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舜在位期间为了大力发展人族,同时也为了完成了自己作为五帝之一的职责,可谓殚精竭虑。可惜舜即将退位的时候,一场滔天水灾席卷而来。舜心忧水患,为了尽早的治理水患,舜发布昭告,谁能治理水患就可以继任下位人族共主。可是这场水患实在太大了天下能治理水患的人不多,告示发布许久之后也不见有人前来。
结果没有人,能够治理水患,舜只要在手下里面命令鲧前去治水。

鲧对于治理水患,也没有办法,舜的命令下来,鲧还是去治理水患。

“广成子你和你师弟们去帮助鲧治理水患,一面在洪荒继续负责传下我阐教道统。”元始天尊在玉虚宫对着下面广成子说道。

“是师傅,弟子马上去。”广成子说道,带着阐教金仙去帮助鲧。

“多宝,你带着你师兄弟去帮助鲧治理水患,一面在洪荒继续负责传下我截教道统。”通天教主在金鳌岛对着下面多宝说道。

“是师傅,”多宝道人说道,带着很多的截教弟子去帮助鲧。

“弥勒你是否去帮助一下,鲧治理水患,一面在洪荒传下我西方**,”准提对着弥勒在须弥山说道。

“师傅,弟子现在去了也没有用,不如等待另外一个人大禹的出现,水患才会治理好的,大禹是鲧的儿子,至于现在去传我西方**,现在还不到时候,”弥勒笑眯眯的说道。

“也罢,就等待一下吧,现在阐教截教都去帮助鲧治理水患,大概是想传下道统,不知道我西方何时才可以大兴,”接引脸色疾苦说道。

“师伯放心,我西方大兴这一日,会有的。弟子现在就去等大禹,弟子告退。”弥勒说道。

“善,”接引说道。

弥勒离开须弥山,去找大禹。遇到鲧,弥勒给了一些当年造人所剩的九天息壤,让鲧先治理水患。阐教截教弟子,见到有九天息壤,建议鲧看到有水患的地方,就把九天息壤丢下,这样就可以了。

鲧看到有水患的地方,就把九天息壤丢下,结果将水堵截了起来。水没有流全部在大地,反而将水患搞的更大。

就这样鲧还是没有治理好水患,被舜巡视天下发现,舜把鲧处死在了羽山之上。

阐教十二金仙和截教多宝道人本来是相助鲧治水,也发现这个现象,也不好再继续呆在人族,只好一个个都返回了自己的洞府。

在处死了鲧之后,舜又继续征召人才前去治水。这个时候,有人向舜举荐鲧的儿子大禹。说大禹比其父更加又能,而且大禹还拥有鲧治水的经验,虽说鲧治水无功,但好歹经验也要比别人强。

舜想了想,也觉得只有这样了,便又下令让大禹去治水,完成鲧未完成的使命。

弥勒在大禹去治水之时,告诉大禹不要去记恨着舜帝处死鲧之事,看在洪荒大地之上的人族和其他生灵正在遭受这一场滔天的水祸,而这场水祸注定只能由大禹来平息。

大禹同意后,弥勒帮助大禹治理水患。弥勒给了鲧留给大禹的治水心得。

大禹前去治水,他先是一边观察地形,一边细读父亲留给自己的笔记,一心一意的想要将那水患治理好。

弥勒告诉大禹改变治理水患的方法,用疏导分散之法来治水,把那疏通之道和那万流归海说的清清楚楚,不是去将水堵截起来。

这个想法虽然是好,可是实行起来却很是困难。洪荒之中大山分布极为广泛,再加上鲧当初用来堵截洪水的是那先天之土九天息壤,开凿起来甚是费力。大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

几个月之后,大禹看到许多人都和自己一样,由于双脚长时间的泡在水里脚跟都开始溃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路,这让大禹很是心忧。无奈之下,大禹只好向弥勒求助。

“圣师,虽然用疏导分散之法来治水但却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可真真的将水患治理完全。”大禹说道。

“贫道这里有一个定海神针,可用来丈量水深,二是这开山斧,可以用来劈开那阻挡水势的大山。”弥勒笑眯眯的说道。

“多谢圣师了,”大禹说道。

有了定海神针和开山斧的相助之后,大禹治水的进度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却说,在人族之中,有着一个叫做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凭借着心中的一口怨气,冯夷居然跑到了天庭,到玉帝昊天那里去告黄河的状。昊天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昊天讨教办法。昊天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幅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昊天的指点,一心要画幅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搭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后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逢蒙,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逢蒙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逢蒙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逢蒙。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逢蒙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逢蒙。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逢蒙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逢蒙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逢蒙随大禹一同趟过河,逢蒙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逢蒙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网站地图