胜举兵,田氏复反。后高祖统一天下。田横不得不带着这两件宝物远遁海外,希望循夫子之迹。道不行,浮于海,在海外建立符合儒门希望的太平盛世。”
“可惜,海外荒芜,民生艰难,而汉高祖又屡屡派人招揽。田横将计就计,携带这两件宝物回到中原,暗中与颍川陈氏联系,将两件宝物交与颍川陈氏后便于尸乡自刎,令宾客二人奉儒门圣剑赤霄剑入洛阳,使汉高祖误认赤霄剑便是传说中的龙系神兵,留在宫中。”
“从此,《风后书》与龙系神兵玄刀就一直保管在颍川陈氏的手中。”
“从稷下学宫受益的不仅有田氏,还有荀氏。荀况以龙系血脉而入儒门,成为一代大儒,三入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当时并没有人知道他的血脉,见他学问优越,便让他接触到了很多孤本秘笈,荀况因此从中得到了一些线索,只是当时还不甚明暸。”
“荀况的两个弟子李斯、韩非先后以法家入仕秦国,对秦始皇以凤系血脉行法家之道有莫大的影响。入汉之后,荀氏传人张苍、贾谊、申公等人先后以荀氏的礼法制度进说,希望以荀氏家法为国之大政。可惜,他们的努力为崇尚道家的皇室所阻,功败垂成,反被信奉公羊春秋学的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后来居上,说动了汉武帝。荀氏从此隐没民间,与陈氏两不相知,相安无事。直到荀淑横空出世,偶然得知了陈氏的秘密,这才露出真容。也是到了这时候,我陈氏才知道荀氏知道这么多秘密。”
听完了陈纪的叙述,刘辩不禁动容。荀攸说得没错,与颍川陈氏一比,荀氏的确不算什么。原来田齐也是陈氏的一支,而田氏代齐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宫廷政变,田齐与嬴秦一东一西,是凤系血脉针对龙系血脉的姬周布下的一个大局。如果再算上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赵国,凤系血脉已经将龙系血脉包围在其中。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不过是一个大棋局中的一个小局罢了。
这么说来,这不是一个百年之局,而是一个千年之局。
“既然荀氏也是龙系血脉,他为什么还要与皇室做对?”
“同是凤系血脉,秦国不是一样灭了赵楚齐?”
刘辩没有再说,陈纪这句话很阴险,直指荀家有不臣之心。不过细想起来,也不是不可能。从来最危险的就不是敌人,而是身边的同族。一想到此,刘辩不禁头皮发麻,如果荀彧也是龙,那他到玄冥海可能就不是屠龙,而是要收服龙。他推荐给曹操的郭嘉曾经帮曹操收服了一条龙,他自己为什么不能收服巨龙?
看着刘辩闪烁的眼神,陈纪一动不动,心里却是暗自欢喜。他知道这番话终于刺中了刘辩的软肋,身为皇帝,他不可能不留神任何一个可能对皇室产生威胁的人。对他来说,袁绍也许不是他的对手,可是同样拥在龙系血脉,又知晓更多秘密的荀彧就不一样了,万一他抢走了巨龙,刘辩根本不得对手。
不过,他不能露出一丝破绽。他知道刘辩六识过人,不管是心跳还是呼吸,只要稍有变化,都会被刘辩察觉。好在他修行多年,数十年如一日的坐忘,也许没让他拥有强大的武力,可是论心性的稳固,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超出其右。
……
让人带着陈纪离开,安置他住下,刘辩一个人沉思了很久。在他的面前,还摆着一封由陈纪带来的信。信是陈留王刘协亲笔所书,大部分内容和往常没什么区别,只是汇报一些最近的学习工作,这已经是两人之间的习惯了,几乎每一天,驿路上都会有他们兄弟之间的书信来往。
可是这封信里有一个关键:刘协说,他能拿起霸王戟了。
霸王戟是藏兵秘阁里最强大的武器,以吕布的实力也无法使用,张绣使出了浑身力气,也只能将霸王戟抱起来挪个地方。刘协才是十岁的孩子,他能拿得动霸王越?
看来最近他没闲着啊。
可是让刘辩警惕的是,刘协与他通了这么多信,却一直没有提到他修炼的事,突然之间,刘协告诉他,他能拿起霸王戟了,这里面会不会另有玄机?当然,除了修炼的事之外,刘协还有一些事一直没说,比如他和荀彧接触的事。
人小鬼大,这个弟弟可不像他的年龄那样幼稚。比起自己来,这个弟弟才是一个早慧的天才。
刘辩叫来了蔡琰。“阿琰,你和陈留王见面过吗?”
蔡琰点点头,她回洛阳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查看陈留王刘协的状况。“陛下,陈留王一切正常啊,有什么问题?”
“你觉得陈留王的境界如何?”
“境界?”蔡琰一愣,摇摇头:“他有什么境界?臣妾没看出来。”
刘辩没有再顺。蔡琰没看出刘协的境界,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刘协与常人无异,根本没境界;要么是他的境界早就超过了蔡琰,所以蔡琰根本看不出来。
“阿琰,拟诏,召陈留王赴长安,将藏兵秘阁中的武器全部带来。”
……
洛阳,藏兵秘阁。
刘协站在霸王戟的面前,脸色微微发白。他伸出手,触摸着霸王戟冰凉的戟柲,脸色有些犹豫。
“孤真要用这样的神兵利器吗?”
“神兵利器都是给人用的。”陈群不紧不慢的说道,神色从容,泰然自若。“更何况这霸王戟还算不上最顶尖的神兵利器,与陛下手中的玄刀相比,霸王戟也许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刘协苦笑一声:“那阁中其他的兵器又算什么,他们都是当年随光武皇帝平定天下的能臣悍将。”
“殿下,他们只是比普通人强一些罢了。”陈群回身扫了一眼那些曾经被二十八将用过的兵器,眼神淡漠:“当世间没有了神,这些人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俊杰,可是当神重新降临人世,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殿下修炼有成,能拿起霸王戟征战天下,他们最多和英布、钟离昧一样,成为殿下的马前鹰犬罢了。如果殿下能拥有玄刀、赤霄之类的神兵利器,那就连项羽在殿下面前也只能俯首称臣。”
“长文,你说的好奇怪。”刘协强笑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你说的怎么全是这些山海经里的故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因为无可言之人。殿下与众不同,臣如果知而不言,岂不是失了殿下,违背了圣人的教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